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角井遗址与史前丝绸之路上的细石器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玥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7,175,共7页
七角井遗址是新疆发现最早、石制品最丰富的细石器遗址之一,在2019年的新地点的调查中,考古队在七角井遗址发现了一处保留原始埋藏信息的石制品加工场,首次将遗址的年代测定在距今1.1万年左右,填补了新疆地区史前文化框架中更新世末期...
七角井遗址是新疆发现最早、石制品最丰富的细石器遗址之一,在2019年的新地点的调查中,考古队在七角井遗址发现了一处保留原始埋藏信息的石制品加工场,首次将遗址的年代测定在距今1.1万年左右,填补了新疆地区史前文化框架中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阶段的空白。新地点发现的以楔形石核为主要特征的细石器组合揭示出七角井遗址与东北亚细石器之间的密切联系。结合中亚地区的细石器材料可以看出,早在农业因素出现之前,沟通旧大陆东西侧的“史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新疆地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的考古学文化受到了自东向西和自西向东两个方向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影响,呈现出非常多样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角井
细石器
楔形石核
史前丝绸之路
更新世末期
原文传递
史前丝绸之路甘青地区彩陶图式传播研究
2
作者
芦珊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艺术自东向西传播渗透,形成史前丝绸之路,是最早期中国艺术、文化向西拓展之路,同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源头之一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肇始。彩陶图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尤其以甘青地区的彩陶为例,...
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艺术自东向西传播渗透,形成史前丝绸之路,是最早期中国艺术、文化向西拓展之路,同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源头之一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肇始。彩陶图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尤其以甘青地区的彩陶为例,通过图式的同化、顺应、流变形成体系,在西渐之路上,呈现出对早期西亚、中亚等艺术的拓展与反向流播、融合现象。在传播途中流变,其形式与规律,正是彩陶文化在史前丝绸之路搭建的时空坐标中对华夏文明之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丝绸之路
彩陶图式
流变
媒介传播
原文传递
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基于史前遗存的分析
3
作者
刘学堂
《新丝路学刊》
2021年第1期63-81,共19页
中华文明不是在绝对封闭状态孤立地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相关。近年来,学术界将史前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称为“史前丝绸之路”,包括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史前石器之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青铜时代和...
中华文明不是在绝对封闭状态孤立地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相关。近年来,学术界将史前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称为“史前丝绸之路”,包括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史前石器之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史前彩陶之路和史前青铜之路。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交流,为丝路沿线人群杂居共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对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东向西发展的史前彩陶之路,把中国早期文化圈的西部疆界拓展到了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新疆纳入中国行政版图、中国政府对西域有效的统治管理奠定了文化基础。由西向东发展的史前的青铜之路,是中国获取西来技术、制度等文明要素的重要通道,西来的这些文明要素,参与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和文明模式的形成过程。在东西方文化互动背景下,中国早期文明在中原大地深厚的传统乐曲与西方外来的乐章的合奏中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丝绸之路
史前
石器
之路
史前
彩陶
之路
史前
青铜
之路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
4
作者
刘学堂
侯明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20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史前中原的文化因素自东向西传播,经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地区。史前中原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其突出表现为彩陶艺术的东西向流布,学术界将中原史前彩陶文...
20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史前中原的文化因素自东向西传播,经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地区。史前中原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其突出表现为彩陶艺术的东西向流布,学术界将中原史前彩陶文化西进的这一线路概括为"史前彩陶之路"。伴随着"史前彩陶之路"的开辟,是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类农作物以及黄河上游的衣饰文化的西向传播。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示,文化因素传播的背后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的东西向运动过程,是中国西北史前彩陶文化人群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结果,是史前黄河流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黄河上游区域不同时期原始文化一波又一波东向西发展,继而对天山史前文化进行整合的历史缩影。史前黄河上游、河西走廊与西域文化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给新疆天山地区的史前文化打上了深深的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因素
西迁天山地区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丝绸之路
的
史前
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角井遗址与史前丝绸之路上的细石器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玥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87,17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鞍山遗址1997~1998年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2CKG004)
北京大学“丝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七角井遗址是新疆发现最早、石制品最丰富的细石器遗址之一,在2019年的新地点的调查中,考古队在七角井遗址发现了一处保留原始埋藏信息的石制品加工场,首次将遗址的年代测定在距今1.1万年左右,填补了新疆地区史前文化框架中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阶段的空白。新地点发现的以楔形石核为主要特征的细石器组合揭示出七角井遗址与东北亚细石器之间的密切联系。结合中亚地区的细石器材料可以看出,早在农业因素出现之前,沟通旧大陆东西侧的“史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新疆地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的考古学文化受到了自东向西和自西向东两个方向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影响,呈现出非常多样的面貌。
关键词
七角井
细石器
楔形石核
史前丝绸之路
更新世末期
Keywords
The Qijiaojing site
Microlith
Wedge-shaped microblade core
Prehistoric Silk Road
Terminal Pleistocene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史前丝绸之路甘青地区彩陶图式传播研究
2
作者
芦珊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年第2期95-104,共10页
基金
2020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史前丝绸之路甘肃段彩陶图式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史前中国艺术自东向西传播渗透,形成史前丝绸之路,是最早期中国艺术、文化向西拓展之路,同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源头之一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肇始。彩陶图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尤其以甘青地区的彩陶为例,通过图式的同化、顺应、流变形成体系,在西渐之路上,呈现出对早期西亚、中亚等艺术的拓展与反向流播、融合现象。在传播途中流变,其形式与规律,正是彩陶文化在史前丝绸之路搭建的时空坐标中对华夏文明之解读。
关键词
史前丝绸之路
彩陶图式
流变
媒介传播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基于史前遗存的分析
3
作者
刘学堂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出处
《新丝路学刊》
2021年第1期63-81,共19页
基金
国家哲社重点项目“楼兰地区史前遗存的多学科研究”(17AKG002)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中华文明不是在绝对封闭状态孤立地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相关。近年来,学术界将史前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称为“史前丝绸之路”,包括旧石器时代开始的史前石器之路、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史前彩陶之路和史前青铜之路。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交流,为丝路沿线人群杂居共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对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东向西发展的史前彩陶之路,把中国早期文化圈的西部疆界拓展到了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新疆纳入中国行政版图、中国政府对西域有效的统治管理奠定了文化基础。由西向东发展的史前的青铜之路,是中国获取西来技术、制度等文明要素的重要通道,西来的这些文明要素,参与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产生和文明模式的形成过程。在东西方文化互动背景下,中国早期文明在中原大地深厚的传统乐曲与西方外来的乐章的合奏中完成。
关键词
史前丝绸之路
史前
石器
之路
史前
彩陶
之路
史前
青铜
之路
中国文明的起源
Keywords
Prehistoric Silk Road
Prehistoric Stone Road
Prehistoric Painted Pottery Road
Prehistoric Bronze Road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81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
4
作者
刘学堂
侯明明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楼兰地区史前遗存的多学科研究”(17AKG002)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疆青铜时代遗址中象征符号的宗教学研究”(XJ1076217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末以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史前中原的文化因素自东向西传播,经黄河上游、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地区。史前中原文化因素的西向拓展,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其突出表现为彩陶艺术的东西向流布,学术界将中原史前彩陶文化西进的这一线路概括为"史前彩陶之路"。伴随着"史前彩陶之路"的开辟,是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类农作物以及黄河上游的衣饰文化的西向传播。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显示,文化因素传播的背后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群的东西向运动过程,是中国西北史前彩陶文化人群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结果,是史前黄河流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黄河上游区域不同时期原始文化一波又一波东向西发展,继而对天山史前文化进行整合的历史缩影。史前黄河上游、河西走廊与西域文化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给新疆天山地区的史前文化打上了深深的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印记。
关键词
中原文化因素
西迁天山地区
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丝绸之路
的
史前
基础
Keywords
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Central-Plain
Spread Westward to Tianshan Area
Cultural Exchanges and Fusions
Prehistoric Foundation of the Silk Road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角井遗址与史前丝绸之路上的细石器
冯玥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2
史前丝绸之路甘青地区彩陶图式传播研究
芦珊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20
0
原文传递
3
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基于史前遗存的分析
刘学堂
《新丝路学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
刘学堂
侯明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