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血清微小RNA-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1
作者 王静燕 方宏图 +1 位作者 汪晓静 张思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RNA(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94例,按...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RNA(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9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miR-155、sIL-2R,以及Hp转阴率、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治疗后降低(P<0.05),2组SOD治疗后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NO、MDA治疗后更低(P<0.05),研究组SOD治疗后更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miR-155、sIL-2R治疗后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miR-155、sIL-2R治疗后更低(P<0.05)。研究组Hp转阴率(87%)高于对照组(68%)(χ^(2)=4.967,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74%(χ^(2)=4.82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研究组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四联疗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清miR-155、sIL-2R水平,提高Hp转阴率和临床治疗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幽门螺杆菌 胃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金婧 赵淑琴 +1 位作者 高云霞 张正侯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 目的 为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患儿免疫状态 ,该研究检测了MPP和非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的变化 ,探讨其对MPP和非MPP患儿病情的影响 ,并为选择合理的MPP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PP患儿 (n =4 1)及非MPP患儿(n =2 0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 6及sIL 6R含量。结果 ①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2 .0 1±0 .4 1,1.12± 0 .6 7ng/L;sIL 6R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 1.87± 0 .2 5 ,1.92± 0 .2 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 .37± 0 .5 2ng/L,1.71± 0 .15 μg/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MPP患儿恢复期血清IL 6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sIL 6R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非MPP患儿血清IL 6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为 1.5 6± 0 .2 6 ,0 .84± 0 .6 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P <0 .0 5 ) ,而血清sIL 6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高于恢复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血清sIL 6R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③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 6、sIL 6R含量较非MPP患儿急性期升高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晓群 周波 +2 位作者 吴新萍 刘素琴 陈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MP肺炎患儿 2 6例、普通肺炎 18例急性期及恢复期IL 10、sIL 2R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MP肺炎患儿 2 6例、普通肺炎 18例急性期及恢复期IL 10、sIL 2R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MP肺炎组IL 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普通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恢复期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急性期MP组和普通肺炎组患儿sIL 2R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恢复期MP组患儿sIL 2R下降不明显 ,普通肺炎组患儿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sIL 2R增高显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 ,IL 10在MP肺炎患儿低水平 ,显示机体免疫失衡 ,与疾病恢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白细胞介素-1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海兵 郭扬波 +3 位作者 侯静 殷青云 胡号应 马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患者间无差异;Ⅰ型精神分裂症血清SIL-2R浓度显著高于Ⅱ型和混合型(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SIL-2R浓度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r=-0.469,P<0.05),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446,P<0.05);氯氮平和利培酮能显著升高血清SIL-2R浓度(P<0.01,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升高与病程,治疗前的SIL-2R和PANSS总分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SIL-2R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亦可能成为其临床亚型分布和早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新指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可能通过升高SIL-2R血清浓度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抗精神病药 治疗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5
6
作者 缪泽群 饶玲璋 +1 位作者 盛晚香 杨静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双抗夹心ELISA技术检测 4 6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补体C3、C4及sIL 2R的水平 ,并以 30例正常人作对照...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双抗夹心ELISA技术检测 4 6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补体C3、C4及sIL 2R的水平 ,并以 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比较。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 ,补体C3、C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P <0 .0 5 ) ;白癜风患者血清sIL 2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 .0 1 ) ,且进展期较静止期显著性增高 (P <0 .0 1 ) ;节段型在上述比较中均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结论 :白癜风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肺癌患者辩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房才龙 宗文九 +2 位作者 吕元文 范国荣 王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98-99,共2页
作者观察了40例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各证型间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SIL-2R)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差异性(P<0.05,或P<0.01),而RBC-ICR则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SIL-2R及RBC-C3bRR可以反映肺癌患者正虚的程度,对... 作者观察了40例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各证型间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SIL-2R)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差异性(P<0.05,或P<0.01),而RBC-ICR则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认为SIL-2R及RBC-C3bRR可以反映肺癌患者正虚的程度,对指导临床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辨证分型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拥军 吴逸明 +2 位作者 王静 屈凌波 相秉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评价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一氧化氮(NO)水平对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和60例肺癌患者发病不同阶段,及化疗前、后血清中sIL-6R水平,及光度法检测N... 目的:评价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一氧化氮(NO)水平对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0例正常对照和60例肺癌患者发病不同阶段,及化疗前、后血清中sIL-6R水平,及光度法检测NO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sIL-6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IV期肺癌组血清中sIL-6R水平又高于Ⅰ期肺癌组。化疗后,肺癌患者血清中的sIL-6R水平明显下降,不但低于化疗前水平,更低于对照组水平。肺癌患者血清中NO水平也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肺癌患者NO水平下降,提示肺癌局部抗肿瘤功能可能存在缺陷。肺癌患者体内存在sIL-6R的高表达,随着肺癌病情进展sIL-6R表达增多,sIL-6R的测定有助于临床肺癌发病的辅助诊断,并且对肺癌分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经直线相关性分析未发现血清sIL-6R水平与NO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一氧化氮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血清 临床意义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4受体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勤枝 李强 +2 位作者 丁新民 韩一平 刘忠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4受体 (sIL 4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DXM)对sIL 4R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白蛋白复制BALB/c小鼠哮喘模型 ,RT PCR方法检测哮喘小鼠基础的和DXM干预后肺组织sIL 4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小鼠支...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4受体 (sIL 4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DXM)对sIL 4R的影响。方法 用卵清白蛋白复制BALB/c小鼠哮喘模型 ,RT PCR方法检测哮喘小鼠基础的和DXM干预后肺组织sIL 4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哮喘小鼠支气管管壁及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以嗜酸性粒细胞 (EOS)为主。经DXM干预后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哮喘组小鼠的sIL 4RmRNA相对丰度显著下调。经DXM干预后 ,sIL 4R基因相对丰度显著增高。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 ,存在sIL 4RmRNA表达下调 ;DXM可纠正sIL 4RmRNA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4受体 地塞米松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鲍恩武 马庆久 +1 位作者 赖大年 杜锡林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78-279,299,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 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 2例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 SIL ...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 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 2例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血清 SIL - 2 R和 TNF的表达水平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分析 SIL - 2 R和 TNF与 AFP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 HCC患者血清 SIL - 2 R和 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 1周 ,血清 SIL - 2 R和 TNF水平无明显变化(P>0 .0 5 ) ;治疗后 2周 ,血清 SIL - 2 R和 TNF水平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但仍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清 SIL - 2 R/ TNF水平与 AFP水平不相关。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血清中 SIL - 2 R和 TNF水平下降 ,机体免疫功能增强 ;并可作为早期诊断、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其β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炳喜 牛秀峰 +1 位作者 尚佳 李玉魁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及其 β链(sgp130 )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PGE1治疗前后血清SIL - 6R、sgp130的动态变化。结果 慢性重...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及其 β链(sgp130 )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PGE1治疗前后血清SIL - 6R、sgp130的动态变化。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 6R、sgp13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PGE1治疗后血清SIL - 6R、sgp13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且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监测血清SIL - 6R、sgp130水平能反映慢性重型肝炎的肝损伤程度及判定预后 ;PGE1能纠正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慢性重型肝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SIL-6Rβ链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尿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岱 史兵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1期663-663,67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功能紊乱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中医证型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峰 陈国千 +5 位作者 吴国荣 肖华龙 胡志刚 叶书高 朱艳红 陈静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63-346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2R的浓度,将术后所测的各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sIL-2R在肺移植术24h后血清水平均急剧升高,达(226.0±42.5)ng/L,1周后下降至(89.9±25.0)ng/L,与术前比仍偏高(P<0.01),sIL-2R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有高水平表达,与术前及感染时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肺移植受者血清sIL-2R的表达可以反映肺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急性排斥反应 诊断
下载PDF
胸腺素α_1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和可溶性gp130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尚佳 周炳喜 +1 位作者 王修齐 李玉魁 《肝脏》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胸腺素a 重型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血清可溶性gp130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对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及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文渊 楼方 +3 位作者 舒秀兰 李松杨 何国倩 李永兵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1例IAHS患儿以及35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2、sIL-2R表达水平。并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2、sIL-2R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IAHS组患儿P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IAHS组血清IL-2、sIL-2R水平>脓毒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IAHS组患儿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其血清IL-2、sIL-2R水平明显低于疾病高峰期,血小板、NK细胞百分比在疾病缓解后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血清IL-2、sIL-2R水平及铁蛋白较存活组均明显增高,血小板均降低(P<0.05)。结论血清IL-2、sIL-2R水平可能是诊断儿童IAHS的特异性指标,对预测IAHS疗效及评估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儿童 噬血细胞综合征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秀霞 罗克娴 王小康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TNF α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sIL 2R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组与...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脑脊液TNF α的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sIL 2R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急性期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组与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组TNF α和sIL 2R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且升高程度不同 (P <0 .0 1) ,病毒性脑炎 (病脑 )组仅sIL 2R急性期升高 (P <0 .0 1) ;恢复期结脑组与化脑组TNF α和sIL 2R明显下降 ,与急性期比较 P<0 .0 1,但仍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病脑组则恢复正常 (P >0 .0 5 ) ,两两比较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脑脊液TNF α和sIL 2R水平的测定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化脑、结脑、病脑的重要指标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儿童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剑波 刘贽 王维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HBeAg阳性和26例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5例HBeAg阳性和26例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sIL-2R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乙肝组血浆sIL-2R水平[(370.2±140.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82.7±80.5)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肝组中,HBeAg阳性者血清sIL-2R水平[(413.8±139.3)pg/mL]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311.5±121.3)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507,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浓度增高,与ALT水平呈正相关,可用于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黎萍 李莉佳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10期902-90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 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 - 2R、CD+ 4及CD+ 8。结果肺心病急...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 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 - 2R、CD+ 4及CD+ 8。结果肺心病急性期sIL - 2R水平明显增高 ,缓解期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D+ 4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变化不明显 ,但急性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 4/CD+ 8细胞的比值在急性期 <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CD4^+ CD8^+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观察颅脑损伤后免疫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乔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 α在创伤感染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6 6例分为GCS >8分组 (30例 )和GCS≤ 8分组 (36例 )及创伤组 (4 6例 )和创伤感染组 (2 0例 )。于入院后第 1,3,7和 14d抽...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 α在创伤感染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组6 6例分为GCS >8分组 (30例 )和GCS≤ 8分组 (36例 )及创伤组 (4 6例 )和创伤感染组 (2 0例 )。于入院后第 1,3,7和 14d抽取血样 ,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L 2R和TNF α含量。结果 ①GCS≤ 8分组伤后第 1dsIL 2R和TNF α水平皆高于GCS >8分组和正常对照组 ;②创伤感染组sIL 2R水平持续升高 ,3~ 7d最为显著 ,伤后 14d仍未降至正常水平 ,而创伤组无此改变 ;③创伤组和创伤感染组均见TNF α短暂升高。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 ,机体免疫系统存在代偿状态及失代偿状态。sIL 2R及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颅脑损伤 免疫系统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前后泪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与泪膜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庄 梁轩伟 +3 位作者 郑彪 林意玲 宋洪妮 江海鹰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检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手术前后泪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与泪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6 0眼LASIK手术前后泪液中sIL 2R的含量 ,同时行泪膜稳定性的检查... 目的 :检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手术前后泪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与泪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6 0眼LASIK手术前后泪液中sIL 2R的含量 ,同时行泪膜稳定性的检查。结果 :LASIK术前 1wsIL 2R含量为 (16 6 .3± 5 6 .4 )U/ml,术后 1w、2w、3w和 4w含量分别为(46 3.8± 95 .1)U/ml、(44 8.7± 83.2 )U/ml、(435 .6± 96 .4 )U/ml和 (398.7± 10 1.2 )U/ml,LASIK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但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LASIK术前 1w泪膜稳定性均值为 (2 6 .2 0± 15 .12 )s,术后 1w、2w、3w和 4w分别为 (18.5 6± 15 .2 4 )s、(2 0 .35± 13.6 1)s、(2 2 .83± 13.5 7)s和 (2 5 .10± 14 .2 4 )s,术后 1w、2w、3w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4w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术后 1w与术后 4w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LASIK术后泪液sIL 2R含量与LASIK术后发生泪膜稳定性变化呈负相关 (r =- 0 .76 5 2 ,P <0 .0 1)。结论 :LASIK术后泪液sIL 2R含量的升高表明术后眼局部的免疫调节机制参与了创伤的修复过程。LASIK术后发生泪膜稳定性变化及眼干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因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泪液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泪膜稳定性 免疫学 泪膜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