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育周 梁卓寅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肾...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期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且手术易操作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3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后选择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17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除外有阴道分娩禁忌证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产妇94例,采用阴...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后选择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分娩的17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除外有阴道分娩禁忌证者),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产妇94例,采用阴道分娩试产,对照组85例,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出血量,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试产成功69例,试产成功率73.4%。25例产妇转为剖宫产,其中12例出现宫缩乏力,9例出现胎儿窘迫,4例要求剖宫产。阴道分娩产妇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少于再次剖宫产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剖宫产相比无差异。结论虽然剖宫产能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中的风险,但阴道分娩能显著减少产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我们严格控制阴道分娩试产的适应证,严密监护整个产程,就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及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欧远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共72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共72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术可以有效清除感染性肾结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易实施,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超声碎石术 感染性肾结石 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龙舟 徐招柱 石佳泉 《首都医药》 2008年第10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尽早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IABP组(n=... 目的探讨尽早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IABP组(n=26)及对照组(n=31),并行急诊PCI治疗,比较再灌注后出现低血压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尿量两组间均在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血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再灌注低血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手术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术中血压、尿量两组间均在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严重并发症IABP组2例,对照组4例;在多巴胺使用时间、加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的时间、住院天数等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ABP组中出现两例局部并发症。结论IABP早期用于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是可行的并是安全的,对于近期预后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可行性及安全性近期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