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罗尔纲的档案史料观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文荣 陈兰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罗尔纲在长期治史中,不但在档案史料方面成果累累,而且在档案史料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档案史料观。突出表现在:档案的搜集方面,实地采访、摸底发掘;档案的鉴定方面,外部鉴定法、内部鉴定法;档案的利用方面,利用奏折、诏令... 罗尔纲在长期治史中,不但在档案史料方面成果累累,而且在档案史料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档案史料观。突出表现在:档案的搜集方面,实地采访、摸底发掘;档案的鉴定方面,外部鉴定法、内部鉴定法;档案的利用方面,利用奏折、诏令、族谱、民间传闻;档案的编纂上,按地区、按体例编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纲 档案史料观 太平天国
下载PDF
开放性的党史观和史料观——读龚育之的《党史札记末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冀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2,共1页
龚育之先生的著述是党史学习与研究者所必读的书目。每每翻开先生的书,总会感受到在先生的妙笔下,理论与历史有了和谐的结合,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灰色的理论,被赋予了历史的生动与活力,而历史由于和现实的贯通而越发显得鲜活。无论是... 龚育之先生的著述是党史学习与研究者所必读的书目。每每翻开先生的书,总会感受到在先生的妙笔下,理论与历史有了和谐的结合,那些通常被认为是灰色的理论,被赋予了历史的生动与活力,而历史由于和现实的贯通而越发显得鲜活。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回忆、札记、书评都生动耐读、富有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 龚育之 札记 史料观 开放 理论文章 研究者 历史
下载PDF
历史语言研究所学人的史料观——解读1928~1948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被引量:7
3
作者 孔祥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历史语言研究所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一个重镇 ,在研究模式、方法、体制以及理论方面多所创新 ,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学术群体的关照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史学理论的角度 ,对该群体的史料观念进行解析。文章共分三部分 ,首先从宏观上... 历史语言研究所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一个重镇 ,在研究模式、方法、体制以及理论方面多所创新 ,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学术群体的关照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史学理论的角度 ,对该群体的史料观念进行解析。文章共分三部分 ,首先从宏观上论述史语所学者治史中的共性 ;其次通过对《史语所集刊》的解读 ,从微观上剖析、归纳出其史料观 ;最后评述史语所在求实、创新的观念支配下所取得的史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语所 《史语所集刊》 史料观
下载PDF
平等的眼光:民国新派学人的史料观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恩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9,共7页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期。学者们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眼光,体现在史料上,新旧学者对史料的态度与认知颇为不同。由于眼光的不同,史料的价值也迥然有别。新派学人具有一种新的史料观,认为一切史料都是平等的,都有其价...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期。学者们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眼光,体现在史料上,新旧学者对史料的态度与认知颇为不同。由于眼光的不同,史料的价值也迥然有别。新派学人具有一种新的史料观,认为一切史料都是平等的,都有其价值,史料的范围大为扩充。而旧式学者则仍保持旧有的史料观,重视文字史料,轻视实物材料。民国新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与新派学人的史料观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新派学人 史料观 价值
下载PDF
顾颉刚档案史料观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华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F0003,共5页
关键词 档案史料观 顾颉刚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家 中国现代 古史辨 创始人 根本性
下载PDF
近代档案史料观念传播路径探析——基于史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霞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7,共3页
利用档案史料研究中国历史古已有之,但在西方预设下重新审视则肇起于五四前后。特别是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对档案史料观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路径有三:一是借助“兰克史学”的介绍得以传播;二是基于史学方法论视角下,对档案... 利用档案史料研究中国历史古已有之,但在西方预设下重新审视则肇起于五四前后。特别是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对档案史料观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路径有三:一是借助“兰克史学”的介绍得以传播;二是基于史学方法论视角下,对档案史料价值的重新挖掘;三是借助国际历史学大会的宣传走出国门。近代档案史料观念的传播推动了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国际汉学界对中国档案史料的认识与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史料 档案史料观 传播
下载PDF
隔代相映:史料观与方法论——以傅斯年与张忠培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8-104,124,共7页
作为历史学者的傅斯年与作为考古学者的张忠培,属于前后两代人,历史上并无交集,然在学术思想,特别是史料观和方法论方面,却呈现出了一种"隔代相映"现象。两位学人在史料的态度以及史学和考古学方法论的看法上有着极好的传承... 作为历史学者的傅斯年与作为考古学者的张忠培,属于前后两代人,历史上并无交集,然在学术思想,特别是史料观和方法论方面,却呈现出了一种"隔代相映"现象。两位学人在史料的态度以及史学和考古学方法论的看法上有着极好的传承、默契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张忠培 史料观 方法论
下载PDF
郭沫若与傅斯年史料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苟兴朝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34-38,共5页
作为20世纪中国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傅斯年在史料价值的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方法以及史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有极为相似之处;同时,二者的史料观又有一定的区别。郭、傅二人史料观之异同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 郭沫若 傅斯年 史料观
下载PDF
荣孟源的史料观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辉 钟文荣 《池州师专学报》 200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荣孟源在长期的史料工作中形成了其系统而独特的史料观。在史料的搜集方面求新、求全、求实;在史料的鉴定方面从来源、制作、形式、印章等入手,在史料的编纂方面不拘泥于形式,坚持价值第一。
关键词 荣孟源 史料 史料观
下载PDF
索尔兹伯里的史料观及其缘起——以《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为例
10
作者 白刚 黄建圣 彭学涛 《学术评论》 2019年第1期60-65,共6页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到陕北苏区采访,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译作《西行漫记》)。作为'世界上第一位实地采访红军的外国记者'(1),他在书中关于长征的描述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反响。
关键词 索尔兹伯里 《长征》 运用方法 史料观
下载PDF
荣孟源的档案史料观初探
11
作者 赵辉 钟文荣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荣孟源在长期的档案史料工作中形成了其系统而独特的档案史料观。在档案史料的搜集方面求新、求全、求实;在档案史料的鉴定方面从来源、制作、形式、印章等入手,在档案史料的编纂方面不拘泥于形式,坚持价值第一。
关键词 荣孟源 档案 档案史料观
下载PDF
汉宋分野视域下傅斯年与严耕望史料观的离合
12
作者 刘劲松 张泽阳 《天府新论》 CSSCI 2022年第1期62-69,共8页
傅斯年与严耕望均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史料的原始程度视为史料价值的评判标准,谨慎运用消极史料。但在史料扩充上两人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傅斯年要求随时随地寻找新史料,并将其视作史学进步的最要条件;严耕望则突出史家... 傅斯年与严耕望均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史料的原始程度视为史料价值的评判标准,谨慎运用消极史料。但在史料扩充上两人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傅斯年要求随时随地寻找新史料,并将其视作史学进步的最要条件;严耕望则突出史家个人“史识”的地位,主张从基本史料中推陈出新。史料观的离合,反映的是史语所第一、二代学者间的变与不变。不变的原因在于作为“新汉学”典范的史语所,学术风格和旨趣有其连贯性;嬗变的原因与严耕望学术身份的双重性有关,其史料观出入于汉宋之间,兼采众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宋之争 严耕望 傅斯年 史料观 新史学
下载PDF
明代宋史学者的多元化史料观
13
作者 吴漫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24-31,共8页
明代学者从事宋史撰述的取材范围,业已打破仅凭主流文献——《宋史》等主要文献的单一格局,开始自觉适应宋史史料的发展趋势,扩充史料的利用范围。不但广泛搜集传统史料,其中涉及编年、纪传、政书、野史笔记、方志、传记、诏令奏议、类... 明代学者从事宋史撰述的取材范围,业已打破仅凭主流文献——《宋史》等主要文献的单一格局,开始自觉适应宋史史料的发展趋势,扩充史料的利用范围。不但广泛搜集传统史料,其中涉及编年、纪传、政书、野史笔记、方志、传记、诏令奏议、类书、史评、文集等各类史料;而且扩充新史料,开拓以往学者不太注意的碑铭、志文、语录、策问、诗丈、题咏等史料群,挖掘各类史料的特有价值,立足研究重点,择取所需,也关注宋史研究的新动态,借鉴吸收本朝人的最新成果,充分显示了其多元化史料观。明代宋史学者开阔的史料学理念保证了宋史著述的质量,为我国宋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宋史 多元化 史料观
下载PDF
史家档案史料观念的近代确立--从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谈起
14
作者 王霞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2年第2期193-207,共15页
中国自古便有保存与运用档案的传统。古代史官在编史修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档案史料为主体,兼及其他史料的多元史料观念。不过,古代档案史料的运用主体及范围相对狭窄,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传... 中国自古便有保存与运用档案的传统。古代史官在编史修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档案史料为主体,兼及其他史料的多元史料观念。不过,古代档案史料的运用主体及范围相对狭窄,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传入,特别是借“兰克史学”的传播,档案史料越发被近代史家重视。在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与运用中,史家们逐渐确立了以公文文书为主体的档案史料范围;从史料分类角度,揭示了档案史料的原始记录性特征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从价值论角度,贬斥了“旧档无用”论,重新认识了档案史料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史料观 档案史料观 明清内阁大库档案
下载PDF
胡适的史料观管见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晓虹 《学术界》 2001年第5期219-224,共6页
胡适史料观的基本思想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细心搜求史料” :注意搜集史料 ,在搜集实践中不断扩张新的史料 ;提倡保存史料 ,并注意保存的方法。其二是“小心求证事实” :注重史料的辨析与史料的运用。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正是... 胡适史料观的基本思想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细心搜求史料” :注意搜集史料 ,在搜集实践中不断扩张新的史料 ;提倡保存史料 ,并注意保存的方法。其二是“小心求证事实” :注重史料的辨析与史料的运用。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正是他一以贯之倡导的“科学方法”———“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同时 ,胡适还将史料的辨析、考证和梳理工作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总结 ,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审定和整理史料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集 注重 细心 科学方法 胡适 辨析 史料观 倡导 考证 基本思想
下载PDF
梁启超的史料观与《中国历史研究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楠楠 《黑河教育》 2011年第1期61-62,共2页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搜集、整理和鉴别史料,以及史学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史学研究的重要因素。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阐述了他的史料观以及对治史者的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梁启超 史料观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下载PDF
探析翦伯赞的史料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敏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文章通过从老一辈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对史料的重要性的关注、时史料与理论的关系的正确阐述、对史料学研究的开拓创新,尤其是对古典文学作品中史料的发掘和探讨等四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翦伯赞的史料观;并评价了翦伯赞的史料观及其对... 文章通过从老一辈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对史料的重要性的关注、时史料与理论的关系的正确阐述、对史料学研究的开拓创新,尤其是对古典文学作品中史料的发掘和探讨等四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了翦伯赞的史料观;并评价了翦伯赞的史料观及其对史料学方面的探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及其对历史科学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伯赞 史料观 史料学探讨 历史作用
下载PDF
章学诚的史意与史料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家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乾嘉 方志 史学 史料观 会稽 十年 思想解放 概论
下载PDF
略论邓拓的史料观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60-62,共3页
略论邓拓的史料观李乔邓拓是个通才,是个博学家。史学研究是他博学的一个方面。学人圈子里曾有一种半开玩笑的说法,称邓拓是“半个史学家”。对这“半个”二字,我一向耿耿于怀,觉得是一种对邓拓的史学研究估计不足的说法。清代史学... 略论邓拓的史料观李乔邓拓是个通才,是个博学家。史学研究是他博学的一个方面。学人圈子里曾有一种半开玩笑的说法,称邓拓是“半个史学家”。对这“半个”二字,我一向耿耿于怀,觉得是一种对邓拓的史学研究估计不足的说法。清代史学评论家章学诚说:“千古多文人而少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观 “二重证据法” 邓拓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文献 门头沟煤矿 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史学 北朝至隋唐时期 民窑
下载PDF
张荫麟的史料观今析
20
作者 朱潇潇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20世纪20年代由胡适发起的整理国故,以及随后由顾颉刚领头的古史辨运动等,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学科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初步建立了对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运用的基本准则,并以此来促进历史叙述和书写的进... 20世纪20年代由胡适发起的整理国故,以及随后由顾颉刚领头的古史辨运动等,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学科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初步建立了对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运用的基本准则,并以此来促进历史叙述和书写的进步。身处这股浪潮当中的张荫麟,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史料观念。这一过程由对疑古风气所带来的"求新好疑"的反思开始,进而发展到理想史料的择取和运用标准。而几十年前他对史料的深入分析,对于我们今日的史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麟 史料观 历史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