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貌改造运动
1
作者 林盛丰 《世界建筑》 2009年第5期22-27,共6页
台湾每年的公共工程建设预算达数千亿台币。公共工程的类型,包含了各级道路、桥梁、车站、机场、港口、渔港,学校、行政厅舍、新市镇、农地重划、风景区、河海工程、水岸、造林、水土保持工程等,不胜枚举。长期以来,台湾地貌即被这些公... 台湾每年的公共工程建设预算达数千亿台币。公共工程的类型,包含了各级道路、桥梁、车站、机场、港口、渔港,学校、行政厅舍、新市镇、农地重划、风景区、河海工程、水岸、造林、水土保持工程等,不胜枚举。长期以来,台湾地貌即被这些公共工程所形塑。以往这些工程,上焉者虽能满足其原定功能,却无暇顾及生态可持续、环境美学、人文历史、社区参与等多元价值,而有"治一经损多纬"的问题;下焉者可能连原定之目标都无法达成。地貌改造运动的目的,即在重新界定公共工程制造者的价值观、公共工程的决策过程以及制造流程。过去数年间通过地貌改造运动,我们已经局部扭转了若干粗制滥造的现象,改变了参与公共工程的公务员及专业者的价值观。此一运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隐含了减量、朴素与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这一价值观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与专业界的全面动员,必将逐步渗透到所有的公共建设,而及于台湾各个角落。台湾的民间工程,往昔房地产开发的豪华浮夸风因泡沫经济的崩溃而稍有转向,趋于理性简朴。城市市民也逐渐重视生态保护,而形成一种素朴的生活哲学。以公共工程为起点的台湾地貌改造,若可以与民间工程的理性设计潮流合流,则将可以相互激荡,而产生一种以可持续与朴素为主的环境美学观,再假以社区营造所产生的地域特色,则台湾岛屿与城市的地域美学,将可以逐渐成型。这也正是台湾地貌改造运动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公共工程 台湾地景 台湾地貌改造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