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断裂危险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韶稳 詹文欢 +1 位作者 张帆 朱俊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30,共12页
利用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的资料,计算了由台湾海峡7.3级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震后余震的分布与应力场的情况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震源地分布的角度对库仑应... 利用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的资料,计算了由台湾海峡7.3级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震后余震的分布与应力场的情况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震源地分布的角度对库仑应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正演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在距震中相对较远的区域与余震分布的一致性较好,约90%的余震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在震中附近计算出的库仑应力变化比较复杂,与余震的分布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在距震中较远的区域,库仑应力变化能比较好的反映余震的分布,而在震中附近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则比较复杂。以闽粤滨海断裂带为接收断层计算了其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其西南段上的应力增加,促使其活动性增强,认为在闽粤滨海断裂带与NW走向的上杭-东山断裂交汇的南澎岛-东山岛海域发生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应力变化 台湾海峡7.3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断裂危险性
下载PDF
台湾地区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及其触发火山活动的可能性分析
2
作者 宋雨佳 盘晓东 +3 位作者 康建红 顾国辉 关升 李萌萌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92-298,共7页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在台湾地区花莲县海域(23.81°N,121.74°E)发生7.3级地震,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此次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灾害影响,以及受地震作用导致山体崩塌的龟山岛火山活动等方面...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在台湾地区花莲县海域(23.81°N,121.74°E)发生7.3级地震,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对此次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灾害影响,以及受地震作用导致山体崩塌的龟山岛火山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针对此次地震是否会触发龟山岛火山活动的可能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地震及高光谱气体数据分析可知,龟山岛火山尚未出现明显的异常响应;随后通过引入地震对潜在火山触发的无维指数来定量判断触发的可能性,经测算触发指数TRIGI值为19.8(>10),短期内地震触发龟山岛火山喷发的可能性较低,从定性定量上分析龟山岛火山当前仍处于休眠状态。未来将继续收集完善火山喷发前的宏微观前兆异常资料,跟踪研判火山活动状态,得出更精准可靠的触发可能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7.3地震 龟山岛火山 火山活动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级地震:巴颜喀喇地块侧向挤出的构造响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传勇 张竹琪 +6 位作者 赵翠萍 吴国栋 刘建明 陈建波 胡伟华 宋和平 姚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26-3237,共12页
青藏高原中北部的巴颜喀喇地块是近年来强震最为活跃的地区,自1997年以来在地块周围发生了一系列7级以上地震.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地块西边界附近的硝尔库勒盆地南缘,该区是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断裂和东昆仑断裂等多组不同... 青藏高原中北部的巴颜喀喇地块是近年来强震最为活跃的地区,自1997年以来在地块周围发生了一系列7级以上地震.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地块西边界附近的硝尔库勒盆地南缘,该区是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断裂和东昆仑断裂等多组不同走向大型走滑活动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不同断裂走向的突然转变及滑动速率差异使该地区形成局部的拉张应力状态,发育了多条NE和近SN向的左旋正断裂.通过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结果等资料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西南端的一条次级断裂——硝尔库勒断裂,地震破裂特征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性质.在巴颜喀喇地块这一轮的强震活动中,其北边界和东边界都显示块体向东挤出约7m的位移量,但块体西边界产生的伸展量明显与整个块体向东的位移量不协调,2014年于田MS7.3级地震是巴颜喀喇地块向东挤出的构造响应和应变调整.模拟结果显示阿尔金主断裂上的库仑应力有所增加,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可能为下一个强震活跃区,特别是阿尔金断裂的中西段,是今后应该重点关注和监视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MS7.3地震 阿尔金断裂带 侧向挤出 构造响应 巴颜喀喇地块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在于田7.3级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军 宋立军 +3 位作者 兰陵 陈述新 李亚芳 古丽孜帕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915-920,共6页
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背景及当前灾情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了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的架构与设计,以及客户端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服务器端的业务处理流程,并对灾情报送、存储上传及获取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同... 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背景及当前灾情获取的主要途径,分析了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的架构与设计,以及客户端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服务器端的业务处理流程,并对灾情报送、存储上传及获取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在于田7.3级地震的灾情快速报送和获取中。实践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Android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ANDROID 地震应急 灾情速报 手机终端
下载PDF
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前西昆仑地形变的GPS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杰 王晓强 +2 位作者 王琪 方伟 宋和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63,共8页
利用GPS观测资料计算并获取了2008年新疆西昆仑地区于田7.3级地震发生前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通过速度场分布研究了区域内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结果表明:震中以南的龙木错断裂呈左旋走滑性质的运动特征,走滑速率为1.2~2.5mm/a;震中以... 利用GPS观测资料计算并获取了2008年新疆西昆仑地区于田7.3级地震发生前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通过速度场分布研究了区域内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结果表明:震中以南的龙木错断裂呈左旋走滑性质的运动特征,走滑速率为1.2~2.5mm/a;震中以北的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滑动速率为5mm/a;震中北西面的康西瓦断裂的左旋走滑平均速率约为3~7mm/a。区域应变场分布一定程度上受断裂带分布的影响。7.3级地震就位于断裂活动交汇的部位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GPS测量 西昆仑构造带 水平运动 滑动速率 最大剪应变
下载PDF
安居富民工程在2008年、2014年于田7.3级地震中的减灾效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军 胡伟华 +3 位作者 李志强 宋立军 谭明 古丽孜帕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8,共6页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北京时间),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Ⅸ度。灾区曾遭受过2008年于田7.3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之后近6年来大力推进的安居富民工程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北京时间),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Ⅸ度。灾区曾遭受过2008年于田7.3级地震灾害的严重影响,之后近6年来大力推进的安居富民工程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将2008年、2014年两次于田7.3级地震抗震安居房和安居富民房面积替换为安居工程改造前的简易房屋计算抗震房减灾效益可以看出,相对于2008年于田7.3级地震,本次地震由于灾区覆盖率较高,居住房的经济损失减少3.8亿元,恢复重建经费减少12.9亿元,失去住所户数减少1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安居富民工程 震害 减灾效益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金 王琼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基于新疆及西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的前震、主震及早期MS≥3.5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7.3级强震为带有正断分量的走滑型地震,结合震源区的构造和余震分布,节面I走... 基于新疆及西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的前震、主震及早期MS≥3.5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7.3级强震为带有正断分量的走滑型地震,结合震源区的构造和余震分布,节面I走向241°/倾角90°/滑动角-22°,判定该节面代表了主震的发震断层面。主震主压力轴方位为194°,与该区历史中强震主压应力P轴方位近NS向较为接近。其5.4级前震和主震震源机制解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8次余震中有10次为走滑型地震,其中6次为正断型,2次为逆断型,且70%的地震的P轴方位近SN向。此次7.3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为5~28km,而大部分地震为15~20km,略大于本文得到的主震震源深度1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震源机制 CAP方法 余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地壳形变、构造地貌与孕震构造模型研究——以2008年与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葛伟鹏 袁道阳 +1 位作者 邵延秀 陈继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0-723,共14页
为了清晰认识发生于青藏高原西北部2008年与2014年的两次于田MS7.3地震发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地貌特征,本文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喀喇昆仑—西昆仑—康西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活动断裂研究资料、相对于塔里木盆地... 为了清晰认识发生于青藏高原西北部2008年与2014年的两次于田MS7.3地震发震构造环境与构造地貌特征,本文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分析"喀喇昆仑—西昆仑—康西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区域活动断裂研究资料、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两期GPS速度场资料和区域运动学特征等讨论两次MS7.3地震所处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构造环境和地壳运动学特征,分析喀喇昆仑断裂、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段、龙木错-邦达错断裂及贡嘎错断裂所围限的西昆仑地块的地质构造背景、阿尔金断裂西南端发震断裂活动性及孕震环境等发震构造基本条件;进而利用"地形剖面"方法及断裂分布特征分析震源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给出晚第四纪以来的地貌形态与发震构造的关系,从区域构造地貌学和GPS地壳运动学的角度探讨中上地壳变形特征及孕震过程;最后讨论区域孕震构造、克尔牙张性裂谷演化过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等。通过地形剖面及区域地貌综合分析新疆于田2008年MS7.3拉张型发震构造和2014年MS7.3走滑拉张型地震的发震构造特点的区别,认为2014年发生的地震可能与2008年MS7.3地震同震库伦应力变化、触发过程及震后变形过程密切相关,并且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存在明显的东西向拉张性构造单元,可能与青藏高原1015 Ma以来的地壳减薄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于田7.3地震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地貌特征 GPS速度场 发震构造模型 青藏高原西北部 区域地壳运动特征 区域孕震构造
下载PDF
近年于田2次7.3级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在华 张元生 张治广 《内陆地震》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地震处理软件,对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亮温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08年3月21日和2014年2月14日于田2次7.3级地震的热红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热红外异常特征周期均为64天,震中发生于热异常区边缘和热异常条带交... 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地震处理软件,对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亮温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08年3月21日和2014年2月14日于田2次7.3级地震的热红外异常特征。结果表明,热红外异常特征周期均为64天,震中发生于热异常区边缘和热异常条带交汇部位;2008年地震短临异常显著,2014年地震中短期异常明显;西昆仑和阿尔金断裂带的热异常起伏程度相似,热红外异常可能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在监测能力弱的地区,开展热红外资料在地震预测应用研究工作,可以弥补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热红外异常 亮温 静止卫星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中安居富民工程的减灾效益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军 李志强 +2 位作者 宋立军 谭明 李洪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81,共6页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北京时间),新疆于田县发生了7.3级地震。根据现场调查,该次地震最高烈度为9度。灾区曾遭受过2008年于田—策勒7.3级地震灾害严重影响,之后近6年来大力推进的安居富民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北京时间),新疆于田县发生了7.3级地震。根据现场调查,该次地震最高烈度为9度。灾区曾遭受过2008年于田—策勒7.3级地震灾害严重影响,之后近6年来大力推进的安居富民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本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安居富民工程,可以看出本次地震由于灾区覆盖率较高,居住房屋减少经济损失3.8亿元,减少恢复重建经费12.9亿元,减少失去住所户数1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安居富民工程 震害 减灾效益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震源参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鹏 郑建常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270,共9页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本文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前震和余震序列的波形资料,对S波记录谱进行仪器响应、传播路径和场地响应的校正后,基于Brune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了于田地震序列102次ML≥3.0级地震的地震...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本文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前震和余震序列的波形资料,对S波记录谱进行仪器响应、传播路径和场地响应的校正后,基于Brune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反演了于田地震序列102次ML≥3.0级地震的地震矩、视应力、拐角频率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震级为3.0~5.0级;地震矩为3.46×10^11~2.08×10^15N·m;视应力为1.48×10^5~1.16×10^6Pa,均值1.71×10^5Pa;拐角频率为1.4~7.1Hz。通过分析视应力及拐角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知,于田7.3级地震前震序列的视应力明显高于余震序列,而前震序列的拐角频率明显低于余震序列。主震前视应力出现高值,表明在主震区积聚了较多的应力,随后在应力值降低后的缓慢升高过程中发震,由于释放了大量的应力,震后视应力值又逐渐降低,表现为低应力的余震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应力 2014年于田7.3地震 拐角频率 震源参数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级地震的回顾性预测讨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安宁 郭增建 《华南地震》 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
静中动判据、异年倍九律、三性法、高山峰指标是郭增建研究组提出的中期与短期的预测指标。用这几个指标回顾性地讨论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南MS7.3级地震的中期和短临预测。
关键词 静中动判据 异年倍九律 三性法 高山峰指标 于田7.3地震 中期与短期预测.
下载PDF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学忠 蒋长胜 李燕娥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4期18-28,共11页
本文分析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的可能发震构造,介绍了中期地震预测情况以及地震发生时全球、我国大陆地区及周边几个重要地区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并分析了震前出现的可能地震活动异常现象,以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次地震... 本文分析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的可能发震构造,介绍了中期地震预测情况以及地震发生时全球、我国大陆地区及周边几个重要地区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并分析了震前出现的可能地震活动异常现象,以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次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于田7.3地震 发震构造 中期预测 地震活动异常
下载PDF
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及部分强余震震源参数的重新测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成荣 唐明帅 《内陆地震》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通过补充新疆、西藏和青海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地震波形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和最初的4个中强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将其结果与地震目录结果和地震震相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新疆 于田7.3地震 震源参数 重新定位 单侧破裂
下载PDF
2016年日本九州岛7.3级地震前及同震地壳运动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国华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7,共10页
从http:∥geodesy.unr.edu网站可获得Geoffrey Blewitt用GIPSY软件处理得到的全球大量GPS站坐标。本文主要利用该网站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23日日本九州岛及其附近250多个GPS连续观测站及其他站的IGS08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获取201... 从http:∥geodesy.unr.edu网站可获得Geoffrey Blewitt用GIPSY软件处理得到的全球大量GPS站坐标。本文主要利用该网站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23日日本九州岛及其附近250多个GPS连续观测站及其他站的IGS08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获取2016年4月16日日本九州岛7.3级地震同震位移、震前水平应变积累和区域参考框架位移。位于中国大陆北京附近的GPS连续观测站BJFS观测结果保持长期稳定,因而主要采用此站作为区域位移参考框架核心站,得到此次日本九州岛7.3级地震震前位移时空变化图像。该地震震前水平位移的主要特征是震源附近地壳运动处于闭锁状态。水平应变积累表明,震前在震中的东北方有第一剪应变γ1积累异常区,震前异常范围不断扩大,幅度逐渐增大,异常范围达到2 000km2。但该网站得到的2015年11月26日后BJFS站数据处理结果的E分量变化为更换接收机和天线所致。为研究震前短期变化,比较了东亚大陆韩国SUWN和DAEJ这2个GPS连续观测站和北京附近另一个GPS连续观测站BJSH的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表明这3个站变化一直保持平稳且一致。采用BJSH作为区域位移参考框架核心站得到的位移时间序列表明,此次大地震前位移无明显的短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水平位移 GPS 地震前兆 2016年日本九州岛7.3地震
下载PDF
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及2008、2014年于田2次7.3级地震之间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亚男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6,共16页
在前人关于于田地区地壳水平分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台GPS连续观测资料粗略确定各层的粘滞系数。基于粘弹水平分层模型,分别计算了2008、2014年2次于田7.3级地震的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采用"直接"余震... 在前人关于于田地区地壳水平分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台GPS连续观测资料粗略确定各层的粘滞系数。基于粘弹水平分层模型,分别计算了2008、2014年2次于田7.3级地震的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采用"直接"余震频次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区域范围内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理论地震频次。提出了基于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对比以及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距离衰减曲线拟合残差对比估计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的方法。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与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最大后续地震震级为MS7.2~7.5,而2014年于田7.3级地震的最大后续震级估计为MS6.3。前者与2014年于田地震7.3的震级非常接近。由于震级相同、空间距离较近、时间间隔较短、区域外力作用相同、2次地震构造关联性较强且具有较明确的应力相互作用等,因而认为2008、2014年2次7.3级地震构成一对广义的双震型地震,这与该区域以往序列类型特点相吻合。对震级下限及G-R关系b值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显示,当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确定之后,震级下限对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影响不大,但G-R关系b值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年于田7.3地震 2014年于田7.3地震 粘弹水平分层结构模型 粘滞系数 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后续最大地震
下载PDF
基于多波段遥感影像绘制震中分布图——以2014年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序列为例
17
作者 王范霞 李艳永 +1 位作者 热依木江.艾尼瓦尔 张志斌 《高原地震》 2015年第4期47-52,共6页
GMT是一款具有灵活性强、功能强大的绘图软件。以多波段的遥感影像TM为例,通过绘制2014年于田7.3级地震序列震中分布图,详细介绍了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在GMT中加载方法和处理流程。
关键词 GMT DEM 多波段遥感影像 于田7.3地震
下载PDF
日本福岛7.3级地震区域震害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费一凡 陈星雨 +3 位作者 程庆乐 党纪 苏迪 陆新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基于近实时区域震害评估系统RED-ACT,对2021年2月23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的7.3级地震开展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地面运动破坏力分析,包括典型强震记录分析、震中附近台站周围的建筑震损、人体感受和滑坡风险分析。基于实际震害调查结果... 基于近实时区域震害评估系统RED-ACT,对2021年2月23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东部海域的7.3级地震开展了震中附近区域的地面运动破坏力分析,包括典型强震记录分析、震中附近台站周围的建筑震损、人体感受和滑坡风险分析。基于实际震害调查结果,对比了RED-ACT系统、日本NIED-CRS系统和美国PAGER系统的震害评估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RED-ACT系统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能够为震后应急响应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记录 地震破坏力 日本福岛7.3地震 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 RED-ACT
下载PDF
模拟PLUM方法在2021年日本福岛县近海M7.3级地震中的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丽霞 单振东 +1 位作者 马荣 景立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9,共8页
2021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M 7.3级地震,产生强烈振动,此次地震被认为是“3.11”地震的余震。首先介绍了PLUM方法的原理及日本气象厅地震预警系统对于PLUM方法的应用,评述了JMA地震预警结果。通过模拟PLUM方法在此次地震中的表... 2021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M 7.3级地震,产生强烈振动,此次地震被认为是“3.11”地震的余震。首先介绍了PLUM方法的原理及日本气象厅地震预警系统对于PLUM方法的应用,评述了JMA地震预警结果。通过模拟PLUM方法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现,由预测精度和有效预警时间两个指标来评估该方法的性能,并与日本气象厅发布的预警信息对比。模拟结果显示:受限于地震数据以及PLUM方法本身的原理,在震后第24 s发出第一次警报,不及使用P波预警与PLUM相结合的JMA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在地震前期0~40 s处于烈度剧烈上升阶段,预测精度较差;40 s之后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预测精度高达100%。PLUM方法可以有效克服点-源模型中的弊端,特别是在多个地震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预警效果良好,将PLUM方法纳入我国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 7.3地震 PLUM方法 预测精度 有效预警时间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国 《内陆地震》 2015年第4期353-361,共9页
分析和田测震、电磁、形变资料,发现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震前3种监测手段均不同程度出现异常,异常时间和形态各有不同。通过对异常特征研究分析,认为于田7.3级地震震前地震活动,电磁场的"反向对称"异变,形变的异常加... 分析和田测震、电磁、形变资料,发现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震前3种监测手段均不同程度出现异常,异常时间和形态各有不同。通过对异常特征研究分析,认为于田7.3级地震震前地震活动,电磁场的"反向对称"异变,形变的异常加速、拐弯、打结,都反映出此次地震在地壳运动、应力积累、调整以及能量的释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较大的孕震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7.3地震 前兆异常 和田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