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2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联合肾损伤分子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作者 林建 王俊贤 +2 位作者 殷沛宏 菅宏蕴 叶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sTM、KIM-1水平。对比不同AKI分期患者sTM、KIM-1水平。分析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用药史、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24 h尿蛋白、尿酸、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尿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虑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sTM、KIM-1水平高于非AKI组。Ⅲ期和Ⅱ期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Ⅰ期(P<0.05),Ⅲ期患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Ⅱ期(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O^R=2.965(95%CI:1.220,7.207)]、eGFR[O^R=3.340(95%CI:1.374,8.118)]、sTM[O^R=3.089(95%CI:1.271,7.508)]、KIM-1[O^R=3.016(95%CI:1.241,7.330)]均为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95%CI:0.668,0.841)、73.53%(95%CI:0.637,0.816)、71.57%(95%CI:0.616,0.798),特异性分别为70.67%(95%CI:0.589,0.803)、74.66%(95%CI:0.631,0.837)、96.00%(95%CI:0.880,0.99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684,0.816)、0.783(95%CI:0.717,0.839)、0.891(95%CI:0.841,0.935)。结论sTM、KIM-1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肾损伤分子-1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宋金辉 余丹华 +1 位作者 周金丽 施婵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SAH并发CVS患者7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活血通络汤。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MMP-9、Hcy和sI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项抵抗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注速(VICA-Vm)和大脑中动脉平均注速(MCA-V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SAH并发CVS患者疗效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可降低MMP-9、Hcy和s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治疗结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
3
作者 王爱琳 潘靓 +4 位作者 张金秀 刘冬阳 唐文秀 席阳 王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清sVCAM-1,计算NLR。比较对照组和HSP组NLR、sVCAM-1水平变化。比较HSP组不同疾病分期患儿NLR、sVCAM-1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根据肾脏病变或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比较HSP组不同预后患儿NLR与sVCAM-1水平变化,分析NLR与sVCAM-1水平对HS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组NLR与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NLR、sVCAM-1水平更高(均P<0.05)。在HSP组中,急性期患儿NLR、sV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05)。预后不良组NLR、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LR联合sVCAM-1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712,高于NLR与sVCAM-1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NLR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sVCAM-1和NLR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对患儿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病情活动性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微小RNA-43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袁媛 李辉 周卫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34-1537,1542,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小RNA-431(miR-43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微小RNA-431(miR-43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耳蜗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疾病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存在耳蜗性听力下降或损失分别判定疾病组患者为耳蜗功能异常(35例)或耳蜗功能正常(65例)。比较两组以及疾病组不同耳蜗功能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水平与患者耳蜗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耳蜗功能异常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心血管合并症、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占比高于耳蜗功能正常患者(均P<0.05)。血清Caspase-3、miR-431、sVCAM-1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miR-431及sVCAM-1水平升高,与耳蜗功能有关,是突发性耳聋患者耳蜗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耳蜗功能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微小RNA-43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NLRP3及sVCAM-1水平对再狭窄的意义
5
作者 张继光 杨贤达 靳开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73-576,58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对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104例成功行血管介入治疗的2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对再狭窄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104例成功行血管介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n=20)和无再狭窄组(n=8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介入后24 h血清NLRP3、sVCAM-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LRP3、sVCAM-1检测对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程、下肢动脉病变长度更长,Fontaine分期Ⅳ期占比、下肢动脉完全闭塞占比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LRP3、sVCAM-1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动脉完全闭塞、下肢动脉病变长度、HbA1c、NLRP3及sVCAM-1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后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LRP3、sVCAM-1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后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71.4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结论血清NLRP3、sVCAM-1水平高表达均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能提高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NOD样受体蛋白3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126水平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血清hs-CRP及sVCAM-1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芊汝 赵紫楠 +5 位作者 张亚同 王婷婷 付坤 王蓉 陆蕙 王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126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北...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126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3例(病例组),所有患者均接受PCI。病例组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29例(SAP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冠心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miR-126、hs-CRP、sVCAM-1水平及PCI术后ISR的发生情况,分析miR-126水平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hs-CRP及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miR-12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sVCA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miR-126、hs-CRP、sVCAM-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miR-12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AP组和SAP组(P<0.05),UAP组的miR-12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AMI组的hs-CRP、sVCA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5)。UAP组的hs-CRP、sVCA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ISR组的miR-12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ISR组,hs-CRP、sVCA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ISR组(P<0.05)。冠心病患者miR-126水平与hs-CRP、sVCAM-1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hs-CRP水平与sVCAM-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miR-126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患者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促进PCI术后IS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谢书华 杨竹梅 +3 位作者 刘慧茹 董晶 刘冰 李华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2组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突发性耳聋相比,低频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加重,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相比,治疗无效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D-D、sVCAM-1和ICAM-1联合应用时预测治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升高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治疗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D-二聚体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因子-1 突发性耳聋 预后
下载PDF
索非布韦/达克拉韦治疗CHC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可溶性血管黏附因子1水平变化
8
作者 朱中华 胡均贤 李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38例CHC患者和3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接受索非布韦(SOF)、盐酸达克拉韦(DCV)和利巴韦林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38例CHC患者和3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接受索非布韦(SOF)、盐酸达克拉韦(DCV)和利巴韦林三联疗法治疗12周。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管黏附因子1(sV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本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1.5%、89.5%和97.4%,与CHC组的89.5%、92.1%和100.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肝硬化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7±0.9)×10^(9)/L和(139.5±42.1)×10^(9)/L,显著低于CHC组【分别为(6.8±2.2)×10^(9)/L和(275.6±65.3)×10^(9)/L,P<0.05】,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APRI)评分分别为(2.8±1.6)和(0.6±0.3),显著高于CHC组【分别为(0.7±0.9)和(0.2±0.1),P<0.05】;肝硬化组血清vWF和sVCAM-1水平分别(134.3±44.3)ng/mL和(36.6±14.9)ng/mL,显著高于CHC组【分别为(103.9±33.0)ng/mL和(18.7±8.9)ng/mL,P<0.05】。结论应用DAAs治疗HCV感染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抗病毒疗效,且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血管性血液病因子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治疗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傅睿 胡宝金 +1 位作者 郑卫民 傅颖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其与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E(IgE)在HSPN发病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7例过敏性紫癜、3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急性期16例,恢复期10例)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sVCAM-1、IL-6、IgE水平。结果:①紫癜性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均明显升高,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肾炎组、单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6、IgE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期较正常对照组血清sVCAM-1、IL-6水平无很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紫癜性肾炎组、单纯过敏性紫癜组sVCAM-1水平随血清IL-6、IgE水平升高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8,P均<0.01)。结论:sVCAM-1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可反映其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发病学 白介素-6 免疫球蛋白E IL-6 IGE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玉霞 谢镇明 +3 位作者 钟玉云 王涛 吴静元 陈淑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6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 目的探讨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的86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3~5 d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观察CVS发生情况。观察无CVS和不同程度CVS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IL-6变化,分析术后血清SICAM-1、IL-6与脑血管直径减少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SICAM-1、IL-6对CVS的诊断价值。结果CVS发生率39.53%(34/86),轻度、中度和重度CVS分别11、14和9例。无CVS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S患者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也显著高于无CV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VS患者随CVS程度加重,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CVS患者术后3 d血清SICAM-1、IL-6水平与脑血管直径减少度均呈正相关(r=0.783、0.790,P<0.05),二者及其联合诊断CV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0.731、0.893,敏感度为81.82%、69.70%、84.85%,特异度为80.77%、88.46%、84.62%,且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一指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血清SICAM-1、IL-6水平与CVS发生及严重程度紧密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CVS具有较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清sVCAM-1、HMGB1与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与血栓事件的关系
11
作者 汪学刚 朱欣如 +2 位作者 吴艳芬 张晓雪 张鹏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3-1628,共6页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NOD样受体P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和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APS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NOD样受体P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和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APS患者作为APS组和6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sVCAM-1、HMGB1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VCAM-1、HMGB1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LRP3 mRNA表达、IL-1β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发生血栓事件将APS患者分为血栓组(n=32)和非血栓组(n=9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S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VCAM-1、HMGB1预测APS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价值。结果APS组患者的血清sVCAM-1、HMGB1、IL-1β和IL-18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LRP3 mRNA分别为(806.35±204.75)μg/L、(125.42±24.57)μg/L、(13.62±3.09)pg/mL、(16.24±3.72)pg/mL、1.62±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5.12±77.24)μg/L、(35.01±10.30)μg/L、(3.15±0.67)pg/mL、(4.02±1.13)pg/mL、0.85±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S组患者的血清sVCAM-1、HMGB1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栓组患者的血清sVCAM-1、HMGB1水平分别为(915.35±70.28)μg/L、(136.42±10.17)μg/L,明显高于非血栓组的(767.59±61.43)μg/L、(121.51±15.0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抗体阳性、高水平sVCAM-1、HMGB1是APS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VCAM-1联合HMGB预测APS患者血栓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APS患者血清sVCAM-1、HMGB1水平均增高,且与NLRP3及其下游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血栓事件发生有关,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NOD样受体P3炎症小体 血栓事件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和SOD活性及其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
12
作者 康宇薇 杨薇 +2 位作者 马石杰 周薇 邓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18,共7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MHD患者(MHD组)的临床资料,另招募同...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MHD患者(MHD组)的临床资料,另招募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4名志愿者(健康体检组)。MHD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行CAC分数(CACs)评定,并将其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及SOD活性,分析不同钙化程度组患者血清中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D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体检组比较,MHD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无钙化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轻度钙化组比较,中度和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P、PTH、sICAM-1和sV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中度钙化组比较,重度钙化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HD患者血清SOD活性与CACs呈负相关关系(r=-0.484,P<0.01),sICAM-1和sVCAM-1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关系(r=0.441,P<0.01;r=0.561,P<0.01)。结论:MHD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及SOD活性异常,并且随着SOD活性降低和sICAM-1及sVCAM-1水平升高,MHD患者的CAC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D-二聚体、乳酸联合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对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子文 赵文静 晁亚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79-2383,共5页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乳酸(Lac)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sPECAM-1)在预测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脓毒症相关DIC患者300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乳酸(Lac)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sPECAM-1)在预测脓毒症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脓毒症相关DIC患者300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和存活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血清D-D、乳酸、sPECAM-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D-D、乳酸、sPECAM-1对脓毒症相关DI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28 d病死率为22%,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D-D、Lac和s PECAM-1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D-D、乳酸、sPECAM-1是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D-D、乳酸、sPECAM-1预测脓毒症相关DIC患者预后的ROC下AUC分别为0.863(95%CI:0.768~0.958)、0.831(95%CI:0.734~0.928)、0.774(95%CI:0.653~0.896),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ROC下AUC是0.965(95%CI:0.928~1.000),敏感度是0.864,特异度是0.97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高。结论 较高的血清D-D、乳酸、sPECAM-1水平与脓毒症相关DIC患者28 d死亡密切相关,血清D-D、乳酸联合sPECAM-1对脓毒症相关DIC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乳酸 可溶性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sFlt-1、VEGF、PLGF、ET-1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惠丽 薛占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81-383,39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采用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开展前瞻性研究,将102例孕妇随机分为参照组(51例)、联合组(51例)。参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清sFlt-1、VEGF、PLGF、ET-1水平,以及两组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占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D-D、FIB、血清sFlt-1、ET-1水平低于治疗前、参照组,血浆TT、PT、血清VEGF、PLGF水平高于治疗前、参照组;联合组终止妊娠孕周长于参照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降低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水平,减少尿蛋白,改善凝血功能,减轻内皮损伤,从而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可为临床治疗妊娠期子痫前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分子肝素钙 妊娠期子痫前期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 内皮素-1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sVCAM-1、sRAG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王雪 李丹 田金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表达与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TBM患者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表达与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TBM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15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TBM分期将患者分为Ⅰ期组、Ⅱ期组和Ⅲ期组,根据TBM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VCAM-1和sRAGE对TB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19、25.965,P<0.05)。Ⅰ、Ⅱ、Ⅲ期组分别为34、76、47例。Ⅲ期组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高于Ⅱ期组、Ⅰ期组,且Ⅱ期组高于Ⅰ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08、49例。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升高,以及TBM分期为Ⅲ期、有意识障碍和有外周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23、-8.879、12.316、8.584、9.39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VCAM-1、sRAGE水平升高及TBM分期为Ⅲ期、有意识障碍、有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均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8、1.523、2.673、2.157、3.71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VCAM-1水平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63~0.886)、灵敏度为69.39%,血清sRAGE水平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44(95%CI:0.778~0.897)、灵敏度为71.43%,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联合检测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0.914)明显大于两项单独预测的AUC(Z=2.789,P=0.005;Z=2.782,P=0.005)。结论sVCAM-1和sRAGE水平在TBM患者血清中升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血清sVCAM-1和sRAGE水平联合检测对TBM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昕 纪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8-21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内是...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指标检测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5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比值(INR)、血浆D-二聚体(D-D)。分析两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CAM-1和凝血指标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80例患者术后3年内共有22例复发,复发率为27.50%。复发组患者术中探查囊肿直径显著大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复发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的D-D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TT显著延长,FIB、D-D水平显著降低,未复发组术后1个月时PT显著缩短,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ICAM-1、D-D水平预测术后3年内复发的AUC为0.796(95%CI:0.681~0.911)、0.761(95%CI:0.642~0.881)。结论:血清sICAM-1和D-D水平能够作为预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sICAM-1预测效能优于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凝血指标 复发 预测效能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丙二醛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栋辉 王阳 +1 位作者 吕智龙 袁洪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因素及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接受IA显微外科夹闭术的147例患者,依照术后情况分为CVS组(n=45)和非CVS组(n=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VS发生的危险因素;依照脑血管直径将CVS患者分类,并对血清sVCAM-1、sICAM-1以及MD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动脉瘤直径以及血清sVCAM-1、sICAM-1和MDA的高表达均是导致CV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血清指标在严重CVS组中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以上血清指标均与CVS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是IA显微外科夹闭术后CVS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其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CVS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夹闭 脑血管痉挛 相关性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和胱抑素C对非杓型高血压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崔荣萍 刘君利 +1 位作者 张跃明 崔杨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393-3397,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NDTH)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病人300例,根据夜间平均收缩...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非杓型高血压(NDTH)病人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病人300例,根据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分为观察组(非杓型组,126例)和对照组(杓型组,174例);根据非杓型病人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57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41例)、肾功能中度损伤组(28例)。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个亚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Pearson法分析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Hcy和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单一和联合检测RDW、sICAM-1和CysC水平对NDTH早期肾损害的评估效能。结果: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肾功能中度损伤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0.724,-0.690,P<0.001),与Hcy和A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7,0.681,0.701和0.639,0.712,0.738,P<0.001)。ROC曲线显示,RDW、sICAM-1和CysC水平联合检测诊断NDTH早期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9,0.856,0.861和0.952,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RDW、sICAM-1和CysC水平与NDTH早期肾损害病人的病情程度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杓型高血压 肾损伤 红细胞分布宽度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胱抑素C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P-糖蛋白检测评估肺癌的化疗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淑芳 姚启涛 张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P-糖蛋白(P-gp)检测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以及评估其对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135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根据疗效不同分为有效... 目的探讨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P-糖蛋白(P-gp)检测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以及评估其对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135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肺癌组),根据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不同人群SCC、sICAM-1、P-gp的表达情况,分析SCC、sICAM-1、P-gp对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癌组SC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连续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有效74例,无效61例,有效组SCC、sICAM-1、P-gp表达均降低(P<0.05)。135例患者1年预后生存率34.07%(46/135),死亡率65.93%(89/135),死亡组SCC、sICAM-1、P-gp表达高于生存组(P<0.05)。IV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CC、sICAM-1水平及P-gp阳性率高于III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7、0.897,高于SCC、sICAM-1、P-gp单一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对病情进展和预后疗效有重要判断价值,有利临床尽早通过干预手段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成纤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扬立 吴秋梅 许才万 《大医生》 2023年第17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病情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登革热诊疗指南分为普通登革热组(75例)和重症登革热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预测重症登革热的价值,并分析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与登革热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1d、3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登革热组患者5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高于1d、3d时,且高于普通登革热组;普通登革热组患者3d、5d时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低于1d时,5d时低于3d时(P<0.05)。ROC分析发现,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可用于重症登革热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968、0.965、0.833、0.933(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与登革热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MGB1、sVCAM-1、IL-6、IL-10及TNF-α水平与登革热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重症登革热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