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鱼蛋白可控酶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伟锋 赵谋明 +2 位作者 彭志英 崔春 龙晓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3,共4页
应用数学推导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沙丁鱼蛋白为底物,研究胰蛋白酶可控酶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相关参数,结果如下:DH=9.804ln[1+(1·701E0/S0-0·00367)]和R=(16·678E0-0·036S0)exp[-0·102(DH)],动力学常数k2... 应用数学推导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以沙丁鱼蛋白为底物,研究胰蛋白酶可控酶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相关参数,结果如下:DH=9.804ln[1+(1·701E0/S0-0·00367)]和R=(16·678E0-0·036S0)exp[-0·102(DH)],动力学常数k2=16.678/min和kd=1·7015/min,最低临界初始蛋白酶浓度E0=c0S0,最大临界底物初始浓度S0=E0/c0,c0=2·159×10-3。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实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说明它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蛋白 可控酶解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可控酶解蚕蛹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左振宇 叶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32-38,65,共8页
以脱脂、脱色后的蚕蛹蛋白粉为原料,选取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超声处理后的蚕蛹蛋白溶液进行单酶以及复合酶水解实验,以蛋白水解度、多肽得率和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出最适单酶和最适复... 以脱脂、脱色后的蚕蛹蛋白粉为原料,选取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超声处理后的蚕蛹蛋白溶液进行单酶以及复合酶水解实验,以蛋白水解度、多肽得率和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出最适单酶和最适复合酶,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可控酶解蚕蛹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1.3∶1)作为最适水解酶,超声处理(10min,工作3s,间歇2s)蚕蛹蛋白溶液,pH值7.47、固液比1∶10(g∶mL)、加酶量2.1%、水解时间2.7h、温度59.2℃。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41.73%,多肽得率为33.29%,水解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9.48%、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4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 活性多肽 可控酶解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可控酶解河蚬蛋白质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晶晶 黄婷 +3 位作者 顾云 韩曜平 王雪锋 戴阳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挑选酶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可控酶解河蚬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河蚬蛋白质的适宜水解酶为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复合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按2:...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指标挑选酶种,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可控酶解河蚬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河蚬蛋白质的适宜水解酶为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复合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按2:1(w/w)混合同时水解,加酶量为1.2%、料液比1:3.5(w/v)、pH7、温度55℃、水解6.5h,水解度为34.77%,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36.5mg/100g。该工艺条件得到的酶解液水解度较高,气味较好,腥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可控酶解
原文传递
河蚬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醒酒功效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小燕 李相前 +1 位作者 沈佳浩 张金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40,共7页
为充分利用河蚬资源,提高河蚬附加值,采用可控酶解技术对河蚬进行水解制备酶解产物并对其醒酒功效进行研究。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4种蛋白酶对河蚬进行水解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水解酶酶解工艺,并通过小鼠试... 为充分利用河蚬资源,提高河蚬附加值,采用可控酶解技术对河蚬进行水解制备酶解产物并对其醒酒功效进行研究。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4种蛋白酶对河蚬进行水解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水解酶酶解工艺,并通过小鼠试验考察所制备的酶解产物的醒酒作用。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制备河蚬酶解产物的最适酶,酶解最佳条件为:温度56.6℃、pH9.0、底物浓度45%、加酶量0.75%、酶解时间5 h,酶解产物水解度为31.06%。与酒精模型组相比,酶解产物各组均缩短了小鼠醉酒时间和延长了醒酒时间,浓度为1.6 g/kg·bw酶解产物组醒酒效果最佳,醉酒时间延长率、醒酒时间缩短率、血醇浓度降低率分别为120.25%、37.70%和32.48%。研究为河蚬酶解产物的制备及醒酒功能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可控酶解 产物 响应面法 醒酒功效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牡蛎短肽工艺 被引量:9
5
作者 柏昌旺 章超桦 +3 位作者 林海生 秦小明 曹文红 杨雨柔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5-92,共8页
【目的】探究前处理方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优化牡蛎短肽制备工艺。【方法】在确定高效酶种类和前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以氮回收率、短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时间、料液比、酶解温度、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利用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短... 【目的】探究前处理方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优化牡蛎短肽制备工艺。【方法】在确定高效酶种类和前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以氮回收率、短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时间、料液比、酶解温度、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利用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短肽得率为响应值,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与结论】牡蛎经80℃热处理10 min后使用动物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响应面结果显示,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g/mL)1∶3.9、温度47℃、加酶量3 300 U/g、自然pH(6.5)、酶解3 h,其短肽得率为(58.53±1.20)%,比原酶解工艺提高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短肽 可控酶解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