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大鼠模型的制备与运动功能障碍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伟龙 郝广志 +1 位作者 王振 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CCI)大鼠模型。方法:利用电磁冲击法制备SD大鼠CCI模型,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利用贴纸去除试验检测大...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CCI)大鼠模型。方法:利用电磁冲击法制备SD大鼠CCI模型,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利用贴纸去除试验检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改变,利用食物抓取试验检测大鼠精细运动能力。结果:CCI损伤后1 h大鼠血清中NSE值升高,6 h后达到最高;CCI模型大鼠感觉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明显受损。结论:成功制备了大鼠运动皮质的CCI模型,大鼠显示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性运动皮质撞击损伤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神经功能评分 贴纸去除试验 食物抓取试验 大鼠
下载PDF
跑台训练促进可控性皮质损伤大鼠髓鞘再生
2
作者 高丹丹 朱昆源 +1 位作者 闭士峻 高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4,256,共5页
目的:研究跑台训练对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撞击法制备CCI大鼠模型,进行8周跑台训练,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 目的:研究跑台训练对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髓鞘再生的影响。方法:通过撞击法制备CCI大鼠模型,进行8周跑台训练,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T-qPCR方法检测运动皮质中(BDNF)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胼胝体中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化蛋白(MOG)和髓鞘蛋白脂蛋白(PLP)的表达。结果:跑台训练改善了CCI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增加了运动皮质中BDNF的表达,同时MBP、MOG和PLP表达上调。结论:跑台训练通过上调BDNF促进髓鞘修复,从而改善CCI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皮质损伤 跑台训练 髓鞘再生 鸢尾素 少突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可控性皮质撞击不同程度损伤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涛 王耀辉 +2 位作者 余思逊 匡永勤 树海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1,共7页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子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对幼年期大鼠构成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TBI),探索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对应参数设置及外伤后皮层脑电(ECo G)痫样改变的初步特征。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轻、中、重损伤组共...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电子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对幼年期大鼠构成不同程度的颅脑创伤(TBI),探索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的对应参数设置及外伤后皮层脑电(ECo G)痫样改变的初步特征。方法: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轻、中、重损伤组共3组,假手术组1组。分别采用不同打击深度打击大鼠顶叶皮质区域;假手术组操作同损伤组,但不进行皮质打击。所有实验动物分别于致伤前1 d,致伤后1、3、5、7 d行改良后啮齿类动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法(NSS-R)观察大鼠致伤后行为学改变。伤后2 d取脑组织行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BI后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致伤后30 d植入皮层记录电极采集并分析大鼠皮层的脑电情况。结果:大鼠损伤程度与打击深度相关,打击深度1 mm模拟轻度颅脑创伤,打击深度3 mm模拟中度颅脑创伤,打击深度5 mm模拟重度颅脑创伤,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组TBI后1 d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损伤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 <0. 05),脑皮质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中度损伤组术后30 d,可观察到皮层痫样放电。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eCCI撞击仪成功建立可控性大鼠TB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皮质撞击 颅脑外伤 外伤后癫痫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可控性皮质撞击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仁坤 王景景 +5 位作者 涂悦 李晓红 陈旭义 陈翀 孙洪涛 张赛 《中国医药》 2015年第7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 研究应用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各10只.脊髓损伤组应用eCCI对大鼠T10节段行精确撞击(打击速率4 m/s,打击时间200 ms,打击... 目的 研究应用可控性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各10只.脊髓损伤组应用eCCI对大鼠T10节段行精确撞击(打击速率4 m/s,打击时间200 ms,打击深度2 mm).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但不做打击.采用改良Tarlov和Rivlin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学变化,运动和感觉诱发电位判断大鼠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磁共振成像检测大鼠脊髓影像学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组大鼠下肢全瘫、不能摆动尾巴、出现尿潴留;改良Tarlov和Rivlin评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20±0.33)分比(4.00±0.26)分、(41.0±1.6)分比(65.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周围结构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形成瘢痕,伴大量红细胞渗出;运动及感觉诱发电位波均不能引出;磁共振成像显示其T10段脊髓正常结构破坏,上下行纤维束离断.结论 应用eCCI成功建立了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标准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可控皮质撞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减轻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引起的脑损伤
5
作者 顾漪 赵育梅 苏玉金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6期489-495,共7页
目的门冬氨酸钾(potassium 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 目的门冬氨酸钾(potassium aspartate,PA)作为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往的研究发现门冬氨酸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对细胞凋亡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门冬氨酸钾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TBI通过大鼠可控性皮质打击伤(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CCI)产生。门冬氨酸钾组或溶剂对照组在CCI发生后30 min以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或62.5 mg/kg剂量的PA,观察脑血流灌注量,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和皮质损伤体积,并检测脑水肿以及脑组织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乳酸含量和钠钾ATP酶活性。结果在CCI引起的大鼠皮质损伤中,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急性给予62.5 mg/kg剂量的PA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降低皮质损伤体积(P<0.01),减轻脑水肿(P<0.05)。此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门冬氨酸钾治疗组显著减少ATP缺失(P<0.01),降低乳酸含量(P<0.05),并增加钠钾ATP酶的活性(P<0.05)。结论 PA能通过增加ATP含量和钠钾ATP酶的活性并降低脑水肿,对TBI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PA在临床脑损伤时的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 损伤 可控皮质打击伤 钠钾ATP酶
下载PDF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运动皮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邓盘月 聂笃余 +3 位作者 蔡维君 张建一 万炜 罗学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1-586,共6页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 (TrkB)在运动皮质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2只随机分为 3组 :1 脊髓横...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 (TrkB)在运动皮质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雄性SD大鼠 4 2只随机分为 3组 :1 脊髓横断组 :动物脊髓在胸 9节段完全横断 ,按存活时间不同分为术后 3、7、14、2 1及 2 8d组 ;2 假手术组 (只行椎板切除术 ) ;3 正常对照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点后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rkB及BDNF在运动皮质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皮质TrkB和BDN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第 5层 ,第 3、4、6层也有少量阳性细胞。脊髓全横断后TrkB和BDNF的表达逐渐增高 ,于术后 2 1d达高峰 ,2 8d回到正常水平 ,且TrkB表达上调早于BDNF。 结论 脊髓全横断后运动皮质对BDNF的需求增加 ,内源性BDNF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受损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在损伤早期给予外源性BDNF可能更有利于受损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 运动皮质 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Krüppel样因子7促进创伤性颅脑损伤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喻静 王莹 +3 位作者 王晓宇 吕忠孝 刘东明 李文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 探讨Krüppel样因子7(KLF7)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I)法建立小鼠TBI模型,侧脑室注射KLF7慢病毒(AAV-KLF7)过表达KLF7,Western bolt和实时荧光... 目的 探讨Krüppel样因子7(KLF7)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I)法建立小鼠TBI模型,侧脑室注射KLF7慢病毒(AAV-KLF7)过表达KLF7,Western bol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内KLF7表达变化,Western bolt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因子、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及其磷酸化水平,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甲酚紫染色检测各组动物大脑皮质损伤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和旋转杆实验检测神经功能障碍改变。结果 TBI后1 d,海马区KLF7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3 d后恢复正常。TBI海马区Bax和Cleaved Caspase-3(C-Cas-3)水平、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脑皮质损伤体积百分比、p-STAT3/t-STAT3和p-JAK2/t-JAK2比值显著增加,Bcl-2水平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和旋转杆上运动时间均显著降低;侧脑室注射AAV-KLF7可促进TBI诱导的p-STAT3/t-STAT3和p-JAK2/t-JAK2比值增加,抑制TBI诱导的Bax和C-Cas-3水平增加。结论 KLF7可通过促进TBI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TBI所致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颅脑损伤 皮质撞击 Krüppel样因子7 JAK2/STAT3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评价类固醇制剂治疗运动损伤的作用
8
作者 邢根溪 《浙江体育科学》 1985年第4期16-20,共5页
引言自从1949年Hench报导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成功以来,此后皮质类固醇常用于处理骨关节炎及其各种非感染性炎症情况。国外在六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常在运动员更衣室内作类固醇膝关节内注射,使运动员能够继续参加比赛,... 引言自从1949年Hench报导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成功以来,此后皮质类固醇常用于处理骨关节炎及其各种非感染性炎症情况。国外在六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常在运动员更衣室内作类固醇膝关节内注射,使运动员能够继续参加比赛,随后由于关节内注射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危害的认识而迅速减少。最近几年来因皮质类固醇局注所致骨关节、肌肉韧带和肌腱危害作用的不断报告,因此国外的学者和临床医生已不主张用类固醇制剂来治疗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注射 运动损伤 皮质类固醇 肌肉韧带 关节软骨 非感染炎症 肌健 软骨基质 风湿关节炎 软骨粘蛋白
下载PDF
控制性皮质撞击损伤模型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梦琪 张皓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指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受伦理学限制,临床研究通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可用于基础研究的TBI动物模型较多... 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指由外伤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受伦理学限制,临床研究通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可用于基础研究的TBI动物模型较多,其损伤方式和生物力学机制不同,基本可分为撞击伤模型、非撞击加速伤模型和爆炸冲击波伤模型3类,不同模型间各有利弊,应用范围也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模型 撞击 应用 皮质 生物力学机制 脑组织损伤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运动活性的纵向fMRI研究
10
作者 Pantano P. Mainero C. +1 位作者 Lenzi D. 袁海峰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5-26,共2页
Using functional MRI (fMRI),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showed a greater extent of motor activation than controls. Although functional changes are often interpreted as adaptive and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li... Using functional MRI (fMRI),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showed a greater extent of motor activation than controls. Although functional changes are often interpreted as adaptive and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limiting the clinical deficit, no longitudinal studies have yet been performed for multiple sclerosis. Sixtee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two patients with possible multiple sclerosis and nine age-matched controls underwent two fMRI studies with a time interval of 15-26 months. The motor task consisted of a self-paced sequential finger opposition movement with the right hand.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exhibited greater bilateral activation than controls in both fMRI studies. At follow-up, patients showed a reduction in functional activity in the ipsilateral sensorimotor cortex and in the contralateral cerebellum.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MRI studies were observed in controls. Activation changes in ipsilateral motor areas correlated inversely with age, extent and progression of T1 lesion load, and occurrence of a new relapse. This study may help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brain plastic changes in multiple sclerosis indicating that, in younger patients with a less structural brain damage and benign clinical course, the brain reorganizes its functional activity towards a more lateralized pattern of brain activation. The tendency towards a normalization of brain functional activity is hampered in older patients and in those developing relapses or new irreversible brain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症 FMRI研究 感觉运动皮质 功能磁共振成像 损伤患者 脑功能活动 临床病程 可塑变化 负相关 显著差异
下载PDF
一种模拟大鼠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勃 尹鹏滨 +5 位作者 周浩 张里程 吕厚辰 李毅 张立海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构建并评估可以模拟不同损伤程度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轻、中、重度颅脑损伤组),以可控性颅脑损伤模型为基础,不同组采用特定致伤参数(探头致伤深度:轻度为2~3 mm,中度为3~4 mm,重度为4~5 mm;致伤速度均... 目的构建并评估可以模拟不同损伤程度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轻、中、重度颅脑损伤组),以可控性颅脑损伤模型为基础,不同组采用特定致伤参数(探头致伤深度:轻度为2~3 mm,中度为3~4 mm,重度为4~5 mm;致伤速度均为2.5 m/s,致伤时间为0.1 s),造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分别采用MRI、行为学定量评价,颅脑病理定性分析,评估颅脑损伤程度。结果损伤后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行为异常,损伤颅脑病理显示组织神经元减少,小胶质细胞浸润,不同程度充血、水肿,轻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11.33±1.11)mm^3,中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20.77±1.90)mm^3,重度颅脑损伤组损伤体积(46.19±12.79)mm^3。结论采用可控性颅脑损伤方法可构建具有良好重复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多种方式定量评估损伤程度相对精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颅脑损伤 皮质撞击 磁共振成像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踝关节损伤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永俭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8-20,34,共4页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少见,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更为少见。在腾空后足屈(足庶)状足夹着地时,过度内收位损伤,由于腓骨长肌腱牵拉造成第五踱骨基底部典型的撕脱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损伤治疗 撕脱骨折 运动 氯乙烷 外侧副韧带 手法治疗 运动量训练 皮质激素 强地松龙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治疗33例股髋撞击综合症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勤 林有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48-149,共2页
股髋撞击综合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一种引起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髋臼缘或股骨头颈结合部解剖形态存在异常,引起关节活动过程中髋臼缘与股骨头颈结合部发生异常撞击,导致... 股髋撞击综合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一种引起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髋臼缘或股骨头颈结合部解剖形态存在异常,引起关节活动过程中髋臼缘与股骨头颈结合部发生异常撞击,导致髋臼盂唇和关节软骨反复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发生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因此该病一经诊断宜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综合症 髋关节疼痛 护理配合 镜下治疗 髋关节骨关节炎 运动损伤 股骨头颈 解剖形态
下载PDF
Behavioral evaluation of sensorimotor deficits after chronic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rtical cryoinjury and NMDA -induced brain injury in rats
14
作者 Zhang Yong- Mei Shi Wen- Zhen Zhao Rui Ye Yi - Lu Zhang Wei - Ping Wei Er - Qing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大白鼠 局灶脑缺血 皮质低温损伤 NMDA诱发脑损伤 行为评价 感觉运动缺失
下载PDF
小鼠颅脑创伤模型的构建及运动功能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新 高伟伟 +3 位作者 吕莉 程世奇 李飞 张建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255,共4页
目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颅脑创伤(TBI)模型,并评估其伤情及长期运动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和10月龄雄性C57BL/J6小鼠各70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实验组(轻、中、重度... 目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颅脑创伤(TBI)模型,并评估其伤情及长期运动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和10月龄雄性C57BL/J6小鼠各70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实验组(轻、中、重度TBI组,n=20只)。实验组应用eCCI仪,采用固定打击速度(4.5m/s)及停留时间(200ms)调整打击深度的参数设定方法进行模型制备。假手术组仅行去骨瓣手术。致伤后1d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伤后1、2、3、7、14、21、28d平衡木行走实验、转棒实验评估运动功能。结果3月龄和10月龄小鼠轻、中、重度TBI的打击深度分别为1.2、1.6、2.0mm;1.6、2.0、2.4mm。与假手术组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逐级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0.60)%、(4.47±0.62)%、(5.50±0.76)%对(0.36±0.14)%;(4.08±0.95)%、(5.36±1.23)%、(6.60±0.98)%对(0.40±0.10)%,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脑组织皮质连续性破坏,创伤灶周围神经元数量减少,随打击深度增加,损伤程度逐级加重。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通过时间与打击深度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可稳定、高效、精确地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TBI模型。同时,该模型也可用于TBI恢复期运动功能相关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电子皮质撞击 小鼠 运动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肩关节损伤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丛林 朱静华 《田径》 2014年第10期60-61,共2页
肩关节是上肢的主要关节,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多数由肩关节参与。肩关节损伤是田径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特别是"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和肩峰撞击综合征三种损伤在田径投掷项目中时有发生。因此,了解肩关节的解剖... 肩关节是上肢的主要关节,日常活动或体育运动多数由肩关节参与。肩关节损伤是田径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特别是"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和肩峰撞击综合征三种损伤在田径投掷项目中时有发生。因此,了解肩关节的解剖结构、损伤原因及如何防治肩关节损伤,对于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损伤 肩峰撞击综合征 投掷项目 头肌 运动损伤 肩袖 肱骨头 三角肌止点 损伤炎症 喙肩韧带
原文传递
大鼠脑损伤CCI打击分级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7
作者 魏山坡 李翀瑶 +5 位作者 刘丽 黄金贺 岳志伟 司道文 张瑜 任淑红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可控性皮层撞击(CCI)模型,并观察不同程度脑损伤指标的变化。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C组不予以撞击作为对照;A1、A2和A3组均给予速度为4m/s打击,时间150ms,打击深度分别为1、2和3mm。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昏迷程度... 目的建立大鼠可控性皮层撞击(CCI)模型,并观察不同程度脑损伤指标的变化。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C组不予以撞击作为对照;A1、A2和A3组均给予速度为4m/s打击,时间150ms,打击深度分别为1、2和3mm。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昏迷程度,采用干湿重法测量脑水肿,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结果脑损伤程度越重,大鼠体重下降越明显,昏迷时间和潜伏期越长,脑水肿程度越重,空间探索能力越差(P<0.05)。结论 CCI模型重复性好,能较好地复制分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可控皮层撞击
原文传递
自体神经移植构建犬腹壁-膀胱反射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兴 钟世镇 陈志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神经传导通路,探讨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后支配膀胱逼尿肌产生可控性排尿的可能性。方法选用4只雄性犬(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右侧T12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 目的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神经传导通路,探讨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后支配膀胱逼尿肌产生可控性排尿的可能性。方法选用4只雄性犬(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右侧T12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2后根完整,经一段时间轴突再生后,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排尿反射弧。神经吻合术后12、18个月,分别在破坏L5 ̄S4脊髓节段前后,通过刺激右下腹壁激发截瘫动物排尿,观察膀胱神经电生理及膀胱测压。结果实验侧膀胱神经动作电位、膀胱逼尿肌动作电位及膀胱平均内压,其形态与波幅与对照侧相似。结论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经自体神经移植,其轴突能再生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利用“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这一人工反射弧,可望实现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可控性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神经移植 实验研究 副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节细胞 膀胱逼尿肌 神经传导通路 脊髓中枢 神经动作电位 脊髓损伤患者 可控排尿 神经电生理 人工反射弧 腹壁反射 躯体运动 显微缝合 自体移植 神经吻合 脊髓节段 右下腹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