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首例航天诱变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株高生长分析 |
曹墨菊
黄文超
潘光堂
荣廷昭
朱英国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2
|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Ⅴ)——母本可育株的不同识别拔除技术与制种产量 |
肖华贵
陈静
李超
饶勇
代文东
王沁
陈佳琴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3
|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Ⅲ·可育株的识别及拔除 |
代文东
黄泽素
代继跃
杨晓容
肖华贵
陈佳琴
王沁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5 |
16
|
|
4
|
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小孢子囊发育的电镜研究 |
吕洪飞
余象煜
李平
何福基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
1997 |
10
|
|
5
|
滇型杂交粳稻可育株混杂对产量的影响 |
黄大军
欧林英
高梅
李伟华
房毅
顾晓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4
|
|
6
|
小麦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不同器官的蛋白质比较研究 |
门淑珍
刘博林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7
|
水稻粳型不育系中可育株鉴别的研究 |
孙海波
李艳萍
邹美智
周维
牛景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03 |
3
|
|
8
|
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I.母本移栽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时期 |
陈大伦
张瑞茂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2 |
4
|
|
9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性状比较 |
任廷波
赵继献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芝麻隐性核不育系0176A不育株与可育株酯酶同工酶研究 |
孔小卫
汪强
王洪江
徐桂珍
曹文昕
鲍勇
张路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矮败小麦不育株与可育株同工酶的研究 |
孙耀中
东方阳
|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5 |
3
|
|
12
|
不同发育时期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硝酸还原酶活力比较 |
吕洪飞
余象煜
李平
何福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
1996 |
0 |
|
13
|
滇寻1号A中可育株的RAPD分析 |
龙雯虹
许明辉
张树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3 |
0 |
|
14
|
棉花核不育系制种可育株拔除方法探讨 |
朱协飞
孙敬
张天真
|
《中国棉花》
|
1999 |
0 |
|
15
|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L.)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研究 |
罗光霞
李人圭
管和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1 |
3
|
|
16
|
杂交油菜母本密度及可育株拔除技术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
张金贵
田筑萍
吴有祥
王通强
代文东
杨晓容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07 |
1
|
|
17
|
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硝酸还原酶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
吕洪飞
徐灵江
余象煜
李平
|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 |
6
|
|
18
|
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中父本和可育株花粉授精竞争力的研究 |
秦信容
杜才富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9
|
甘蓝型杂交油菜F_1不育株与正常可育株生理差异及不育株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李少峰
饶文芳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1
|
|
20
|
甘蓝型杂交油菜F1不育株与正常可育株生理差异及不育株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
李少峰
马荣宪
朱炫
杨俊青
杨昆红
王学明
饶文芳
张仕蕾
姚家绒
石玉荣
|
《大理师专学报》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