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曲霉发酵高温豆粕高产可溶性多肽 被引量:7
1
作者 石琳 尹园 +4 位作者 王帅 齐惠 倪春蕾 程建军 朱秀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7-142,共6页
通过利用红曲霉发酵高温豆粕产生可溶性多肽,确定菌株对变性蛋白质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并采用紫外诱变红曲霉,经初筛和复筛,最终筛选出能高产可溶性多肽的菌株。结果表明:红曲霉发酵可分解高温豆粕中的蛋白质,并且产生分子质量介于7.8~20... 通过利用红曲霉发酵高温豆粕产生可溶性多肽,确定菌株对变性蛋白质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并采用紫外诱变红曲霉,经初筛和复筛,最终筛选出能高产可溶性多肽的菌株。结果表明:红曲霉发酵可分解高温豆粕中的蛋白质,并且产生分子质量介于7.8~20.1 kD的可溶性多肽。发酵120 h可产生(13.41±0.20)mg/mL的可溶性多肽,是原豆粕的3.60倍。15 W紫外线灯35 cm处,搅拌条件下照射50 s,红曲霉的致死率为(82.70±2.20)%。在此诱变条件下得到一株高产可溶性多肽的突变红曲霉0501100菌株。该菌株在发酵豆粕96h时产生的可溶性多肽含量达到(17.20±0.18)mg/mL,是原菌株在同等发酵时间条件下产生可溶性多肽的1.47倍,是原豆粕的4.61倍,缩短了发酵时间并且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高温豆粕 可溶性多肽
下载PDF
ENA多肽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小妹 何培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可溶性核抗原 (ENA)多肽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确认识ENA抗体。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IBT法 )和免疫双扩散法 (ID)检测 13 3例结缔组织病和 413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ENA抗体。结果  13 3例结缔组织病患...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可溶性核抗原 (ENA)多肽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确认识ENA抗体。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IBT法 )和免疫双扩散法 (ID)检测 13 3例结缔组织病和 413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ENA抗体。结果  13 3例结缔组织病患者 ,IBT法检测抗Sm、抗u1RNP、抗SSA、抗SSB的敏感性均高于ID法 ,但由于IBT法抗原制作过程中某些技术性原因 ,造成IBT法不可避免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 IBT法检测ENA抗体敏感性高于ID法。IBT法和ID法在临床抗ENA抗体的检测中可以互相验证和补充 ,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多肽抗体 免疫印迹法 免疫双扩散法 结缔组织疾病 可溶性核抗原多肽抗体 TBT法
下载PDF
ENA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裴洪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8例AID患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9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2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2例,系统性硬化症(PSS)8例,自身... 目的探讨可溶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8例AID患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9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2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2例,系统性硬化症(PSS)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ENA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观察不同类型AID患者及对照组不同抗原IgG类抗体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结果SLE患者的抗核小体抗体(抗NKS)阳性检出率为96.97%(96/99),RA患者的抗组蛋白抗体(抗His)阳性检出率为46.67%(21/45),SS患者的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阳性检出率为66.67%(16/24),MCTD患者的抗SS-A阳性检出率为58.33%(7/12),PSS患者的抗硬皮病抗原70抗体(抗Scl-70)阳性检出率为62.50%(5/8),AIH患者的抗SS-A阳性检出率为50.00%(3/6),ITP患者的抗Scl-70阳性检出率为75.00%(3/4).结论ENA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可以作为AID的重要筛查手段,尤其是NKS、SS-A、Scl-70抗体的应用敏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溶性核抗原多肽抗体免疫功能检测 可溶性核抗原
下载PDF
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林 吴克刚 +1 位作者 柴向华 余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1-338,共8页
为了探讨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比较了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前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水解度、亚基组成、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和乳化性能(通过测定分析... 为了探讨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效率及酶解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该文研究比较了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前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水解度、亚基组成、蛋白溶解性、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和乳化性能(通过测定分析样品乳状液的平均粒径和微观结构评估样品的乳化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微射流均质预处理后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其酶解产物(水解度为1.7%)与对照大豆分离蛋白和未经预处理的酶解产物相比,在较低浓度下(30 g/L)制备出粒径细小的稳定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1.6μm)。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中α-7S和A-11S亚基的酶解敏感性,使酶解产物在水解度1.3%~1.7%范围内蛋白溶解性显著增加(P〈0.05),同时保持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值,与未经预处理的酶解产物相比形成了更多具有界面活性的可溶性多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1.3 kDa左右),在乳化过程中可有效防止乳液滴间发生桥联絮凝。因此微射流均质预处理是一种辅助提高大豆蛋白酶解效率和酶解产物乳化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蛋白深加工蛋白乳化剂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乳化 微射流均质预处理 界面活性可溶性多肽
下载PDF
间皮素与肿瘤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春龙 韩丹 文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4-139,共6页
间皮素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但卵巢癌、胰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等肿瘤组织及血液中高表达.因此,间皮素有助于间皮瘤、卵巢癌、胰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有关.使用抗毒素、抗间皮素嵌合抗体、抗体-药... 间皮素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但卵巢癌、胰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等肿瘤组织及血液中高表达.因此,间皮素有助于间皮瘤、卵巢癌、胰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有关.使用抗毒素、抗间皮素嵌合抗体、抗体-药物结合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间皮素肿瘤疫苗等治疗高表达间皮素的肿瘤的方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旨在对间皮素在卵巢癌、胰腺癌、恶性间皮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素 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或多肽 卵巢癌 恶性间皮瘤 胰腺癌
下载PDF
间皮素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书君 谭文华 刘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反复化疗后易出现细胞耐药,预后差,是目前妇科临床诊治中的难点。间皮素(MSLN)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对MSLN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涉及卵巢癌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等,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 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反复化疗后易出现细胞耐药,预后差,是目前妇科临床诊治中的难点。间皮素(MSLN)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对MSLN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涉及卵巢癌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等,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复习国内外有关MSLN与卵巢癌的研究文献,认为MSLN参与了卵巢癌细胞的增殖、黏附过程,并与卵巢癌细胞耐药密切相关。MSLN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测预后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素 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或多肽 卵巢癌
下载PDF
大豆多肽乳液制备及溶剂蒸发法减小粒径研究
7
作者 吕沛宣 刘婉月 周晓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269,共7页
大豆多肽是具有营养、呈味和抗氧化等作用的新型多功能天然表面活性剂,小粒径的大豆多肽乳液有助于提高乳液稳定性和乳液成分的消化吸收。将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离心得到可溶性大豆多肽,采用高剪切均质法制备大豆多肽O/W乳液,研究均质速... 大豆多肽是具有营养、呈味和抗氧化等作用的新型多功能天然表面活性剂,小粒径的大豆多肽乳液有助于提高乳液稳定性和乳液成分的消化吸收。将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离心得到可溶性大豆多肽,采用高剪切均质法制备大豆多肽O/W乳液,研究均质速度、均质时间和乳化剂浓度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径随三者增大均呈现先减小后略有增大趋势,在均质速度23000 r/min,均质时间4 min和多肽质量浓度10 mg/mL达到最小粒径574 n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减小大豆多肽乳液粒径,发现乙酸乙酯、环己烷和正己烷3种有机溶剂均有显著效果,其中乙酸乙酯最佳:旋蒸用时最短,乳液稳定性最好,旋蒸后乳液粒径仅323 nm。该研究结果对大豆多肽乳化剂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大豆多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乳液 粒径 乳化-溶剂蒸发法
原文传递
组合菌株固态发酵鱼粉废液和豆粕工艺研究
8
作者 袁科平 毛涛 +1 位作者 曹喜秀 韦杨帆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41-3046,共6页
鱼粉废液中富含蛋白、多肽等多种成分,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为了实现蛋白资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对鱼粉废液和豆粕混合物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的工艺研究。实验以可溶性多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确定了最优发... 鱼粉废液中富含蛋白、多肽等多种成分,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为了实现蛋白资源的回收和高效利用,对鱼粉废液和豆粕混合物进行微生物固态发酵的工艺研究。实验以可溶性多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即纳豆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复合配比2∶1,接种量6%,豆粕与鱼粉废液浓缩液比(w/v)1∶0.8,起始温度35℃,发酵时间48 h。该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的可溶性多肽含量增至22.64%,TI降至1.38 mg/g,益生菌数量达11.6×109CFU/g。通过对比发酵原料和终产物,表明鱼粉废液和豆粕经微生物复合发酵后,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废液 固态发酵 可溶性多肽 品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