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探索文化强国的道路 被引量:7
1
作者 唐代兴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文化强国的实践理性道路,是开辟低碳社会。低碳社会是以排放低碳气体、改变温室气候为动力,以探索新能源方式和技术方式为基本手段,以创建新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两翼途径,以实现"人与天调"的全新生活方式和美学方式为最终... 文化强国的实践理性道路,是开辟低碳社会。低碳社会是以排放低碳气体、改变温室气候为动力,以探索新能源方式和技术方式为基本手段,以创建新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两翼途径,以实现"人与天调"的全新生活方式和美学方式为最终目的的生境化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因而,为实现生境化的生态文明目标,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只能是全面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而不是可持续发展。低碳社会所面对的根本问题、所肩负的根本任务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是指在实现可持续生存基础上的发展。可持续生存包含人、社会、地球的可持续生存三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社会 生境化生态文明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文化强国
下载PDF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代兴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112-118,共7页
文化强国战略,是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自觉探索社会转型发展之体现。它的正确的实践指向就是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其根本的前提性工作和奠基性任务,是重建生境主... 文化强国战略,是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自觉探索社会转型发展之体现。它的正确的实践指向就是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其根本的前提性工作和奠基性任务,是重建生境主义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生境主义存在方式。这一工作的社会化展开方式,就是政府充分释放整合国家权力和资源的优势,以身作则,进行社会整体动员,全面实施全民低碳生活教育,培养公民低碳生活观,达到建立低碳社会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社会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生境主义 低碳生活教育
下载PDF
环境资源、环境软实力与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境国策与战略思路 被引量:4
3
作者 唐代兴 《党政研究》 2014年第5期88-96,共9页
人要很好地存活下去,社会要可持续生存地发展,需要环境为其提供土壤和条件。环境之于人和社会,原本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构成了国家社会谋求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性软实力。社会谋求发展的当代进程中所面临的全部存在危机和生... 人要很好地存活下去,社会要可持续生存地发展,需要环境为其提供土壤和条件。环境之于人和社会,原本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构成了国家社会谋求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性软实力。社会谋求发展的当代进程中所面临的全部存在危机和生存风险,最终源于环境资源的自生境能力的衰竭。因而,立足未来而节制现实,制定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之基本国策,全面探索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广泛社会方式,构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软实力 环境资源代际储存 生存才是硬道理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下载PDF
生境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及社会蓝图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代兴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8,共8页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拯救与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是生境主义。生境主义是指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人际环境生态和个人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因而,衡量和评价生态文明的宏观指标是生境化,它的具体构成内容主要有三,即恢复地...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拯救与超越。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是生境主义。生境主义是指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人际环境生态和个人环境生态的生境化。因而,衡量和评价生态文明的宏观指标是生境化,它的具体构成内容主要有三,即恢复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和失律的气候。在此生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导向下,发展国家软实力、构建低碳社会、根治当代灾疫这一世界性难题、实施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构成了生态文明社会的整体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境化 国家软实力 低碳社会 当代灾疫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下载PDF
生境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正道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代兴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5期65-73,共9页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上,农业文明将人从动物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人,因而,人为了生存只能顺从自然力;工业文明则将人从身体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现代智力人,并为更好地生存而开发技术,乃至征服自然和掠夺地球资源,致使人在与自然的对立中...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上,农业文明将人从动物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人,因而,人为了生存只能顺从自然力;工业文明则将人从身体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现代智力人,并为更好地生存而开发技术,乃至征服自然和掠夺地球资源,致使人在与自然的对立中终结自我而开辟新文明。生态文明即是生境文明,它要将人从欲望中解救出来,使之成为具有整体关联智慧的人。生境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不是通过保护环境而发展技术、开发资源、创造财富,实现物质幸福论梦想,而是遵循限度生存原理,以重建生境为整体战略,以全面开发人的心商和情商为社会动力,恢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生生能力,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主义 生境文明 环境的生生能力 限度生存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下载PDF
避免疫灾的环境治理之道
6
作者 唐代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23-130,共8页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在本原上以食物链方式与地球生物、微生物结成动态的共生平衡关系。这一脆弱的动态平衡关系既规定了人类活动必须有边界,也规定了人类的跨界活动一旦持续展开,必然引发生物世界和微生物世界的反跨界活动的层累性爆发,...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在本原上以食物链方式与地球生物、微生物结成动态的共生平衡关系。这一脆弱的动态平衡关系既规定了人类活动必须有边界,也规定了人类的跨界活动一旦持续展开,必然引发生物世界和微生物世界的反跨界活动的层累性爆发,危及人类健康存在并给人类造成生活的痛苦,则被名之为瘟疫。避免这种性质的瘟疫再发生,要求人类学会自觉终止对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的跨界行为,前提是根治人欲,基本方式是确立“环境优先”的生存准则,构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向,完善“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机制,探索尊重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和健康规律的生境经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疫病 脆弱的共生平衡 跨界生存行为 环境优先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下载PDF
为抑制环境灾害而恢复气候的根本思路
7
作者 唐代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7,共9页
环境灾害生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失律,但其最终之因却是人类活动。因而,防治环境灾害的基本方式是恢复气候。恢复气候,却需要人类彻底改变自然改造论和资源掠夺观,治理高碳排放和污染,重建地球生境,探索生境经济学方法,开辟可持续生存式... 环境灾害生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失律,但其最终之因却是人类活动。因而,防治环境灾害的基本方式是恢复气候。恢复气候,却需要人类彻底改变自然改造论和资源掠夺观,治理高碳排放和污染,重建地球生境,探索生境经济学方法,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气候 防治环境灾害 生境经济学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原生态农业
下载PDF
当代灾疫治理的生境伦理考察
8
作者 唐代兴 《阴山学刊》 2012年第3期12-22,共11页
频频爆发、首尾相连的当代灾疫,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治本之道,就是面对灾疫而重建生境。重建生境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生境化生态文明社会。重建生境必须面对地球失律的整体境遇而具备全球视野,并以"人与天调"... 频频爆发、首尾相连的当代灾疫,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治本之道,就是面对灾疫而重建生境。重建生境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生境化生态文明社会。重建生境必须面对地球失律的整体境遇而具备全球视野,并以"人与天调"、"持续再生"、"群己权界"为根本伦理原则,重建生境伦理价值体系、伦理生态体系和伦理存在方式,然后以此为导向,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和简朴生活的当代道路。惟有如此,才可真正破除惟经济增长神话,节制生产;抑制掠夺野性,恢复自然本性,让地球恢复健壮生育能力,让日月之行重获四季分明,让空气无污染,大地绿荫,生物保持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疫 生境 伦理 地球失律 生态文明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严振书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过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阶层分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路径特殊,二是起点低,三是过渡性较为明显,四是不平衡性的广泛存在。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渐次加快和深度发展,农...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过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阶层分化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路径特殊,二是起点低,三是过渡性较为明显,四是不平衡性的广泛存在。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渐次加快和深度发展,农民阶层分化还越来越表现为两个总的向度:一是大量农民在不断转化为非农产业劳动者;二是传统农民在向现代农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社会 生境化生态文明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文化强国
下载PDF
生境主义:前进中的生态文明路标——评唐代兴教授新作《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8-240,共3页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发展的当代进程。如何设计和定位生态文明,这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优化、完善的过程。《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一书,却从防治自然灾害和疫病角度切入,重新考察生态文明即生境文明,揭示...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发展的当代进程。如何设计和定位生态文明,这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优化、完善的过程。《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一书,却从防治自然灾害和疫病角度切入,重新考察生态文明即生境文明,揭示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和气候生态的生境化,既构成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也构成评价生态文明的宏观体系;而立足当代风险,全面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恰恰是开辟生境文明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主义 生态文明 生境化 防治灾疫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