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太平洋台风“海棠”结构的GPS下投式探空仪观测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舒守娟 王元 宋金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3-944,共12页
以0505号强台风"海棠"为例,利用"侵台台风之飞机侦察及下投式探空仪观测实验"(Dropsonde Observations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DOTSTAR)提供的高垂直分辨率GPS下投式探空仪(Dropsonde)... 以0505号强台风"海棠"为例,利用"侵台台风之飞机侦察及下投式探空仪观测实验"(Dropsonde Observations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DOTSTAR)提供的高垂直分辨率GPS下投式探空仪(Dropsonde)观测资料,研究和比较了2次观测时段"海棠"的动力及热力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第2次观测时的"海棠"在气旋式入流的强度和范围、高层暖区的强度和范围等方面均较第1次明显增强和扩大,且"海棠"环流的顶层发展出了一定强度和厚度的反气旋出流,加上"海棠"逐步移入高海温区和处于有利的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海棠"进一步增强;其次,用该观测资料对Frank等1999和2001年的数值模拟结果(垂直风切变通过激发热带气旋眼墙内部垂直运动的一波不对称结构而导致热带气旋结构的不对称分布)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分析结果与Frank等的数值模拟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解释了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台风不对称结构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下投式探空仪 台风结构 垂直风切变
下载PDF
0505号台风“海棠”灾害的初步诊断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薛根元 诸晓明 朱健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30-35,共6页
0505号台风“海棠”(Haitang)是一个范围广、强度大、路径复杂的台风,在其生命史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该台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严重灾害。在对台风灾害和环流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Q矢量和螺旋度等诊断方法,... 0505号台风“海棠”(Haitang)是一个范围广、强度大、路径复杂的台风,在其生命史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该台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严重灾害。在对台风灾害和环流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Q矢量和螺旋度等诊断方法,对该台风在浙闽地区造成强降雨的成因作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台风外围螺旋云带、台风密蔽云造成台湾省和大陆东南部地区强降雨,其外围东南急流中的云团也引发了强降雨,而台风减弱后的残留低压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在华北区产生了强对流天气和强降雨。通过对该台风登陆前后Q矢量辐合辐散情况的诊断可用来判断当时的垂直运动分布,而对螺旋度的分析,发现该台风的螺旋雨带在低层相对螺旋度场上反映为正的大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台风灾害 诊断 研究
下载PDF
1710号台风“海棠”前部龙卷天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史达伟 李超 +1 位作者 韩桂荣 陈小宇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9,共7页
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和淮安S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1710号台风"海棠"环流前部的一次龙卷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由台风残留低压引发,环境分析显示淮安地区低层位于急... 使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时热带气旋资料和淮安S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1710号台风"海棠"环流前部的一次龙卷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由台风残留低压引发,环境分析显示淮安地区低层位于急流辐合区,高层500 hPa位于辐散区,有利于对流发展。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分析显示龙卷发生前后存在正负速度对涡旋形成和发展。底层强垂直风切变和垂直速度不均匀分布,有利于激发龙卷天气的发生或者促进龙卷天气的维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龙卷 风垂直切变 多普勒雷达 涡度
下载PDF
“海棠”(Haitang)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成因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1 位作者 曾刚 王咏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3-1342,共10页
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省前后所引发的降水呈明显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逐时MT1R静止气象卫星IR1云图分析揭示,陆地上台风环流云系呈南北非对称分布。浓白色的降水云区主要位于台风北侧,而在此期间,台风南侧云系则... 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省前后所引发的降水呈明显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逐时MT1R静止气象卫星IR1云图分析揭示,陆地上台风环流云系呈南北非对称分布。浓白色的降水云区主要位于台风北侧,而在此期间,台风南侧云系则相对较暗。在WRF模式成功模拟的基础上,分析模拟的700 hPa高度上相对湿度和垂直上升运动场表明,垂直上升运动场呈现出与降水场相似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而台风南北两侧空气相对湿度呈均匀分布。进一步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简称地形因子)分析表明,Q*矢量散度辐合区、地形因子强迫产生的垂直上升速度区都呈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综合考虑指出,"海棠"台风降水分布的南北非对称性,主要由动力因子(Q*矢量(相当于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与地表摩擦以及垂直上升运动场)引起的,而热力条件(包括相对湿度)是不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台风降水 非对称分布
下载PDF
双台风“纳沙”“海棠”期间福州降水δ18O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健榕 许涛 姜修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2期34-40,共7页
基于2017年第9号台风“纳沙”和第10号台风“海棠”登陆前后福州降水同位素数据,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分别来源于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双台风期间福州降水中δ18O值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双台风期间,δ18O值变化范围为-2.6‰^-17.0... 基于2017年第9号台风“纳沙”和第10号台风“海棠”登陆前后福州降水同位素数据,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分别来源于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双台风期间福州降水中δ18O值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双台风期间,δ18O值变化范围为-2.6‰^-17.0‰,振幅达14.4‰。2个不同水汽来源的台风影响期间,福州降水δ18O的变化均呈现出3个阶段的变化特征,近似“几”字形。2个台风的前端和尾端降水δ18O值相对偏正,平均值为-6.9‰^-8.9‰,接近福州夏季降水δ18O平均值,受蒸发效应影响显著;而中端降水δ18O值极端偏负,平均值分别为-13.4‰和-12.4‰,远低于福州夏季降水δ18O平均值。研究发现,台风中端降水δ18O值的极端偏负与水汽来源、水汽通道及降水量的变化关系较小,主要受“云雨区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纳沙” 台风“海棠” 降水δ18O 云雨区效应
下载PDF
“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岳彩军 寿绍文 +1 位作者 曾刚 王咏青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暴雨(A1)、大暴雨(A2)及特大暴雨(A3)区中潜热(大尺度潜热加热和对流潜热加热)、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因子(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的计算及对比分析,定量探讨了"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结果表明,潜热加... 通过对暴雨(A1)、大暴雨(A2)及特大暴雨(A3)区中潜热(大尺度潜热加热和对流潜热加热)、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因子(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的计算及对比分析,定量探讨了"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结果表明,潜热加热在整个台风登陆过程中,基本都有助于A2与A1之间雨强差异形成,且在台风登陆后约1/3时段内对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有明显贡献。对于Q*矢量强迫作用,台风登陆前,仅有助于A2与A1之间雨强差异形成,在台风登陆后,则对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贡献明显。地形因子作用在台风登陆前,仅有助于A3与A1、A2之间雨强形成差异,但在台风登陆后,则有利于A1、A2及A3之间雨强差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不同级别暴雨 雨强差异成因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海棠”台风(2005)暴雨及其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岳彩军 韩志惠 +2 位作者 顾问 唐玉琪 谈建国 《暴雨灾害》 2017年第4期293-300,共8页
"海棠"台风(2005)再次登陆福建省前后24 h期间(2005年7月19日00时—20日00时(世界时,下同)),给位于台风路径右侧的福建省东北部及浙江省境内(记为R区)造成大范围暴雨,同时,位于台风路径左侧福建省中南部及广东省境内(记为L区... "海棠"台风(2005)再次登陆福建省前后24 h期间(2005年7月19日00时—20日00时(世界时,下同)),给位于台风路径右侧的福建省东北部及浙江省境内(记为R区)造成大范围暴雨,同时,位于台风路径左侧福建省中南部及广东省境内(记为L区)仅有小雨发生,台风路径左右两侧暴雨落区呈明显非对称分布。基于WRF模式模拟结果诊断分析了"海棠"台风(2005)暴雨及其非对称分布特征成因,结果表明:(1)中尺度天气系统对"海棠"台风暴雨的垂直运动场的强迫作用是主要的,大尺度天气系统所起的强迫作用基本处于次要位置。地形抬升对"海棠"台风暴雨形成一直起着稳定、持续的促进作用,地表摩擦作用主要在台风登陆以后与"海棠"台风暴雨形成密切相关。(2)Q矢量强迫产生的降水场、地形强迫产生的降水场均呈左右非对称分布特征,气象因子是"海棠"台风降水非对称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它一方面直接导致降水非对称特征形成,同时还引发地形因子强迫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界定诊断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对于R区来讲,存在强烈的上升运动,并将低层汇聚的充沛水汽向上层输送,导致R区强降水发生,而对于L区来讲,上述与降水发生密切相关条件均较R区弱,不利于强降水发生。最后,对未来台风降水成因研究工作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2005) 暴雨 非对称分布 成因
下载PDF
“海棠”台风远距离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范学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 对2005年"海棠"台风倒槽造成河南特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结果表明:倾斜涡度发展是暴雨产生和加强的重要机制之一,暴雨产生在eθ线陡立密集区内,湿位涡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边界层内925hPa具有MPV1>0、MPV2<0的特征,此次暴雨产生在正的MPV1中心附近,有利的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降水 湿位涡 倾斜涡度发展 “海棠台风
下载PDF
浙江省洞头县5#台风——“海棠”引发地质灾害浅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正华 赵建明 +1 位作者 姜云 徐登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5#台风——“海棠 高强度降雨 地质灾害 成因 防治
下载PDF
“海棠”台风触发的吉林省一例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李佳奇 刘娜 马睿妍 《新农民》 2020年第28期18-18,共1页
本文利用预报数值产品对2017年10号台风“海棠”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此次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地面主要受减弱台风北上形成低压带,低空850hpa有明显的西南风急流和切变线存在,同时高空500hPa配合明显冷槽,副高东撤过程中能量集... 本文利用预报数值产品对2017年10号台风“海棠”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此次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地面主要受减弱台风北上形成低压带,低空850hpa有明显的西南风急流和切变线存在,同时高空500hPa配合明显冷槽,副高东撤过程中能量集中与冷空气碰撞明显,触发明显对流性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西风槽 冷空气 急流
下载PDF
“海棠”台风期间瑞安市天井片洪涝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加财 王忠明 林媛媛 《浙江水利科技》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瑞安天井片为温州境内有名的洪涝灾害区。自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减轻了天井洪涝灾害。但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期间,瑞安境内暴雨如注,天井又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位高,内涝时间长也是历史罕见。经过调查分析,与境内河... 瑞安天井片为温州境内有名的洪涝灾害区。自从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大大减轻了天井洪涝灾害。但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期间,瑞安境内暴雨如注,天井又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水位高,内涝时间长也是历史罕见。经过调查分析,与境内河道淤积,56省道妨碍排涝,飞云江仙降至宝香河段河道泄洪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洪涝 河道整治 瑞安市天井垟
下载PDF
台风暴雨成因的螺旋度和Q矢量研究——影响浙闽两省的台风“风棠”案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薛根元 周丽峰 +1 位作者 朱健 诸晓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8,共8页
0505号台风"海棠"是一个路径怪异、变化复杂的台风,它在浙闽地区产生了强降水,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应用螺旋度和Q矢量的理论与方法,着重研究了台风登陆前后螺旋度和Q矢量散度场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台风在浙闽地... 0505号台风"海棠"是一个路径怪异、变化复杂的台风,它在浙闽地区产生了强降水,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应用螺旋度和Q矢量的理论与方法,着重研究了台风登陆前后螺旋度和Q矢量散度场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台风在浙闽地区造成的强降雨的基本成因。研究表明,低层相对螺旋度的分布与高低层不同符号的螺旋度的配置可能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低层Q矢量辐合区与地面强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Q矢量辐合随高度发生倾斜时对未来强降水的发生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螺旋度 Q矢量 强降水 机制
下载PDF
“海棠”低压造成郑州地区暴雨成因分析
13
作者 林丽 赵伟华 王红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10-310,共1页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若干物理量等对2005年7月22日郑州地区受"海棠"台风倒槽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特征、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台风暴雨天气...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若干物理量等对2005年7月22日郑州地区受"海棠"台风倒槽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特征、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台风暴雨天气出现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低压 暴雨成因 河南郑州
下载PDF
0505号台风持续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燎霓 曹美兰 《海洋预报》 2006年第B09期91-97,共7页
2005年0505号(海棠)台风的外围螺旋云带长时间停留在浙江上空,造成我省连续五天的降水和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二天大暴雨的过程。本文根据降水强度资料、天气形势场、大气物理量(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卫星云图特征... 2005年0505号(海棠)台风的外围螺旋云带长时间停留在浙江上空,造成我省连续五天的降水和东南沿海地区持续二天大暴雨的过程。本文根据降水强度资料、天气形势场、大气物理量(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卫星云图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台风强度强、范围大、维持时间长以及有较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两条很好的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螺旋云带对流云发生发展和大暴雨的维持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本文还对登陆浙江的台风和登陆福建北部的台风在浙江降水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海棠” 螺旋云带 大暴雨 物理量场 水汽通道 卫星云图
下载PDF
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濮阳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平 刘九玲 《河南气象》 2006年第3期39-40,共2页
利用天气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2005年台风“海棠”造成的濮阳特大暴雨成因及暴雨落区和回波特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多普勒速度图上,中小尺度运动辐合区对应暴雨中心;辐合区、逆风区有利于强降水回波的发展和维持,是分析暴... 利用天气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分析了2005年台风“海棠”造成的濮阳特大暴雨成因及暴雨落区和回波特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多普勒速度图上,中小尺度运动辐合区对应暴雨中心;辐合区、逆风区有利于强降水回波的发展和维持,是分析暴雨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回波中心朝辐合区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台风“海棠” 特大暴雨
下载PDF
“捕”风“捉”影——“海棠”台风追踪纪事
16
作者 华风人 《气象知识》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7月19日17:10,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风速33米/秒,风力12级。为能及时捕捉到这次台风登陆时的真实画面,进行深度报道,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华风集团)派出三路人马,南下... 7月19日17:10,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风速33米/秒,风力12级。为能及时捕捉到这次台风登陆时的真实画面,进行深度报道,中国气象局影视宣传中心(华风集团)派出三路人马,南下追风。在整个的追风过程中,追风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甚至是生命危险,与“海棠”斗智斗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我们庆祝防抗“海棠”台风胜利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在为“海棠”留下记忆的追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台风 风速 风力 福建
原文传递
荥阳市丁店水库7·22抗洪回顾
17
作者 邢银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第9期46-47,共2页
一年一度的汛期将要来临,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以确保工程安全,本文结合2005年7月22日,受台风"海棠"影响,荥阳市遭遇百年一遇暴雨袭击,通过对丁店水库抗洪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希望能对2011年防汛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 台风“海棠” 暴雨 抗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