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城乡劳动力流动中举家外迁现象的理论分析——一个可行性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17
1
作者 姚先国 来君 刘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8,共11页
由于制度、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两个进程的步调并不一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如何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 由于制度、人力资本以及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两个进程的步调并不一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如何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尽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迁移"成为关注重点。近年来,在所谓"候鸟式"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中,举家迁移的数量增长明显。这一现象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改革仍显滞后的背景下,是否意味着"农民工"在进城20多年后靠自己的力量真正扎下根了呢?文章从森的"可行性能力"角度出发,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中关于浙江省的数据,对农民工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用工保障环境改善等相关条件在其中的作用,以期对研究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永久性迁移 可行性能力
下载PDF
可行性能力:农村妇女的贫困与反贫困——基于广水市C乡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琴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农村妇女面临着经济上贫困化和政治上边缘化,如何实现农村贫困妇女的反贫困,使她们自身和家庭的生存条件有所改善,实现她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关学者已从社会性别、公共政策、小额信贷、地权、法律、教育等视角进行研究,文章的着力点... 农村妇女面临着经济上贫困化和政治上边缘化,如何实现农村贫困妇女的反贫困,使她们自身和家庭的生存条件有所改善,实现她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关学者已从社会性别、公共政策、小额信贷、地权、法律、教育等视角进行研究,文章的着力点在提升农村妇女反贫困的可行性能力的研究上,从分析农村妇女贫困的现状和原因入手,阐明了从可行性能力视角进行切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能力 农村妇女 贫困
下载PDF
政策、认同与能力: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以妇代会直选进入制为例
3
作者 李琴 高涣清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7-39,53,共4页
实施性别保护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倾斜态度,但保护性政策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入选女性的身份危机。以妇代会直选进入制为实例进行分析表明,女性要寻求身份认同必须加强可行性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才是女性获得身份认同... 实施性别保护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倾斜态度,但保护性政策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入选女性的身份危机。以妇代会直选进入制为实例进行分析表明,女性要寻求身份认同必须加强可行性能力建设,能力建设才是女性获得身份认同的解决之道。在进一步完善性别平等参与制度、组织建设的同时,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制度政策应侧重于女性参政能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保护 身份认同 可行性能力 妇代会直选进入制
下载PDF
关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莉 《科教文汇》 2011年第1期151-152,共2页
高职教育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通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通用能力的概念和当今世界各国通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通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通用能力的可行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通用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及其巩固脱贫成果的潜在优势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明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33,共9页
乡村旅游扶贫兼具物质与精神扶贫双重特质,同时还具有环境友好、就业面宽、帮扶对象融入门槛较低、产业辐射面广、经济带动能力强等诸多潜在优势。在后脱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能为帮扶对象创造出一些适应性的工作岗位,并能为其带来较为... 乡村旅游扶贫兼具物质与精神扶贫双重特质,同时还具有环境友好、就业面宽、帮扶对象融入门槛较低、产业辐射面广、经济带动能力强等诸多潜在优势。在后脱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能为帮扶对象创造出一些适应性的工作岗位,并能为其带来较为稳定的收益。同时,乡村旅游扶贫在长效巩固脱贫成果以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综合发展,甚至是在扩大内需方面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作用。当然,要使乡村旅游扶贫在遏制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政府加强对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软基建”投入,即做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基本保障,解决帮扶对象的后顾之忧,让乡村旅游扶贫不仅在我国发挥出更大的脱贫致富效应,而且在有效遏制返贫方面也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乡村旅游扶贫 返贫 软基建 可行性能力
下载PDF
水库移民“两区”福利变化比较及政策改进——基于农户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银蓉 刘纯 甘臣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10期1406-1412,共7页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水库移民安置中淹没区与安置区福利变化的差异,提出了淹没区与安置区农户福利改进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淹没区综合福利受损显著,福利变化普遍不稳定,而安置区福利变化...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水库移民安置中淹没区与安置区福利变化的差异,提出了淹没区与安置区农户福利改进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淹没区综合福利受损显著,福利变化普遍不稳定,而安置区福利变化普遍较稳定;淹没区主要福利改善指标为非农业收入和交通便利情况,安置区主要福利改善指标为交通便利情况,且改善作用更明显;淹没区主要福利减损指标为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和纯收入,安置区主要福利减损指标为农业收入和耕地面积,淹没区耕地面积福利减损更明显,农业收入福利减损幅度相当。因此,应根据淹没区与安置区福利变化的不同特征及其福利变化稳定性差异制定有所侧重的补偿与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农户福利 可行性能力理论 模糊评价法 福利改进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置换过程中的福利分析
7
作者 李荟均 刘明星 《经济视角》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运用sen的可行性能力分析理论,从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出发考虑农民的福利;同时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分析政府福利。通过比较发现,政府成本与农民受益,以及政府受益与农... 本文运用sen的可行性能力分析理论,从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出发考虑农民的福利;同时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分析政府福利。通过比较发现,政府成本与农民受益,以及政府受益与农民成本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而在此转化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交易或者摩擦成本。本文结合新乡市平原新区案例,提出改善社会总福利,避免无谓损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能力 宅基地置换 农地流转 福利分析 外部性 交易成本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前后的福利水平变化研究
8
作者 朱玉蕾 陈姝灵 陈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1期224-226,共3页
以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框架,通过对南京市和苏州太仓市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居住社区农户的调查,提出构成农户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测算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的福利变化,并就农户福利变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 以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框架,通过对南京市和苏州太仓市这两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居住社区农户的调查,提出构成农户福利的功能性活动和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测算农户退出宅基地集中居住的福利变化,并就农户福利变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实证参考,正确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居住 福利水平 森的可行性能力理论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多维福祉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聂鑫 汪晗 张安录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3,共8页
本文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性能力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影响失地农民多维福祉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失地农民福祉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次为:补偿公平(0.50)、工作状态(0.47)、居住状态(0.11)、健康状态(0.... 本文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性能力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影响失地农民多维福祉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失地农民福祉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次为:补偿公平(0.50)、工作状态(0.47)、居住状态(0.11)、健康状态(0.03)、社会参与支持(0.00)。综合考虑各因素与失地农民福祉状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后,其排序为:工作状态(0.88)、补偿公平(0.50)、居住状态(0.26)、社会参与支持(0.16)和健康状态(0.03)。其中,工作状态和补偿公平是影响失地农民多维福祉水平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祉 可行性能力 失地农民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农地产权视角下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实践逻辑及反思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田鹏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多样化推进模式,使得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呈现联动性、复杂性等特征。本文基于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关联性理论假设,沿着"三权分置"这条产权制度演化主线,以...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多样化推进模式,使得农业经营制度变迁呈现联动性、复杂性等特征。本文基于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关联性理论假设,沿着"三权分置"这条产权制度演化主线,以农地权能结构及其主体可行性能力为核心,从权能结构、治理机制两维度构建一个涵盖不同农地经营权人和农业经营制度的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证分析和经验成效上看,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经营制度变迁的演化逻辑呈现辨证互构特征。因此,一方面要把能力提升作为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效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抓手,提升不同农地产权结构及其权能体系下多元产权主体可行性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完善,以农地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演化导向为目标,丰富农地经营权权能体系,构建以经营权人为主体的多样性农业经营制度。同时,切实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效能,不断完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实现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与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必须时刻警惕集体失灵、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家庭失灵等引发的农业治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制度变迁 可行性能力 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