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可溶性L-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阎俊 周红 李继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E(sE)-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ACI患者(发病<72h)血清sE-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20名健康者作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E(sE)-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ACI患者(发病<72h)血清sE-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20名健康者作对照。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测量ACI患者急性期脑梗死的体积,分析其与血清sE-选择素及sL-选择素水平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清s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10.49±8.70)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3±2.07)ng/ml](P<0.01),而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4.29±2.22)n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41±3.28)ng/ml](P<0.01);血清sE-选择素、sL-选择素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不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sE-选择素表达上调,sL-选择素表达下调,但都与脑梗死体积不相关,两者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E-选择 可溶性l-选择素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可溶性L-选择素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建华 齐振华 +1 位作者 徐敏 彭旭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浆及脑脊液可溶性L 选择素水平 (sL selectin)与急性白血病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 4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及 2 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sL select...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浆及脑脊液可溶性L 选择素水平 (sL selectin)与急性白血病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 4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及 2 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sL selectin ,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初治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sL selectin水平较缓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且sL selectin水平与临床过程有关 ,随着病情缓解和复发 ,sL selectin水平也随之变化。结论 :监测患者血浆和脑脊液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浆 脑脊液 可溶性l-选择素 测定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可溶性L-选择素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兆红 王昌义 +1 位作者 陈晓东 谢庆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324-1325,共2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在病毒性脑炎(V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0例VE患儿(轻症组14例,重症组16例)急性期及恢复期及10例对照组儿童血清和脑脊液sL-selectin的质量浓度。结果VE... 目的探讨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在病毒性脑炎(V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0例VE患儿(轻症组14例,重症组16例)急性期及恢复期及10例对照组儿童血清和脑脊液sL-selectin的质量浓度。结果VE患儿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sL-selectin质量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恢复期轻症组与重症组均明显低于急性期(P均<0.01),重症组血清和脑脊液sL-selectin质量浓度仍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而轻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selectin参与VE的发病过程。血清和脑脊液sL-selectin质量浓度对于判断VE病情轻重、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可溶性l-选择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小松 孙琦 袁红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12-412,共1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L -选择素 (L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1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L -Se lectin、ICAM - 1的水平 ,同时检测...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L -选择素 (L -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5 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 1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L -Se lectin、ICAM - 1的水平 ,同时检测肝功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均与肝功能损害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 :L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均参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肝功能损害过程 ,血清L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 可溶性l-选择素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肝功能损害 相关性
下载PDF
可溶性L-选择素与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1
5
作者 常建华 《医学综述》 2002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关键词 可溶性l-选择素 急性白血病 血浆浓度 作用机制 免疫逃逸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的变化及与LDL-C、HDL-C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周慧敏 张洁 +3 位作者 刘瑶 王丽娜 杨爱格 张庆富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及实验组(7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及腹...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0只)及实验组(7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成模后0、4、8、12、16周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取血测空腹血糖、sL-selectin、LDL-C、HDL-C。结果试验组大鼠血清sL—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组,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血清sL-selectin持续升高;血清sL—selectin与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L-selectin在糖尿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l-选择素 2型糖尿病 大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ICAM-1、HBV DNA拷贝数及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袁洪 杨正林 +1 位作者 王文健 杨明清 《医学科技》 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 L-selectin(L-选择素)和 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定量检测42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 HBV DNA 拷贝数、可溶性 L-选择素(sL-selectin)、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及肝... 目的:探讨 L-selectin(L-选择素)和 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定量检测42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 HBV DNA 拷贝数、可溶性 L-选择素(sL-selectin)、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 DNA 阴性和20例 DNA 阳性病人血清 sL-selectin 和 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 DNA 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的 sL-selectin 和 sICAM-1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DNA 拷贝数与 sICAM-1水平呈负相关(r=-0.501,P<0.05);DNA 拷贝数与肝功能损害呈负相关;42例乙肝病人的 sL-selectin 和 sICAM-1水平均与肝功能损害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L-selectin 和 ICAM-1均参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肝功能损害过程,而血清中 sL-selectin 水平升高要早于 sI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l-选择素 乙型肝炎病毒 DNA SICAM-1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溶性L-选择素的变化规律
8
作者 金琴花 于汉力 裴立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不同分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L 选择素 (sL selectin)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心肌梗死 (MI)患者sL selectin水平与肌酸激酶 同工酶 (CK MB)和MI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将 5 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 3组 :急性MI组 2 ...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不同分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L 选择素 (sL selectin)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心肌梗死 (MI)患者sL selectin水平与肌酸激酶 同工酶 (CK MB)和MI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将 5 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 3组 :急性MI组 2 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18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15例 ;另设正常对照组 19例。血清sL selectin水平应用ELISA方法测定 ;预测MI面积应用Michelle等公式。结果 :①SAP组血清sL selectin水平为 (0 .84± 0 .12 )mg/L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1.0 5± 0 .18)mg/L ,P <0 .0 5 ;②UAP组和急性MI组sL selectin测定值分别为 (1.0 9± 0 .19)、(1.4 0± 0 .6 4 )mg/L ,与SAP组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5 ) ;③sL se lectin与CK MB无相关性 ,与MI面积亦无相关性。结论 :sL selectin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 可溶性l-选择素 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不稳定型心绞痛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及L选择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晁利芹 谭子虎 +1 位作者 王晓东 赵沁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sP)-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ACI患者(发病<72 h)血清sP-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60名健康者作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sP)-选择素、可溶性L(sL)-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ACI患者(发病<72 h)血清sP-选择素、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并与60名健康者作对照。分析其与血清sP-选择素及sL-选择素水平的关系。结果:ACI患者血清s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L-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sE-选择素表达上调,sL-选择素表达下调,两者可能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可溶性P-选择 可溶性l-选择素
下载PDF
L-选择素在休克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10
作者 潘景业 陈达开 傅国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休克时灌流量减少是微循环障碍的特征性病变,白细胞粘着于细静脉壁和嵌塞毛细血管是休克的微循环灌流量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白细胞粘附的第一步,L-选择素参与了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快速滚动,实验见休克大鼠 L-选择素转录表... 休克时灌流量减少是微循环障碍的特征性病变,白细胞粘着于细静脉壁和嵌塞毛细血管是休克的微循环灌流量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白细胞粘附的第一步,L-选择素参与了白细胞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快速滚动,实验见休克大鼠 L-选择素转录表达下调及白细胞表面 L-选择素显著减少,有助于微循环的通畅,细胞激活过程中 L-选择素表达迅速变化。L-选择素从刺激的白细胞表面快速脱落,成为可溶性 L-选择素(sL-选择素),高浓度 sL-选择可抑制 L-选择素介导的黏附,生理浓度时可引发20%左右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l-选择素 休克 白细胞粘附 微循环障碍 炎症反应 灌流 黏附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缬沙坦对脓毒症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
11
作者 郭文璐 徐仑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脓毒症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后2h、4h、8h三个时间点(T_2、T_4、T_8)进行相关检测。正常组仅予生理盐水3 mg/kg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脓毒症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干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后2h、4h、8h三个时间点(T_2、T_4、T_8)进行相关检测。正常组仅予生理盐水3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予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 mg/kg),缬沙坦干预组在腹腔注射LPS后10 min予缬沙坦(5 mg/kg)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腹腔注射LPS后10 min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etin)的浓度。结果大鼠腹腔注射LPS后,血清TNF-α、VEGF、sL-selectin的浓度均有明显升高。缬沙坦干预组与模型组各时间点相比,上述增高的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增高的血清TNF-α、VEGF、sL-seleetin的浓度水平,通过减少炎症相关介质的释放、抑制白细胞活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机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缬沙坦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l-选择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