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丙二醛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栋辉 王阳 +1 位作者 吕智龙 袁洪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147例患者,依照术后情况分为CVS组(n=45)和非CVS组(n=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依照脑血管直径将CVS患者分类,并对血清sVCAM-1、sICAM-1以及MD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动脉瘤直径以及血清sVCAM-1、sICAM-1和MDA的高表达均是导致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血清指标在严重CVS组中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以上血清指标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是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CVS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CVS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夹闭 血管痉挛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车少敏 王燕妮 +1 位作者 马爱群 高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中粘附分子表达在识别不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 8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4 0例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4 0例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经治疗 4个月后进行随访 ,同时选取正常对照 4 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中E -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VCAM - 1)的水平。结果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1、sVCAM - 1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心绞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除sVCAM - 1外在随访时明显降低。结论 :外周血中E -选择素、sICAM - 1的水平可能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玉生 姜立平 +1 位作者 王占奎 赵玉武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 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 例( 常规方法治疗) ,醒脑静组21 例(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灶性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 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 例( 常规方法治疗) ,醒脑静组21 例(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 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并与19 名健康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SVCAM- 1 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治疗后显著改善,而且以醒脑静组改善更为明显;醒脑静组治愈、显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7-1 % 与33-3 % ,P< 0 .0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脑梗塞 炎症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星群 匡永东 王永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通心络胶囊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 ,服药前及服药后...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通心络胶囊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和对照组 ,服药前及服药后一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含量。结果 通心络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含量由治疗前的 348.8± 12 5 .8ng/L下降到治疗后的 2 5 6 .8± 98.6ng/L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含量由治疗前的 6 79.7± 2 99.8ng/L下降到治疗后的 5 6 6 .8± 2 6 8.7ng/L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种粘附分子的含量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后通心络组两种粘附分子的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通心络/药理作用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彦琪 孙宝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是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可溶形式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有明显的变化。在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均高于正常 ,提示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 ;而可溶性...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是细胞间粘附分子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的可溶形式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有明显的变化。在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均高于正常 ,提示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 ;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仅在病变初始形成 ,或是出现血管痉挛、斑块不稳定等炎症急剧变化时迅速而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综述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傅睿 胡宝金 +1 位作者 郑卫民 傅颖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恢复期10例)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sVCAM-1、IL-6、IgE水平。结果:①紫癜性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均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肾炎组、单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IgE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IL-6水平无很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紫癜性肾炎组、单纯过敏性紫癜组sVCAM-1水平随血清IL-6、IgE水平升高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P均<0.01)。结论:sV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发病学 白介素-6 免疫球蛋白E IL-6 IGE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雌友 姚伟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并以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并以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作为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19)、微血管病变组(n=20)和大血管病变组(n=23),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和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的水平逐步升高(P<0.01);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在大血管病变组高于微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0.45、0.52和0.62,P<0.01)。结论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细胞粘附分子1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法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有利 毛达勇 朱名安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两者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5例T2DM并血管并发症患者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ICA...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两者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5例T2DM并血管并发症患者空腹血糖(F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ICAM-1和CRP水平,并与33例无血管并发症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患者组FBS、TG、HbA1c、sICAM-1和CRP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血管并发症组TG、sICAM-1和CRP显著高于非血管并发症组(P<0.01)。HbA1c与sICAM-1和CRP呈正相关(P<0.01),TG、FBS与sI-CAM-1和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ICAM-1和CRP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并在T2DM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检测分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病变
下载PDF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翠杰 刘华昌 尹格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血清VCAM 1的水平。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SLE患者血清V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说明VCAM 1是判断SL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血清VCAM 1的水平。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 :SLE患者血清V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说明VCAM 1是判断SL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血清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 流式细胞 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风华 马洁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424-425,427,共3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VCAM-1。结果:血清中sVCAM-1在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VCAM-1。结果:血清中sVCAM-1在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VCAM-1在2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sVCAM-1在尿微量白蛋白mA lb<20μg/L和20μg/L<mA lb<200μg/L,存在显著性差异,且mA lb>200μg/L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sVCAM-1可作为微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同时亦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1
作者 岳文婧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5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例MM患者(实验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和不...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例MM患者(实验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肿瘤量MM患者血清s 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的s ICAM-1、VE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7±81)μg/L、(113±78)mg/L,实验组患者血清中s 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则分别为(375±100)μg/L、(614±205)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 ICAM-1及VEGF表达水平随着MM肿瘤量的增加和临床分期增高而上升(P<0.05)。MM患者血清中s ICAM-1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s ICAM-1及VEGF在MM患者血清中均呈现出高表达情况,且在不同时期MM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VEGF及s ICAM-1的浓度或许可作为监测MM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彩云 张丽萍 方孝梅 《右江医学》 2002年第6期483-484,共2页
目的 :了解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妊娠肝内肝汁淤积症 (ICP)患者母血、脐血的变化 ,揭示ICP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sVCAM 1的浓度。结果 :ICP患者血清、脐血中sVCAM 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 (P<0 ... 目的 :了解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妊娠肝内肝汁淤积症 (ICP)患者母血、脐血的变化 ,揭示ICP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sVCAM 1的浓度。结果 :ICP患者血清、脐血中sVCAM 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 (P<0 .0 1) ;两组孕妇产后 1周母血sVCAM 1逐渐降到正常非孕水平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并发症 ICP 发病机制 母血 脐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岩 黄慧建 田小平 《淮海医药》 2002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血清 SVCAM- 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了 5 7例 2型糖尿病血管病患者血清 SVCAM- 1水平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并将其结果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血清 SVCAM- 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了 5 7例 2型糖尿病血管病患者血清 SVCAM- 1水平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并将其结果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患者血清中 SVCAM- 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且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 SVCAM- 1含量的升高可能参与 2型糖尿病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性血管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在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14
作者 贾宁 吴永全 贾三庆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研究表明,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心血管危险性评估标志物,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冠心痛二级预防的危险分层。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血管 危险分层 临床应用 预防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承辉 田红林 +2 位作者 康小龙 刘晶 卢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kg^(-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小(225 mg·kg^(-1))、中(450 mg·kg^(-1))、大(900 mg·kg^(-1))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成模后受试药组小鼠背部外敷刺山柑总生物碱乳膏,青霉胺组给予青霉胺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背部外敷不含药基质,每天1次,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VEGF及血清ET-1、sVCAM-1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刺山柑总生物碱大剂量组SSc小鼠皮肤VEGF及血清ET-1水平降低(P<0.05或P<0.01),血清s VCAM-1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刺山柑总生物碱对SSc VEGF与ET-1异常表达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总生物碱 系统性硬皮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慢性肾衰病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剑 蒋理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病人 (CRF)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正常人和慢性肾衰病人 (CRF)外周血中SICAM 1、SVCAM 1在血液透析前后的含...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病人 (CRF)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正常人和慢性肾衰病人 (CRF)外周血中SICAM 1、SVCAM 1在血液透析前后的含量。结果 CRF病人在血液透析前SI CAM 1、SVCAM 1分别为 (5 0 5± 86) μg L、(1167± 12 5 ) μg L ;在血透后分别为 (3 5 0± 95 ) μg L、(884±13 1) μg L。透析前SICAM 1、SVCAM 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SICAM 1(3 0 4± 78) μg L ,SVCAM 1(85 1± 114 ) μg L] ,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较有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由于SICAM 1、SVCAM 1具有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免疫功能 ,因此SICAM 1和S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谊之 张敏 李俸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55-556,共2页
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3例CA患者血清中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发现患者血清中IL-... 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3例CA患者血清中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发现患者血清中IL-2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sICAM-1、sVCAM-1明显高于对照(P<0.05),提示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和血清高粘附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功能 ELISA IL-2 尖锐湿疣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糖尿病并发症
18
作者 孙英 孙金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糖尿病 并发症 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眼部并发症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庆菊 王汉兵 +2 位作者 陈邦国 孔立红 孙苓献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外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摘除眼球采血,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含量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可降低大鼠外周血中sICAM-1、ET-1的含量(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脑缺血损害有效防治作用是通过改善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元松 刘成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血清 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血清 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并与 6 4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 CRP、s ICAM- 1、s VCAM-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有血管并发症者CRP、s ICAM- 1、s VCAM- 1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 (P<0 .0 1) ,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并存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糖尿病组血清 CRP水平与 s ICAM- 1、s VCAM- 1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r =0 .5 76~ 0 .6 2 4 ,P <0 .0 1)。结论 血清 CRP、 s ICAM- 1、 s VCAM- 1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