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气旋活动对陕西2007年两次大暴雨影响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侯建忠 许新田 +2 位作者 张小玲 李明 段昌辉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37-543,共7页
通过2007年陕西两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发现,台风远距离的影响作用明显。在对流层中低层,台风西行发展和加强时,台风低压的东侧或东北侧的风场出现显著增强现象,为暴雨区输送大量能量和提供充沛的水汽。台风在海南附近时,其径向特征表... 通过2007年陕西两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发现,台风远距离的影响作用明显。在对流层中低层,台风西行发展和加强时,台风低压的东侧或东北侧的风场出现显著增强现象,为暴雨区输送大量能量和提供充沛的水汽。台风在海南附近时,其径向特征表现明显,大暴雨出现在秦岭以南;台风在台湾附近时,其纬向特征表现明显,大暴雨出现在秦岭以北。垂直运动分析表明,台风低压系统的存在、维持、发展和加强对副热带高压有一定的维持、加强作用,有利于强降水的形势能够稳定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陕西 台风远距离影响 风速剧增 能量和水汽输送
下载PDF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259
2
作者 俞小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3-1329,共17页
2012年7月21日10时至22日02时,北京经历了自1963年8月8—9日极端降水事件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文章对此次极端降水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是:(1)高空低槽伴随地面冷锋东移,在华北遇到副热带... 2012年7月21日10时至22日02时,北京经历了自1963年8月8—9日极端降水事件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文章对此次极端降水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主要结论是:(1)高空低槽伴随地面冷锋东移,在华北遇到副热带高压和山西地形阻挡移动缓慢;另外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登陆前,台风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强气压梯度,导致通向华北地区的东南风/南风低空急流建立并加强,为华北地区输送了充分的水汽,为北京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条件。(2)导致北京极端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起源于河套地区低层涡旋的发展。河套地区在7月20日20时左右类似热带气旋形态的α中尺度涡旋的形成有可能与涡旋自组织机制有关,而上述MCS系统是20日20时河套地区类似热带气旋形态的α中尺度涡旋的主要降水部分,该MCS系统从形成到消散历经44小时,其超长的生命史的主要原因包括:(a)其始终具有的明显的正垂直螺旋度(由正的垂直涡度和垂直上升气流组合而成)阻止了其动能向较小尺度串级输送;(b)低层暖湿平流、对流云团云顶辐射降温、下游地区正的对流有效位能这些使对流维持和加强的因素强过由对流垂直混合和非绝热加热等导致的对流消散的因素,或二者处于大致动态平衡的状态;(c)该MCS位于地面冷锋之前的暖区和地面的低压槽内,也始终位于500 hPa低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区,那里盛行天气尺度上升气流。(3)21日北京及周边环境非常有利于大暴雨发生,包括500 hPa明显的正涡度平流、1000~2000 J·kg^(-1)的C APE值、深厚的湿层、强的低空急流、高的地面露点温度和异常大的可降水量。(4)21日08—20时,MCS主轴的走向与太行山和风暴承载层平均风(西南偏南风)大致平行,加上东部副热带高压的阻挡,使得MCS系统移动缓慢。中午之后加强的东南或偏南低空急流在向MCS区域输送大量水汽的同时,低空急流在太行山东坡强迫抬升,使得不断有新的单体在MCS强降水区的西南侧生成,在随后向东北偏北方向的移动过程中加强、维持和最终衰减,向西南方向的后向传播和速度更快向东北向的平流结合导致对流单体反复经过同一区域,形成列车效应,整个MCS系统在西风槽推动下缓慢东移的同时,不断有强回波移入北京地区,导致极端的降水。(5)21日12时以后逐渐增加的深层垂直风切变导致很多小型超级单体形成,其内部的旋转与环境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导致更强的上升气流、更大的雨强和更长的对流单体生命史,对极端降水事件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低槽冷锋 台风远距离影响 MCS 河套低涡 地形影响 列车效应
下载PDF
2012年庆阳市一次短时大暴雨的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路亚奇 王建 焦美龄 《干旱气象》 2013年第3期542-549,共8页
庆阳市2012年7月21日区域性大暴雨创造了环县1957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导致了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等探测资料以及历史相似个例,对2012年7月21日庆阳市出现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 庆阳市2012年7月21日区域性大暴雨创造了环县1957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导致了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等探测资料以及历史相似个例,对2012年7月21日庆阳市出现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伴随地面冷锋东移,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阻挡移动缓慢,副高、大陆高压不断加强,造成贝加尔湖冷空气在两高之间大量堆积,为这场大暴雨发生奠定了基础;(2)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登陆前,台风低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形成的强气压梯度导致通向庆阳市的南风低空急流建立并加强,为此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3)在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的作用下,对流层中低层出现明显的辐合,产生强烈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从而形成局地强对流和暴雨;(4)导致庆阳区域性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起源于河套地区低层涡旋的发展,在中尺度涡旋向东北和向东扩展过程中,尺度明显增大,整个系统低层具有明显的气旋性切变和气旋性涡度,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整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东移和发展壮大,最终导致庆阳市区域性大暴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低空急流 中小尺度系统 台风远距离影响 庆阳市
下载PDF
大连地区一次暖区大暴雨过程分析
4
作者 曹祥村 夏光滨 《自然科学》 2017年第1期9-18,共10页
采用多种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发生在大连地区的一次历史上少见的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这次大暴雨过程是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河套气旋和“温比亚”强热带风暴等多个系统配合的结果,降水主要发生在气旋东部,... 采用多种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发生在大连地区的一次历史上少见的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这次大暴雨过程是东北冷涡、副热带高压、河套气旋和“温比亚”强热带风暴等多个系统配合的结果,降水主要发生在气旋东部,是一次暖区暴雨过程;(2) 强降水可分为两个阶段,降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TBB ≤ ?52℃对流云团的位置和强度对短时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3) 降水期间大连上空湿层深厚,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北部,“温比亚”强热带风暴登陆北上具有明显的台风远距离暴雨效应,对降水的增幅有促进作用;(4) 高空槽加深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共同作用,使西南风低空急流加强,配合地面风向辅合线的东移,使大连地区中低层辐合加强,与高空强辅散区叠置,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5) 大连上空存在明显的高能舌,700 hPa以下暖平流的增强促进了低层高能中心的建立,并导致对流不稳定性的加剧,是造成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东北冷涡 河套气旋 中尺度对流系统 低空急流 台风远距离影响 高能舌
下载PDF
2017年8月3日通辽市局地极端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祁雁文 《内蒙古气象》 2019年第3期8-12,共5页
为了分析2017年8月3日通辽地区中南部暴雨、大暴雨,局地破历史极值降水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原因,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云图、雷达、自动气象站数据等对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除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有利的层结条件... 为了分析2017年8月3日通辽地区中南部暴雨、大暴雨,局地破历史极值降水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原因,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云图、雷达、自动气象站数据等对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论表明:除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有利的层结条件、较长的持续时间、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低层的暖湿切变线、强烈的上升运动及云图上的中尺度对流云团、雷达图上的低空急流和风向辐合区等特征、地形抬升等因素外,台风的远距离影响提供的异常充沛的水汽条件是激发此次灾害天气的关键因素。这些特征、因素能够为今后的降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对暴雨、大暴雨甚至极端性的降水预报准确率的提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高压坝 低空急流 高空急流 台风远距离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