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微针负载富血小板裂解液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基础研究
1
作者 吴嘉康 郑诗凡 +4 位作者 游训仪 王红 徐莹璨 钟锐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负载富血小板血浆裂解液(platelet-rich plasma lysate,PL)制备微针,探究PL微针在治疗糖尿病创面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使用CMCS作为基础材料,加入适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K-60(Polyvinyl... 目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负载富血小板血浆裂解液(platelet-rich plasma lysate,PL)制备微针,探究PL微针在治疗糖尿病创面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使用CMCS作为基础材料,加入适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K-60(Polyvinylpyrrolidone,PVPK-60)共同制备不同浓度的针体材料,通过考察成针率,形貌特征及力学性能等,确定最佳浓度,并考察PL微针中生长因子活性。制备糖尿病小鼠背部创面,随机分为4组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PL涂抹组使用PL涂抹,空白微针组使用不含有PL的微针,PL微针组使用含有PL的微针,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评价PL微针应用于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效果。结果当PVPK60为40 mg/mL时,成针率为100%,阵列完整,针体饱满,针尖锐利。根据力学-位移曲线与砝码压变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PL微针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生长因子检测结果显示,PL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为(625±35)pg/m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含量为(18741±1287)pg/mL,制备成针后,VEGF含量为(183±2)pg/mL,PDGF-BB含量为(8049±1157)pg/mL,成针后生长因子浓度虽有所降低,但仍较好地保持了生长因子活性。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实验结果显示,PL微针组愈合较好,创面愈合率相较于前3组有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PL微针组可见较少的炎细胞浸润和出血点;对照组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均低于PL涂抹组与PL微针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L微针组促炎因子IL-6表达下降,抗炎因子TGF-β表达上升,血管新生指标CD31表达上升,且于其他3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L微针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能较好地保持生长因子活性,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有着积极的作用,为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裂解液 糖尿病创面 可溶微针 组织修复
下载PDF
应用于大分子药物经皮释药的可溶微针贴片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清清 马涛 +4 位作者 李见春 王秀 张鑫宇 刘浩 吴传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DMNA)的制备方法,为大分子药物经皮释药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微针主模,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备阴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阴模进行表征。以卡波普为辅料进行制备...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DMNA)的制备方法,为大分子药物经皮释药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微针主模,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备阴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阴模进行表征。以卡波普为辅料进行制备方法研究与优化,利用离体大鼠皮肤评价优化方法制备的可溶微针的机械性能。结果:自主设计和制造了具有精细结构的微针金属主模,阴模的SEM图片表明主模、阴模尺寸精细,与设计一致;采用优化的离心注模和室温干燥法制备的DMNA,具备与模具一致的外观,微针能成功穿透离体大鼠皮肤,在皮肤内快速溶解。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DMNA制备方法,为进一步大分子药物经皮释药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 皮下 可溶微针贴片 大鼠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可溶微针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莹莹 陈远政 +5 位作者 赵伟曼 董智勇 徐雨靓 魏芳 吴传斌 王清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38-443,共6页
目的建立SD大鼠血浆中双氯芬酸钠高效液相(HPLC)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大鼠经可溶微针(DMNAs)给药后双氯芬酸钠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甲醇去除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浆样品中的双氯芬酸钠和内标物萘普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 目的建立SD大鼠血浆中双氯芬酸钠高效液相(HPLC)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大鼠经可溶微针(DMNAs)给药后双氯芬酸钠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甲醇去除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浆样品中的双氯芬酸钠和内标物萘普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 5%冰醋酸水溶液(80∶20),等度洗脱,流速为1. 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大鼠血浆中双氯芬酸钠在0. 20-4. 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 999 3);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大鼠给予4片双氯芬酸钠可溶微针,药物的t1/2为(1. 79±0. 99) h,Tmax为(0. 21±0. 10) h,AUC0-t为(1. 60±0. 76)h·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良好,适用于可溶微针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双氯芬酸钠 大鼠 血浆 药代动力学 可溶微针
下载PDF
HPLC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 被引量:8
4
作者 胡霞 陈明龙 +2 位作者 杨伟汉 马涛 王清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色谱柱:Unitary C_(18)100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0∶1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2...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色谱柱:Unitary C_(18)100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0∶1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2 nm。结果熊果苷在2.1-105μg/ml范围内与HPLC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熊果苷的专属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的含量简单、准确,可作为可溶微针贴片中熊果苷含量测定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可溶微针贴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伟曼 吕慧娟 +4 位作者 杨伟汉 董智勇 李莹莹 郑利洁 王清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Luna C18100A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0∶89∶1);流速为0. 6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考察方法...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Luna C18100A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0∶89∶1);流速为0. 6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重复性及稳定性。结果维生素C浓度在2. 32-116μg/ml内与HPLC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88 754X-188 466,R2=0. 999 0),日内精密度的平均RSD值为0. 74%,日间精密度的平均RSD值为0. 5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5. 86%,方法的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24 h内较稳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微针贴片 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智勇 李莹莹 +5 位作者 魏芳 陈远政 刘航 徐雨靓 马涛 王清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色谱柱:Unitary C185μm 100A(4.6 mm×250 mm),A相:0.1%TFA水溶液,B相:0.1%TFA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洗脱程序共30 min。波长220 nm,流...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色谱柱:Unitary C185μm 100A(4.6 mm×250 mm),A相:0.1%TFA水溶液,B相:0.1%TFA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洗脱程序共30 min。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温度30℃,进样量20μl。结果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针中蜂毒肽的专属性高,浓度在10-250μ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16564x-41732,R^2=0.999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作为可溶微针贴片中蜂毒肽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为微针中蛋白质类等大分子药物的含量测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可溶微针贴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伟曼 孙瑞 +5 位作者 郑利洁 杨健辉 李敏 吕小东 董雨 王清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定量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色谱柱:Inert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并进行方法学考... 目的建立一种可定量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色谱柱:Inert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方法的专属性较强,川芎嗪在浓度1.039~129.875μ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9177X-3118.1,R^2=0.9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平均RSD分别为1.89%和1.6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重复性和供试品24 h稳定性均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RP-HPLC法,可简便准确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的含量,为后续川芎嗪可溶微针贴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微针 川芎嗪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
8
作者 刘春艳 柏沫含 +4 位作者 徐雨靓 万天妍 陈佳琪 王清清 马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罗丹明B溶液,在554 nm处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采用最小二乘法绘制标准曲线。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检测限、重复... 目的:建立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罗丹明B溶液,在554 nm处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采用最小二乘法绘制标准曲线。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检测限、重复性及稳定性。结果:罗丹明B浓度在1.04~10.40μ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加样回收率、检测限、重复性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来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罗丹明B的含量,且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可溶微针贴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可溶微针的制备及评价
9
作者 李莹莹 周荣震 +3 位作者 赵治博 王帅 马涛 王清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性能优良的5-氨基酮戊酸(ALA)可溶微针。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法制备ALA可溶微针,使用数码显微镜观察其形貌;通过封口膜穿刺实验、台盼蓝微针穿刺实验和在体穿刺实验评估其穿刺性能;建立HPLC法检测其载药量和体外释... 目的制备一种性能优良的5-氨基酮戊酸(ALA)可溶微针。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法制备ALA可溶微针,使用数码显微镜观察其形貌;通过封口膜穿刺实验、台盼蓝微针穿刺实验和在体穿刺实验评估其穿刺性能;建立HPLC法检测其载药量和体外释放率。结果ALA可溶微针的针尖呈圆锥状,表面光滑且形状完整;对封口膜1~5层的穿透率分别为100%、100%、96.7%、86.7%和7.7%;台盼蓝微针在皮肤上的穿透率为100%;在皮肤内形成类圆锥形孔道;建立的检测ALA含量测定的HPLC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检测要求,ALA可溶微针的平均载药量为354.10μg,6 min可完全释放。结论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穿刺性能优良、载药量稳定的ALA可溶微针,并建立了适用于可溶微针载药量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可溶微针 穿刺性能 载药量
下载PDF
中药微针:创新的中药给药方式
10
作者 党海涛 周彦君 +1 位作者 党文 李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817-825,共9页
中药微针是一种将中药活性成分直接递送至表皮层或真皮层的新型给药方式,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透皮给药效率,且能绕过传统中药口服的肝脏首过效应。本文阐述了中药微针的概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前景。进一步通过介... 中药微针是一种将中药活性成分直接递送至表皮层或真皮层的新型给药方式,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透皮给药效率,且能绕过传统中药口服的肝脏首过效应。本文阐述了中药微针的概念、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前景。进一步通过介绍中药微针的制备方法和设计因素,总结出影响中药微针机械强度、载药量和透皮深度的主要因素,为中药微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可溶微针 制备 设计
下载PDF
提高可溶微针载药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阮玺 赵锋 +2 位作者 马银玲 杨晓婷 潘振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6-1173,共8页
可溶微针在无痛插入皮肤后可直接将药物递送至皮下病变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物递送能力,但因载药量有限,仍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因此,提高微针载药量对于可溶微针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提高可溶微针载药量的3种策略,即改变药物制剂... 可溶微针在无痛插入皮肤后可直接将药物递送至皮下病变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物递送能力,但因载药量有限,仍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因此,提高微针载药量对于可溶微针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提高可溶微针载药量的3种策略,即改变药物制剂、改变微针结构及改变微针制备工艺,以期为微针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给药 可溶微针 载药量 制备
原文传递
鲑鱼降钙素可溶微针贴片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瑞雪 朱壮志 +2 位作者 童想柳 武余波 罗华菲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4-1271,共8页
初步研究鲑鱼降钙素可溶微针的体外评价和体内降血钙作用。制备的可溶微针大小均一,针体完整,药物完全分布于针体。鲑鱼降钙素透明质酸可溶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穿透角质层,到达真皮层的上层,并在2 min内迅速完全释放药物。采用大鼠... 初步研究鲑鱼降钙素可溶微针的体外评价和体内降血钙作用。制备的可溶微针大小均一,针体完整,药物完全分布于针体。鲑鱼降钙素透明质酸可溶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穿透角质层,到达真皮层的上层,并在2 min内迅速完全释放药物。采用大鼠降血钙试验考察鲑鱼降钙素可溶微针贴片的药效,结果显示可溶微针的降血钙效应为(22.2±5.9)%,与皮下注射相比,相对药理活性为(78.6±21.7)%。大鼠皮肤屏障恢复试验验证了可溶微针的安全性。本研究提示可溶微针贴片有望成为注射的无痛替代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可溶微针 贴片 机械强度 降血钙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可溶微针在经皮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明龙 杨丹 +3 位作者 孙颖 权桂兰 吴传斌 潘昕 《药学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324-331,共8页
可溶微针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透皮给药技术,它具有药物递送可控性、可调节性以及自我给药的便捷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微针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微针分类、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可溶微针在小分子、... 可溶微针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透皮给药技术,它具有药物递送可控性、可调节性以及自我给药的便捷性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微针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微针分类、常用材料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可溶微针在小分子、多肽、蛋白和核酸等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讨论了可溶微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更精准智能的可溶微针经皮递药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微针 经皮药物递送 生物医药
原文传递
盐酸特拉唑嗪可溶微针贴片的制备及其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梦婕 高文彦 +3 位作者 江昌照 王秀敏 蒋秀梅 叶金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22-828,共7页
目的盐酸特拉唑嗪为水溶性药物,通过将其制备成可溶微针贴片实现经皮递送。方法采用铸模法制备可溶微针,对基质处方进行优化后评价制得可溶微针贴片的性状、载药量、含水量和释放度,并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评价其皮肤致孔和经皮释药情况... 目的盐酸特拉唑嗪为水溶性药物,通过将其制备成可溶微针贴片实现经皮递送。方法采用铸模法制备可溶微针,对基质处方进行优化后评价制得可溶微针贴片的性状、载药量、含水量和释放度,并通过离体和在体实验评价其皮肤致孔和经皮释药情况。结果制得盐酸特拉唑嗪可溶微针贴片阵列整齐、针型完整,在磷酸盐缓冲液中90 min的累积释放百分率达到(98.60±1.99)%,大鼠离体皮肤48 h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达到(48.78±8.91)μg·cm^(-2),是无针组的12.7倍,能成功刺入活体大鼠皮肤角质层并在10 min内完成皮内溶解。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盐酸特拉唑嗪可溶微针贴片可有效穿刺皮肤角质层,释药性能良好,并为难以通过皮肤屏障药物的经皮递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微针 铸模法 盐酸特拉唑嗪 经皮递送
原文传递
左炔诺孕酮可溶性微针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赵莉莎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9期38-42,共5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SD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浓度,考察大鼠经可溶性微针(DMNAs)给药后左炔诺孕酮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左炔诺孕酮可溶性微针,乙醚萃取血浆样品中的左炔诺孕酮和内标物...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SD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浓度,考察大鼠经可溶性微针(DMNAs)给药后左炔诺孕酮在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左炔诺孕酮可溶性微针,乙醚萃取血浆样品中的左炔诺孕酮和内标物甲基睾丸酮,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左炔诺孕酮浓度,色谱柱为Ultimate C_(18),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溶液(80∶8∶12),等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紫外线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左炔诺孕酮可溶性微针的体外释放呈突释相-缓释相;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浓度在0.2385~23.850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 2=0.9931);左炔诺孕酮样品的专属性、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及稳定性均达到目前生物样品中的检测要求。大鼠左炔诺孕酮可溶微针的t_(1/2)为(0.69±0.15)h,T_(max)为(0.51±0.18)h,AUC为(135.33±26.18)m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和准备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测定可溶微针给药后大鼠血浆中左炔诺孕酮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药动学 可溶微针
下载PDF
眼用微针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晓燕 陈道远 +1 位作者 苏林豫 孙考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794-2800,共7页
由于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眼部疾病(包括眼前段和眼后段)的治疗一直是充满挑战的。传统的给药方式,如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生物利用度低,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常用的眼部注射给药,虽可克服生物膜屏障,但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耐... 由于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眼部疾病(包括眼前段和眼后段)的治疗一直是充满挑战的。传统的给药方式,如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生物利用度低,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常用的眼部注射给药,虽可克服生物膜屏障,但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耐受性差。微针,是一种微创无痛且具有穿透性的给药方式,可将药物递送至眼前段和眼后段,在眼部疾病的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用于眼部药物递送的微针主要有涂布微针、中空微针和可溶微针3类,本文分别概述了3类眼用微针的代表性研究,分析各类微针的特点,为微针在眼部药物递送中的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涂布 空心 可溶微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