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还“德”于“史”:柳诒徵与二十世纪东南学派史学伦理化转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06-116,152,共12页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史德”问题。文化论争中的柳诒徵及“东南学派”坚持“信古”,在批判和借鉴章学诚、梁启超的“史德观”基础之上,表达了历史与道德密切联系的观念立场。及至“九一八事变”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现某种程度地合流,并催生出“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东南学派”重新阐释历史与道德关系,论证历史的道德属性,力图纠偏“史学革命”以来“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倾向。历史领域的反传统思潮在1930年代有一次明显转向,“东南学派”引领的史学伦理化思潮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革命
柳诒徵
东南学派
史学伦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德”于“史”:柳诒徵与二十世纪东南学派史学伦理化转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芮
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06-116,15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社会转型期国民人格塑造问题研究”(16BZX111)
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文脉研究”专项课题“东南学派与中国现代道德建设”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道德发展高端智库课题成果之一。
文摘
清末民初,传统伦理化史学遭遇巨大理论危机,以梁启超“史学革命”为标志,中国近代史学开启了知识论转型。基于实在论的“新史学”始于对“科学”“进化论”等现代西方观念的绝对信仰,致力于将道德驱逐出历史领域。但一战后,国内史学界开始重新审视“史德”问题。文化论争中的柳诒徵及“东南学派”坚持“信古”,在批判和借鉴章学诚、梁启超的“史德观”基础之上,表达了历史与道德密切联系的观念立场。及至“九一八事变”后,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实现某种程度地合流,并催生出“经世致用”的史学目的论。“东南学派”重新阐释历史与道德关系,论证历史的道德属性,力图纠偏“史学革命”以来“为学问而学问”的研究倾向。历史领域的反传统思潮在1930年代有一次明显转向,“东南学派”引领的史学伦理化思潮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关键词
史学
革命
柳诒徵
东南学派
史学伦理化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还“德”于“史”:柳诒徵与二十世纪东南学派史学伦理化转向
胡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