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落体”的自反性困局--黑特·史德耶尔与散文电影
1
作者 周厚翼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3期89-96,共8页
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以一场名为“自由落体”的“思想实验”隐喻“后电影”时代影像与主体的失重坠落,并认为以“贫乏影像”的形式在新媒体空间里“复活”的散文电影在这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构了电影的本体。这一思想实验将困... 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以一场名为“自由落体”的“思想实验”隐喻“后电影”时代影像与主体的失重坠落,并认为以“贫乏影像”的形式在新媒体空间里“复活”的散文电影在这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构了电影的本体。这一思想实验将困扰史德耶尔自身艺术创作与整个散文电影未来走向的难题放置眼前,试图拥抱或反抗“自由落体”的行动分别对应于她尝试以“网络媒介空间”或“博物馆空间”作为散文电影归宿的两种策略,然而,她的这两种探索均陷入了自反性困局。通过分析史德耶尔对于“定义”散文电影和“安置”散文电影的暧昧态度和矛盾主张,可以重新引导人们回到对电影之本身以及主体之本身的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电影 黑特·史德耶尔 后电影 贫乏影 新媒体 主体性
下载PDF
“史德”新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3,共9页
文人与史家的不同并不在于是否具备才、学、识,而在于是否具备史德。章学诚不同于刘知几之处,就在于他不把史识看作最高标准,而是在史识之上又设置了更高的规定,即用史德来约束和规范史识。史德即尊君,心术即名教。章学诚的“史德”是... 文人与史家的不同并不在于是否具备才、学、识,而在于是否具备史德。章学诚不同于刘知几之处,就在于他不把史识看作最高标准,而是在史识之上又设置了更高的规定,即用史德来约束和规范史识。史德即尊君,心术即名教。章学诚的“史德”是一个封闭性概念,它主要是对史家的职业性要求,最多只涉及到一些对统治伦理的维护和承诺。而“新史德”则是一个开放性范畴,它更多地要求史家对公众和社会承担一种必要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内涵不在于轻易认同什么,而在于严肃质疑什么。新史德的本质不是道德,而是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史识 章学诚
下载PDF
章学诚“史德”说新解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忠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0,共4页
史学界对章学诚《史德》的解读有不同看法。笔者研读之后提出三点新的认识:一是章学诚指出"识"有三种:断义之识、击断之识、文士之识。二是"史德即心术"实为史家之思想品德。三是章学诚所云"尽其天而不益以人&... 史学界对章学诚《史德》的解读有不同看法。笔者研读之后提出三点新的认识:一是章学诚指出"识"有三种:断义之识、击断之识、文士之识。二是"史德即心术"实为史家之思想品德。三是章学诚所云"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之"天",不是指客观历史事实,"人"亦不是指史家。只能按章氏之说理解,即"气合于理,天也;气能违理以自用,人也。情本于性,天也;情能汩性以自恣,人也"。因而所谓"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不是指正确处理史家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关系,充分尊重历史事实的真相,而尽量不加之以主观;而是说史家尽可能使自己的气合于理、情本于性,同时不增加气、情"违理以自用"、"汩性以自恣"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下载PDF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明道自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雄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0,47,共3页
“史德”是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说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刘知几在回答礼部尚书郑惟忠“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的疑问时提出才、学、识的史才“三长”说。按照通俗的理解,“才”是指研究和写作历史的能力,“学”是指掌握史... “史德”是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说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刘知几在回答礼部尚书郑惟忠“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的疑问时提出才、学、识的史才“三长”说。按照通俗的理解,“才”是指研究和写作历史的能力,“学”是指掌握史料的广度和深度,“识”是指鉴别史料的见识和善恶直书的胆识。章学诚直接针对史识的局限性而提出史德的概念。在他看来,刘知几把史识理解为“欲于记诵之间,知所抉择,以成文理耳”的能力,仍然是一般的文士之识而不是真正的史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 史德 自觉 明道 刘知几 章学诚 “才” “学”
下载PDF
史料、史观、史德——胡华教授治史的三个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2期63-70,共8页
史料、史观、史德————胡华教授治史的三个特点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北京100007)十年前,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全国中央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华教授溘然逝世之际,我写了一篇《回忆与怀念》(登于《中国人民大... 史料、史观、史德————胡华教授治史的三个特点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北京100007)十年前,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全国中央党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华教授溘然逝世之际,我写了一篇《回忆与怀念》(登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刊1988年1月5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胡华 中共党史 《史记》 史料 文化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学与研究 史德 马列主义
下载PDF
史德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舒习龙 陈舒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中国古代史家的"史德"观由最初的"素心"、"公心"与"直笔"、"求真"等,到章学诚"强调慎辨主观与客观,尊重客观,不以主观强加于客观"以及"史德在于心术,心术在于明天人... 中国古代史家的"史德"观由最初的"素心"、"公心"与"直笔"、"求真"等,到章学诚"强调慎辨主观与客观,尊重客观,不以主观强加于客观"以及"史德在于心术,心术在于明天人,明天人在于原道,道又折衷于孔子",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德观念的建构。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史德"观不仅受到传统史学的影响,还深受西方历史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重新界定和诠释"史德"的新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当数梁启超、刘掞藜、柳诒徵、李泽刚等。历史编纂学追求的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善性,都有赖于史学家"史德"、"素心"的涵泳,而历史编纂的语言和技巧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史学家的"史才",但实质上观照的是史学家的"史德",可以说史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史书编纂之优劣,也更深层次的影响到对历史编纂的理解和全局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古代史家 近代史家 历史编纂
下载PDF
柳诒徵的“史德”论及其史学批评 被引量:3
7
作者 范红霞 《贵州文史丛刊》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史德”论是史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这一概念最早由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后经梁启超等人进一步阐发。柳诒徵在对章学诚、梁启超等人“史德”论批评与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论述了“有史而德”及“从德而史”的辨... “史德”论是史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之一。这一概念最早由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后经梁启超等人进一步阐发。柳诒徵在对章学诚、梁启超等人“史德”论批评与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论述了“有史而德”及“从德而史”的辨证关系,并强调“治史以畜德”的重要性。柳诒徵的“史德”是对前人的补充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史学批评 有史而德
下载PDF
唐、突互动视野下的突厥阿史德氏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建英 王静宜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55,共18页
阿史德氏是构成漠北突厥汗国统治集团的核心氏族之一。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起伏变化,与突厥汗国的盛衰兴亡及突厥和唐朝之间的互动,关系密切。突厥第一汗国时期,阿史德氏虽贵为可汗姻族,但在政治上却处于汗族阿史那氏之附属地位。第一... 阿史德氏是构成漠北突厥汗国统治集团的核心氏族之一。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起伏变化,与突厥汗国的盛衰兴亡及突厥和唐朝之间的互动,关系密切。突厥第一汗国时期,阿史德氏虽贵为可汗姻族,但在政治上却处于汗族阿史那氏之附属地位。第一汗国瓦解和突厥属唐时期,内部摆脱汗族之限制,外部得益于唐之羁縻府州政策及扶持、宠遇,阿史德氏的实力因之壮大,遂成为突厥复国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和中坚力量,并为其在第二汗国时期的尊崇地位奠定基础。第二汗国时期,藉其在内属于唐和复国运动中累积的声望和大幅提升的部落实力,兼以其本部落灵魂人物暾欲谷个人智勇和号召力,最终得与阿史那氏共掌突厥国政。不过终突厥时代,阿史德氏始终未能突破其与汗族阿史那氏基本关系框架中之辅弼地位,此当与北族(突厥)传统的汗权正统观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唐、突互动 阿史那氏 暾欲谷 汗权正统
下载PDF
从中华文明看“史德”论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炜民 《阴山学刊》 2005年第2期53-56,69,共5页
“史德”论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史德”论是历代史家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的。在大力倡导治史,弘扬中华文明的今天,把章学诚“史德”论当作中华文明的成果之一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继承发... “史德”论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史德”论是历代史家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的。在大力倡导治史,弘扬中华文明的今天,把章学诚“史德”论当作中华文明的成果之一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继承发扬其主体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史德”论 章学诚 传统史学 史学理论
下载PDF
从“二善”说到“史德”论:明清时期史家修养论的总结
10
作者 郭蔚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明清时期的史家修养论总结性特点突出,同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沿袭了前代史家修养论的内涵,将史家"三长"论和"心术"说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丰富了才、学、识思想的内涵,将"心术"说... 明清时期的史家修养论总结性特点突出,同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沿袭了前代史家修养论的内涵,将史家"三长"论和"心术"说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丰富了才、学、识思想的内涵,将"心术"说与天人关系相联系,提出了"二善"说和"史德"说,体现出重视史家道德修养的特点。明清史家修养论的总结,受到了这一时期理学和心学嬗变的学术思潮和经世致用思想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家修养论 史德 二善说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从“史德”到“史心”
11
作者 钱念孙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4-,78,共2页
从“史德”到“史心”钱念孙我心目中的历史学家是个非常崇高的形象。他不仅要具备刘知几《史通》里所说的史才、史学、史识这“史家三长”,还要具备章学诚《文史通义》里特别强调的“史德”素养。才、学、识三者是学术根基和能力的综... 从“史德”到“史心”钱念孙我心目中的历史学家是个非常崇高的形象。他不仅要具备刘知几《史通》里所说的史才、史学、史识这“史家三长”,还要具备章学诚《文史通义》里特别强调的“史德”素养。才、学、识三者是学术根基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各人因先天因素和后天经历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心 史德 治史 历史研究 历史事件 道德风范 外在要求 内在素质 史家 社会科
下载PDF
柳诒徵的“史德”论探析
12
作者 范红霞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史学家柳诒徵在《国史要义》一书中对史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在章学诚、梁启超史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论史德,既强调“从德而史”,更突出“由史而德”,主要从“治史以畜德”的角度论史德。柳诒徵的史德既是对中国传统... 史学家柳诒徵在《国史要义》一书中对史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在章学诚、梁启超史德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论史德,既强调“从德而史”,更突出“由史而德”,主要从“治史以畜德”的角度论史德。柳诒徵的史德既是对中国传统史德论的发展,从中亦可看出柳诒徵以一贯之的经世致用的治史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史德”论 治史特色 修养理论
下载PDF
吕振羽史德的启示
13
作者 陈瑞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5,共6页
成功的历史学家,很注重史德修养,往往高尚的史德与辉煌的史学成就融为一体,同放光彩。“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①。吕振羽的史识、史德,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关于吕振羽对中国历史学贡献的研究,已经铺开,正在逐步迈向纵深。兹对吕振羽... 成功的历史学家,很注重史德修养,往往高尚的史德与辉煌的史学成就融为一体,同放光彩。“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①。吕振羽的史识、史德,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关于吕振羽对中国历史学贡献的研究,已经铺开,正在逐步迈向纵深。兹对吕振羽史德发表一点粗浅认识,略表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振羽 刘少奇 历史真实 中国通史 “四人帮” 史德 郭沫若 史学工作者 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历史学
下载PDF
从世界史学发展看史德建设
14
作者 周乾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0-80,共1页
从世界史学发展看史德建设周乾历代史家对自身社会责任及其工作的社会价值有一种神圣的观念。与此同时,社会亦对历史学家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唐代学者刘知儿所言:“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秉笔直... 从世界史学发展看史德建设周乾历代史家对自身社会责任及其工作的社会价值有一种神圣的观念。与此同时,社会亦对历史学家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唐代学者刘知儿所言:“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秉笔直书”是史家之大德。这个观念在今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学 历史学家 相对主义 西方史学 史德 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 中国史学 认识主体 历史真理
下载PDF
信史、史识与史德——论《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
15
作者 周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10-512,515,共4页
于北山先生的三谱作为编年体裁,具有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做到了无征不信,精审考核;其次,显示出睿智、独特的识见;再次,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忠实于历史。信史、史识、史德,正是史学的三个重要品格。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揭示三谱的史... 于北山先生的三谱作为编年体裁,具有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做到了无征不信,精审考核;其次,显示出睿智、独特的识见;再次,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忠实于历史。信史、史识、史德,正是史学的三个重要品格。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揭示三谱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谱 信史 史识 史德
下载PDF
史德丧失之社会原因浅析
16
作者 欧阳跃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6-76,共1页
史德丧失之社会原因浅析欧阳跃峰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认为史学家必须兼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清代著名史学评论家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史义和史德的要求。我认为,要想尽可能的揭示历史本来的面目,保持历史学科的严肃性、科学... 史德丧失之社会原因浅析欧阳跃峰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认为史学家必须兼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清代著名史学评论家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史义和史德的要求。我认为,要想尽可能的揭示历史本来的面目,保持历史学科的严肃性、科学性,史德是史学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工作者 原因浅析 史德 史学评论 社会环境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生活条件 政治形势 科研成果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
17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9-79,共1页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房列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是民族性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是民族的。它是反对霸权主义斗争,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维护和平与发展,永远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房列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是民族性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史德是民族的。它是反对霸权主义斗争,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维护和平与发展,永远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史德 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实事求 秉笔直书 安徽师范大学 我国古代 歪曲历史 毛泽东思想 反对霸权主义
下载PDF
用史识、史德视角解读刘知几与《史通》
18
作者 吴荣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7-47,共11页
《史通》为刘知几树立起一座永久的丰碑。它体现了知几进步的历史观,反对命定论,宣扬人事决定论。知几进步的文献观表现在反对曲笔,力主直书。这些说明知几史识卓越,史德高尚。再者,知几论人论书全面,《史通》对史学、文学影响重大深远。
关键词 史识 史德 刘知几 《史通》 深远影响
下载PDF
“史德”、“方法”、“对话”:兼谈现代文学史的研究
19
作者 丁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5-58,共4页
对梁启超在史学研究中所强调的“史德”、“方法”以及“因果”等进行了梳理,并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史学研究中“史德”是根本立场,科学“方法”是基本前提,而历史“因果”的理论阐释并不就是... 对梁启超在史学研究中所强调的“史德”、“方法”以及“因果”等进行了梳理,并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例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史学研究中“史德”是根本立场,科学“方法”是基本前提,而历史“因果”的理论阐释并不就是历史实在,只是治史者与同人以及读者展开“对话”的一种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方法 本质 文学史研究
下载PDF
章学诚“史德”释义
20
作者 吴士勇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0-42,共3页
章学诚的“史德”理论 ,要求著史者用客观的态度去书写历史 ,避免主观情绪 ;著史者的心术要符合纲常名教 ;要考虑到古人的设身处境 。
关键词 章学诚 "史德" 释义 《文史通义》 著史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