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断面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TBM施工围岩可掘性分级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耀红 刘德福 +2 位作者 张智晓 韩兴忠 孙小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7,共9页
围岩可掘性分级以及识别研究对隧道掘进机(TBM)高效率施工及智能化控制意义重大。依托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TBM施工实际数据,利用掘进性能综合指标单位贯入度推力(FPI)、单位贯入度扭矩(TPI)建立了小断面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TBM施... 围岩可掘性分级以及识别研究对隧道掘进机(TBM)高效率施工及智能化控制意义重大。依托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TBM施工实际数据,利用掘进性能综合指标单位贯入度推力(FPI)、单位贯入度扭矩(TPI)建立了小断面土石组合地质条件下TBM施工围岩可掘性分级标准;提出了PCA-RF模型对围岩可掘性分级进行识别,并与BP、SVR和RF模型进行了比较讨论。结果表明:①建立的小断面土石组合围岩TBM施工可掘性分级标准是适用的,克服了土石组合围岩下传统围岩分类方法的局限性;②小断面土石组合围岩TBM施工可掘性分级PCA-RF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3%,高于BP、SVR和RF模型,可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进机(TBM) 小断面 土石组合 可掘性分级 PCA-RF模型
下载PDF
TBM隧道岩石可掘性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2
作者 李子琛 朱杰兵 +2 位作者 张宜虎 汪斌 徐栋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08-520,共13页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掘进施工成本中,刀具的磨损占比很高,这通常是由于TBM的刀具设计与岩石强度及硬度不匹配。因此需要对TBM隧道岩石进行可掘性评估,为刀具设计及施工参数确定提供依据。岩石可掘性评价在TBM围岩分级、掘进效率...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掘进施工成本中,刀具的磨损占比很高,这通常是由于TBM的刀具设计与岩石强度及硬度不匹配。因此需要对TBM隧道岩石进行可掘性评估,为刀具设计及施工参数确定提供依据。岩石可掘性评价在TBM围岩分级、掘进效率预测等方面十分重要,是评估TBM施工效率与成本的关键,但隧道TBM开挖过程中岩石可掘性的评价通常相当复杂,需要考虑许多参数,且至今国内外对可掘性这一指标尚未有标准化定义。通过文献检索,本文针对可掘性指标的定义,可掘性的研究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TBM可掘性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隧道进机 可掘性指标 TBM围岩分级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贯入度指数的TBM围岩可掘性分级研究
3
作者 张玉伟 赵祎睿 +1 位作者 宋战平 何十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隧道掘进机(TBM)前期投入巨大,合理划分TBM可掘性分级并给出施工参数建议值对预测施工工期、控制成本等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地铁6号线6101标段大浪站石岩站区间羊台山隧道TBM施工项目为背景,首先以贯入度指数FPI为掘进性能评价指标,通过S... 隧道掘进机(TBM)前期投入巨大,合理划分TBM可掘性分级并给出施工参数建议值对预测施工工期、控制成本等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地铁6号线6101标段大浪站石岩站区间羊台山隧道TBM施工项目为背景,首先以贯入度指数FPI为掘进性能评价指标,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FPI作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FPI为输入参数分别建立掘进贯入度、刀盘推力和掘进速度预测公式,并基于羊台山隧道右线掘进数据进行可靠性验证;基于k-均值聚类方法,以FPI为聚类指标,划分出可掘性等级,并根据掘进参数预测公式,给出了对应可掘性等级的掘进参数建议值。结果表明:(1)FPI能够在一定程度合理反映TBM施工中的岩机关系,可作为掘进性能评价指标;(2)建立的TBM掘进参数预测公式,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75、0.98和0.97,相关性良好,能够准确为TBM掘进提供预测参数;(3)根据建立的TBM可掘性分级方法将围岩划分为5级,确定了不同等级下掘进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进机(TBM) 围岩参数 能预测 可掘性分级
下载PDF
基于现场数据的TBM可掘性和掘进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55
4
作者 杜立杰 齐志冲 +3 位作者 韩小亮 周建锋 陈忠伟 杜彦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4-1289,共6页
以东北某特长隧道TBM工程为背景,基于直径8.5 m开敞式TBM现场实际掘进数据,在进行贯入度指数FPI与主要地质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贯入度指数FPI与关键地质因素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SC和岩体完整性系数Kv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式;进... 以东北某特长隧道TBM工程为背景,基于直径8.5 m开敞式TBM现场实际掘进数据,在进行贯入度指数FPI与主要地质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贯入度指数FPI与关键地质因素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SC和岩体完整性系数Kv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式;进一步建立了TBM掘进贯入度P与FPI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以及推进力F与FPI之间的拟合关系式。按照上述关系式对给出岩石抗压强度USC和岩体完整性系数Kv的TBM工程就可进行可掘性分析,并计算出贯入度、掘进速度和所需推进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隧道进机(TBM) 可掘性 围岩分类
下载PDF
TBM岩体可掘性预测及其分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鑫林 张晓平 +2 位作者 刘泉声 李伟伟 黄继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21-1729,1739,共10页
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对岩体条件极其敏感,且其前期投入较大,准确地评估岩体可掘性、预测TBM掘进性能对TBM隧道施工至关重要。基于来自中国、伊朗两国涵盖3种不同岩性的5条TBM施工引水隧洞约300组现场数据,... 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对岩体条件极其敏感,且其前期投入较大,准确地评估岩体可掘性、预测TBM掘进性能对TBM隧道施工至关重要。基于来自中国、伊朗两国涵盖3种不同岩性的5条TBM施工引水隧洞约300组现场数据,以现场贯入度指数FPI为岩体可掘性评价指标,分析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体完整性指数K_v、岩体主要结构面与洞轴线的夹角α、隧洞直径D等与岩体可掘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适用于岩体可掘性研究的岩体参数统一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精度较高的(相关系数为0.768)岩体可掘性经验预测方法。基于该预测方法,运用K中心聚类分析方法,将岩体可掘性分为6类,探讨了不同岩体可掘性条件下TBM平均单刀推力、刀盘转速分布规律,相应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TBM施工隧洞岩体可掘性评估、掘进参数的选择、施工进度的安排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进机(TBM) 可掘性预测 围岩分级 进参数
下载PDF
盾构施工地层可掘性及对机-岩状态识别案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沛然 杨果林 +2 位作者 吕涛 陈亚军 邱明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110,共12页
基于可钻性原理,对现有盾构施工地层的可掘性概念、意义及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表示可掘性的位移法、强度法和能量法,并初步优选了其代表性指标-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结合某盾构隧道工程,对掘进过程中盾构的施工参数... 基于可钻性原理,对现有盾构施工地层的可掘性概念、意义及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表示可掘性的位移法、强度法和能量法,并初步优选了其代表性指标-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结合某盾构隧道工程,对掘进过程中盾构的施工参数及可掘性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时程分析,提出了盾构掘进工作的4个主要阶段.分别从单环掘进的不同工作阶段、三类地层条件的施工统计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可掘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发现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间具有较好的统一性,可作为表示盾构施工地层可掘性的代表性指标.辅以工程中出现的特殊地层,对可掘性指标响应反馈机-岩状态的可行性进行了案例剖析.最后,对可掘性问题研究进行了思考,认为盾构施工地层的分类研究应侧重岩土主要物理力学参数与可掘性指标间的统计工作,加快推进传统地勘向基于可掘性的钻探方法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地层 可掘性 表示方法 指标 统一 机-岩状态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TBM围岩可掘性分级实时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段志伟 杜立杰 +3 位作者 吕海明 王家海 刘海东 富勇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9-388,共10页
TBM围岩可掘性等级实时在线识别和预警对TBM安全高效以及智能化掘进意义重大,基于新疆EH隧洞工程直径为7. 0 m的敞开式TBM实际掘进数据与地质数据,通过TBM掘进性能与施工风险的特征参数指标对围岩进行可掘性分级。在对不同围岩下区分度... TBM围岩可掘性等级实时在线识别和预警对TBM安全高效以及智能化掘进意义重大,基于新疆EH隧洞工程直径为7. 0 m的敞开式TBM实际掘进数据与地质数据,通过TBM掘进性能与施工风险的特征参数指标对围岩进行可掘性分级。在对不同围岩下区分度较好的掘进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获得表征围岩可掘性等级的2个主成分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BP神经网络对围岩可掘性等级进行识别。同时,为提高模型响应速度,设计了一个MATLAB程序,从而获得了实用性较强的围岩可掘性等级实时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围岩可掘性分级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路 实时识别模型
下载PDF
岩石隧道掘进机可掘性评价方法研究
8
作者 温时雨 杨延栋 +2 位作者 王天一 卢高明 许自文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了解决岩石隧道掘进机可掘性预估不准导致隧道施工工期和成本失控的问题,针对国内外5个TBM法隧道工程267组数据,统计分析了TBM可掘性指标与岩体质量参数的回归关系.统计结果表明:贯入度指数与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建议采用线性回... 为了解决岩石隧道掘进机可掘性预估不准导致隧道施工工期和成本失控的问题,针对国内外5个TBM法隧道工程267组数据,统计分析了TBM可掘性指标与岩体质量参数的回归关系.统计结果表明:贯入度指数与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建议采用线性回归关系,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与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呈对数函数关系,贯入度指数与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呈二次函数关系.基于岩体基本指标、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TBM贯入度指数三个指标,建立了不同级别围岩TBM可掘性评价方法,并给出了不同级别围岩条件下TBM掘进参数的控制策略.研究结果可指导不同围岩条件下TBM掘进参数调控和高效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掘性 评价方法 预测模型 隧道进机(TBM)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围岩参数的TBM掘进性能预测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宗大超 赵祎睿 赵永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5,173,共6页
传统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侧重于使用单一因素预测TBM掘进性能,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差异。以新疆某输水隧洞为背景,提出一种可考虑多种因素且符合工程实际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以贯入度指数FPI作为TBM围岩可掘性的评价指标,分析... 传统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侧重于使用单一因素预测TBM掘进性能,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际施工存在较大差异。以新疆某输水隧洞为背景,提出一种可考虑多种因素且符合工程实际的TBM掘进预测模型。以贯入度指数FPI作为TBM围岩可掘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现场实测所得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_(v)、岩体单轴抗压强度UCS与FPI的相关性。基于相关性分析,以K_(v)和UCS为模型的输入参数,FPI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使用现场实测所得的刀盘转速RPM、掘进速度v建立与FPI的拟合关系式,由此可以预测实际施工工程中的刀盘转速和掘进速度。在FPI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TBM的可掘性等级,并根据可掘性等级预估合理的掘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BM可掘性模型可较好反映TBM施工的真实状态,可为类似地层条件的TBM施工工期预测和成本控制等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贯入度指数 可掘性分级 多元回归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术途径 被引量:94
10
作者 康红普 姜鹏飞 +3 位作者 高富强 王子越 刘畅 杨建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3-2045,共23页
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 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及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等。巷道开挖后在掘进工作面顶角和巷道四角周围出现应力集中区;围岩位移、破坏在超前工作面一定位置开始出现,随着远离掘进工作面围岩位移和破坏范围不断增大,达到2倍巷道宽度时基本稳定;煤层强度、地应力对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十分显著;分步开挖的顶板下沉量及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一次开挖;空顶距越大,围岩破坏裂隙越多、分布越广;过快、过慢的掘进速度对围岩稳定性均不利;掘进后安装及时、主动、支护阻力大的临时支护效果好;分次支护围岩位移和裂隙场的扩展均大于一次支护,通过分次支护提高掘进速度是以影响锚杆支护效果为代价的,应限定在一定的围岩条件。根据煤巷掘进工作面空顶距及自稳时间,对煤巷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要求;提出煤巷可掘性的概念,根据被掘煤岩体条件,对煤巷可掘性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围岩的可钻性、可锚性及对掘进速度的影响。提出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的主要技术途径:确定适合的掘进模式,优化掘进工艺,优选掘进装备;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与参数,适当降低支护密度;掘进全系统整体配套与协同。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可掘性、可钻性及可锚性,提出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总体架构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截割、临时支护、自动化锚杆施工、超前探测、定位与导航、围岩稳定性与环境监测及大数据分析等,最后提出我国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工作面 围岩稳定 快速成巷 可掘性 技术途径 自动化 智能化
下载PDF
面向隧道掘进机可掘性评价的多算法融合优化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欣 高峰 +3 位作者 刘泉声 王心语 黄兴 潘玉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757-2771,共15页
开展隧道掘进机(TBM)可掘性评价对于科学规划施工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在Karaj输水隧道、Zagros输水隧道和西秦岭铁路隧道的219组数据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和早停策略改进的深度信念网络TBM可掘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岩石单... 开展隧道掘进机(TBM)可掘性评价对于科学规划施工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在Karaj输水隧道、Zagros输水隧道和西秦岭铁路隧道的219组数据基础上,建立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和早停策略改进的深度信念网络TBM可掘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岩石质量指标(RQD)、优势结构面与隧道轴向的夹角(α)和岩体可切削性指数(RMCI)作为输入变量,以现场贯入度指数(FPI)作为输出变量。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分别采用Kriging插值和改进的CRITIC算法补全数据库中的缺失值并实现数据加权。以引松供水工程和辽西北引水工程为例检验模型的工程实用性:对于引松供水工程的37组测试数据,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18,8.25%和0.9262;对于辽西北引水工程的49组测试数据,模型的RMSE,MAPE和R^(2)分别为2.83,8.14%和0.9817。进一步地,通过定量比较数据加权前、后模型的RMSE,MAPE和R^(2),发现数据加权可以有效改善模型预测性能。最后,从预测精度和运行速度2个方面开展了本文模型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K–近邻和随机森林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度信念网络 贝叶斯优化 早停策略 多算法融合 隧道进机 可掘性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TBM掘进性能和适应性分析的围岩分级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佳伟 张盛 +3 位作者 陈召 杨战标 冀畔俊 魏永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170,共10页
煤矿巷道变化的围岩地质条件影响着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的推广应用,准确评估煤矿岩体可掘性和岩层TBM适应性对TBM高效施工至关重要。基于对岩体参数和岩体可掘性指标的评价,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建立了岩... 煤矿巷道变化的围岩地质条件影响着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的推广应用,准确评估煤矿岩体可掘性和岩层TBM适应性对TBM高效施工至关重要。基于对岩体参数和岩体可掘性指标的评价,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建立了岩体可掘性分级模型,并结合不同地质条件的[BQ]值和TBM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岩层适应性分级模型。以日掘进速度为判断指标,进行岩体可掘性和岩层适应性评估,建立了一套基于TBM施工性能的围岩综合分级方法,采用河南平顶山首山一矿底板瓦斯抽采巷道TBM掘进过程中的工程数据,对TBM围岩综合分级方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岩体可掘性等级为Ⅰ级,地层TBM适应性等级为3级的条件下,TBM施工巷道平均月进尺可达到400 m;当TBM利用率不足20%时,极有可能会出现卡机、出渣困难等现场问题。围岩综合分级方法通过利用自动采集的TBM掘进数据和围岩性质的综合分析,能够动态评估TBM在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性能,并为TBM掘进控制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煤矿岩巷 围岩分级 可掘性 岩层适应
下载PDF
凿岩机钻头破岩机理分析及岩体可掘性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尤明龙 谭飞 +2 位作者 焦玉勇 涂福彬 田湖南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为分析凿岩机钻头的破岩机理,提高破岩效率,预测掘进岩体的等级,运用离散元方法对凿岩机钻头的破岩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不同级别围岩、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破岩过程,得到了不同类型围岩下的钻进破岩力及其破岩比功。对影响岩体等级的岩... 为分析凿岩机钻头的破岩机理,提高破岩效率,预测掘进岩体的等级,运用离散元方法对凿岩机钻头的破岩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不同级别围岩、不同地应力条件下的破岩过程,得到了不同类型围岩下的钻进破岩力及其破岩比功。对影响岩体等级的岩体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峰值破岩力和均值破岩比功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与场切深指数(field penetration index, FPI)的关系。通过FPI值的范围对岩体进行可掘性预测和围岩质量分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使用凿岩机开挖过程中的岩体可掘性评价及围岩动态分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 破岩机理 岩体分级 岩体可掘性 离散元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地质岩机作用的多维度隧道掘进机适应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雪峰 杨延栋 +3 位作者 李治国 周建军 耿超 米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916-8920,共5页
为了解决高强度高磨蚀硬岩地层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掘进低效高耗、断层破碎带地层刀盘受困、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护盾被卡等隧道施工难题,基于TBM滚刀、刀盘、护盾与隧道围岩的相互作用,通过多个TBM法隧道工程数... 为了解决高强度高磨蚀硬岩地层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掘进低效高耗、断层破碎带地层刀盘受困、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护盾被卡等隧道施工难题,基于TBM滚刀、刀盘、护盾与隧道围岩的相互作用,通过多个TBM法隧道工程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滚刀贯入度指数与岩体特性指标、滚刀破碎体积磨损速率与岩体特性指标、TBM设备利用率与断层宽度、围岩相对变形量与强度应力比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滚刀可掘性和耐磨性、刀盘受困和护盾被卡风险的多维度TBM适应性评价方法,为复杂地质隧道修建TBM工法选择、装备设计及施工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隧道进机(TBM) 地质适应 评价方法 岩机作用 可掘性 耐磨 刀盘受困 护盾被卡
下载PDF
长沙典型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参数及表现预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果林 张沛然 +1 位作者 陈亚军 沈臻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69-2080,共12页
为对长沙典型地层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表现进行预测,基于实际工程采集的砾岩、砂卵石和泥岩地层盾构施工记录数据,对主要施工参数在3类地层中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三者间的变化关系,并讨论地... 为对长沙典型地层土压平衡盾构的掘进表现进行预测,基于实际工程采集的砾岩、砂卵石和泥岩地层盾构施工记录数据,对主要施工参数在3类地层中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三者间的变化关系,并讨论地层可掘性问题。根据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分类提出考虑地层条件的净掘进速率预测方法及经验模型,并用于4类地层的盾构掘进表现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贯入度的最小和最大平均值分别出现在泥岩和砂卵石地层中;刀盘扭矩在砂卵石和泥岩地层中变化幅度较大,而在泥岩地层中平均值最大;砂卵石地层的总推进力比其他2类地层的总推进力高30%左右,3类地层的总推进力对刀盘扭矩影响特征有所差异;贯入度、场切入指数和掘进比能三者间相关性较好,可作为表征地层可掘性的指标。所提出的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对4类地层盾构掘进表现的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进参数 表现预测 贯入度 场切入指数 比能 可掘性
下载PDF
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盾构掘进效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利明 杨振兴 +2 位作者 周建军 陈帅 吕乾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0-246,共7页
考虑盾构掘进过程中掘进机与围岩的耦合作用,提出反应掘进参数和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盾构掘进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将岩石磨蚀性指标KCAI作为围岩可掘性评价指标,构建围岩可破量模型,提出适用于盾构施工的围岩可掘性分级体系。通过对盾构... 考虑盾构掘进过程中掘进机与围岩的耦合作用,提出反应掘进参数和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盾构掘进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将岩石磨蚀性指标KCAI作为围岩可掘性评价指标,构建围岩可破量模型,提出适用于盾构施工的围岩可掘性分级体系。通过对盾构掘进效率研究,提出盾构掘进指数KSTI以反应盾构掘进能耗,基于对盾构施工大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不同围岩分级下掘进指数合理区间并进行分级评价。综合围岩可掘性分级和盾构掘进指数分级体系建立盾构掘进效能评价方法,并对盾构掘进效能评价划分为1~7个等级。以广州地铁3号线大石-汉溪区间的地质条件和掘进参数为例,进行了盾构掘进效能评价,验证了该效能评价方法的正确性,为盾构掘进参数的设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参数 进参数 围岩可掘性 盾构 效能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掘进性能的TBM施工围岩综合分级方法 被引量:37
17
作者 薛亚东 李兴 +1 位作者 刁振兴 赵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382-3391,共10页
传统围岩分级方法侧重于围岩的稳定性,对于TBM施工隧道工程,围岩与TBM均扮演重要角色,有必要建立一套服务于TBM隧道工程的围岩分级新方法。依托引汉济渭引水隧洞工程的现场数据,对场切深指数FPI与地质参数、掘进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 传统围岩分级方法侧重于围岩的稳定性,对于TBM施工隧道工程,围岩与TBM均扮演重要角色,有必要建立一套服务于TBM隧道工程的围岩分级新方法。依托引汉济渭引水隧洞工程的现场数据,对场切深指数FPI与地质参数、掘进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TBM隧道的围岩可掘性分级;对影响TBM利用率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建立TBM隧道的适应性分级。综合考虑工程的围岩可掘性及TBM适应性,以施工速度为指标,建立基于掘进性能的TBM施工围岩综合分级。分级选取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隧道轴线与主要软弱结构面夹角等5方面因素指标,对TBM推力、贯入度、利用率和施工速度进行影响关系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立的TBM施工围岩综合分级方法可以进行TBM掘进性能预测与工期、成本分析,有效解决开敞式TBM工程实用围岩分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TBM 围岩分级 可掘性
原文传递
Enhance Mining System Reliability through System Integration Approach
18
作者 Yong Sun Xingsheng Li Hua Guo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3年第11期694-701,共8页
The reliability of mining systems is generally low due to their harsh working conditions. Currently, efforts for improving mining system reliability are often made in isolation. This practice could substantially limit... The reliability of mining systems is generally low due to their harsh working conditions. Currently, efforts for improving mining system reliability are often made in isolation. This practice could substantially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fforts on overall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the mining system. To enhance the overall reliability of mining systems, an integrated improvement approach is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mining system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is framework, there are five major components including data integration, business process integration, hardware integration, software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decision integration, but we only focus on the integrated reliability analysis which is important to the analysis/decision integration.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consider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chines, and the impacts of desig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utomation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on the overall system reliability. These multiple interactions present a big challenge to accurat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In this paper, we for the first tim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tegrated reli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es for dealing with this challenge using novel models and methods, including covariate hazard models, intelligent reliability prediction approach and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methods. While these models and methods have found some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in other industries, they in general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ining systems. Our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ntegration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mining systems and can be used for developing a computer aided integration syste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mining system INTEGRATION failure rate SAFETY product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