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传作品的学习任务开掘路径及价值探究——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文本为例
1
作者 卢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学习任务开掘路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真实落地,学习任务的多元设计在文本解读、教学实践中产生怎样的明晰价值,这已然成为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重点探索和深挖的空间。笔者立足文本再塑视角,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并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史传... 学习任务开掘路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真实落地,学习任务的多元设计在文本解读、教学实践中产生怎样的明晰价值,这已然成为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重点探索和深挖的空间。笔者立足文本再塑视角,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并以统编教材必修下册史传作品为考察样本,系统探究语文学习任务的开掘路径。认为:借助文本内容删减,强化学习任务驱动性特征;走向文本内容扩充,带动学习任务情境性挖掘;依托文本形式改编,增加学习任务整体性色彩。同时尝试细致且有根据地去呈现文本再塑视域下学习任务的开掘价值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再塑 史传作品 学习任务 路径 价值
下载PDF
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史传类作品联读——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为例
2
作者 王韬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史传类作品具有文史交融的特点,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和史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以及大单元教学、多文本联读教学理念,开展史传类作品的联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部... 史传类作品具有文史交融的特点,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和史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以及大单元教学、多文本联读教学理念,开展史传类作品的联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共有四篇史传类文章,分别从“史传作品中的‘礼’‘义’思想”和“感受史官情志”设计联读主题。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为例,尝试探究史传类文章的深度教学,介绍了史传类作品联读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此类教学方式,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史传作品 联读教学
下载PDF
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中的文体萌芽与雏形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8,30,共6页
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中孕育着多种文体的萌芽。后代文论家论述文体 ,涉及先秦史传作品者多达四十余处 ,涉及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讠隐、史传、诸子、论说、檄移、章表、议对、书记各体。其中以《左传》一书出现的... 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中孕育着多种文体的萌芽。后代文论家论述文体 ,涉及先秦史传作品者多达四十余处 ,涉及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讠隐、史传、诸子、论说、檄移、章表、议对、书记各体。其中以《左传》一书出现的文体样式为最多。文章以《左传》为例进行逐项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史传作品 文体萌芽
下载PDF
浅析高中生学习古代文言文史传作品的重要性
4
作者 陈发金 《高考》 2018年第17期159-159,共1页
中国古代文言文史传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高中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言文史传作品中精心挑选的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史传名篇,这些名篇汇集了民族文化最绚丽的结晶,文化核在其中、民族魂在其中,不... 中国古代文言文史传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高中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言文史传作品中精心挑选的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史传名篇,这些名篇汇集了民族文化最绚丽的结晶,文化核在其中、民族魂在其中,不断滋阴华夏文明。中学生在认真学习和体会的同时,一方面将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也将在高考等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作品 传统文化精神 文言文阅读
原文传递
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史传文学作品路径初探——以《崔杼弑其君》为例
5
作者 陈斌 《名师在线》 2021年第24期8-9,共2页
史传文学作品兼具历史学科与文学艺术两种属性,是高中历史课堂促进文史融合、提升课程综合性的优质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史传文学作品,首先,教师需要分析其史料价值。其次,教师应利用史传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辨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解... 史传文学作品兼具历史学科与文学艺术两种属性,是高中历史课堂促进文史融合、提升课程综合性的优质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史传文学作品,首先,教师需要分析其史料价值。其次,教师应利用史传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辨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最后,史传文学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史学著作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乃至理解古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传文学作品 普通史实 历史解释 史学价值
下载PDF
礼敬与省思——学习迁移视角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专题学习设计
6
作者 谢雪红 许黄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包含两篇史传作品《屈原列传》《苏武传》和两篇史论作品《过秦论》《五代史伶传序》,史传作品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叙事性文体,而史论作品则是以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包含两篇史传作品《屈原列传》《苏武传》和两篇史论作品《过秦论》《五代史伶传序》,史传作品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叙事性文体,而史论作品则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主的说理性文体。本单元学习设计以完成关于“民族精神”话题类的议论文写作为核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背景,辩证地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完成以单元为单位的读写迁移。在这个任务导向下,本单元主要分三个课段开展学习。第一课段归纳字词句义,探寻规律方法;第二课段研习经典作品,鉴赏写作艺术;第三课段礼敬历史人物,实现读写迁移。第一、第二课段的学习成果是第三课段读写迁移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作品 史论作品 读写迁移
下载PDF
《曹刿论战》注释考析
7
作者 杨向东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8年第3期20-21,共2页
《曹刿论战》作为一篇经典的战争史传作品,被选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教科书),对于文中几处注解,笔者以为不妥,试作考析,以供参考。●原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教科书注"加"为&... 《曹刿论战》作为一篇经典的战争史传作品,被选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教科书),对于文中几处注解,笔者以为不妥,试作考析,以供参考。●原文: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教科书注"加"为"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教学参考书译此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刿论战 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考析 史传作品 教学参考书 说文解字 杜预注 祭祀
下载PDF
克里姆林宫不沉的巨舰(一)
8
作者 天马 《大众汽车》 2000年第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史传文学作品 汽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