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世说新语》对史传模式的继承与突破
1
作者 王新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魏晋时代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小说演进时期的代表作。小说深受史传文学模式的影响,继承了史传模式中“实录”精神和“互文见义法”写作技巧;同时,小说又从艺术虚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注重细节表现几方面,对史传文学写作... 魏晋时代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小说演进时期的代表作。小说深受史传文学模式的影响,继承了史传模式中“实录”精神和“互文见义法”写作技巧;同时,小说又从艺术虚构、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和注重细节表现几方面,对史传文学写作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史传模式 “实录”精神 虚构
下载PDF
论“史传叙事模式”对“三言”叙事的影响
2
作者 段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9,共4页
"三言"作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杰出代表,深深地刻下了"史传叙事模式"的烙印,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貌,具体体现为叙事题材的真实性、叙事内容的宏富性、叙事方式的客观性、叙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叙事倾向的鲜明性。
关键词 史传叙事模式 叙事题材 叙事内容 叙事方式 叙事情节 叙事倾向
下载PDF
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中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现代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描述为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的转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文”的观念独立的过程。“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在审美对象、审美方式、时空观念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都是通过与“史传”模式...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现代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描述为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的转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文”的观念独立的过程。“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在审美对象、审美方式、时空观念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都是通过与“史传”模式的分离表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史传模式 颠覆与转型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的哲理意蕴
4
作者 刘博苍 《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3期61-72,共12页
《聊斋志异》的创作,创造性地继承了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这种继承,不只是体现于外在形式特征上,更是渗透于对生活底蕴的深入开掘上。小说将纪传体叙述模式和高度幻想化了的艺术情境“化合”在一起,使小说一方面更具有似真性,另一方面,... 《聊斋志异》的创作,创造性地继承了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这种继承,不只是体现于外在形式特征上,更是渗透于对生活底蕴的深入开掘上。小说将纪传体叙述模式和高度幻想化了的艺术情境“化合”在一起,使小说一方面更具有似真性,另一方面,则是以短篇形式,概括出主人公的人生际遇,使小说的内涵具有人生哲理的意味。就其形式特征来说,《聊斋》中的小说,在“纪传体”模式的基础上,或是使小说的深层结构体现为对人生际遇的“艺术浓缩”,或是在高度概括现实现象的基础上使幻想情境增殖出寓言或象征的意味,使小说的内涵具有哲理性品格,引人入胜而又能引发读者的回味与思考,这是《聊斋》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内在艺术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叙事模式 人生际遇 艺术浓缩 哲理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