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学方法介入教育研究何以可能——以伯纳德·贝林的语境主义史学方法为例
1
作者 类成阳 李先军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8,112,共11页
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历来为教育史学界所关注,将教育史化约为史学方法介入教育研究,或许可成为学科建设的一条路径。贝林的语境主义史学方法的核心论点涵盖3个方面:聚焦研究的去道德化、区分外显的历史和内隐的历史、处理时代错置的史... 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历来为教育史学界所关注,将教育史化约为史学方法介入教育研究,或许可成为学科建设的一条路径。贝林的语境主义史学方法的核心论点涵盖3个方面:聚焦研究的去道德化、区分外显的历史和内隐的历史、处理时代错置的史学问题。这一史学方法反映到贝林的教育研究中,则是对教育研究进行去道德化,区分外显的与内隐的教育事件,运用语境主义处理教育研究中的时代错置。立足于贝林的语境主义史学方法,史学研究的去道德化和去预设可为教育研究的客观性建构提供理路,依托内隐的事件可谋求教育研究的文献扩充,对时代错置的处理可为教育研究中的在场问题提供借鉴。史学方法介入教育研究作为教育史学科建设的路径之一,其意在开拓而非消解,最终服务于教育史之学科实体的巩固和价值意义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贝林 语境主义 史学方法 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教育史
下载PDF
傅斯年、郭沫若史学方法比较研究
2
作者 朱乐景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1期62-64,共3页
20世纪初是中外思想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学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发展期,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史学大师,他们开创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推动了中国史学的新发展。傅斯年和郭沫若便是其中最具代表... 20世纪初是中外思想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学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发展期,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史学大师,他们开创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推动了中国史学的新发展。傅斯年和郭沫若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本文从二人的史学方法及其原因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郭沫若 史学方法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史学方法体系的重建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兴彬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8,共5页
中西学术思想及其史学观念的新进展 ,为我国史学方法体系的重建提供了理论前提。以罗荣渠的现代化研究、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李学勤等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为典型的具体历史研究 ,既为重建史学方法体系奠定了现实基础 ,又启... 中西学术思想及其史学观念的新进展 ,为我国史学方法体系的重建提供了理论前提。以罗荣渠的现代化研究、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李学勤等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为典型的具体历史研究 ,既为重建史学方法体系奠定了现实基础 ,又启发我们必须把跨学科方法作为史学方法新体系的中心内容。在跨学科方法中 ,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之外 ,还应对人文学科的方法给予特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方法体系 三大个案 跨学科方法 史学方法新体系
下载PDF
几种史学方法及其在医学史研究中的应用举隅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江雁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0-81,共2页
医学史研究的内容有结构层次的不同,而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相对应的研究对象和适用范围,如口述史学方法,乾嘉考据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史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医学史研究 口述史学方法 乾嘉考据学方法 计量史学方法
下载PDF
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大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107,共7页
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蒋大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史学方法是联结作为历史研究主体的史学家和历史研究对象的中介和桥梁。历史学家只有运用一定的史学方法才能作用于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历史学家... 新中国史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蒋大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史学方法是联结作为历史研究主体的史学家和历史研究对象的中介和桥梁。历史学家只有运用一定的史学方法才能作用于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历史学家选择什么样的史学方法以作用其研究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阶级观点 马克思主义史学 新中国史学 阶级斗争 方法研究 史学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分析 唯物史观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越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18,共7页
进化史观的传入和唯物史观的指导 ,直接影响到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将西方学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而成的“科学方法”的提倡 ,使 2 0世纪前半期历史考证方法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 ,是中国马克思... 进化史观的传入和唯物史观的指导 ,直接影响到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将西方学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而成的“科学方法”的提倡 ,使 2 0世纪前半期历史考证方法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方法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后半期对史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发展 史学方法 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 历史考证方法 史学研究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人生经验与历史学者的悟性——史学方法谈 被引量:5
7
作者 萧功秦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共3页
一个学者的人生经验对于他所从事的学术是否有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人生经历与学术成就的相关度,把所有的学科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对于他所从事的学科来说完全不重要,第二类是比较重要,或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类是非常重要.
关键词 人生经验 历史研究 悟性 史学方法
下载PDF
雷海宗1932年史学方法课程笔记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敦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7-100,共14页
雷海宗1932年到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后,多年开设史学方法课程。该课程按历史之科学——分析、历史之哲学——综合和历史之艺术——著作三个问题分别讲授,贯通中外,发挥己见,内容丰富;并采用研讨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生动活泼,学生受益良... 雷海宗1932年到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后,多年开设史学方法课程。该课程按历史之科学——分析、历史之哲学——综合和历史之艺术——著作三个问题分别讲授,贯通中外,发挥己见,内容丰富;并采用研讨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生动活泼,学生受益良多。江西师范大学已故名教授谷霁光先生,1932年在清华大学听此课时有笔记留下,言简意赅,是目前仅有的记录和保存雷海宗史学方法一课重要内容的宝贵史料。现将此笔记整理出来发表,供史学界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海宗 史学方法 史学理论 谷霁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传统史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邹兆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40,共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治史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这种方法既坚持与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相联系的方法论原则,同时也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其中也包括20世纪以来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治学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治史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这种方法既坚持与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相联系的方法论原则,同时也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其中也包括20世纪以来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治学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增强了史学研究的效能,另一方面也充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方法 唯物史观 传统治史方法 乾嘉学派
下载PDF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汝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中国近代史学以梁启超首倡的“新史学”即资产阶级史学为正统。它主导史学领域期间,中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近代“新史学”史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史学方法,其中有新意且成型的如:比较研究法、归纳研究法、历史统计研究法、二重证据... 中国近代史学以梁启超首倡的“新史学”即资产阶级史学为正统。它主导史学领域期间,中国史学有很大发展。近代“新史学”史家们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史学方法,其中有新意且成型的如:比较研究法、归纳研究法、历史统计研究法、二重证据法、语言文字比较研究法、诗文证史研究法、碑志证史研究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方法、“历史演进”考辨法、史书章节编纂法、借助“引得”寻检史料方法等。中国近代史学方法,具有历史进步性,也带有时代局限性;在我国史学方法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起过承上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史学方法 进步性 局限性
下载PDF
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编写及其运用的史学方法之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士新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的诞生就与美术教育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正是因为如此,它的编写和运用史学方法更多地打上了时代的、政治的烙印,而没有形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科。于是,美术史最终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 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的诞生就与美术教育有着深深的渊源关系,正是因为如此,它的编写和运用史学方法更多地打上了时代的、政治的烙印,而没有形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科。于是,美术史最终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着要求重新构建和编写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以来 中国美术史编写 史学方法 思考
下载PDF
论傅斯年的史学方法与网络史料考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润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现代史学家傅斯年所提出的重视史料以及处理史料的比较与互证方法,具有代表性。傅斯年的史学理论尤其是他的史学方法论,在网络史学时代仍然具有适用性。把傅斯年的史学方法应用于网络史料的比较互证与解读上,并进行新的解读,可以为网络... 现代史学家傅斯年所提出的重视史料以及处理史料的比较与互证方法,具有代表性。傅斯年的史学理论尤其是他的史学方法论,在网络史学时代仍然具有适用性。把傅斯年的史学方法应用于网络史料的比较互证与解读上,并进行新的解读,可以为网络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史学方法 网络史料考证
下载PDF
陈黻宸的史学方法——20世纪中国“新史学”影响下写“民史”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101,共3页
陈黻宸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继往开来。他重视对史料的解释;主张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及归纳法和演绎法研究历史;史书写作注重体例的作用,写民史的方法和步骤分为调查、区划、分类、比例。
关键词 陈黻宸 史学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调查和统计的方法
下载PDF
姚永朴史学方法再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 姚永朴在民国初年参与编修清史,在北大教授史学课程,后其门人整理形成《史学研究法》一书。在新旧时代交替,政局变换,学制更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姚永朴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相结合,其在方法论上将刘知几的"史学三长"同姚鼐的"义理、文章、考据"相结合,在具体方法上,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史学考史、论史、重视史料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构建研究方法写作体系,部分结论的推导过程上也借鉴了归纳、比较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编修清史上,对传统正史编写组织形式、体例变动、编修步骤这些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上,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也多有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永朴 史学方法 归纳 比较 综合 编纂
下载PDF
试论《甲申三百年祭》的史学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清福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1期55-57,共3页
《甲申三百年祭》(以下简称《甲申》)这篇名著发表于1944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60多年来,对该文的历史作用和价值,评论很多,但对其史学方法的探讨尚不多见。郭沫若在写《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时,在史学方法上有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 《甲申三百年祭》(以下简称《甲申》)这篇名著发表于1944年3月19日重庆《新华日报》,60多年来,对该文的历史作用和价值,评论很多,但对其史学方法的探讨尚不多见。郭沫若在写《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时,在史学方法上有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之处,对后学大有裨益,对之进行整理、研究,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下面谈谈我们在学习中的一点体会,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申三百年祭》 史学方法 《新华日报》 历史作用 郭沫若
下载PDF
人教版历史教科对对当代史学方法的吸纳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执斌 《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 2003年第9期29-34,共6页
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是史学巨车赖以前进的两个轮子。它们相互驱动,历史教学呼唤着历史研究尽快展示新成果,历史研究期待着历史教学尽快普及新成果。而在它们之间起协调作用的,则是贯穿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这两个轮子的车轴——历史教科书。
关键词 人教版 历史教学 教科书 史学方法 教学模式 实践能力 初中 教学内容
下载PDF
科恩的科学编史学方法新探
17
作者 苏玉娟 魏屹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1,78,共6页
科恩作为20世纪著名的科学史学家,他的科学编史学方法集中体现为继承与创新。一方面科恩继承、改造了萨顿、柯瓦雷的编目考证法、引证原始材料分析法、概念分析法、历史记录分析法,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编史方法,体现为证据分析法、广义... 科恩作为20世纪著名的科学史学家,他的科学编史学方法集中体现为继承与创新。一方面科恩继承、改造了萨顿、柯瓦雷的编目考证法、引证原始材料分析法、概念分析法、历史记录分析法,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编史方法,体现为证据分析法、广义语境分析法、微观宏观整合法、再版补充法。对科恩研究有助于梳理20世纪以来科学编史学方法的推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恩 科学史 史学方法
下载PDF
比较史学方法在中国晚清史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史学界以来,比较史学方法已成为当代史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将比较史学方法运用于晚清历史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比较史学方法 中国晚清社会历史 研究
下载PDF
史学方法的示范与临摹——《名家治史》序
19
作者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在大学教书的人,"方法"是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在我们史学领域,我知道不少学生都想获得某种可以概括抽象出来的"方法",以为学会了即可治史。尽管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史无定法"的主张,但我非常理解学生们的愿望,尤其他们身处这样... 在大学教书的人,"方法"是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在我们史学领域,我知道不少学生都想获得某种可以概括抽象出来的"方法",以为学会了即可治史。尽管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史无定法"的主张,但我非常理解学生们的愿望,尤其他们身处这样一个急功近利之风劲吹的时代。要说史学方法的教与学,其实也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方法 治史 史学领域 蒙思明 概括抽象 吕思勉 史学原论 定法 大学历史系 文成法立
下载PDF
“摸论”史学方法的性质及其抽象力研究的意义
20
作者 冯景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认为“摸着石头过河”(简称“摸论),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的邓小平的一句话。但是,“摸论”所具有的超逻辑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性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有在理论进行阐明的必要。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历史发展上属于“双跨越”,即... 本文认为“摸着石头过河”(简称“摸论),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的邓小平的一句话。但是,“摸论”所具有的超逻辑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性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有在理论进行阐明的必要。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历史发展上属于“双跨越”,即社会形态跨越发展与生产力跨越发展。“双跨越”的建设实践呼唤着跨越发展的史学方法,“摸论”就是应时代的呼声而产生的超逻辑创造性思维的史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方法 性质 抽象力 创造性思维方法 生产力跨越发展 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发展 社会形态 建设实践 邓小平 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