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4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9~2000年广东省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可疑者分析
1
作者 颜瑾 曾常红 +3 位作者 林鹏 王晔 赵茜茜 林恺生 《华南预防医学》 2002年第6期31-32,共2页
目的 了解1989-2000年广东省经免疫印迹法(WB)确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可疑者带型的特点。方法 对37名HIV抗体可疑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印迹带型进行分析。结果 37例可疑者中随访到其中13人,4例静注吸毒者血清阳转,4例阳转者最初的... 目的 了解1989-2000年广东省经免疫印迹法(WB)确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可疑者带型的特点。方法 对37名HIV抗体可疑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印迹带型进行分析。结果 37例可疑者中随访到其中13人,4例静注吸毒者血清阳转,4例阳转者最初的带型都是gp160,其余9例(静注吸毒者3例,献血员4例,性病门诊和住院病人各1例)未见阳转。结论 提示在HTV感染率高的人群中,HIV抗体可疑的结果有较高预测性,而在HIV感染率低的人群中,可疑结果提示感染的可能性不大。gp160有较高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9-2000年 广东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可疑者 免疫印迹法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0年-2014年达州市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到位情况分析
2
作者 童海娟 程毅 寇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2-52,共1页
目的分析2010-2014 年达州市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到位情况.方法:利用2010-2014 年达州市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网络报告报表信息,分析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的转诊到位、追踪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据调查可知,... 目的分析2010-2014 年达州市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到位情况.方法:利用2010-2014 年达州市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网络报告报表信息,分析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的转诊到位、追踪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据调查可知,转诊到位呈逐年下降趋势,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结论: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依法开展结核病诊疗转诊工作,加强非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医防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 转诊 追踪 到位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可疑者结核病防治知识及就诊行为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风华 李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老年肺结核(TB)可疑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31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TB可疑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B可疑者中,10.3%有既往TB病史,95.8%有TB可疑症状;因症就诊率45.8%,结防所就诊率12.... 目的调查和分析老年肺结核(TB)可疑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31例65岁及以上的老年TB可疑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B可疑者中,10.3%有既往TB病史,95.8%有TB可疑症状;因症就诊率45.8%,结防所就诊率12.2%;结核病史(P=0.001)、症状持续>/≤3 w(χ~2=4.396,P=0.027)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合格与否(P=0.000/0.015)是可疑者因症就诊结防所就诊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可疑者对TB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0.3%,性别(P=0.038)、年龄(P=0.003)、TB病史(P=0.000)、症状持续时间(P=0.000)是可疑症状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TB可疑者就诊率及核心信息知晓率均较低,TB防治信息传播上,要根据性别、年龄及病史等情况,有针对、有重点地采取健康宣教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就诊 知晓率
下载PDF
对涂片阴性结核病可疑者随访1个月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 被引量:2
4
作者 A.Porskrog M.Bjerregaard-Andersen +8 位作者 I.Oliveira L.C.Joaquím C.Camara P.L.Andersen P.Rabna P.Aaby C.Wejse 彭红 王雪静 《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192-197,共6页
背景:在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比绍实施的Bandim卫生项目。目的:对最初就诊时已被排除患有结核病的既往结核病可疑者进行结核病筛查。设计:这是一个队列随访研究,对初次就诊时痰涂片检查为阴性的"结核病阴性可疑者"在其初次就诊后... 背景:在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比绍实施的Bandim卫生项目。目的:对最初就诊时已被排除患有结核病的既往结核病可疑者进行结核病筛查。设计:这是一个队列随访研究,对初次就诊时痰涂片检查为阴性的"结核病阴性可疑者"在其初次就诊后1个月内进行结核病症状筛查,并将有症状者转诊接受临床复查和HIV检测。结果:2007年的10个月期间共登记结核病可疑者428例,其中80%(343例)为痰涂片阴性,而21例涂片阴性者被诊断为涂阴肺结核患者。在余下的322例结核病阴性可疑者中,对212例进行了随访,并在初诊后1个月内对有症状者进行了复查。在接受随访的患者中,89例(42%)仍然有症状;经复查痰涂片和胸部X线,5例被确诊为患有结核病。44例有症状且接受HIV检测的患者中,39%(17例)为HIV感染者。322例结核病阴性可疑者中,13例(4%)在随访前已经死亡。结论:很大一部分结核病阴性患者在初诊后一个月仍有症状。几例结核病患者初诊时未被诊断,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较高。结核病阴性可疑者死亡率较高,这就需要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规划均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可疑者 主动患者发现 HIV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下载PDF
中山市加强结核病人和可疑者转诊的实施性研究
5
作者 李素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1期120-,73,共2页
关键词 可疑者 实施性 医疗单位 结核病人 结防所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以及就诊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刘春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388-389,共2页
总结分析老年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情况、就诊行为,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改善策略,纠正错误的就诊行为。方法:选拔本地区560名(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老年肺结核可疑者开展调研活动,调查了解被调研对象对... 总结分析老年肺结核可疑者肺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情况、就诊行为,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改善策略,纠正错误的就诊行为。方法:选拔本地区560名(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老年肺结核可疑者开展调研活动,调查了解被调研对象对肺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就诊行为情况,总结相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研对象就诊率较低,被调研对象的既往病史、症状持续时间以及预防知识知晓合格情况是影响其因症就诊的主要原因(P<0.05);被调研对象对肺结核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程度较低,被调研对象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症状持续时间是影响其知晓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疑似肺结核患者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就医率较低。针对导致老年疑似肺结核患者知晓率低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老年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认知水平,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及时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可疑者 肺结核病 就诊行为 知晓率
下载PDF
SBAR沟通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7
作者 张欣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 目的 探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护理干预,记录2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5.65%、5.13%,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于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实施SBAR沟通干预,可降低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 糖尿病 可疑夜间低血糖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对乳腺可疑性钙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韩建军 万强 +2 位作者 郭丽娟 王毅 钱继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93-096,共4页
研究乳腺可疑性钙化患者接受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诊断的效果。方法 时间统计为2023年上半年,将通过乳腺X线成像筛查明确乳腺可疑性钙化的患者100例视作分析对象,对这些患者均实施乳腺可疑性钙化筛查,了解强化征象情况,把病理列入金标... 研究乳腺可疑性钙化患者接受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诊断的效果。方法 时间统计为2023年上半年,将通过乳腺X线成像筛查明确乳腺可疑性钙化的患者100例视作分析对象,对这些患者均实施乳腺可疑性钙化筛查,了解强化征象情况,把病理列入金标准,综合性评定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受诊的100患者群体中,30例患者属于BI-RADS分类大于等于4C的情况、占比30.0%,应用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诊断,共有86例患者被统计为可疑微钙化病灶,准确率是86.0%;医师对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的诊断模式的灵敏度认可度评分均值(93.41±1.42)、准确性认可评分均值(93.12±1.64)、特异性认可评分均值(94.50±1.72、便捷性认可评分均值(92.86±0.34)、全面性认可评分均值(93.25±1.06)、有效性认可评分均值(93.81±1.44),均属于比较认可情况,即诊断模式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乳腺可疑性钙化的诊断中,可以首选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清晰呈现乳腺可疑性钙化的类型,对医师及时和规范治疗患者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针 乳腺可疑性钙化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篝火舞会上的可疑者
9
作者 张帆(编绘) 张莉(指导) 《课外生活》 2024年第20期30-31,28,共3页
1.探案途中,神探小子们打算回露营帐篷内休息会儿。擦开帐篷门一看,大家惊呆了:有人动了自己的物品!智力题a.根据嵘他们的回想,铺位上少了什么物品?
关键词 可疑者 帐篷 探案 篝火 物品 智力题
原文传递
家庭养育环境对0~3岁农村留守儿童可疑发育迟缓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芸菲 李梦诗 +3 位作者 石慧峰 赵春霞 王晓莉 张敬旭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 了解农村贫困地区0~3岁留守儿童可疑发育迟缓现状及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8年选取5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调查,使用修订版婴儿-学步儿家庭环境观察测评表(IT-HOME)评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使用年龄与发育... 目的 了解农村贫困地区0~3岁留守儿童可疑发育迟缓现状及家庭养育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8年选取5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调查,使用修订版婴儿-学步儿家庭环境观察测评表(IT-HOME)评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使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SQ-3)对儿童早期发育情况进行筛查。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留守儿童早期可疑发育迟缓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养育环境对0~3岁农村留守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878对3岁以下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0~3岁留守儿童总体可疑发育迟缓率为31.8%。控制了儿童性别、年龄、低出生体重、留守类型及看护人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抑郁和家庭拥有交通工具和电器数量后,缺乏刺激性的家庭环境是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问题解决、个人-社会五个能区以及总体可疑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3(95%CI:1.51~4.24)、2.00(95%CI:1.12~3.57)、2.17(95%CI:1.31~3.61)、3.94(95%CI:2.42~6.42)、2.52(95%CI:1.47~4.32)、2.97(95%CI:1.95~4.51)。结论 调查地区0~3岁留守儿童早期发育状况不容乐观,缺乏刺激性的家庭养育环境会增加留守儿童早期可疑发育迟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养育环境 可疑发育迟缓
下载PDF
完全足月妊娠可疑羊水过少不同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田星月 翟建军 冯碧波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探究完全足月(39~40+6周)妊娠可疑羊水过少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产科住院的孕39~40+6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有阴道试产意愿、可疑羊水过少的孕妇16... 目的 回顾性探究完全足月(39~40+6周)妊娠可疑羊水过少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产科住院的孕39~40+6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有阴道试产意愿、可疑羊水过少的孕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孕妇分为期待治疗组78例和终止妊娠组82例。期待治疗组孕妇年龄(30.0±2.9)岁,分娩孕周(40.0±1.2)周。终止妊娠组孕妇年龄(30.8±2.7)岁,分娩孕周(39.1±1.2)周。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期待治疗组的分娩孕周大于终止妊娠组(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差异无显著性。期待治疗组胎儿窘迫率、羊水胎粪污染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高于终止妊娠组(P<0.05),新生儿转入儿科率高于终止妊娠组(P<0.05)。本研究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1%。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脐动脉PH<7、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7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若发现可疑羊水过少且孕周大于39周、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可考虑促宫颈成熟后积极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羊水过少 完全足月妊娠 期待治疗 终止妊娠
下载PDF
2020—2022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病例召回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12
作者 张铸业 尹亚茹 +1 位作者 张莎莎 张玲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简称新筛中心)可疑阳性召回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新生儿可疑阳性召回模式。方法以2020—2022年的贵州省新筛中心CH和PKU两病可疑阳性召回情况进行分析,以所辖区域的新生儿为...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简称新筛中心)可疑阳性召回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新生儿可疑阳性召回模式。方法以2020—2022年的贵州省新筛中心CH和PKU两病可疑阳性召回情况进行分析,以所辖区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召回,进行复查确诊;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20—2022年贵州省新筛中心共筛查532283例,平均筛查率为95.37%,CH初筛阳性数10861例,召回9669例,确诊188例;PKU初筛阳性数3156,召回2788例,确诊14例。CH和PKU在不同地区间的初筛阳性召回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率逐年升高,但随着筛查病种的增加,初筛可疑阳性召回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各级新筛管理机构可疑阳性召回管理,不断探索灵活的、人性化的召回模式,有效提高筛查可疑阳性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贵州地区 可疑阳性召回
下载PDF
可疑淋巴结导丝定位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付慧 穆为民 +1 位作者 吕艳丽 李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4月313例乳腺癌病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可疑淋巴结活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4月313例乳腺癌病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可疑淋巴结活检,对前哨淋巴结(SLN)、可疑淋巴结分两组标本行病理诊断,比较单纯SLNB与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差异。结果313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及亚甲蓝染色。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312例,检出率为99.7%(312/313)。亚甲蓝染色成功279例,检出率为89.1%(279/313)。166例术中证实可疑淋巴结即为SLN,符合率为53.0%(166/313)。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258例,腋窝淋巴结阳性55例,其中SLNB阳性44例,SLNB联合可疑转移淋巴结活检阳性55例。SLNB假阴性11例,假阴性率20.0%(11/55),灵敏度为80.0%(44/55),准确率为96.1%(268/279)。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未见假阴性,灵敏度为100.0%(55/55),准确率为100.0%(313/313)。与单纯SLNB比较,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率(P<0.001)。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65(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SLNB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优于单纯SLNB,且以亚甲蓝作为示踪剂配合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可疑淋巴结活检 超声引导导丝定位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下载PDF
内耳1.5T MRI钆造影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张倩倩 钱伟军 +1 位作者 李立 蒋新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1.5T MRI条件下经咽鼓管给药行内耳3D-FLAIR序列MRI扫描,探讨其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可疑梅尼埃病患者38例做为研究对象,经咽鼓管注射钆双胺24小时后进行内耳MRI检查,分析前庭及耳... 目的1.5T MRI条件下经咽鼓管给药行内耳3D-FLAIR序列MRI扫描,探讨其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可疑梅尼埃病患者38例做为研究对象,经咽鼓管注射钆双胺24小时后进行内耳MRI检查,分析前庭及耳蜗膜迷路积水情况。结果38例可疑梅尼埃患者中临床确诊梅尼埃病31例,伴发眩晕的突聋4例,前庭性偏头痛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例。31例确诊梅尼埃患者中内淋巴积水27例,无积水4例,其中27例内淋巴积水患者中合计有32耳积水,其中双耳积水5例,单耳积水22例,32耳积水中轻度积水12耳,重度积水20耳。非梅尼埃患者中内淋巴积水1例、为轻度积水,无积水6例。内耳1.5T MRI钆造影对梅尼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7.1%、特异度85.7%,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对于临床诊断价值较高。结论经咽鼓管给药内耳1.5T MRI钆造影可清晰显示内耳膜迷路积水情况,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给药 1.5T MRI 内耳钆造影 可疑梅尼埃病
下载PDF
2022—2023年济南市济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首次召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刘爱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147-1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2022—2023年济南市济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首次召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在济南市济阳地区妇产科出生的4 236例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对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 目的:调查分析2022—2023年济南市济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首次召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0月在济南市济阳地区妇产科出生的4 236例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对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筛查,将可疑阳性新生儿召回复查。统计新生儿PKU、CH筛查检出的可疑阳性和可疑患儿首次召回情况,收集可疑新生儿的籍贯、家长职业、居住地、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认知度、生育证明等信息,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首次召回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4 236例新生儿中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4 160例(98.21%),经PKU、CH筛查,筛检出可疑阳性136例(3.27%),首次召回可疑新生儿129例(94.85%)。其中PKU、CH可疑阳性分别为70例(1.68%)、67例(95.71%),首次召回分别为66例(1.59%)、63例(95.45%)。籍贯、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认知度、生育证明是2022—2023年济南市济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患儿首次召回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济南市济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可疑患儿的首次召回率偏低,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和可疑患儿的召回工作,针对不同家长群体普及新生儿疾病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疾病筛查 可疑 召回
下载PDF
涉及数字人民币的可疑交易风险防控探析
16
作者 毛婷 支一帆 《农银学刊》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自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随着场景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的案件逐步增多,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日益严峻。本文从商业... 自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冬奥会场景启动试点测试。随着场景不断扩展,数字人民币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的案件逐步增多,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日益严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涉及数字人民币的可疑交易案例特征、监测和防控难点,并就如何做好涉及数字人民币的可疑交易风险防控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可疑交易 商业银行 洗钱风险防控
下载PDF
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17
作者 李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4期0157-0159,共3页
本文系统性地论述了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包括相应的报告机制及其执行流程;同时,围绕信息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可疑交易监测模型的有效性,还有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这三大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度剖析。最... 本文系统性地论述了我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包括相应的报告机制及其执行流程;同时,围绕信息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可疑交易监测模型的有效性,还有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这三大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为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设性的意见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可疑交易报告 风险管理
下载PDF
腹式深呼吸吸氧对NST可疑型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18
作者 刘杰 《妈妈宝宝》 2024年第4期150-151,共2页
无应激试验(NST)是一种在未施加任何外界负荷或刺激的情况下监测胎儿心率及胎动变化的产前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的情况。当NST结果呈现为可疑型,即介于反应型与无反应型之间时,表明胎儿... 无应激试验(NST)是一种在未施加任何外界负荷或刺激的情况下监测胎儿心率及胎动变化的产前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的情况。当NST结果呈现为可疑型,即介于反应型与无反应型之间时,表明胎儿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氧或其他异常情况,这可能会降低胎儿的生理储备能力,进而影响其正常发育和成长,并且增加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腹式呼吸是一种依赖于横膈膜运动的呼吸技巧,它能够促进肺部的扩张与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检查 宫内缺氧 腹式深呼吸 不良妊娠结局 无反应型 腹式呼吸 可疑 胎儿心率
下载PDF
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和可疑值范围 被引量:208
19
作者 陈卫中 倪宗瓒 +2 位作者 潘晓平 刘元元 夏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9-731,共3页
目的:使用ROC曲线法,评价某试剂盒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明确针对本试剂盒的诊断临界点,并探讨用ROC曲线法确定可疑值范围。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合临床确定的正常组508例和冠心病组176例测定的某血浆指标含量,绘制ROC曲线。结果:ROC曲线... 目的:使用ROC曲线法,评价某试剂盒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明确针对本试剂盒的诊断临界点,并探讨用ROC曲线法确定可疑值范围。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合临床确定的正常组508例和冠心病组176例测定的某血浆指标含量,绘制ROC曲线。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3,并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试剂盒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临界点为40·70U/L,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疑值范围为(36·90,47·80)U/L,一致性检验结果较好。结论:使用ROC曲线评价具有简单有效,并可用来确定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及可疑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冠心病 最佳临界点 可疑值范围
下载PDF
超声在诊断可疑急性阑尾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44
20
作者 薛利芳 李建国 +4 位作者 刁仁芹 胡崇惜 张颖 舒京敏 马小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35 6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超声检查。采用腹前壁逐级加压探查法 ,在患者感觉最敏感点 ,寻找阑尾。或采用从侧腹向回盲部移动探头寻找阑尾。结果 35 6例临床怀疑...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35 6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超声检查。采用腹前壁逐级加压探查法 ,在患者感觉最敏感点 ,寻找阑尾。或采用从侧腹向回盲部移动探头寻找阑尾。结果 35 6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中 ,超声确诊并被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有 189例 ( 5 3 % ) ,右侧输尿管结石 2 3例 ( 6 % ) ,妇科疾患者5 6例 ( 16 % ) ,阴性声像图表现者 88例 ( 2 5 % )。其声像图特征 :阑尾壁厚度范围为 2 .0~ 12 .0mm ,平均范围为 ( 5 .0± 1.2 )mm ,阑尾最大前后径 (外径 )为 4.0~ 2 7.0mm ,平均范围为 ( 5 .6± 1.1)mm。其中 4~ 6mm者 5 2例 ,>6mm者 12 7例 ,阑尾周围脂肪组织回声减低 ,有不规则低或无回声者有 2 9% ( 5 5 /189) ,阑尾周围探及淋巴结肿大者有 12 % ( 2 3/189) ,右下腹肠管液体淤积、肠蠕动加快者有 73 % ( 138/189)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阑尾壁的血供丰富者 86 % ( 16 3/189)。阑尾穿孔者 6例 ,阑尾周围脓肿者 4例。结论 急性阑尾炎时 ,超声能判断阑尾肿大程度 ,阑尾位置 ,以及其他重要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急腹症 可疑急性阑尾炎 右下腹 阑尾穿孔 阑尾周围脓肿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