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墨“革命论”别解——兼谈儒家“革命论”的悖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洪兵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6,共7页
史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一经典论断所含具的历史主义特征在政治主张上的体现是政治改良论而非革命论,其“人事重于宿命”的政治改良思想,与三晋法家尤其是韩非的政治改良思想具有相当亲缘性。儒家“革命论”与道德政... 史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一经典论断所含具的历史主义特征在政治主张上的体现是政治改良论而非革命论,其“人事重于宿命”的政治改良思想,与三晋法家尤其是韩非的政治改良思想具有相当亲缘性。儒家“革命论”与道德政治纠缠在一起,存在深刻的悖论。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围绕“革命论”而产生的观点之丰富性与多元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墨 革命论 改良论 多元思想史
下载PDF
史墨朴素辩证思想述论
2
作者 傅坤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春秋时晋大夫史墨从自然现象中"物生有两""皆有贰也"等论点出发,不仅得出社会现象中"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而且把辩证思想作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通用法则。史墨的这些主张标志着中... 春秋时晋大夫史墨从自然现象中"物生有两""皆有贰也"等论点出发,不仅得出社会现象中"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而且把辩证思想作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通用法则。史墨的这些主张标志着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思想的基本成型,呈现出经验性的思维模式与民本性价值取向的特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潮流和进步阶级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墨 物生有两 陪贰 辩证思想
下载PDF
墨子與史墨的親緣關係及墨姓的由來
3
作者 李炳海 《诸子学刊》 2022年第2期239-254,共16页
墨子在史巫系統的理念、知識結構方面與史墨存在相通之處,二人都關注祭祀,保留以往龜卜的歷史記憶,以干支配五行進行推演。史墨是趙簡子的家臣,曾經出使衛國。墨子是晉人,也有出使衛國的經歷,隸屬於趙襄子。史墨和墨子對春秋後期晉國出... 墨子在史巫系統的理念、知識結構方面與史墨存在相通之處,二人都關注祭祀,保留以往龜卜的歷史記憶,以干支配五行進行推演。史墨是趙簡子的家臣,曾經出使衛國。墨子是晉人,也有出使衛國的經歷,隸屬於趙襄子。史墨和墨子對春秋後期晉國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共同的看法,都認爲范氏、中行氏無良臣。史墨之稱出自他在龜占活動中的主墨職責,墨姓出自史墨,是以他的官職名稱爲姓。墨翟之名,則是取翟字的微末、低賤之義。墨學出自清廟之守,從以上諸方面可以得到充分的驗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史墨 史巫 墨姓
下载PDF
从“五行”学说到邹衍“五德终始”理论的中间环节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克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从"五行"学说到"五德终始"理论,之间扮演着重要中间角色的不是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应该是春秋末年的史墨和大哲学家老子。史墨将五行相胜学说与中国传统开放的王权更迭理论进行嫁接,为邹衍"五德终始"理... 从"五行"学说到"五德终始"理论,之间扮演着重要中间角色的不是战国时期的思孟学派,应该是春秋末年的史墨和大哲学家老子。史墨将五行相胜学说与中国传统开放的王权更迭理论进行嫁接,为邹衍"五德终始"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五德终始说"之"德"既有对"五行"含义,即物质的本性、天性之含义的继承,又生发出君主后天修养之道德新义,这是吸收了老子《道德经》思想营养之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德终始说 史墨 五德含义 《道德经》
下载PDF
清华简与赵简子史事研究
5
作者 吕庙军 《地方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9-15,共7页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容。它可以印证或补证并丰富赵简子的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赵简子当时身份为上军佐。简文使用“范献子进谏”而不用“规诫”,真实暴露了简文作者史官或者传抄者的政治思想倾向,他们认为赵简子才是这段对话的主角。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一致证明赵简子勤政好问,从谏如流;尊贤重士,求贤若渴,能够赢得民心,顺应历史发展,从而开创了赵氏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赵简子》 范献子 成鱄 史墨 治国理政
下载PDF
清华简与赵简子史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庙军 《邯郸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 清华简《赵简子》的问世,对研究春秋晋国历史和赵国历史文化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尤其为研究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赵简子提供了难得契机。《赵简子》属于语类文献,既有作者或传抄者的陈述语言内容,又有直接引用或实录的谈话内容。它可以印证或补证并丰富赵简子的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赵简子当时身份为上军佐。简文使用“范献子进谏”而不用“规诫”,真实暴露了简文作者史官或者传抄者的政治思想倾向,他们认为赵简子才是这段对话的主角。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一致证明赵简子勤政好问,从谏如流;尊贤重士,求贤若渴,能够赢得民心,顺应历史发展,从而开创了赵氏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赵简子》 范献子 成鱄 史墨 治国理政
下载PDF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片论
7
作者 陈遵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8期19-22,共4页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最激烈的变革时代,也是我国学术史上极富生气的时代。研究这一时期争鸣中学派的相非、思潮的沟通、认识的转折、民主空气的发展等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识,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会有益处的。学派相非与思潮...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最激烈的变革时代,也是我国学术史上极富生气的时代。研究这一时期争鸣中学派的相非、思潮的沟通、认识的转折、民主空气的发展等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识,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会有益处的。学派相非与思潮沟通中国文化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突变;发生了文化的突飞猛进,进入了思想家们建立体系的时代。思想家们纷给著书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社会 先秦诸子百家 相非 理论思维能力 变革时代 《吕氏春秋》 史墨 梁惠王 夏商周
下载PDF
先秦“阴阳”学说中的矛盾观
8
作者 韦感恩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1-101,共11页
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矛盾观的逻辑发展,既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人类辩证思维的一般规律,又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列宁指出:“思维的理性(智慧)使差别的东西的已经纯化的差别尖锐... 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矛盾观的逻辑发展,既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人类辩证思维的一般规律,又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列宁指出:“思维的理性(智慧)使差别的东西的已经纯化的差别尖锐化、使表象的简单的多样性尖锐化,达到本质的差别,达到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观 辩证思维 《易传》 史墨 卦画 理论概括 物生有两 一阴一阳之谓道 入里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启示
9
作者 毕静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4期6-7,共2页
春秋时代晋国史官史墨(蔡墨)看到社会历史的剧然变动,思考其变动的原因,提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见解。本文围绕这一见解,分析人们在历史变化面前应持的正确态度,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历史进步的动力,... 春秋时代晋国史官史墨(蔡墨)看到社会历史的剧然变动,思考其变动的原因,提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见解。本文围绕这一见解,分析人们在历史变化面前应持的正确态度,把对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历史进步的动力,颇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墨 春秋时代 历史发展 启示
下载PDF
苏雪林日记中的佚闻趣事
10
作者 陈漱渝 《世纪》 2023年第5期32-37,共6页
1979年9月10日,中国台湾学者史墨卿从高雄到台南拜访苏雪林(1897-1999),当时苏雪林正在翻阅自己的旧日记。史墨卿看到,认为是宝物,可以影印行世。苏雪林大笑说:“这种陈芝麻烂绿豆,有什么保存价值?死前我会一把火烧了。”但是,苏雪林的... 1979年9月10日,中国台湾学者史墨卿从高雄到台南拜访苏雪林(1897-1999),当时苏雪林正在翻阅自己的旧日记。史墨卿看到,认为是宝物,可以影印行世。苏雪林大笑说:“这种陈芝麻烂绿豆,有什么保存价值?死前我会一把火烧了。”但是,苏雪林的日记并不是“陈芝麻烂绿豆”,因为她本人就是一位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即已闻名于世的女作家、女学者,仅1979年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雪林 中国台湾 史墨 保存价值 日记
原文传递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渊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泽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箴言,是极其高明的概括,除了朱元璋等一度反对外,几乎受到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的称赞,包括为数不少的帝王。赵岐《孟子章句》注对十字箴言的解释是:"君轻于社稷,社稷轻于民。"(赵岐:《孟子章句》...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箴言,是极其高明的概括,除了朱元璋等一度反对外,几乎受到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的称赞,包括为数不少的帝王。赵岐《孟子章句》注对十字箴言的解释是:"君轻于社稷,社稷轻于民。"(赵岐:《孟子章句》,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6页)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同一章稍后还有一句也很重要:"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为贵 孟子思想 赵岐 整理本 十三经注疏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诸侯国 昭公 史墨 春秋时期
原文传递
物质结构理论发展探要——兼谈毛泽东的物质观
12
作者 孙纪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5年第4期25-30,共6页
人类对物质层次结构的认识是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科学家为揭开物质结构之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认识界限。这本身既是科技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 人类对物质层次结构的认识是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从古至今,无数哲学家、科学家为揭开物质结构之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认识界限。这本身既是科技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结构观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一、历史上的物质观自古以来,中外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论述过事物的可分性。但这种认识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充满曲折矛盾的认识发展过程。我国春秋末期的史墨就提出过'物生有两'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哲学史上较早出现的辩证法命题。著名思想家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观 物质结构 物质层次结构 物生有两 难易相成 史墨 有无相生 物质生产 著名思想家 中国哲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