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巡抚刘铭传
1
作者 孙咸灼 《两岸关系》 2004年第6期58-59,共2页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0月,刘铭传领导的抗清保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建省,清廷命刘铭传担任台湾首任巡抚.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5月离开台湾,刘铭传任台湾巡抚7年,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刘铭传 保台 基隆 光绪十七年 台湾巡抚 清廷
原文传递
诗如人生:刘铭传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探究
2
作者 赵松林 陆发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作为淮军名将、首任台湾地区巡抚,刘铭传虽然出身寒微,但是处于艰难困苦环境中的他依然倾心向学,尤其醉心诗文,并且善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创作出诸多意蕴隽永、质朴清新的诗文,亦映照出晚清时期底层人物的生存图景... 作为淮军名将、首任台湾地区巡抚,刘铭传虽然出身寒微,但是处于艰难困苦环境中的他依然倾心向学,尤其醉心诗文,并且善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以诗歌的形式呈现出来,创作出诸多意蕴隽永、质朴清新的诗文,亦映照出晚清时期底层人物的生存图景、奋斗历程与思想风貌。刘铭传的诗歌中有表达个人心性的自抒抱负,有对归隐生活的遐想向往,也有对时局的认知关注,其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生动彰显了在萧瑟苦寒的生存环境中不泯向学的传奇人物形象,折射出新旧更替变局中成长起来的地方精英人物的精神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铭传 诗歌 淮军名将 台湾地区首任巡抚
下载PDF
快速发展的台湾铁路
3
作者 张培君 《交通与运输》 2015年第5期24-25,共2页
1887年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铁路线路以台北为中心,向东北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并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建成,总计铁路里程约为106公里。1887年间,台湾巡抚刘铭传秉持"兴造铁路为网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的新政方针... 1887年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铁路线路以台北为中心,向东北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并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建成,总计铁路里程约为106公里。1887年间,台湾巡抚刘铭传秉持"兴造铁路为网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的新政方针,奏准兴建台湾铁路,便在台北设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着手修建铁路。由于筑路器材主要购自英、德两国,工程设计也聘用英国工程师,所以铁路采用的是英国标准。1887年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铁路 铁路干线 刘铭传 台湾巡抚 奏准 英国标准 铁路里程 英国工程师 西部干线 高速铁路网
下载PDF
台湾省铁路剪影 被引量:1
4
作者 方齐盛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2期87-91,共5页
一、路网建设和铁路装备台湾铁路始建于清末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的时候。第一条铁路是从当时的行政中心台北到海港基隆,全长29公里,1887年四月开工,1891年十月完成。1893年十一月又向南延伸到新竹,长71公里。这两条铁路计100公里... 一、路网建设和铁路装备台湾铁路始建于清末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的时候。第一条铁路是从当时的行政中心台北到海港基隆,全长29公里,1887年四月开工,1891年十月完成。1893年十一月又向南延伸到新竹,长71公里。这两条铁路计100公里,轨距1067毫米,轨重18公斤,耗资100万两白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干线 台湾铁路 铁路装备 总重吨公里 行政中心 台湾巡抚 刘铭传 列车密度 列车公里 旅客平均行程
下载PDF
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十八)
5
作者 熊子杰 《黄埔》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第十八章台湾从何时重北轻南台湾巡抚刘铭传从1884年7月抵台,到1891年5月离台,都是在台北办公,台湾巡抚机关实质上已从台南迁至台北。1895年,日本人占据台湾也以台北为台湾政经中心。很明显,台湾重心由南转北是清末和日据时期开始的。
关键词 台湾巡抚 刘铭传 重北轻南 日据时期 台北
原文传递
评价刘永福应主要看其积极方面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春玲 袁仕仑 《印支研究》 1983年第2期45-48,共4页
越南史学家谭春玲的这篇文字,发表于一九六二年的越南《历史斫究》杂志。这一年越南史学界开展了评价刘永福和黑旗军在越南近代史上的作用的讨论。谭春玲的文章看法客观,并批驳了当时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对我们今天研宄刘永福和... 越南史学家谭春玲的这篇文字,发表于一九六二年的越南《历史斫究》杂志。这一年越南史学界开展了评价刘永福和黑旗军在越南近代史上的作用的讨论。谭春玲的文章看法客观,并批驳了当时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对我们今天研宄刘永福和黑旗军有一定参考价值,特将全文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福 九六 阮氏王朝 台湾巡抚 黄崇英 清朝政府 孤拔 宣光 中国史学界 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PDF
甲午清廷备战内幕(一)
7
作者 廖宗麟 《桂海论丛》 1985年第1期69-73,共5页
在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相近,而日本国小兵寡,跨海侵略,劳师袭远;中国则国大兵众,且多在本土作战,占有地利,因此,优势本来是在中国一边。但是,战争却以中国惨败、日本全胜而告结束。
关键词 对日作战 刘铭传 海军衙门 福建台湾巡抚 叶志超 孝钦显皇后 北洋大臣 东学党 直隶提督 广乙
下载PDF
简论邵友濂治台
8
作者 方圣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8-52,共5页
在担任台湾巡抚之前,邵友濂就与刘铭传紧密合作,为抗法斗争及丈田清赋作出贡献。待其接替刘铭传续任台湾巡抚后,更是为台湾的建设与治理尽心尽力,但奈何受制于财政支绌,不得不停办部分近代化举措;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邵友濂正在积极布防... 在担任台湾巡抚之前,邵友濂就与刘铭传紧密合作,为抗法斗争及丈田清赋作出贡献。待其接替刘铭传续任台湾巡抚后,更是为台湾的建设与治理尽心尽力,但奈何受制于财政支绌,不得不停办部分近代化举措;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邵友濂正在积极布防,朝廷的一纸调令却命其赴湘。正是基于其"停办"洋务和战时"逃跑"行为,人们对其评价多以负面为主。揆诸史实,此类批评忽视了当时的时空背景,对邵友濂而言并不公允,应对其重新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友濂 刘铭传 唐景崧 台湾巡抚
下载PDF
养廉银子难养廉
9
作者 李明宇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5年第7期60-,共1页
养廉银制度,是清世宗雍正皇帝创造的一套薪酬制度。因其实质是通过高薪来养廉,故此取名为"养廉银"。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对公务员实行低薪制,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官员账面上的收入与物价上涨的压力、官场应酬的需求相比显得... 养廉银制度,是清世宗雍正皇帝创造的一套薪酬制度。因其实质是通过高薪来养廉,故此取名为"养廉银"。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大多对公务员实行低薪制,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官员账面上的收入与物价上涨的压力、官场应酬的需求相比显得更为有限,社会上官员盘剥百姓、官场中上级盘剥下级的动机就尤其强烈。于是,早从明朝开始,各级官员就以"火耗"——冶炼白银时的自然原料损耗为借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廉银制度 子难 火耗 雍正皇帝 清世宗 公务人员 皇权专制 台湾巡抚 继任者 了明
下载PDF
铭传乡中心学校
10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第21期F0003-F0003,共1页
淮军故里、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家乡的铭传乡中心学校,建于2014年9月,现辖井王、聚星两所村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在校生700余名,入园幼儿近90名。中心学校本部坐落于铭传乡乡政府所在地的南分路街道,学区分布于铭传乡西部的11个村,服务人口... 淮军故里、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家乡的铭传乡中心学校,建于2014年9月,现辖井王、聚星两所村小学及中心幼儿园。在校生700余名,入园幼儿近90名。中心学校本部坐落于铭传乡乡政府所在地的南分路街道,学区分布于铭传乡西部的11个村,服务人口2.4万人。校本部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50人,教师38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幼儿园 乡政府所在地 台湾巡抚 刘铭传 学区 在校生 村小学 入园
下载PDF
“三起三落”邵洵美
11
作者 朱少伟 《档案春秋》 2017年第9期46-48,共3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出版业非常兴旺,许多书店的赢利比较可观。但是,邵洵美在沪办金屋书店、时代图书公司等却不图赚钱,而是作为一种事业。可以说,他是一位“虽败犹荣”的出版家,留下的不少书刊至今依然堪称精美。新婚获文化界朋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出版业非常兴旺,许多书店的赢利比较可观。但是,邵洵美在沪办金屋书店、时代图书公司等却不图赚钱,而是作为一种事业。可以说,他是一位“虽败犹荣”的出版家,留下的不少书刊至今依然堪称精美。新婚获文化界朋友诚贺邵洵美出身于豪门,其祖父邵友濂在晚清担任过上海道台、湖南巡抚、台湾巡抚等职,外祖父盛宣怀则是近代洋务大员。据说,他在周岁“抓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洵美 金屋书店 台湾巡抚 出版家 邵友濂 湖南巡抚 上海道台 图书公司 徐志摩 杂志社记者
下载PDF
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写在电视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播出之际
12
作者 翁飞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1-33,共3页
1884年,中法战争的烽烟从中国的西南边陲烧向东南沿海,祖国宝岛台湾危在旦夕。庐州府大潜山下,一位养疴田园的淮军名将奉诏出山.临危受命,领导台湾军民成功地进行了抗法保台的侵略战争;战后,台湾建省,他又首任台湾巡抚,为台湾... 1884年,中法战争的烽烟从中国的西南边陲烧向东南沿海,祖国宝岛台湾危在旦夕。庐州府大潜山下,一位养疴田园的淮军名将奉诏出山.临危受命,领导台湾军民成功地进行了抗法保台的侵略战争;战后,台湾建省,他又首任台湾巡抚,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呕心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理想主义 故事情节 人物塑造 历史题材
原文传递
历史当永远铭记——电视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观后
13
作者 易光群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电视剧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历史人物题材 人物塑造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传承与变革:京剧在台湾的现代化走向——以姚一苇的戏剧创作为考察对象
14
作者 刘丽 胡莉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50-264,共15页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为给母亲祝寿,特地从北京邀请京剧班来台表演,京剧自此传到台湾,并在台湾落地生根,被称为"平剧"、"国剧"。据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台湾平剧史》所言:"平剧名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为给母亲祝寿,特地从北京邀请京剧班来台表演,京剧自此传到台湾,并在台湾落地生根,被称为"平剧"、"国剧"。据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台湾平剧史》所言:"平剧名词之来源,系因清末民初,由西洋回来的留学生,未到过北京,只在上海看过皮黄戏,好脚都北京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一苇 戏剧创作 左伯桃 台湾光复 孙飞虎 台湾巡抚 王魁负桂英 刘铭传 现代戏剧 羊角哀
原文传递
刘铭传及其在台湾的“新政”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密察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9-63,共5页
刘铭传(1836—1896),在1884年7月,因备御法国攻台,奉清廷之命,以巡抚衔来台督办台湾事务;10月,补授福建巡抚,仍驻台湾督办防务。翌年(1885),中法和议,但刘铭传仍留台湾,'次第筹办设防、练兵、抚番、清赋';10月,改福建巡抚为台... 刘铭传(1836—1896),在1884年7月,因备御法国攻台,奉清廷之命,以巡抚衔来台督办台湾事务;10月,补授福建巡抚,仍驻台湾督办防务。翌年(1885),中法和议,但刘铭传仍留台湾,'次第筹办设防、练兵、抚番、清赋';10月,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嗣经奏准如甘肃、新疆之制,称'福建台湾巡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铭传 福建巡抚 福建台湾巡抚 补授 林朝栋 备御 林维源 奏准 丁日昌 山区开发
原文传递
漫话台湾京剧
16
作者 张文彦 《中国京剧》 1992年第2期22-23,共2页
京剧在台湾被称为“平剧”或“国剧”。它在台湾上演最早的年代要追溯到清代。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剧团到台湾演出,因为语言是京腔,观众大部分是士绅、官员,所以民众称它为京班或正音。当时台北的“淡水馆”是文武百官的娱乐场... 京剧在台湾被称为“平剧”或“国剧”。它在台湾上演最早的年代要追溯到清代。当时,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剧团到台湾演出,因为语言是京腔,观众大部分是士绅、官员,所以民众称它为京班或正音。当时台北的“淡水馆”是文武百官的娱乐场所,而最初的民营戏馆是1896年建筑在城内的“浪花座”。以后又有“台北座”、“十字馆”、“荣座”等。因日本人都集中住在城内,因此,戏馆都设在城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座 台湾光复 台湾巡抚 梅葆玖 刘铭传 叶少兰 《四郎探母》 辕门斩子 刘长瑜 李世济
原文传递
台湾地区广西同乡会的桂台情缘
17
作者 王玉国 《两岸关系》 2022年第3期55-56,共2页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台湾处于东南海疆。早在清代,桂籍唐景崧出任台湾巡抚,刘永福率以广西人为主的黑旗军保卫台湾。1949年前后,大批广西人随国民党辗转迁往台湾,组建同乡会,传承桂台情缘。凝聚同乡,薪火相传台湾光复后,桂籍人士陆续赴台...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台湾处于东南海疆。早在清代,桂籍唐景崧出任台湾巡抚,刘永福率以广西人为主的黑旗军保卫台湾。1949年前后,大批广西人随国民党辗转迁往台湾,组建同乡会,传承桂台情缘。凝聚同乡,薪火相传台湾光复后,桂籍人士陆续赴台。1948年6月,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召开会员大会,通过组织章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章程 桂台 台湾光复 台湾巡抚 同乡会 唐景崧 刘永福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
18
作者 林桂平 《高中生(高考)》 2005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刘铭传 近代化 台湾巡抚
原文传递
刘铭传与台湾防务
19
作者 陈婷 杨春雨 《中国军事科学》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刘铭传是清政府委任的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任7年中,他大力推动台湾省的防务建设,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本文研究和介绍了刘铭传加强台湾防务的主要措施、特点、影响及意义。
关键词 刘铭传 清朝 台湾巡抚 防务建设 管理体制
全文增补中
李经芳签订“割台让渡证书”始末
20
作者 张明金 《百年潮》 CSSCI 2000年第11期16-20,共5页
19世纪末的岛国日本,凭借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很快成为亚洲的军事强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狭小的岛国面积,使其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大陆国家的扩张更加急不可耐。因此,于189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 19世纪末的岛国日本,凭借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很快成为亚洲的军事强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狭小的岛国面积,使其在历史上形成的对大陆国家的扩张更加急不可耐。因此,于189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史称为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蒙受败战的屈辱之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祖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李合肥 李经 桦山资纪 《马关条约》 台湾巡抚 清廷 日本政府 让渡 台北 台湾 割台 横滨 日本 证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