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致瘤性抑制因子-2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玲 向凝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备受关注,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死率高。因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早期诊断和确定患者的预后,对阻止或者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备受关注,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死率高。因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早期诊断和确定患者的预后,对阻止或者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生物标志物在HFpEF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增强CT和心脏磁共振等检查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致体抑制因子-2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sST-2、GDF-15和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生预后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史卫平 许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0期3015-3019,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致瘤因子-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发生预后不良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诊断为...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致瘤因子-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发生预后不良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诊断为COPD合并PH的121例患者作为COPD合并PH组,根据COPD合并PH患者预后情况又分为预后良好组(93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另选取同期75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COPD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COPD合并PH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与COPD合并PH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COPD合并PH发生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COPD合并PH组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均明显高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COP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PH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而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F水平降低,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升高为COPD合并PH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在诊断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9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明显高于单项指标sST-2(Z=2.486,P=0.013)、GDF-15(Z=2.542,P=0.011)和NLR(Z=2.902,P=0.004)。结论血清sST-2、GDF-15水平和NLR是反映COPD合并PH严重程度的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COPD合并PH发生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致瘤因子-2 生长分化因子-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血清sST2联合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在肺动脉高压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蒋忠 黄叶 +2 位作者 陆建保 赵新宇 周玉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572-1576,158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致瘤因子-2(sST2)联合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在肺动脉高压(PH)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确诊为PH并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6例纳入研究,出院后随访12个月,期间32例死亡,74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致瘤因子-2(sST2)联合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在肺动脉高压(PH)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确诊为PH并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6例纳入研究,出院后随访12个月,期间32例死亡,74例存活。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级(WHO-FC)、6分钟步行距离(6MWD)、疾病分型、血流动力学指标、超声指标、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治疗方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得到死亡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死亡组年龄、WHO-FCⅢ~Ⅳ级所占比例、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血尿素氮(BUN)和sST2均高于存活组,而6MWD、心输出量(CO)、SvO_(2)、肺动脉氧饱和度(PaO_(2))、经环平面收缩偏移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SvO_(2)降低、BUN和sST2升高是PH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ST2联合SvO_(2)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sST2、SvO_(2)、BUN单独使用及sST2、BUN联合使用(P<0.05)。根据sST2和SvO_(2)临界值将PH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累积生存率较低风险组和中风险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PH患者早期检测sST2和SvO_(2)对死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sST2升高和SvO_(2)降低提示死亡风险增加,sST2联合SvO_(2)预测死亡的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可溶性致瘤因子-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