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线性相关环及其在电力系统可观察性分析中的应用 |
汤振飞
单渊达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2
|
电力系统的测点布置与可观察性 |
单渊达
李征
马海立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3
|
电力系统可观察性分析及测点布置 |
阎欣
单渊达
沈兵兵
丁峰
徐林森
|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4
|
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性”概念批判 |
郑祥福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5
|
试论可观察性问题 |
高杨帆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
1995 |
2
|
|
6
|
《对玻恩及其学派的系列研究》连载(14)——哪位物理学家首先提出了可观察性原则? |
厚宇德
|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增强化学实验的可观察性——以“比较锡、铅和锡-铅合金的熔点实验”为例 |
王建芬
曹爱娟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实验中的筛形吸引域在噪声影响下的可观察性 |
谭宁
徐健学
康艳梅
陈永红
|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9
|
合约可观察性与异质产品横向兼并效应 |
刘莉
钟德强
|
《软科学》
CSSCI
|
2006 |
0 |
|
10
|
论范·弗拉森可观察性与不可观察性之间的界线 |
王吉平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1
|
从“可观察性”看“经验即证据”的认识论误区 |
韩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2
|
中间件透明性和可观察性综述 |
尹云飞
彭燕华
|
《软件工程与应用》
|
2016 |
0 |
|
13
|
论言语与行为的可观察性 |
李庆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4
|
基于概率可观察等价性的安全协议分析 |
张锋
熊选东
贾学东
|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2007 |
0 |
|
15
|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特质特性的作用 |
陈少华
吴颢
赖庭红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6
|
Seal演算的等式特性 |
郑晓娟
金英
金成植
|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
2003 |
1
|
|
17
|
完全和部分可观察离散事件系统状态反馈控制间的关系 |
胡奇英
徐晨
|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8
|
浅谈数字电路的可测性设计 |
鲁昌华
蒋薇薇
章其波
|
《计算机时代》
|
2003 |
3
|
|
19
|
性内竞争动机对人格评价准确性的影响 |
武艳俊
王诗如
王登峰
张登浩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操作系统透明性研究 |
郭玉东
张萍
|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