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行能力贫困视域下的高中教育政策调整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星霞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6,共4页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路径上设计的双轨制、普职收费的双轨制、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双重双元格局"、普通高中收费的双轨制等政策安排是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可能能力不足、机会贫困的制度原因。在追求和谐公平的今天,应统筹考虑高...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路径上设计的双轨制、普职收费的双轨制、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双重双元格局"、普通高中收费的双轨制等政策安排是导致高中阶段学生可能能力不足、机会贫困的制度原因。在追求和谐公平的今天,应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政策,追求教育机会均等、摒弃教育排斥、给予公民实现中国梦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贫困 高中教育政策 制度贫困
原文传递
基于可行能力的农民工家庭离散生成逻辑与政策调适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蕴涵了农民工家庭享有尊严生活而又体面劳动的实质自由之意,然其绵延的家庭离散式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了“何以可能,又何以弥合”之问。文章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从自由的建构性与工具性层面解读农民工家庭...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蕴涵了农民工家庭享有尊严生活而又体面劳动的实质自由之意,然其绵延的家庭离散式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了“何以可能,又何以弥合”之问。文章运用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从自由的建构性与工具性层面解读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提出城市导向的发展政策聚焦于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自由,影响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条件、政治自由、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等方面的工具性自由与可行能力。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自由与实质自由的悖论则进一步说明,单纯发展经济的政策弊端及对农民工家庭需求缺乏合理预期。研究启示:要在拓展需求信息基础上,以构成实质自由的功能性活动为价值标准,从建构经济自由与实质自由的融合统一体来合理预期修复与弥合农民工家庭离散这一问题的公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离散 自由的建构性 自由的工具性 可行能力贫困
下载PDF
发展型社会政策嵌入我国农村反贫困路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姚云云 郑克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4-48,共5页
农村贫困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贫困实质是缺少自由、缺少生存发展机会与能力的可行能力贫困。传统的反贫困政策以问题为导向的补缺型公共治理,其直接的目标指向于生存意义上的经济贫困,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凸... 农村贫困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贫困实质是缺少自由、缺少生存发展机会与能力的可行能力贫困。传统的反贫困政策以问题为导向的补缺型公共治理,其直接的目标指向于生存意义上的经济贫困,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凸显不足。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一种与发展理念及目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政策模式。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而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嵌入为我国农村扶贫开辟了社会政策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型社会政策 可行能力贫困 贫困 路径
下载PDF
农村学校体育的贫困:内涵、表现、成因及精准扶持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军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从相关概念分析入手,对农村学校体育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包含资源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向度,而可行能力贫困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受限的真实原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导致资源可支配能力不足,课程标准城市化倾向导致体... 从相关概念分析入手,对农村学校体育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农村学校体育贫困包含资源贫困和能力贫困两个向度,而可行能力贫困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受限的真实原因。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导致资源可支配能力不足,课程标准城市化倾向导致体育课程开发能力缺乏,教学内容"离农"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改革能力欠缺,教育主体性被剥夺导致受教育的权力被侵害,既构成了农村学校体育可行能力贫困的原因,也成为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精准扶持策略,以解决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困境,促进其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可行能力贫困 教育资源配置 课程标准 城市化倾向 离农 教育主体性 精准扶持
下载PDF
可行能力视角下加快建立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被引量:3
5
作者 康锋莉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7,共1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矛盾需要财政力量的介入。新时代新矛盾的科学判断直击发展的要害...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矛盾需要财政力量的介入。新时代新矛盾的科学判断直击发展的要害。发展的本质是扩展人的可行能力,实现人的实质自由。本文从可行能力的视角理解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内涵,从经济状况、住房与就业状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五个维度构建当前社会发展语境下度量可行能力的指标体系,提炼出中国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与可行能力贫困的特征性事实。在此基础上,指出扩展可行能力的财政制度约束,从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转移支付总资金的决定机制、转移支付的形式与绩效考核四个层面分析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消除可行能力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不平等 可行能力贫困 功能性活动 财政转移支付 现代财政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