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密斯地层与非史密斯地层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克信 殷鸿福 +3 位作者 朱云海 王国灿 冯庆来 龚一鸣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1-369,共9页
国际地层指南中指出 ,地层学应扩展为包括对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体的描述 .所有各类岩石 (沉积的、火成的、变质的、固结的和非固结的 )都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分类的总体研究范畴 .传统地层学主要针对沉积成因地层 ,虽然拓展包括了一部分火... 国际地层指南中指出 ,地层学应扩展为包括对构成地壳的所有岩石体的描述 .所有各类岩石 (沉积的、火成的、变质的、固结的和非固结的 )都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分类的总体研究范畴 .传统地层学主要针对沉积成因地层 ,虽然拓展包括了一部分火山喷出岩 ,如熔岩类、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灰等层状火山岩 ,其形成的力学机制基本上是重力机制 ,即向地心方向受重力作用逐渐累积 .本文将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地层及其适度扩展物 (如沉积变质和沉积火山岩类 )称之为史密斯地层 .现代地层学概念中 ,形成地层的力学机制不仅仅是重力 ,而且包括了热力(如蛇绿岩 )、机械力或构造力 (如混杂岩、构造岩等 ) .非重力机制或非沉积成因的地层 ,亦都有时空顺序 ,其顺序服从各自的力学机制和成因 ,但不服从史密斯地层的叠覆律 ;这些非重力机制形成的地层不属于史密斯地层学的范畴 ,本文称之为非史密斯地层 .造山带混杂岩区主要依据构造力作用机制不同 ,其非史密斯地层形成方式可区分为俯冲刮削拼贴式、俯冲折返拼贴式和仰冲推覆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地层 史密斯地层 史密斯地层 力学机制 造山带混杂岩
下载PDF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克信 冯庆来 +6 位作者 宋博文 张智勇 王永和 潘桂棠 陆松年 赵小明 邢光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7,共12页
造山带一般都经历了多期板块裂解与拼合的复杂演化过程。造山带地层体在造山带洋盆会聚、俯冲消亡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俯冲带在消减板块下潜过程中,盆地中先前在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原始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基质... 造山带一般都经历了多期板块裂解与拼合的复杂演化过程。造山带地层体在造山带洋盆会聚、俯冲消亡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俯冲带在消减板块下潜过程中,盆地中先前在重力机制下形成的原始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基质)、同沉积滑塌岩块,与先前在热力机制下形成的蛇绿岩和火山弧,与早先裂解的陆壳碎片等最终一并带入俯冲带内遭受剪切,发生构造混杂,由这种混杂作用形成的地层体通常由经强烈构造剪切作用的基质(浊积岩和远洋沉积)和混入的多种外来岩片(块)构成,是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主体。对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要针对基质和外来岩片(块)分别进行划分、对比研究。特别对基质中的外来岩片(块),要进行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变形和变质历程的精细解剖与研究。通过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建立造山带地层系统理论模型,恢复造山带形成和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大地构造相 史密斯地层 造山带地层系统理论模型
下载PDF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的若干问题讨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殷鸿福 张克信 +4 位作者 张洪涛 其和日格 于庆文 任家琪 古风宝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29,共6页
1史密斯地层与非史密斯地层 1.l史密斯地层学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原理地层学产生以来的300余年,研究内容基本上属于史密斯地层学(Smith stratigraphy)的范畴。最早的地层学科学奠基人斯坦诺在论文《天然固体中的坚硬物》(1669年)... 1史密斯地层与非史密斯地层 1.l史密斯地层学的产生、发展与基本原理地层学产生以来的300余年,研究内容基本上属于史密斯地层学(Smith stratigraphy)的范畴。最早的地层学科学奠基人斯坦诺在论文《天然固体中的坚硬物》(1669年)中提出著名的地层学三定律:层序叠加律(Law of Superposition),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下老上新;原始连续律(Law of Original Continuity),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呈连续体并逐渐尖灭;原始水平律(Law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即若地层未经变动则呈水平或大致水平产状。斯坦诺的三定律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史密斯地层 造山带 地层划分
下载PDF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学”的一点意见 被引量:14
4
作者 殷鸿福 张洪涛 +4 位作者 其和日格 于庆文 张克信 任家琪 古风宝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简要地叙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学”术语的由来、基本概念及研究近况。针对近来有关方面将这一类地层又重新命名为”非正常岩石地层”的情况,结合”九五”原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在8个省区进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与填图方法研究新... 简要地叙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学”术语的由来、基本概念及研究近况。针对近来有关方面将这一类地层又重新命名为”非正常岩石地层”的情况,结合”九五”原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在8个省区进行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与填图方法研究新成果,阐述了非史密斯地层学研究的进展,并就”非史密斯地层”与”构造地层”、”非正常岩石地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构造地层 岩石地层 地层
下载PDF
南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岩带非史密斯地层系统和地层格架 被引量:5
5
作者 杜远生 盛吉虎 顾松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3-570,共8页
南秦岭西段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由不同的构造岩片组成的非史密斯地层区。本文建立了勉略构造带太古宙—石炭纪的地层系统。勉略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层格架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寒武纪勉略构造带及中秦岭为扬子板块北缘的一部分。奥陶纪—志留... 南秦岭西段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由不同的构造岩片组成的非史密斯地层区。本文建立了勉略构造带太古宙—石炭纪的地层系统。勉略构造带及其邻区地层格架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寒武纪勉略构造带及中秦岭为扬子板块北缘的一部分。奥陶纪—志留纪大致沿勉略构造带形成南秦岭裂陷槽。泥盆纪—石炭纪该裂陷槽进一步开裂形成勉略洋。该洋盆从石炭纪开始俯冲萎缩并最终于三叠纪后期碰撞、闭合并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古海洋 秦岭 构造混杂岩带
下载PDF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及其地质制图 被引量:18
6
作者 杜远生 盛吉虎 丁振举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从非史密斯地层的概念入手,以实例探讨非史密斯地层的3种基本类型:古缝合带(混杂岩)型、推覆体型、走滑型及其复合类型,并对非史密斯地层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其在地质制图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地质制图 地层
下载PDF
甘孜理塘结合带中段非史密斯地层的划分及组分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魏永峰 罗森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30,共10页
甘孜 理塘结合带内各种构造岩片(块)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属于整体无序、局部有序的非史密斯地层,通过查明各类岩片(块)的岩石组合、来源、时代、变形变质及裂解、运移、拼合、定位历程,重新定义了"理塘蛇绿岩群"的含义... 甘孜 理塘结合带内各种构造岩片(块)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属于整体无序、局部有序的非史密斯地层,通过查明各类岩片(块)的岩石组合、来源、时代、变形变质及裂解、运移、拼合、定位历程,重新定义了"理塘蛇绿岩群"的含义,并新命名为"理塘蛇绿混杂岩群"。按结合带内岩块的不同组分、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变形变质程度的不同,对各类岩块进行四维裂解拼合复原后划分为两个岩组(卡尔蛇绿岩组、瓦能蛇绿岩组)及碎屑岩、大理岩等组成的5类外来岩块。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甘孜 理塘结合带的造山机制及构造演化历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甘孜-理塘结合带 四川
下载PDF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研究方法和在1:5万区调填图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家生 刘本培 +1 位作者 薛重生 李昌年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根据在赣东北1∶5 万葛源幅蛇绿混杂岩区区调的实践体会,提出在区调填图中进行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一般步骤:(1) 利用野外踏勘和前人资料,划分区内地层类型;(2) 区分岩块和基质;(3) 选择一定靶区对岩块进行成分、古生物... 根据在赣东北1∶5 万葛源幅蛇绿混杂岩区区调的实践体会,提出在区调填图中进行非史密斯地层研究的一般步骤:(1) 利用野外踏勘和前人资料,划分区内地层类型;(2) 区分岩块和基质;(3) 选择一定靶区对岩块进行成分、古生物、同位素等的细致研究,以获得年代和构造背景等信息;(4) 识别岩块、基质及与史密斯地层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并探索其构造就位时间;(5) 重建地层序列,探讨构造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蛇绿混杂岩 造山带 地质填图
下载PDF
昆秦接合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的一些特点——苦海—赛什塘—羊曲构造混杂带剖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秉璋 朱迎堂 +1 位作者 张智勇 解玉海 《青海地质》 2000年第1期9-17,共9页
系统论述了昆秦接合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的特征,应用非史密斯地(岩)层体构造岩片(块)四维裂拼复原原理解剖了羊曲—赛什塘—苦海构造混杂带,提出该构造带为晚华力西期—印支期扬子陆块与柴达木陆块近东西向汇聚过程中形成的陆缘俯冲增... 系统论述了昆秦接合部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的特征,应用非史密斯地(岩)层体构造岩片(块)四维裂拼复原原理解剖了羊曲—赛什塘—苦海构造混杂带,提出该构造带为晚华力西期—印支期扬子陆块与柴达木陆块近东西向汇聚过程中形成的陆缘俯冲增生杂岩楔,并对其组成、结构、演化过程等做了初步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秦接合部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构造混杂带
下载PDF
滇西“三江”造山带北段的非史密斯地层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城民 孙云波 《云南地质》 2001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滇西“三江”造山带北段的非史密斯地层可划分为岩崩碎石层、基底岩片、叠瓦岩片、叠瓦—褶叠层及深流层。这些非史密斯地层形成于不同造山阶段或同一造山阶段的不同构造部位 ,混杂方式与混杂程度有明显的差别。研究不同类型的非史密斯... 滇西“三江”造山带北段的非史密斯地层可划分为岩崩碎石层、基底岩片、叠瓦岩片、叠瓦—褶叠层及深流层。这些非史密斯地层形成于不同造山阶段或同一造山阶段的不同构造部位 ,混杂方式与混杂程度有明显的差别。研究不同类型的非史密斯地层与造山阶段或构造部位的关系 ,有助于揭示造山带形成及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类型 识别标志 “三江”造山带 叠瓦岩片 岩崩碎石层 基底岩片
下载PDF
东准噶尔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类型划分及等级体制建立
11
作者 李文铅 李嵩龄 +1 位作者 王克卓 冯新昌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8-304,共7页
在研究东准噶尔造带类型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组合形式 ,划分出构造 -地层体类、构造 -岩层体类、构造 -混杂体类的非史密斯地层。按照所划分类型的各自特征 ,能够满足造山带 1∶ 2 5万填图精度的要求 ,对全部无序或局... 在研究东准噶尔造带类型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组合形式 ,划分出构造 -地层体类、构造 -岩层体类、构造 -混杂体类的非史密斯地层。按照所划分类型的各自特征 ,能够满足造山带 1∶ 2 5万填图精度的要求 ,对全部无序或局部无序的地 (岩 )层建立“岩群、岩组、岩段、岩层”等级体制 ;对那些总体有序、局部无序或总体无序、局部有序的地层 ,能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原始层序 ,服从史密斯地层层序律的 ,按“群、组、段、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等级体制
下载PDF
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学研究主要成果简介
12
作者 张克信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87,91,共2页
关键词 地质填图 地质结构 蛇绿岩 造山带 混杂岩区 史密斯地层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序列重建方法初探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克信 陈能松 +2 位作者 王永标 龚一鸣 黄继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346,共4页
东昆仑造山带发育沉积-构造复合混杂和构造混杂成因的全部无序或部分无序的非史密斯地(岩)层体,对其层序重建的有效方法是对不同类型的非史密斯地层体进行时态、相态、位态、变形和变质调查,把这一主要研究途径称之为“
关键词 造山带 地层层序 层序重建 东昆仑 史密斯地层
下载PDF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8
14
作者 龚一鸣 杜远生 +2 位作者 冯庆来 颜佳新 刘本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26,共8页
非史密斯地层是指那些经历地不同程度变形、变质、变位,现存特征与其沉积时明显不同,甚至面目全非的无序或部分有序的地层——岩石体(区)。非史密斯地层可划分为褶断地层类、韧变地层类和杂岩类。非史密斯地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非史密斯地层是指那些经历地不同程度变形、变质、变位,现存特征与其沉积时明显不同,甚至面目全非的无序或部分有序的地层——岩石体(区)。非史密斯地层可划分为褶断地层类、韧变地层类和杂岩类。非史密斯地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概括为:分类、分区(带)、分块(片)→形成、变位、变形和变质标志分析→区域地层的原生时空结构分析→确定构造地层带→建立岩石、年代地层系统。非史密斯地层学的出现是造山带地质深入研究的产物,是地层学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造山带 地层
下载PDF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非史密斯地层和古海洋新知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杜远生 盛吉虎 +2 位作者 冯庆来 王治平 顾松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31,共7页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是一个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区,由不同时代的原地地层系统和异地地层系统的构造岩片构成。泥盆纪—石炭纪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指示了勉略小洋盆的存在。区域背景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南... 南秦岭勉略古缝合带是一个构造混杂岩型非史密斯地层区,由不同时代的原地地层系统和异地地层系统的构造岩片构成。泥盆纪—石炭纪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指示了勉略小洋盆的存在。区域背景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南秦岭为扬子板块北部边缘的一部分,中、晚寒武世以后开始分裂形成南秦岭裂陷槽。该海槽于中、晚志留世萎缩但未关闭,泥盆纪又进一步开裂逐渐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晚泥盆世后期到早石炭世早期形成一开放小洋盆。早石炭世后期出现洋壳俯冲,从而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该洋盆可能持续到二叠纪,并于印支期最终关闭、碰撞和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古海洋学 地层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研究——200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简介
16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蛇绿岩 地质填图 东昆仑造山带 混杂岩 史密斯地层 2002年 博士论文
下载PDF
放射虫等生物群在非史密斯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克信 黄继春 +4 位作者 殷鸿福 王国灿 王永标 冯庆来 田军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6期542-550,共9页
造山带混杂岩地层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 (块 )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 ,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物质场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方法则通过混杂... 造山带混杂岩地层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 (块 )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 ,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物质场 .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方法则通过混杂堆积中的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分析 ,着重了解各构造岩片的原生生成时代、相环境、古大地构造背景和变形变质历程 .根据在东昆仑阿尼玛卿混杂岩带中新发现的放射虫、孢粉、遗迹化石等资料 ,对该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片 (块 )时态、相态进行了研究 ,为阿尼玛卿造山带的演化历程提供了精细解剖新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密斯地层 放射虫 混杂岩带 造山带 生物群
原文传递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学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杜远生 张克信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非史密斯地层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层学思想和综合性地层学分支。所谓非史密斯地层是指受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基本无序的地层体,它主要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包括陆内造山带)地区,包括造山带古缝合线的构造混杂岩带... 非史密斯地层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层学思想和综合性地层学分支。所谓非史密斯地层是指受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基本无序的地层体,它主要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包括陆内造山带)地区,包括造山带古缝合线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强变形带的无序或低序的地层。非史密斯地层之“非”并无任何否定史密斯生物顺序律和其它传统地层学原理的含义。与克拉通地区的史密斯地层一样,造山带的非史密斯地层也有一些可循的规律,并有待总结出相应的地层学原理。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在区域地层和区域地质调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史密斯地层 地层思想 地层类型
原文传递
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古元古代“非史密斯”地层岩石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同阳 陈川 +2 位作者 徐永波 徐仕琪 舍建忠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300,共5页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东缘活动陆缘区,是我国前寒武系出露较典型地区.该区出露"非史密斯"地层有中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TTG质片麻岩套(片麻岩SIMS锆石U-Pb年龄为(2 565±18)Ma)和古元古界兴地塔格群石...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东缘活动陆缘区,是我国前寒武系出露较典型地区.该区出露"非史密斯"地层有中新太古界达格拉格布拉克群TTG质片麻岩套(片麻岩SIMS锆石U-Pb年龄为(2 565±18)Ma)和古元古界兴地塔格群石英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建造(混合岩锆石U-Pb年龄值为(1 912±12.1)Ma),为片麻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岩.前者原岩以火山岩系为主,经热力变质作用形成,Na2O>K2O,为钠质岩石系列,δEu=0.401~0.973,为δEu负异常.后者原岩以沉积岩系为主,有厚达数百米碳酸盐岩层,主要为区域热流动力变质作用形成,K2O>Na2O,成熟度高,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型,分馏极好,LREE富集、HREE亏损,具δEu负异常,与元古界页岩分布模式相似,为典型沉积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鲁克塔格 史密斯地层:岩石化学特征 TTG岩系
下载PDF
关于“非史密斯地层学”之我见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方宗杰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最近“史密斯地层学”和“非史密斯地层学”分别被应用于克拉通和造山带地区,其含意与由人名“史密斯”所赋予的内涵相去甚远,名不副实,易引起误解。构造地层学实际上可囊括“非史密斯地层学”的所有内容,却不会造成误解和矛盾。强... 最近“史密斯地层学”和“非史密斯地层学”分别被应用于克拉通和造山带地区,其含意与由人名“史密斯”所赋予的内涵相去甚远,名不副实,易引起误解。构造地层学实际上可囊括“非史密斯地层学”的所有内容,却不会造成误解和矛盾。强调造山带的特殊性并采取相应对策,无疑很有必要。但同时还应当指出,造山带地层学与其它地层学分支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具有一些共同的原理和方法,否则就不隶属地层学范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构造地层 造山带 史密斯地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