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疑淋巴结导丝定位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付慧 穆为民 +1 位作者 吕艳丽 李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4月313例乳腺癌病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可疑淋巴结活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4月313例乳腺癌病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可疑淋巴结活检,对前哨淋巴结(SLN)、可疑淋巴结分两组标本行病理诊断,比较单纯SLNB与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差异。结果313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及亚甲蓝染色。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312例,检出率为99.7%(312/313)。亚甲蓝染色成功279例,检出率为89.1%(279/313)。166例术中证实可疑淋巴结即为SLN,符合率为53.0%(166/313)。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258例,腋窝淋巴结阳性55例,其中SLNB阳性44例,SLNB联合可疑转移淋巴结活检阳性55例。SLNB假阴性11例,假阴性率20.0%(11/55),灵敏度为80.0%(44/55),准确率为96.1%(268/279)。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未见假阴性,灵敏度为100.0%(55/55),准确率为100.0%(313/313)。与单纯SLNB比较,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率(P<0.001)。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6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SLNB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优于单纯SLNB,且以亚甲蓝作为示踪剂配合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可疑淋巴结活检 超声引导导丝定位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友新 杨贺庆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基础上,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活检,探讨其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手术的指导。方法...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基础上,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活检,探讨其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手术的指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0例,其中单纯SLNB阳性74例。术前应用SLNB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进行活检,术后将可疑淋巴结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81例,单纯SLNB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分别为91.36%、8.64%、91.82%,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分别为100.00%、0.00%、100.00%,二者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96,6.67,P<0.05)。行改良根治术81例,保乳术29例。结论:早期乳腺癌腋窝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与SLNB比较,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提高ALND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可疑淋巴结 假阴性率 乳腺癌患者 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
下载PDF
食管癌锁骨上可疑淋巴结放疗探讨
3
作者 赵缠均 张玉丽 +2 位作者 何晓丽 马小侠 朱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610-1610,共1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可疑淋巴结放疗的价值。方法:63例食管癌锁骨上查体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但用高频彩色B超检查,证实淋巴结阳性者,随机分成锁骨上区放疗组和非放疗组对照,放疗组用8MVX线T形野外照射至DT40Gy后脊髓挡铅,钴60补...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可疑淋巴结放疗的价值。方法:63例食管癌锁骨上查体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但用高频彩色B超检查,证实淋巴结阳性者,随机分成锁骨上区放疗组和非放疗组对照,放疗组用8MVX线T形野外照射至DT40Gy后脊髓挡铅,钴60补充至DT60~68Gy。结果:一月后复查:放疗组消退、变小占76.5%;未放疗组显示增大2mm以上者4.7%;三月后复查:放疗组消退93.7%,缩小6.3%;未放疗组增大5mm以上者占63.3%。两组生存期:1年相似,3年、5年放疗组与非放疗组生存率分别为63.6%(21/33)、23.3%(7/30)和21.2%(7/33)、0%(0/30)。结论:食管癌锁骨上可疑淋巴结转移且经B超证实者应尽早诊断,尽早放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锁骨上 可疑淋巴结 高频彩色B超 放疗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包博 王智勇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照... 目的探究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照射剂量,观察组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及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0.2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P<0.05)。两组1年生存率相同;在其余年段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横截面短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对于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可疑阳性淋巴结更具安全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头颈部肿瘤 可疑阳性淋巴结
下载PDF
超声定位下可疑淋巴结取样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玉龙 董海燕 +3 位作者 李庆 袁凯 陈守华 付荣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更为合理的腋窝淋巴结处理方法,明确腋窝可疑淋巴结取样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替代单纯SLNB时的假阴性率是否明显降低,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腋窝淋巴结外科学分群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42例早...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更为合理的腋窝淋巴结处理方法,明确腋窝可疑淋巴结取样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替代单纯SLNB时的假阴性率是否明显降低,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腋窝淋巴结外科学分群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B超引导下钩丝定位,术中行腋窝SLNB和定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再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或levelⅡ水平的腋淋巴结清扫,对SLN、可疑淋巴结、腋窝其余的淋巴结分3组行病理检查,比较单纯SLNB与SLNB配合可疑淋巴结取样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差异。结果SLNB总成功率为100%(42/42),SLNB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11%(2/18),敏感性88.9%(16/18),准确率95.2%(40/42)。SLNB配合可疑淋巴结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未见假阴性,敏感性100%(18/18),准确率100%(42/42)。结论超声引导可疑淋巴结钩丝定位取样有降低乳腺癌SLNB假阴性率的趋势,但本组样本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可疑淋巴结取样 前哨淋巴结活检 假阴性率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N0期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放疗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宇 王仁生 +2 位作者 吕君 张婷婷 许卓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8-612,共5页
目的观察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4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80例有颈... 目的观察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4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80例有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N0期鼻咽癌患者,按中国鼻咽癌2008年分期标准,T1期4例,T2期15例,T3期36例,T4期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其中T1、T2患者采用单纯放疗,T3、T4患者配合单药铂类方案同步化疗。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处方剂量70~74 Gy,颈部未达标可疑阳性淋巴结(GTVnd可疑阳性)处方剂量64 Gy,临床靶体积1(CTV1)处方剂量60~64 Gy,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50~54 Gy,分30次进行照射,照射时间6周。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放疗前后淋巴结的消退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率为98.8%。80例患者129个淋巴结,放疗后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CR117个,PR6个,NC6个,有效率95.3%。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有意义(P<0.05)。4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4.6%、95.9%、93.7%。有4例GTVnx内复发,3例出现远处转移。颈部放射性皮肤反应1、2级分别占77.5%、22.5%。颈部纤维化1级占15%。结论64Gy的放疗剂量是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很好的控制剂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可疑阳性淋巴结 放疗剂量 预后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山 梁锦辉 +4 位作者 岳成山 胡勇 李冬 刘亚军 董学良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83-789,共7页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可疑阳性淋巴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可疑阳性淋巴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给予患者63.36~66.66 Gy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预防照射剂量54.12~60.06 Gy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大小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均较治疗前缩小,试验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与治疗前水平出现缩小[(0.43±0.07)cm比(0.72±0.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可疑阳性最大横截面短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0.43±0.07)cm比(0.66±0.08)cm],两组患者间可疑阳性最大横断面短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刻两组白细胞水平[第1周:(7.83±2.53)×10^(9)/L比(8.26±3.16)×10^(9)/L、第3周:(7.14±3.65)×10^(9)/L比(7.08±2.53)×10^(9)/L、第5周:(5.47±2.81)×10^(9)/L比(6.41±2.57)×10^(9)/L、第7周(4.36±2.59)×10^(9)/L比(4.98±1.64)×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指标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监测时刻的HGB和血小板均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并发症以口腔干燥和口腔黏膜炎为主,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表现为放疗靶区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既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性诊断方法,为研究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规律提供佐证;头部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过程中其安全性及组织耐受性良好,可为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可疑阳性淋巴结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鼻咽癌N_(0)-N_(1)期患者Ⅱa区临床靶区优化策略及对远期口干的影响
8
作者 黄文轩 黄生富 +5 位作者 张丝雨 张兰芳 王丽君 刘菊英 葛宜枝 何侠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7-404,共8页
目的分析N_(0)-N_(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 目的分析N_(0)-N_(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T_(0-4)N_(0-1)M_(0)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临床、放射治疗计划、多模态影像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Ⅱa区个体化调强放疗(IMRT)、CTV处方剂量50.4 Gy(命名为CTV50)的优化方案。患者治疗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重复增强定位CT等检查,监测和评估可疑淋巴结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反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下颌下腺在降量照射后与标准治疗计划(CTV50∶CTV60)的剂量学差异。患者远期口干程度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晚期放射损伤标准、江苏省肿瘤医院多维度放射性口干评估量表和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进行评估,用秩和检验分析口干程度差异。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49侧颈淋巴结阴性,其中73侧Ⅱa区可辨认淋巴结数≤3枚,76侧>3枚。106例患者中N_(1)期行对侧单颈Ⅱa区优化63例,行双颈Ⅱa区优化43例(N_(0)期及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N_(1)期患者)。共发现109枚最大横断面上短径>5 mm的可疑淋巴结,其中105枚淋巴结门结构清晰,93例长短径之比≥1.5,76例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2.5。CTV优化区域内未发现淋巴结复发。优化后肿瘤靶区的大体肿瘤体积(GTV)平均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下腺的D_(mean)、V_(39 Gy)显著低于未优化的常规计划(P<0.01)。下颌下腺单侧和双侧优化患者的远期口干和静息口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_(0)-N_(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进行CTV50减量照射的优化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下颌下腺剂量学优势明显,患者静息状态下口干主观反应良好。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可疑淋巴结需要综合增强CT、MRI-DWI及PET-CT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靶区优化 下颌下腺 静息口干 可疑颈部淋巴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