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隐变量理论”是特设性假说吗——兼论“可检验性”标准 |
张卫
马晓天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功能性规律的逻辑解读及可检验性分析 |
郭垒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3
|
可检验性与重复性危机: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吗? |
刘永谋
|
《民主与科学》
|
2022 |
2
|
|
4
|
主体间可检验性·批判的可靠性·符合事实性——论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客观性”概念的三重涵义 |
牛文君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5
|
科学假说的可检验性及其表现形式 |
李正风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6
|
第七专题 裂纹的可检验性 |
郑世才
李衍
屠耀元
|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7
|
可检验性与整体论 |
胡新和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6 |
0 |
|
8
|
理论的历史性和可检验性 |
王思隽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9
|
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 |
白建军
|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0
|
公开研究数据,保障学术研究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编辑部
张晓林
彭希珺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
2015 |
6
|
|
11
|
关于科学理论的检验 |
邱仁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1 |
0 |
|
12
|
假说的作用及其检验 |
刘永利
张运法
|
《今日科苑》
|
2010 |
0 |
|
13
|
试论历史认识的检验问题 |
李振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4
|
|
14
|
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观批判 |
孙思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5
|
证实抑或证伪?——经验科学证实的困难与证伪的局限 |
张磊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6
|
|
16
|
试论中医的实证问题 |
刘力红
吴彤
|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
2003 |
1
|
|
17
|
高职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析——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为对象 |
张小华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3
|
|
18
|
经济学中因果规律的探寻方法——经济学实验方法论析 |
李树
|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9
|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普适性 |
王荣江
李庆明
|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9 |
3
|
|
20
|
评价和选择科学假说的基本原则 |
陈其荣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98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