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提高电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解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焕勤 王广新 杨凤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46,共3页
电视教材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讲授型、图解型、戏剧型和综合型。不论采取哪种形式,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但一方面由于电视教材缺少像故事片中的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在观看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电视教材的难易程度不... 电视教材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讲授型、图解型、戏剧型和综合型。不论采取哪种形式,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但一方面由于电视教材缺少像故事片中的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在观看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另一方面电视教材的难易程度不同,在观看时就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学生对电视教材缺乏兴趣或不理解内容,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电视系列教材的编制探讨如何提高电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解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 电视教材 趣味 可解读性
下载PDF
电视教材可解读性的几种方法
2
作者 徐兴东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提出了电视教材可解读性的几种方法 ,使用这些方法可提高电视教材的视听效果 ,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 ,帮助理解重。
关键词 可解读性 画面 电视教材 结构安排 材料 字幕 视听效果
下载PDF
要关注诗歌的可解读性
3
作者 曾方荣 《阅读与写作》 2005年第7期6-7,共2页
像只西红柿躲在秤的边上,他总是,躲着。有什么闪过,警告或燕子,但他,一动不动,守在小东西的旁边。秒钟移到,十点整,闹钟便邈然离去了;一支烟,也走了,携着几副变了形的蓝色手铐,他的眼睛,云,德国锁。总之,没走的,都走了。
关键词 可解读性 诗歌 西红柿
下载PDF
查莫斯理想化先验可解读性观点的问题探讨
4
作者 陈晨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在《构建世界》中,查莫斯提出了一种基于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的先验可解读性理论。本研究对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都做出质疑与否定。PQTI假设预设了日常主体认知能力的理想化特点,而这一点实际上并不能够为日常主体满足,且该假设具有... 在《构建世界》中,查莫斯提出了一种基于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的先验可解读性理论。本研究对PQTI假设和贝叶斯论证都做出质疑与否定。PQTI假设预设了日常主体认知能力的理想化特点,而这一点实际上并不能够为日常主体满足,且该假设具有不完全和不一致的缺陷。因此,贝叶斯原则被误用且先验可解读性的观点是无效的。本文核心观点是意义并非先验可解读的。查莫斯的理论并不能够正确地维护语义三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TI假设 贝叶斯论证 先验可解读性 认知可能 形而上学可能
原文传递
戏剧“假定性”艺术张力的阐释批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秀云 周兴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0-34,共5页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人物、时空、情境。“假定”可谓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艺术张力则主要表现在其作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中所居有的特殊结构.而戏剧“假定性”艺术的接受障碍则主要...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人物、时空、情境。“假定”可谓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艺术张力则主要表现在其作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中所居有的特殊结构.而戏剧“假定性”艺术的接受障碍则主要表现为:知识障碍和审美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定 艺术张力 戏剧情境 戏剧艺术 审美对象 本质属 可解读性 观众 文学作品 知识障碍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淑敏 李荣启 《船山学刊》 200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原则 原真原则 可解读性原则 整体原则 可持续原则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因子的激发与重塑——以海南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军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形态下如何焕发生机,在继承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成为学者及各级地方政府孜孜以求的命题。笔者以海南为例,以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从推动具有产业化潜质的"非遗"项目走...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形态下如何焕发生机,在继承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成为学者及各级地方政府孜孜以求的命题。笔者以海南为例,以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从推动具有产业化潜质的"非遗"项目走向当下市场的现实意义出发,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运行机制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当前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场化 保护开发 本真 可解读性 文化承载
下载PDF
梁实秋所引鲁迅译文试解
8
作者 黄悦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41-60,共20页
梁实秋在与鲁迅关于“硬译”问题的论争中曾引鲁迅译文中的一些段落,作为“硬得不通”、鲁迅自己“也未必懂”的依据,由此证明“硬译”即“死译”。对这些梁引译文,鲁迅从未进行过正面回应,学界迄今为止亦未对此类译文的可解读与否做过... 梁实秋在与鲁迅关于“硬译”问题的论争中曾引鲁迅译文中的一些段落,作为“硬得不通”、鲁迅自己“也未必懂”的依据,由此证明“硬译”即“死译”。对这些梁引译文,鲁迅从未进行过正面回应,学界迄今为止亦未对此类译文的可解读与否做过认真研究。这一普遍沉默,似乎从另一角度说明对这些译文的情感倾向。本文试图对梁实秋所引全部鲁迅译文进行研究,着重于对语义进行解读和对句法结构进行辨析,以此证明这些译文的可解读性,并通过与鲁迅所用日译原文及他人所译同文的对比,进一步探索鲁迅译文的准确性和结构方式。本文认为,以句法结构为单位是鲁迅“硬译”的基本方式,这一方式固然会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但由于可以避免译者在句式调整时造成语义改变,且能使读者理解到原文中句子内部的逻辑关联,因而不仅可有较高的信度,而且作为一种“不理想”的翻译对策,可与当下汉语的“理想”规准形成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译文 梁实秋 硬译 语感 可解读性 句法结构 日化
下载PDF
语义测试材料和句法测试材料在中介语语法中的习得难度对比研究
9
作者 马志刚 《语言教育》 2014年第2期43-49,58,共8页
生成句法学近期依据可解读性把特征区分为可解读的语义特征和不可解读的句法特征,目的是为了探讨二者在句法结构的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有些二语研究者认为,目前的二语研究对中介语习得表现的解释力差强人意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 生成句法学近期依据可解读性把特征区分为可解读的语义特征和不可解读的句法特征,目的是为了探讨二者在句法结构的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有些二语研究者认为,目前的二语研究对中介语习得表现的解释力差强人意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没有从语义和句法维度对测试材料加以区分。本研究通过区分语义测试材料和句法测试材料,进一步调查了英语存现结构不同变体形式的二语习得状况。结果显示:1)随机抽取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受试对五类测试句型的判断结果基本一致,任何两个受试组之间的对比都无显著差异;2)语义测试材料和句法测试材料隶属不同类别的中介语事实说明,语言测试材料的精细化能明确地显现出性质有别的语言特征对二语习得过程的迥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可解读性 英语存现结构 二语习得 语义测试材料 句法测试材料
下载PDF
《祝福》的十处点批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日亮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共6页
鲁迅《祝福》的分析评论文章多矣。有不少权威的解读,像钱理群教授对小说中“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的艺术构思赏析(见钱著《名作重读》),确实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但经典的文本是不厌百回读的,越读就越能有所发现,即有无... 鲁迅《祝福》的分析评论文章多矣。有不少权威的解读,像钱理群教授对小说中“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的艺术构思赏析(见钱著《名作重读》),确实可以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但经典的文本是不厌百回读的,越读就越能有所发现,即有无限的可解读性。不过,更多的情况是,读者主动参与的“构建”,使小说的艺术形象愈见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可解读性 评论文章 艺术构思 主动参与 艺术形象 祥林嫂 “我”
下载PDF
Interpreting Kuhn's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Its Different Meanings and Epistemological Consequences
11
作者 Dirk-Martin Grub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5期377-397,共21页
Kuhn's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is crucial for consequences for the pursuit of epistemology. A interpreting his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heir commemorat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 Kuhn's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is crucial for consequences for the pursuit of epistemology. A interpreting his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heir commemorat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Kuhn's epoch-making book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henceforth: SSR) should thus provide a thorough reflection on this thesis. However, this thesis is not easy to interpret. It is not only complex in itself but has also undergone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in Kuhn's own hands and in those of his interpreters. In this article, I sort out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it, in particular, in Part A. In Part B, I demonstrate their epistemological consequences. Under closer scrutiny, Kuhn's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contains several sub-theses Different senses of "incommensurability" thus need to be distinguished. However, the way in which those distinctions are drawn in Kuhn-scholarship differs. In paragraph I of Part A, I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reception of the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in Kuhn-scholarship. In Paragraph II, I trace its development in Kuhn's later writings: given its importance and contested nature, Kuhn later clarifies his original thesis. Those later clarifications' main function consists in domesticating the most radically relativistic aspects his original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had, at least, in the eyes of his interpreters. The upshot of Part A (Paragraphs I and II) is to provide a coherent interpretation of Kuhn's 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To that end, I distinguish in line with much of Kuhn-scholarship a semantic from a methodological sense of incommensurability. In part B, the question is raised: What sort of epistemological consequences follow from both senses of incommensurability? In particular, what consequences follow for the issues of reference,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pluralism, and realism? The underlying question is to what extent Kuhnian incommensurability caters to a relativ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ose issues. This question is answered in Paragraph Ill with the help of the analyses of a currently leading Kuhn-scholar, C. H. Sankey. His answers are taken as a vantage point for my concluding evalu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Kuhnian incommensurability in Paragraph 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key reference Hoyningen-Huene paradigm shift RORTY Bernstein RELATIVISM PLURALISM
下载PDF
替诸神逡巡人间
12
作者 张执浩 《诗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4,共8页
1 一首诗究竟是写给谁的?这个问题既是写作者的起点,也是阅读者的兴趣之所在。于前者而言,不外乎三种出发点:写给自己,写给期待中的特定对象,写给所有人。但是后者却不一定这样看。阅读的趣味性及其意义,体现在诗歌所能提供的... 1 一首诗究竟是写给谁的?这个问题既是写作者的起点,也是阅读者的兴趣之所在。于前者而言,不外乎三种出发点:写给自己,写给期待中的特定对象,写给所有人。但是后者却不一定这样看。阅读的趣味性及其意义,体现在诗歌所能提供的可解读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神 可解读性 阅读者 写作者 所有人 趣味 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