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载雷帕霉素和光克洛的纳米药物复合可溶解微针治疗鲜红斑痣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郝颖 徐润壕 +1 位作者 陈茂 陈雨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3-440,共8页
目的 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的皮肤疾病,本研究结合鲜红斑痣的生物学特性和微针经皮传输药物的优势,拟构建共载抗血管生成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 RPM)和光敏剂光克洛(photochlor, HPPH)的纳米药物复合可溶解微针(RPM-HPPH ... 目的 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的皮肤疾病,本研究结合鲜红斑痣的生物学特性和微针经皮传输药物的优势,拟构建共载抗血管生成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 RPM)和光敏剂光克洛(photochlor, HPPH)的纳米药物复合可溶解微针(RPM-HPPH NP@HA MN)实现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光动力协同治疗鲜红斑痣。方法 首先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装载RPM和HPPH的纳米药物(RPM and HPPH co-loaded nanoparticles, RPM-HPPH NP),在660 nm激光照射下考察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能力,以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系EOMA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摄取行为,MTT实验法检测在有、无660 nm激光照射下,RPM-HPPH NP对EOMA的细胞毒性作用(游离RPM为对照)。之后通过模板法将纳米药物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可溶解微针体系复合得到RPM-HPPH NP@HA MN,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考察其形貌特征和力学性能,通过台盼蓝染色和HE染色实验评价RPMHPPH NP@HA MN对裸鼠皮肤的刺入能力。结果 RPM-HPPH NP粒径150 nm,在激光的照射下可产生大量的ROS。在细胞水平,RPM-HPPH NP可被EOMA摄取,且呈时间依赖性。无论是否光照,纳米药物RPM-HPPH NP的细胞毒性强于游离药物RPM;在光照条件下,RPM-HPPH NP展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M-HPPH NP@HA MN针尖高度是600μm,单针力学性能为0.750 48 N。台盼蓝染色和HE染色实验表明微针按压可使皮肤表面产生孔道并穿透角质层。结论 RPM-HPPH NP@HA MN可将RPM-HPPH NP经皮传输至病灶组织,实现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光动力协同治疗鲜红斑痣,为纳米药物复合微针体系的构建及鲜红斑痣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光动力治疗 可溶解微针 鲜红斑痣
原文传递
搭载大米发酵滤液的透明质酸可溶解性微针的保湿抗皱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周正 +3 位作者 郭苗 周雅捷 张金龙 周紫燕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42-46,共5页
采用激光烧蚀和微成型工艺制作了一款搭载大米发酵滤液的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微针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水分含量测试和经皮失水测试TWEL验证其保湿功效;通过VISIA观测人体使用效果实验,验证其安全和抗皱功效;研究了微针贴... 采用激光烧蚀和微成型工艺制作了一款搭载大米发酵滤液的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微针的体外生物安全性,水分含量测试和经皮失水测试TWEL验证其保湿功效;通过VISIA观测人体使用效果实验,验证其安全和抗皱功效;研究了微针贴片的特性、溶解进度和透皮深度对其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搭载大米发酵滤液的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皮肤渗透性,保湿和抗皱功效,且使用中不引起副作用和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解 透明质酸 经皮吸收 保湿抗皱 大米发酵提取物
下载PDF
Zr-Fc MOF@MN复合微针的制备及其光热抗菌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袁颖慧 尚亚廷 +2 位作者 郭江娜 周莹杰 严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444,共10页
将光热性锆-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Zr-Fc MOF)负载到可溶性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微针(MN)中,开发了一种基于可溶性Zr-Fc MOF负载微针(Zr-Fc MOF@MN)的光热抗菌疗法。采用自下而上法水热合成具有光热性能的Zr-Fc MOF纳米片,... 将光热性锆-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Zr-Fc MOF)负载到可溶性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微针(MN)中,开发了一种基于可溶性Zr-Fc MOF负载微针(Zr-Fc MOF@MN)的光热抗菌疗法。采用自下而上法水热合成具有光热性能的Zr-Fc MOF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Zr-Fc MOF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红外线热像仪和涂板计数法研究了其光热性能和抗菌性能。进一步通过模板法制备Zr-Fc MOF@MN,并研究其溶解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Zr-FcMOF光热性能良好,Zr-FcMOF(0.4 mg/mL)在2.6 W/cm^(2)近红外光照射10 min后温度可上升至57.4℃,表现出100%的抗菌率;Zr-Fc MOF@MN可在水溶液中溶解,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抗菌率(100%)和低溶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解聚合物 抗菌材料 Zr-Fc MOF 光热疗法 近红外光
下载PDF
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4
作者 王婷 罗涛 +1 位作者 支延康 孙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评价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微成型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的可溶解微针贴片(Lido/MN),对其插入性能和体外透皮释放能力进行测定。在大鼠口腔颌面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 目的:评价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微成型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的可溶解微针贴片(Lido/MN),对其插入性能和体外透皮释放能力进行测定。在大鼠口腔颌面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和辣椒素致痛模型中观察Lido/MN的镇痛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ido/MN具有完整平滑的外观形态、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皮肤刺入性能,能在皮内快速溶解释放利多卡因、快速起效,局麻效果好。结论:Lido/MN的使用,解决了目前利多卡因外用制剂起效慢的问题,具有深入研究的前景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解微针 利多卡因 无创透皮给药 口腔颌面部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