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通》的史学批判精神——以《疑古》、《惑经》为例
1
作者 王振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刘知几是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其《史通》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史态度和史学批判精神,在《疑古》、《惑经》篇中反对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史书,批判史书为统治阶级隐恶扬善的虚伪性,同时也反对盲目迷信"圣人",对孔子进行了勇敢的批判... 刘知几是唐代杰出的史学家,其《史通》充分体现了他的治史态度和史学批判精神,在《疑古》、《惑经》篇中反对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史书,批判史书为统治阶级隐恶扬善的虚伪性,同时也反对盲目迷信"圣人",对孔子进行了勇敢的批判。开创了中国史学批判的正确道路,对后世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疑古》 《惑经》 史学批判精神
下载PDF
重评吕不韦和《吕氏春秋》——“四人帮”影射史学批判之一
2
作者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3期23-28,33,共7页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四人帮” 史学批判 吕不韦 影射 折衷主义 周恩来 儒家
下载PDF
建国初史学界的武训批判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尚元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2,共6页
建国初 ,围绕着电影《武训传》所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史学界投入批判运动主要是在第二阶段之后。史学领域的批判以《人民日报》社论为基调 ,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而展开。就新中国的史学发展而言 ,这场批判有... 建国初 ,围绕着电影《武训传》所开展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史学界投入批判运动主要是在第二阶段之后。史学领域的批判以《人民日报》社论为基调 ,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而展开。就新中国的史学发展而言 ,这场批判有积极的因素 ,但消极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 史学领域的批判 影响
下载PDF
现代西方批判史学传统的现代转向
4
作者 朱孝远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3期82-94,共13页
西方历史学的当代发展是涌现出了一批反传统的批判型历史学家。鲍斯曼、斯特耶、布瑞克、斯克里布纳等人深感史学危机,在不同领域里对传统史学解释提出挑战。他们坚持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辩证法,反对一切不实的历史解释。他们强调人民的... 西方历史学的当代发展是涌现出了一批反传统的批判型历史学家。鲍斯曼、斯特耶、布瑞克、斯克里布纳等人深感史学危机,在不同领域里对传统史学解释提出挑战。他们坚持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辩证法,反对一切不实的历史解释。他们强调人民的作用,否定帝王将相和文化精英创造历史。他们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真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必将是和谐而不是冲突,从而为遏制和防范西方扩张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斯曼 斯特耶 布瑞克 斯克里布纳 批判史学
下载PDF
科学历史学与批判历史学——谈柯林伍德对布拉德雷的评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对布拉德雷的《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的评论是后人研究布拉德雷的基础。柯林伍德从"科学历史学"观念出发,一方面赞扬布拉德雷的"批判历史学"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批评其... 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对布拉德雷的《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的评论是后人研究布拉德雷的基础。柯林伍德从"科学历史学"观念出发,一方面赞扬布拉德雷的"批判历史学"所表现出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作为批判标准的"前提假设"带有实证主义的痕迹。但从布拉德雷的思想出发,其前提假设主要指人们在历史认识中预设的某种一贯性观念,而并非限于实证主义;其意图是通过指明历史学必然从一个"无法证明"的一贯性前提出发,从而剔除历史学中的客观主义,进而调和当时英国社会在信仰和理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批判史学 科学历史学 柯林伍德 布拉德雷
下载PDF
“永恒轮回”与历史认知——尼采时间美学的观念生成及其人文意义
6
作者 姚思宇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尼采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在批判“历史学”中呈现其时间美学的生成。如同歌德重视“自然”的历史观,布克哈特的文化史研究注重直观和艺术感受力,并因其保守立场而强调对历史的持续性考察。而尼采基于“现代教养”导致人格削弱等问题,... 尼采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在批判“历史学”中呈现其时间美学的生成。如同歌德重视“自然”的历史观,布克哈特的文化史研究注重直观和艺术感受力,并因其保守立场而强调对历史的持续性考察。而尼采基于“现代教养”导致人格削弱等问题,重点批判了“历史学的过量”。他提出“非历史”和“超历史”的认知方式,主张通过遗忘和封闭自身视域乃至将目光转向永恒的存在,克服“科学统治生活”对现代人的身心困扰。因而不同于布克哈特的悲观主义,尼采进一步发现了叔本华的“真诚的英雄主义”,即能够把握自身的形而上学性,在每一刻的翻转与肯定中提升生活情感。这标示着尼采“永恒轮回”时间美学观念的生成,其人文意义在于推动现代主体形成理解自我、把握现时、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轮回” 史学批判 尼采 时间美学 布克哈特
下载PDF
试析近代史学理论体系探索的特点
7
作者 叶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是史学争鸣中的核心理论问题,同时也是近代史学界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史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对近代史学流派、史学批判意识等方面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近代史... 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是史学争鸣中的核心理论问题,同时也是近代史学界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史学理论体系的探索对近代史学流派、史学批判意识等方面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近代史学理论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完善,进而对近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体系 近代史学流派 史学批判意识 近代史学理论
下载PDF
论明中叶史学的转型 被引量:5
8
作者 钱茂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50,共8页
明中叶是明代史学的转型期,这表现理学化史学批判思潮的出现、博古考信风的兴起、史汉风格的确立、史学理论的受人重视、经世史学思潮的勃兴.当然,以纲常正统论思想改编旧史,仍有很大的市场。
关键词 明代史学 史学转型 学术范型 明代中叶 史学批判思潮 理学化 复古史学思潮 经世史学思潮 旧史改编 史学理论
下载PDF
论《史通》的史学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守正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6-100,共5页
论《史通》的史学比较王守正《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对隋唐以前的中国史学进行了全面的批评、总结。全书展现出富有特色的史学比较方法,从史书撰写外部形式的体裁,到内部组织结构的体例;从史、文的区别,到史书的文字... 论《史通》的史学比较王守正《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对隋唐以前的中国史学进行了全面的批评、总结。全书展现出富有特色的史学比较方法,从史书撰写外部形式的体裁,到内部组织结构的体例;从史、文的区别,到史书的文字要求;从直书与曲笔,到史家的史德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中国 史学思想 史学比较 史学批判 史学理论
下载PDF
有效地加强资产阶级史学批判
10
《历史研究》 1958年第9期82-83,共2页
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一定要充分地、全面地、深入地批判资产阶级的史学。这是历史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重战斗任务。科学院的历史研究所,应该站在这个战斗的最前线。
关键词 史学批判 资产阶级 发展马克思主义 历史科学 科学工作者 历史研究所 科学院 战斗
原文传递
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于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一、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包括治学方法,学术观点,历史思想以及由此完成的著述,其自身就是历史的产物。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从事历史学科研究和著作的学者,总是一离不开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他们提出来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的看... 一、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包括治学方法,学术观点,历史思想以及由此完成的著述,其自身就是历史的产物。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从事历史学科研究和著作的学者,总是一离不开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他们提出来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的看法和着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学 国别史 治学方法 历史思想 西方史学 历史发展规律 批判史学 政治史 专门史 历史时代
下载PDF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古典史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绍祥 《高师函授学刊》 1994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批判史学 伊达拉里亚 古典时代 古典著作 近代史学 彼德拉克 比昂多 人文主义运动 狄奥多罗斯 斯巴达
下载PDF
一场三者互动的智力游戏:引进“批判口述史学”观念——关于协助越南防空作战问题的访谈录、档案文献与学者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丹慧 《国际政治研究》 2002年第2期64-72,共9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批判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并运用此方法,以协助越南防空作战为案例,对曾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福空参谋长的恽前程同志访谈录、有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学术评估。
关键词 越南 防空作战问题 战争史 中国 批判口述史学 美国
原文传递
科学形象的历史描述——皮克林的批判编史学及有关争议之分析
14
作者 王延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2,共6页
以"中性流发现"事件为例,分析皮克林的编史思路。指出皮克林力图建构一种新的科学形象,即从实际的历史情景出发,以微观解释学的角度,对通常被认为无可争议的原始资料进行不断的怀疑、审查和批判;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史上通... 以"中性流发现"事件为例,分析皮克林的编史思路。指出皮克林力图建构一种新的科学形象,即从实际的历史情景出发,以微观解释学的角度,对通常被认为无可争议的原始资料进行不断的怀疑、审查和批判;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史上通常被认为已经结束了的争议问题,从而达到对科学活动过程和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他因此也形成自己的批判编史思路,此种思路对当今的科学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鲁.皮克林 中性流事件 历史描述 批判史学
原文传递
叙述历史如何才是合法的
15
作者 陈立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如何叙述历史,历史编纂学和"批判历史学"是表现形式有所分殊的两种解决方案。两者分别执于"客体"和"主体"的视域,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抽象,或借助抽象来展开自身,就在存在论基础上共享着理智形而上学的预... 如何叙述历史,历史编纂学和"批判历史学"是表现形式有所分殊的两种解决方案。两者分别执于"客体"和"主体"的视域,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抽象,或借助抽象来展开自身,就在存在论基础上共享着理智形而上学的预设前提。历史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发源的,只有把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亦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才能合理地叙述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批判史学 历史事实 感性活动
下载PDF
Pedagogy in Bangladeshi Private Universities: Context, Culture, and Confusion
16
作者 Manzurul Mannan 《Sociology Study》 2016年第9期574-582,共9页
Pedagogy teaches teachers how to teach, so that they may effectively 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it offers important training for teachers to transform students from mere parrots of information into challengers of an... Pedagogy teaches teachers how to teach, so that they may effectively 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it offers important training for teachers to transform students from mere parrots of information into challengers of and innovators of knowledge. Yet, while Bangladesh has had a long histor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pedagogy has hardly entered the imagin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ors.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pedagogical training would address cultural hindrances to students' advanced learning. Today's teachers are yesterday's students, with each generation being groomed in the same cultural patterns of learning that are continually repeated without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majority of faculties lack pedagogical methods for adjusting their teaching framework to accommodate the diversity of students' worldviews to nurture knowledge progression in classroom settings. Importantly, students acquire cultural practices of rote learning and memorization by way of lectures and homework that parrots texts and lectures. Many faculties are unaware that the purpose of a university is to stimulate new ideas and knowledge, provoke assumptions, and teach and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The pedagogical challenge also derives from Bengali culture, from which teachers assume a hierarchical mindset and attitude that is counter-productive to students'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PEDAGOGY university BANGLADESH
下载PDF
论历史主义史学研究范式
17
作者 李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8期66-67,共2页
对兰克学派,史学界有多种指称,如批判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史学、历史主义史学等等。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启蒙运动所标榜的自然法体系观念相对立的思想,它设定人的本性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说清楚,研究历史是探究人类事务的唯一方式。
关键词 兰克学派 批判史学 实证史学 客观主义史学 历史主义 自然法 人的活动 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论柯林武德“科学的历史学”
18
作者 姚汉昌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科学的历史学"是柯林武德整个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柯林武德的笔下,科学的历史学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推理的和有组织的知识体。科学的历史学家必须学会提问,并通过证据借助推理得出自己的答案。科学的历史学是相对于剪... "科学的历史学"是柯林武德整个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柯林武德的笔下,科学的历史学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推理的和有组织的知识体。科学的历史学家必须学会提问,并通过证据借助推理得出自己的答案。科学的历史学是相对于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和批判的历史学而言的一种史学方法,其主要特色在于摆脱对权威证词的依赖,实现了自律。本文试以相关文本,论述柯林武德如何通过指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和批判的历史学的不足,进而提出并阐述科学的历史学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加浆糊的历史学 批判的历史学 科学的历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