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句包”理论与汉语可逆句的动因与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辰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4-126,共13页
可逆句包含一个形态完全相同的谓语动词和两个占据主语和宾语语法位置的名词性成分,两个名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线性位置可以刚好相反,而句子的逻辑真值不发生改变。这类非典型句式的建构程序与典型句式一样,其线性结构是语言使用者在意... 可逆句包含一个形态完全相同的谓语动词和两个占据主语和宾语语法位置的名词性成分,两个名词性成分在句子中的线性位置可以刚好相反,而句子的逻辑真值不发生改变。这类非典型句式的建构程序与典型句式一样,其线性结构是语言使用者在意向性支配下,根据"语句包"里存储的事件、事体概念内容和附着于概念内容的语法图式(如原型图式[N施+V+N受])来安排的。原型语法图式是从表达典型世界经验的言语用例抽象出来的,典型句式是其例释(elaboration);非典型图式则来自于言语变式。变式最初是不符合语法规约的,是交际者在不影响交际理解的前提下创造的非典型形式即创新形式,称为图式的扩展(extension)。一旦语言社区发现这一新的表达式与典型表达式一样具有表现力,并能达到典型式不能达到的交际效用,就会仿效、传播,最后固化为新的语法规约,存储于"语句包",供后来的使用者调用。可逆成对句中的非典型句式就是"语句包"里存储的语法图式允准的结果。这种看似违背语法规约的现象,是存储在"语句包"里的来自于世界经验和语言经验的语言知识使然,并非语法位置上的语法角色、语义角色或人为赋予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的。"语句包"里存储的语法图式对自然语言表达式的范畴化过程或者说允准过程,是可逆句产生的动因和机制,也是一般语言表达式建构的动因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句 图式范畴化 动因 机制
下载PDF
试析可逆句的语义模型及主宾可换位的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麦巧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0-34,38,共6页
可逆句根据动核的类型和名词在句中的语义成分可分为四类模型:以动作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经验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状态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关系核为中心的可逆句。按照陈平提出的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原则,参考各类可逆... 可逆句根据动核的类型和名词在句中的语义成分可分为四类模型:以动作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经验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状态核为中心的可逆句、以关系核为中心的可逆句。按照陈平提出的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原则,参考各类可逆句充任主语和宾语的语义角色,总结可逆句主宾换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句 语义模型 逆置
下载PDF
可逆句研究二题
3
作者 郭圣林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可逆句指的是动词前后的名词或名词结构可互换而表达的语义基本不变的一种句式。以可逆句“英雄出少年”“少年出英雄”和“他是谁”“谁是他”为例,结合静态和动态可以发现,在静态的句子层面,可逆句是可逆的,成分换位后语义角色不变;... 可逆句指的是动词前后的名词或名词结构可互换而表达的语义基本不变的一种句式。以可逆句“英雄出少年”“少年出英雄”和“他是谁”“谁是他”为例,结合静态和动态可以发现,在静态的句子层面,可逆句是可逆的,成分换位后语义角色不变;在动态的语篇层面,可逆句不可逆,不同的句子适应不同的上下文。具体到这两组句子,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使用频率和语篇然应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句 使用频率 语篇照应 认知 交际
下载PDF
汉语可逆句式的图形—背景研究——结合动词矢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3-84,103,共3页
充分考虑语言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并结合动词的矢量特征来解释汉语可逆句可逆的动因,并分析了其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以期能丰富这一特殊句型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汉语可逆句 图形背景 动词矢量特征 教学
下载PDF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汉语可逆句 被引量:1
5
作者 章可循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87-188,共2页
可逆句式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对其可逆的动因作出过解释,但这些解释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内部因素。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外部世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可逆句可逆的原因作出尝试性的解释,... 可逆句式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对其可逆的动因作出过解释,但这些解释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内部因素。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外部世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可逆句可逆的原因作出尝试性的解释,以期能加深对汉语可逆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可逆句 言语行为理论 动作性的弱化
下载PDF
“NP1+V+死+NP2+了”可逆句式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转 《课外语文(下)》 2017年第1期165-166,89,共3页
文章基于现代汉语可逆句句型的分类,以"X+死+了"为切入点,选取"NP1+V+死+NP2+了"致使类句式为例,对语言环境中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NP1+V+死+NP2+了"致使类可逆句式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 可逆句 移位 V+死+了 语用
下载PDF
汉语可逆句的作格分析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辰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3,共6页
可逆句中两个占据主语和宾语语法位置的成分,可以互换位置而逻辑真值不变,表面看是主宾语法位置上的成分易位,实际上仅仅是"小句核心"整体在句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根据作格分析理论,介质和过程形成的"小句核心"构... 可逆句中两个占据主语和宾语语法位置的成分,可以互换位置而逻辑真值不变,表面看是主宾语法位置上的成分易位,实际上仅仅是"小句核心"整体在句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根据作格分析理论,介质和过程形成的"小句核心"构成一个最基本的语义场,可以不依靠外围成分独立实现为小句,因此无论介质在前还在后,与过程的关系都不会被语言使用者误解。可逆句的a式可分为两类:"外围成分—过程—介质"类和"介质—过程—外围成分"类,小句核心的整体移动导致受事介质居前或施事介质居后,形成b式。可逆句的允准和限制要遵守的6个假设原则,可以统一解释先前研究中不好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可逆句 作格分析 核心 动因 机制
原文传递
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下供动型可逆句的派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大然 刘冰 常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60,共11页
本文在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下对汉语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的派生关系和句法构造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一系列句法鉴别式,本文首先判定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表达的事件语义特征完全一致,并据此提出两者共享同一个基础性句法构造,该结构以事件... 本文在生成建构主义框架下对汉语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的派生关系和句法构造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一系列句法鉴别式,本文首先判定供动型可逆句两个变体表达的事件语义特征完全一致,并据此提出两者共享同一个基础性句法构造,该结构以事件功能语类v_(Hold)为核心,它先后引入两个句法地位平等的NumP,两者与v_(Hold)在合并顺序上的可选择性是此类句式发生论元交替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还提出,句中谓词作为光杆词根通过"方式融合"进入事件句法结构,这样可以较好地解释此类句式与普通及物结构在句法表现上的一些重要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动型可逆句 生成建构主义 事件功能语类 方式融合
原文传递
脑血管意外后可逆被动句的听理解研究
9
作者 汪洁 张萍 +2 位作者 张清丽 谢惠洁 郭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10,共4页
运用汉语四类可逆被动句对正常成人(45例)、右半球脑血管意外病人(31例)、左半球脑血管意外无失语病人(20例)、左半球脑血管意外失语症病人(20例)进行测验,以了解非语言中枢的脑损伤是否可造成可逆被动句的听理解困难... 运用汉语四类可逆被动句对正常成人(45例)、右半球脑血管意外病人(31例)、左半球脑血管意外无失语病人(20例)、左半球脑血管意外失语症病人(20例)进行测验,以了解非语言中枢的脑损伤是否可造成可逆被动句的听理解困难。结果表明,失语症病人与其他三组被试者之间存在差异,只有失语症病人可存在可逆被动句的听理解困难。失语组的四类可逆波动句型听理解之间无差异。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语三组被试可逆被动句听理解成绩之间无差异。同时,对失语组、对照组、右半球病变组、左半球病变无失语组被试的主动句与可逆被动句听理解比较,表明失语症组的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听理解有差异,对被动句的理解表现出更大的困难,其余三组主、被动句间无差异。进一步对失语组的可逆被动句与语段听理解进行比较,对可逆被动句的理解较语段的理解更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可逆被动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可逆存现句探析
10
作者 赵羽珂 《世界华文教学》 2021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可逆存现句是指主语和宾语在彼此交换语法结构位置后其基本语义能够保持不变的存现句,可用NP1+VP+NP2=NP2+VP+NP1表示。根据可逆存现句的述语特点,可将其分成“V着”类、动补结构类、“进/来”类三种。其中“V+着”类的述语为动词加“着... 可逆存现句是指主语和宾语在彼此交换语法结构位置后其基本语义能够保持不变的存现句,可用NP1+VP+NP2=NP2+VP+NP1表示。根据可逆存现句的述语特点,可将其分成“V着”类、动补结构类、“进/来”类三种。其中“V+着”类的述语为动词加“着”;动补结构类可逆存现句包含动结式、动趋式两种;“进/来”类的述语是“进/来”。可逆存现句可逆的原因主要是:主语处所性弱化和事物性增强,主宾语没有了施事受事之间那种绝对的动词义,从而增强了关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义 可逆句 存现
下载PDF
双数量供用型可逆句否定形式研究
11
作者 郭牧白 《进展》 2021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现代汉语中,可逆句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各类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过讨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双数量供用型可逆句的否定形式进行研究,并以“不了”与“不下”为例,试图为解释该句型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可逆句 否定形式
下载PDF
俄语服饰特征述体模型句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淑芬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6,共6页
在俄语中有一种极其常见的描写人的外表服饰特征的模型句。本文运用大量例句对该类原始模型句各成素的表达手段和词汇填充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介绍了该类模型句的结构语义变异句和同义可逆转换句。通过例句译文对比指出将在中国俄... 在俄语中有一种极其常见的描写人的外表服饰特征的模型句。本文运用大量例句对该类原始模型句各成素的表达手段和词汇填充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介绍了该类模型句的结构语义变异句和同义可逆转换句。通过例句译文对比指出将在中国俄语课堂突出该类模型句及其变异和同义转换句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特征述体 模型 类方位名词短语 结构语义变异 可逆转换
下载PDF
体词谓语句的分类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日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9-53,共5页
体词谓语句的分类周日安给事物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体词谓语句的描写则规是Np_1+Np_2,分类标准可以是多样的:主语构成、谓语构成、功用、结构等。语法学家给它分类,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成分类、功能类。例如,丁... 体词谓语句的分类周日安给事物分类,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体词谓语句的描写则规是Np_1+Np_2,分类标准可以是多样的:主语构成、谓语构成、功用、结构等。语法学家给它分类,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成分类、功能类。例如,丁声树、朱德熙、叶长萌、陈建民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德熙 丁声树 语法学家 个体词 方位名词 分类标准 陈述关系 可逆句 体词结构 修饰成分
下载PDF
一部有特色的语法著作——《现代汉语特殊句式》读后
14
作者 高更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1-42,共2页
最近,有机会读了宋玉柱教授的新著《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这是一部有特色的好书,读后获益匪浅。本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扩大了特殊句式的范围。一般语法书讲的特殊句式是连动句、兼语句、“把”字句、“... 最近,有机会读了宋玉柱教授的新著《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这是一部有特色的好书,读后获益匪浅。本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扩大了特殊句式的范围。一般语法书讲的特殊句式是连动句、兼语句、“把”字句、“被”字句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著作 “把”字 宋玉柱 “被”字 动态存在 连动 可逆句 特殊 存现 语法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