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隔离与可沟通性:道路的媒介性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既有研究框架强调道路的功能和影响,将道路对象化和客体化而消解了其主体性。以媒介本体论切入道路研究,道路的媒介性就在于它作为中介“指引”了人们的行为,形成既连接又隔离的社会关系。依此研究路径,道路就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研究... 既有研究框架强调道路的功能和影响,将道路对象化和客体化而消解了其主体性。以媒介本体论切入道路研究,道路的媒介性就在于它作为中介“指引”了人们的行为,形成既连接又隔离的社会关系。依此研究路径,道路就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研究取向和一种方法论的实施。这一研究转向中,道路从处于从属地位的联系主客体的工具,转化为能够决定人的存在方式、展现人的存在状态的独立于人的主体。如此,与人的存在相关的历史、实践、时空和隐喻,都是呈现道路的具体面向,也是言说道路的方式。道路媒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可沟通性。道路的可沟通研究是一种范式创新,这一研究范式将可沟通性作为考察道路媒介的基本点,它的理论建构立足于人类的道路实践。同时,道路的可沟通研究也以中介、“指引”、沟通等为预设和目标,借此观照道路建设。以智慧道路建设为契机,道路的“可沟通性”建设应以构建“交通网”“社会网”“信息网”“意义网”四重网络体系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连接 隔离 媒介性 可沟通
下载PDF
可沟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命题与逻辑
2
作者 晏青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之举,但“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对此形成强大掣肘。在此情况下,可沟通性的传统文化传播命题,能更好绕开意识形态风险和想象,是有助于规避“民族—国家”“民粹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是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之举,但“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对此形成强大掣肘。在此情况下,可沟通性的传统文化传播命题,能更好绕开意识形态风险和想象,是有助于规避“民族—国家”“民粹主义”等文化传播的另一种构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现代”的文化对话与再媒介化的数字沟通,有利促成文化的视界融合以及国家之间的有效对话。要实现可沟通性的传播,需注重文化折扣,降低价值损耗;借用“数字之船”,实现行政机制与数字机制的耦合;培育海外居民主体,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交流。可沟通性作为一种构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可沟通 数字传播
下载PDF
“City Walk”:“可沟通性”视角下青年城市漫步实践的透视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玉珠 《东南传播》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City Walk”,也称城市漫步,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与青年漫步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城市栖息地的主动认知,也反映了城市环境对年轻人的客观建构。研究围绕“可沟通性”这一核心概念,首先对不同媒介形态下... “City Walk”,也称城市漫步,为青年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与青年漫步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对城市栖息地的主动认知,也反映了城市环境对年轻人的客观建构。研究围绕“可沟通性”这一核心概念,首先对不同媒介形态下的城市漫步实践进行了追溯,探究了社交媒介与城市生活的勾连。接着,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发现身体首先发出信号反抗结构性和个体性的倦怠,明晰了城市漫步现象背后的公共性成因。其次,不同角色的相遇在社交媒体的介入下演化出多组交往关系,表露出城市可沟通性的潜力。最后,自我在与城市的互动中完成认知和情感的调适,这一过程既是积极性的治愈,也涉及有限性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漫步 可沟通 空间
下载PDF
数字时代城乡关系的可沟通性与融合发展路径
4
作者 朱战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城市化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深刻影响着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层结构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面对城市化与流动性带来的人口与地域的分离,流动中的农民对城乡之间沟通交流以及重构日常生活秩序的需求日益强烈。数字媒介变革与新媒体... 城市化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深刻影响着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层结构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面对城市化与流动性带来的人口与地域的分离,流动中的农民对城乡之间沟通交流以及重构日常生活秩序的需求日益强烈。数字媒介变革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构建起跨越城乡的媒介空间,为构建去城市中心化、双向和多元交流互动的城乡传播网络提供了条件。农民日常生活与城乡传播网络深度交融,数字媒介赋能流动主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编织城乡连接之网、交往之网与意义之网,城乡之间保持一种可沟通的动态平衡关系,从深层次推动城乡社会融合发展。在流动性和媒介化社会环境中,数字媒介赋能构建双向连接与可沟通的城乡关系,成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创新的重要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数字媒介 可沟通 传播网络
下载PDF
可沟通礼仪:彩礼婚俗在传播中的话语构建——基于对河北D村的调研
5
作者 刘倩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2,101,共8页
作为婚礼习俗中的一项“私人契约”,当下的彩礼婚俗不再仅仅是传统习俗的继承,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本文选取河北D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探究当事人、当事人父母和围观者对于彩礼的话语构建,并在理论层... 作为婚礼习俗中的一项“私人契约”,当下的彩礼婚俗不再仅仅是传统习俗的继承,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本文选取河北D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探究当事人、当事人父母和围观者对于彩礼的话语构建,并在理论层面提出了一个理解彩礼的概念“可沟通礼仪”。研究发现,各方主体在沟通中采用不同的话语策略建构了有关彩礼的共识,这些话语策略也反映了转型时期的彩礼观念。因此,想要了解彩礼在当下社会中的内涵,就必须了解不同主体对于彩礼的话语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礼婚俗 可沟通礼仪 话语构建
下载PDF
走向“可沟通城市”——城市传播视域下非遗媒介化实践路径研究
6
作者 谢洁琼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12-120,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网络化、全球化、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实则是在城市空间的中介化实践。本研究强调以非遗媒介化为核心,促进“可沟通城市”的达成:从城市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协调、城市“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平衡这两对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网络化、全球化、媒介化时代的传播实则是在城市空间的中介化实践。本研究强调以非遗媒介化为核心,促进“可沟通城市”的达成:从城市文化“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协调、城市“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平衡这两对关系来把握。非遗嵌入日常生活和赛博领域,促进着城市异质文化的融合以及人与城市“交流”与“对话”空间的构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非遗播放与输出让传统文化重新被认识,唤醒人们深层次的身份和情感认同,实现从“文化自觉”到重塑“文化自信”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沟通城市 文化记忆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可沟通城市”视角下城市公共交通的空间传播——以西安地铁为例
7
作者 纪元琪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铁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其中,地铁在发展中因速度快、单次承载客流量高,被认为是城市高现代化程度的体现。地铁空间广阔,承载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各地在地铁发展中根据城市文化的不同...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铁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其中,地铁在发展中因速度快、单次承载客流量高,被认为是城市高现代化程度的体现。地铁空间广阔,承载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各地在地铁发展中根据城市文化的不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地铁空间。从空间视角出发,在“可沟通城市”的理论视角下,探究以西安地铁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进行传播价值的建构和意义生产,助力各城市打造各具特色且更具传播价值的公共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可沟通城市”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天府绿道:城市可沟通性的生成实践
8
作者 李若愚 《东西南北》 2024年第21期0110-0112,共3页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语境下,城市传播研究经历了从现代性议题到公共性议题的转移。发展“可沟通城市”成为了应 对现代城市问题、弥合社会鸿沟的重要策略与实践。天府绿道以生态立法,建立起了环状生态系统,成为新型城市空间发展模 ...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语境下,城市传播研究经历了从现代性议题到公共性议题的转移。发展“可沟通城市”成为了应 对现代城市问题、弥合社会鸿沟的重要策略与实践。天府绿道以生态立法,建立起了环状生态系统,成为新型城市空间发展模 式的范例。本文从城市传播的视角出发,以“可沟通城市”理论为切入点,考察天府绿道作为成都当下重要的空间媒介,在可沟 通城市目标实现中的多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府绿道“ 可沟通城市” 城市传播 空间传播
下载PDF
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可沟通性提升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国平 陈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9,共8页
以可沟通城市为理论框架,本文建构以公共交往基础设施、社会参与与交往、街区认知评价为操作维度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可沟通性提升路径,以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宁路、新河浦、海珠南—长堤等三片广州历史文化活化街区予以考察。... 以可沟通城市为理论框架,本文建构以公共交往基础设施、社会参与与交往、街区认知评价为操作维度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可沟通性提升路径,以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宁路、新河浦、海珠南—长堤等三片广州历史文化活化街区予以考察。研究发现,三片活化街区沟通基础设施中的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认同度或满意度都在83.9%以上,而信息基础设施的满意度五级量表偏向“不满意”占40%;参与与交往行为中30%的受访者不清楚街区的决策参与方式,88.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而实际参与社区文娱活动的为55%;91%以上的受访者对认知评价中的满意度与认同感两个二级维度予以正面评价,而在地方感维度中,88.2%的受访者以粤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言。同时,活化街区存在传统街巷空间格局与现代交通冲突、街区活动参与度低、异质性群体语言交流沟堑以及街区绅士化后形成街区区隔等沟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沟通性城市 广州 历史文化街区活化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从网红城市向可沟通城市进阶:“中国—中亚峰会”中的西安城市传播实践
10
作者 刘润虎 赵茹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7期58-61,共4页
研究基于西安在“中国—中亚峰会”中的城市传播实践,通过引入“可沟通城市”这一城市研究新范式,试图从传播的角度理解并分析西安如何以传播为核心建立起城市的可沟通性。研究发现,西安城市传播实践聚焦于理念、行为与视觉三个方面。... 研究基于西安在“中国—中亚峰会”中的城市传播实践,通过引入“可沟通城市”这一城市研究新范式,试图从传播的角度理解并分析西安如何以传播为核心建立起城市的可沟通性。研究发现,西安城市传播实践聚焦于理念、行为与视觉三个方面。通过本次峰会,西安逐渐从网红城市向可沟通城市进阶,致力于建设具有高度价值认同与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沟通城市 可沟通 中国—中亚峰会 城市传播
下载PDF
以“可沟通城市”理念推动红色文化传播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伊默 吴帆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诉求。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媒介,与红色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互为同构...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同的价值诉求。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一种媒介,与红色文化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互为同构、互动互促。“可沟通城市”理念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多元融合、时空平衡、虚实互嵌和内外贯通等路径,可以有效实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可沟通城市” 城市传播
下载PDF
社区治理的传播之维:基于可沟通性视角
12
作者 李玉玲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0期43-46,共4页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末端,与城市居民直接对话,增强其治理举措的可沟通性至关重要。基于传播基础设施理论,以H市8个社区的治理举措为研究对象,从可沟通性视角出发探讨社区传播如何促进社区治理。研究发现,社区党建嵌入式引领社区治理,开...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末端,与城市居民直接对话,增强其治理举措的可沟通性至关重要。基于传播基础设施理论,以H市8个社区的治理举措为研究对象,从可沟通性视角出发探讨社区传播如何促进社区治理。研究发现,社区党建嵌入式引领社区治理,开拓社区各主体间沟通平台,并生成沟通网络;社区线上与线下的媒体传播,提高社区居民对本社区认同感,提升对社区事务参与积极性;社区内共同文化的打造,为居民提供交往机会,增强居民集体意识。社区媒体、社区组织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共同构成了社区的传播基础设施,加强了社区可沟通性,促进了社区治理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社区传播 传播基础设施 可沟通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可沟通城市”建构中新兴出版的意义及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佘世红 胡婧雯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1,共6页
本文将城市信息流通互动、意见自由表达、文化共识达成置于“可沟通城市”的理论框架中,针对后现代社会的沟通问题,探讨了新兴出版在“可沟通城市”建构中的意义与实践,认为新兴出版在城市时空关系重塑、拓展城市文化空间,构建平等、开... 本文将城市信息流通互动、意见自由表达、文化共识达成置于“可沟通城市”的理论框架中,针对后现代社会的沟通问题,探讨了新兴出版在“可沟通城市”建构中的意义与实践,认为新兴出版在城市时空关系重塑、拓展城市文化空间,构建平等、开放、互动的城市公共传播网络,弥合社会鸿沟及形成文化认同的城市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方面,从强调新兴出版内容选择的文化取向、利用大数据AI技术增强城市文化传播的精准性、基于用户场景感知的个性化出版、利用AR和VR技术促进体验性城市文化传播、加强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的五个层面来探讨,以此实现城市文化传播系统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统一,为实现“可沟通城市”创造文化沟通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沟通城市 新兴出版 城市文化 意义共享
下载PDF
城市媒体转型与“可沟通城市”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颂杰 张文卓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16-18,共3页
与全国性媒体相比,城市传统媒体的辐射范围小,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弱,更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近十年来,一些城市媒体纷纷停刊。但最近几年,不少城市传统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了独特的“自救”道路。这些媒体的自救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 与全国性媒体相比,城市传统媒体的辐射范围小,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弱,更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近十年来,一些城市媒体纷纷停刊。但最近几年,不少城市传统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了独特的“自救”道路。这些媒体的自救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回归城市媒体的城市属性,从新闻提供、生活服务、信息沟通等多方面唤起读者对城市的“地方感”,在构建“可沟通城市”(communicative city)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范围 可沟通城市 信息沟通 稀缺资源 城市属性 媒体转型 传统媒体 自救方法
下载PDF
从形象传播到可沟通城市——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昭阳 王怡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3-140,共8页
城市传播作为城市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其自身的历史进路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2001—2018年我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这一可视化工具,可直观量化地观察并提炼出该领域从起步到探索、丰富、发展、拓展和深化的多个阶... 城市传播作为城市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其自身的历史进路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2001—2018年我国城市传播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这一可视化工具,可直观量化地观察并提炼出该领域从起步到探索、丰富、发展、拓展和深化的多个阶段。经过近18年的研究积累和学术共同体的推进,城市传播愈发成为我国传播学界的热点,研究视野从形象传播逐渐发展为可沟通城市等更深广的议题。随着各类城市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城市传播要积极拓展更多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要注重立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并以此引领城市传播理论的全面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播 可沟通城市 科学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论体育名人姓名权与商标权的异质性和可沟通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薇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运用案例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在姓名权、商标权性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姓名权和商标权冲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可沟通途径,最后强调企业应当强化法制观念和诚信经营,并指出可行性解决方案,给予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名人 姓名权 注册商标 商标权 异质性 可沟通
下载PDF
可沟通田野: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入场与在场——基于一个留守儿童研究课题组的实践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欣 孙天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58,共8页
以一个质性研究课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程跟踪观察与阶段性访谈,本研究系统描述和分析了其在田野作业时从走入、进入到融入三阶段的沟通式行动,讲述了其通过对角色、信任与价值的创新理解与沟通来应对阻抗,从而连通“最后一米”的田野... 以一个质性研究课题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程跟踪观察与阶段性访谈,本研究系统描述和分析了其在田野作业时从走入、进入到融入三阶段的沟通式行动,讲述了其通过对角色、信任与价值的创新理解与沟通来应对阻抗,从而连通“最后一米”的田野故事。本研究通过为成员赋予支教老师身份的创新方法,重视并实践了在充分沟通中重新理解田野元素,建构和深化了“沟通者网络”,并从沟通的双向性出发进行了双向赋权;进一步提出“可沟通田野”的概念,认为质性研究从“入场”到真正“在场”的转向过程中可以沟通、需要沟通,并应该通过沟通解决方法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将沟通式行动嵌入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这也是解决质性研究方法“最后一米”难题的传播学作为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可沟通田野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戏曲传播“可沟通性”之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菲 《东南传播》 2019年第12期83-85,共3页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力求从前沿传播理论与互联网思维的新视角来重新认识和阐释戏曲内在的文化意蕴,主张戏曲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一种媒介,履行着信息传播、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的使命,建构了...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力求从前沿传播理论与互联网思维的新视角来重新认识和阐释戏曲内在的文化意蕴,主张戏曲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一种媒介,履行着信息传播、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的使命,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关系。本文以"可沟通性"的理念为主旨,从文化资源开发的"三重网络"入手阐述优化拓展戏曲可沟通性的具体传播策略,力求在将前沿传播理论运用于具体戏曲开发与传播实践方面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新媒体 传播 可沟通
下载PDF
智慧城市的可沟通性三重维度建构
19
作者 王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0-56,共7页
城市“可沟通性”作为城市传播的创新概念,首次被运用到“智慧城市”的人文建设议题中来,以回应智慧城市建设十余年来的价值诉求。对“可沟通城市”理论进行再溯源和评析,尝试建构以“物联网”、“社会网”、“意义网”为核心的“智慧... 城市“可沟通性”作为城市传播的创新概念,首次被运用到“智慧城市”的人文建设议题中来,以回应智慧城市建设十余年来的价值诉求。对“可沟通城市”理论进行再溯源和评析,尝试建构以“物联网”、“社会网”、“意义网”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可沟通性理论模型”,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可沟通城市理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在智慧城市与传播之间提出了可沟通性的三重维度,也丰富和发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传播学视角,增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传播 可沟通城市 可沟通
下载PDF
可沟通性是数字新闻业的本质所在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春阳 《当代贵州》 2022年第34期80-80,共1页
唯有数字新闻业是可沟通的新闻业,社会才能实现其可沟通性,而这恰恰是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无数人的畅想和欢呼。互联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赋权,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到“... 唯有数字新闻业是可沟通的新闻业,社会才能实现其可沟通性,而这恰恰是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无数人的畅想和欢呼。互联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赋权,人类社会第一次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这对于之前大众传播权力一直被掌握在专业机构的传统传播格局来说是颠覆式的,借助新技术提供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业 传播格局 可沟通 大众传播 互联网 社会治理现代化 技术赋权 麦克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