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侧应用固定袢与可调节钛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裴杰 杨晓峰 +1 位作者 瞿玉兴 彭立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侧应用固定袢与可调节钛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05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49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其中24例股骨侧采用固定袢装置固定(EB组),25例股骨侧采...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侧应用固定袢与可调节钛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05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49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其中24例股骨侧采用固定袢装置固定(EB组),25例股骨侧采用可调节钛板装置固定(RL组)。比较2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KT-1000关节测量仪测量的患侧胫骨前移距离、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结果 49例均获得至少2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6±2)个月。术后6个月时2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患侧胫骨前移距离、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EB组的Lysholm评分比R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IKDC评分、患侧胫骨前移距离、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时RL组的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比E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患侧胫骨前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股骨侧应用固定袢与可调节钛板的效果相当,都能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固定袢 可调节钛板 膝关节稳定
原文传递
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白晓东 王耀霆 +2 位作者 车琦 邢更彦 丁浩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可行性、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07至2015-07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断裂47例。2~... 目的探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的可行性、优缺点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07至2015-07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断裂47例。2~6周,关节镜下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断裂,伴发内侧副韧带损伤,用股薄肌肌腱修复或直接缝合。取同侧半腱肌肌腱,修整后将肌腱移植物对折成4股,并与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相连,移植物长度为6~6.5 cm,直径为7~9 mm。在ACL胫骨侧、股骨侧印迹定位并用倒打钻钻孔,制作骨隧道,经前内侧入路将肌腱移植物牵入骨道,并两侧逐步锁紧线环,将胫骨向后复位,将钛板固定在骨皮质上。根据重建手术前、后膝关节前抽屉实验、Lachman试验、侧方挤压实验、IKDC膝关节功能评价表、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以评定疗效。结果本组47例随访2~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1年。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前抽屉实验(-),Lachman试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较重建前明显提高。膝关节屈曲达115°~130°;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正常41例(87.2%),接近正常4例(8.5%),异常2例(4.3%);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前(51.4±5.4)分,术后(92.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节带袢锁扣钛板-自体半腱肌肌腱全内重建膝关节ACL,创伤小,能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功能恢复良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半腱肌肌腱 全内重建 可调节带袢锁扣
下载PDF
界面螺钉与可调节襻钛板重建前十字韧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彬 冯建豪 徐卫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9-635,共7页
对于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ACL重建是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主要方式。骨隧道的定位与制作、移植物的选择及固定方式是影响ACL重建手术效果的三个关键因素。移植物固定不当会引起骨隧道扩大、移植物松... 对于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ACL重建是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主要方式。骨隧道的定位与制作、移植物的选择及固定方式是影响ACL重建手术效果的三个关键因素。移植物固定不当会引起骨隧道扩大、移植物松弛,从而导致ACL重建手术失败以及导致的翻修手术。因此,对ACL重建术中移植物的固定方式更为重要。过去40年采用ACL重建不断取得进展,手术理念趋于一致,手术技术逐渐规范,移植物固定方式为最常用的界面螺钉和可调节襻钛板。界面螺钉属于骨隧道内挤压固定,可调节襻钛板是最常用的骨皮质外悬吊固定。相较于界面螺钉,可调节襻钛板具有固定牢靠、强度高、不损伤移植物、有利于腱-骨愈合、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骨隧道扩大、减少皮质骨膜破坏、减轻术后疼痛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关注和采用。目前,股骨侧固定方式已基本统一,而胫骨侧的最佳固定方式仍有争议。国内的指南认为界面螺钉和可调节襻钛板固定均可接受,但手术医生应对固定方式充分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物 腱固定术 界面螺钉 可调节
原文传递
小切口可调节带袢钛板固定肩锁脱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仁邦 郑启渔 +2 位作者 曾宪钦 姚军 王洪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介绍开放小切口下应用可调节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Tossy III型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损伤患者行上述手术方法治疗。于喙突处偏外侧体表作纵行小切口,锁骨远端前侧作行小切口,显露喙突... [目的]介绍开放小切口下应用可调节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Tossy III型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损伤患者行上述手术方法治疗。于喙突处偏外侧体表作纵行小切口,锁骨远端前侧作行小切口,显露喙突和锁骨,定位器定位于锁骨外段和喙突基底,打入导针,钻直径4.5 mm的骨道,引入可调节带袢钛板联合四叶草型钛板,拉紧线袢复位固定肩锁关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6.5±15.2)min,切口总长度平均(4.3±0.2)cm,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2.7±3.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评分、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前屈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可调节带袢钛板联合四叶草型钛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需肩关节镜技术基础的直视下手术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开放手术 可调节带袢 四叶草型
原文传递
全关节镜下治疗急性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疗效观察
5
作者 林山 穆臣会 李耀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50-53,56,共5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AC-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全关节镜下AC-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术后康复锻炼,定期随访,采用Co...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AC-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全关节镜下AC-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术后康复锻炼,定期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和Karlsson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6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为40~65 min,平均为(49.10±7.60)min;术后未见钛板松动移位、医源性骨折、肩锁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13.00±1.21)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41.43±7.27)分提高到(97.38±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肩关节恢复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Karlsson评分优20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全关节镜下AC-TightRope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早期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微创、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无须取出内固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可调节带袢 肩关节镜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