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史晨碑》临习指要
1
作者
李沁涵
《书法教育》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史晨碑》,又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或《史晨前后碑》,是汉代隶书碑刻的代表作之一。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此碑两面铭刻,《史晨前碑》(碑阳)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三月,记...
《史晨碑》,又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或《史晨前后碑》,是汉代隶书碑刻的代表作之一。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此碑两面铭刻,《史晨前碑》(碑阳)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三月,记录了鲁相史晨与长史李谦上奏尚书,奏章内容是关于在鲁国祭祀孔子的场景及对孔子的赞诗。全碑共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
阳
史晨碑
鲁国
孔子庙
汉灵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摹《史晨碑》评赏——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二年级学生临摹作业
2
作者
赵欢
《书法教育》
2019年第6期99-102,共4页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坐落在阳澄湖边极具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公立专科院校。学校目前开设专业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师范)及美术、音乐表演(非师范)等。书法专业教学以传统为基础,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关键词
史晨碑
《
史晨碑
》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年级
五年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赏析
3
作者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1期6-10,共5页
《史晨碑》两面刻字,统称为《史晨前后碑》。碑阳为《史晨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前碑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刻,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公...
《史晨碑》两面刻字,统称为《史晨前后碑》。碑阳为《史晨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前碑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刻,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刻,14行,每行36字,字稍大而肥厚。后碑为追述,虽为后碑,纪年却在先。《史晨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前后碑虽大小粗细稍有出入,但从风格来看,出自一人手笔。《史晨碑》用笔精到,圆润朴茂;笔势开张,波磔分明;结体方正,端庄严谨,后世评为“八分正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
阳
史晨碑
孔庙
建宁
汉灵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晨碑
4
作者
心远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3期43-46,共4页
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
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史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前后之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晨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庙三碑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被引量:
1
5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28-29,共2页
曲阜有历代碑刻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过去主要集中在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尼山等处。1998年成立汉魏碑刻陈列馆,专门陈列曲阜碑刻的精华部分,现存碑刻131块,石雕6尊,历西汉、东汉、曹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
曲阜有历代碑刻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过去主要集中在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尼山等处。1998年成立汉魏碑刻陈列馆,专门陈列曲阜碑刻的精华部分,现存碑刻131块,石雕6尊,历西汉、东汉、曹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各种字体皆备,贯穿整个中国碑刻史。其中有西汉石刻6块,汉魏碑22块,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尤其是"孔庙三碑",声名最远。乙瑛碑、礼器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晨碑
礼器
碑
《
史晨
前后
碑
》
孔庙
碑
刻
乙瑛
碑
原文传递
史晨碑
6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72-75,共4页
[碑文]碑阳建宁二年[1],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鲁相臣晨[2],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符守[3],得在奎娄[4],周孔旧寓,不能阐弘德政,恢崇壹变,夙夜忧怖,累息屏营[5]。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
[碑文]碑阳建宁二年[1],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鲁相臣晨[2],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符守[3],得在奎娄[4],周孔旧寓,不能阐弘德政,恢崇壹变,夙夜忧怖,累息屏营[5]。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建宁元年到官,行秋飨,饮酒畔宫,毕,复礼孔子宅,拜谒神坐,仰瞻榱桷[6],俯视几筵,灵所冯依,肃肃犹存,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即自以奉钱,[7]修上案食醊具,以叙小节,不敢空谒。臣伏念孔子,乾坤所挺,西狩获麟,为汉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宁
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
《
史晨
前后
碑
》
史晨碑
碑
阳
原文传递
《史晨碑》存世早期拓本
7
作者
张深伟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6期92-99,共8页
本文对《史晨碑》各个较早版本的现存地点、状态、关键字损泐,以及出版状况和个别版本的流转过程作了说明,通过碑文中关键字的损泐对比对版本早晚进行鉴定.并对个别版本,订正讹误,略陈管见,助推对《史晨碑》版本的认知、品鉴与学习.
关键词
《
史晨碑
》
版本
损泐
原文传递
史晨碑
8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年第10期66-66,共1页
东汉后期的汉隶作品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史晨碑》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史晨碑》,又名《史晨前后碑》,两面刻,为记述史晨祭祀扎庙而市。现藏山东曲阜孔庙。
关键词
史晨碑
山东曲阜孔庙
孔子庙
史晨
前后
碑
汉灵帝
原文传递
怎样临写《礼器碑》
9
作者
张一鸣
《书法教育》
2022年第7期56-61,共6页
清代书法家王澍评价《礼器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学习隶书,《礼器碑》是重要的范本之一,此碑气象正大,被奉为隶书之极则。与其他著名的汉代隶书碑刻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
清代书法家王澍评价《礼器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学习隶书,《礼器碑》是重要的范本之一,此碑气象正大,被奉为隶书之极则。与其他著名的汉代隶书碑刻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孔庙碑》的纵逸、《衡方碑》的严峻、《张迁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丽。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评《礼器碑》为“第一”,称赞它超迈雍雅,若星云在空,万象仰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写
史晨碑
郭尚先
隶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瑛碑》
10
作者
心远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3期31-34,共4页
隶书经过秦时的滥觞、东汉章帝时的发展,至桓、灵帝时达到鼎盛。《乙瑛碑》就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无额。原存山东曲阜孔庙,...
隶书经过秦时的滥觞、东汉章帝时的发展,至桓、灵帝时达到鼎盛。《乙瑛碑》就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无额。原存山东曲阜孔庙,现置曲阜碑苑。碑文主要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碑中刻有奏请设置百石卒史的公牍和对乙瑛的赞辞。后人对此碑评价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瑛
碑
《曹全
碑
》
史晨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摹《礼器碑》
11
作者
张善恒
《书法教育》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韩敕碑》等。该碑高234厘米,宽105厘米,正文共16行,每行36字,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东汉永寿二年(156)立于山东曲阜孔庙,今天仍藏于该处,和《乙瑛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韩敕碑》等。该碑高234厘米,宽105厘米,正文共16行,每行36字,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东汉永寿二年(156)立于山东曲阜孔庙,今天仍藏于该处,和《乙瑛碑》《史晨碑》并称为"孔庙三碑"。碑文内容记载了鲁相韩敕因为尊崇孔子,为孔府做了的一系列善举,如修饰宅庙、疏通水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器
碑
史晨碑
孔子庙
孔庙
孔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礼器碑》技法浅析
12
作者
郭淑慧
《书法教育》
2021年第5期80-86,F0004,共8页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臻完备,章法亦趋稳妥有变。可以说,隶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众多,种类、风格各异,其中以碑刻和摩崖最具代表性。比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华...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臻完备,章法亦趋稳妥有变。可以说,隶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众多,种类、风格各异,其中以碑刻和摩崖最具代表性。比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以及摩崖刻石《西狭颂》《石门颂》等,都是隶书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东汉的隶书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历来被视为隶书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迁
碑
》
史晨碑
《西狭颂》
隶书
《曹全
碑
》
《礼器
碑
》
摩崖刻石
华山
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笔法三要领——逆入、涩行、紧收
13
作者
董文
《美术大观》
1994年第11期44-44,共1页
鉴赏和评判书法作品,从其基本要素——用笔来说,要看书者在指腕配合下,通过运笔轻重缓急,不同的动势与方向的转换,在纸面上留下的不同性状和质感的线条。这线条无论曲直方圆刚柔虚实,只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即“筋骨血肉”,都会跃动不同性...
鉴赏和评判书法作品,从其基本要素——用笔来说,要看书者在指腕配合下,通过运笔轻重缓急,不同的动势与方向的转换,在纸面上留下的不同性状和质感的线条。这线条无论曲直方圆刚柔虚实,只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即“筋骨血肉”,都会跃动不同性格的生命而产生诱人的个性魅力。美学家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指此而言。线条内涵的丰富与否,个性强弱程度,直接取决于用笔功夫的深浅。而用笔功夫,从共性上讲,常常由“逆入、涩行、紧收”(刘熙载《书慨》)决定,传统书法无不循守着这些要领。此作品用笔圆匀,波磔分明,结体秀润温雅.应该说作者追求的格调是不俗的。率真中似有《曹全碑》、《史晨碑》遗意,间或透露出几分简书的意趣。隶书笔法的基本要领是藏锋逆入、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点画的始末端皆应沉着劲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全
碑
书法作品
回锋
史晨碑
结体
遗意
美学家们
筋骨血肉
个性魅力
强弱程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风骨笔底参——读王雪樵先生遗墨
14
作者
钟明善
《陕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浏览中国历代书法遗迹,我常常被妙笔惊人却又没有留姓名的书法家的作品所震惊,又常常为这些书家没有留下姓名深感遗憾。千秋历史,埋没了多少英才啊! 半坡符号,萌芽状态的汉字,书法是那样神秘、奇妙。它们的作者是准?
关键词
历代书法
王雪樵
汉魏
泰山金刚经
中国书法艺术
方笔
结字
乙瑛
碑
史晨碑
礼器
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年篆刻家赵海明
15
作者
石木
《今日中国》
1992年第10期60-60,65,共2页
认识赵海明之前,先看到了他的作品——出版于一九八六年的《海明篆刻》。作品集中那一方方印文,均取材广泛,刀法稳实朴茂,结构章法得体,尤其是那些学习赵之谦印和吴昌硕印的作品,或生动秀丽、或浑厚古朴,显示出相当的功力。作品集中的...
认识赵海明之前,先看到了他的作品——出版于一九八六年的《海明篆刻》。作品集中那一方方印文,均取材广泛,刀法稳实朴茂,结构章法得体,尤其是那些学习赵之谦印和吴昌硕印的作品,或生动秀丽、或浑厚古朴,显示出相当的功力。作品集中的“后记”是作者自撰的一篇“现代文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之谦
吴昌硕
赵海
一九
玄秘塔
碑
史晨碑
大韵
明之
求知若渴
创作道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生里有草书楷书
16
作者
陈姗
《收藏与投资》
2014年第10期70-71,共2页
春风吹来你的气息,暖暖的阳光里的和煦,麦冬花荼一样的开着,散发着甜香,这里仿佛一个香暖的花坞。冬日的午后在阳台小阁里倦倦的写几个毛笔字,阳光笼着我,温暖而轻快的在字里行间流转,墨在砚里闪着金色的光芒。写字的时候心特别静,时间...
春风吹来你的气息,暖暖的阳光里的和煦,麦冬花荼一样的开着,散发着甜香,这里仿佛一个香暖的花坞。冬日的午后在阳台小阁里倦倦的写几个毛笔字,阳光笼着我,温暖而轻快的在字里行间流转,墨在砚里闪着金色的光芒。写字的时候心特别静,时间溜得那么快。近来一直在练《史晨碑》,偏爱隶书那种绵里藏针的柔韧感。想起大学时代的那段淡若苦艾的读书岁月,那时候每天都要在教室里雷打不动的写一个小时的毛笔字,练过《乙瑛碑》、《张迁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瑛
碑
花坞
史晨碑
张迁
碑
苦艾
冬花
大学时代
横撇
爨宝子
碑
字字珠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时俱进,执着追求——宣家鑫的书法之路
17
作者
周志高
《流行色》
2011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我友家鑫,近日告知在春节期间于上海豫园商城华宝楼艺术馆举办书法展,令人十分欣慰。记得前年,在上海图书馆,他的个人书法展开幕式那天,人山人海,高朋满厅。真、草、隶、篆,各具特色,精彩分呈。尤其是他的隶书,融古铄今,独具风格,是一...
我友家鑫,近日告知在春节期间于上海豫园商城华宝楼艺术馆举办书法展,令人十分欣慰。记得前年,在上海图书馆,他的个人书法展开幕式那天,人山人海,高朋满厅。真、草、隶、篆,各具特色,精彩分呈。尤其是他的隶书,融古铄今,独具风格,是一次成功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家鑫
上海豫园
史晨碑
石门颂
艺术品投资
结体
篆隶
祖国传统文化
刘小晴
收藏协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家临名帖——赵冷月节临《汉沛相杨统碑》
18
作者
孙稼阜
《书法》
202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汉沛相杨统碑》刻于东汉建宁元年(一六八),与《杨震碑》《繁阳会杨君碑》《杨著碑》统称“四杨碑”。“四杨碑”早佚,无原石拓本传世。此碑隶书一十四行,每行三十五字,额篆书“汉故沛相杨君之碑”二行八字。此碑在东汉碑刻整体格局中...
《汉沛相杨统碑》刻于东汉建宁元年(一六八),与《杨震碑》《繁阳会杨君碑》《杨著碑》统称“四杨碑”。“四杨碑”早佚,无原石拓本传世。此碑隶书一十四行,每行三十五字,额篆书“汉故沛相杨君之碑”二行八字。此碑在东汉碑刻整体格局中,属拙厚浑穆一派,与《礼器碑》《孔庙碑》《史晨碑》《曹全碑》典丽流逸一派风格迥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晨碑
赵冷月
杨君
名帖
隶书
整体格局
风格迥异
原文传递
隶书
19
作者
王玲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5X期70-71,共2页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作为应用工具的身份决定了文字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加有效、准确地记录语言。春秋战国及至秦汉两朝,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前繁...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作为应用工具的身份决定了文字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加有效、准确地记录语言。春秋战国及至秦汉两朝,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前繁琐的文字写法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一种新兴的文字应运而生——隶书。隶书的出现完成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字体,取代了篆书一统天下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工具
古隶
曹全
碑
张迁
碑
书法大家
礼器
碑
清代书法
史晨
前后
碑
石门颂
今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庙三碑”拜观琐记
20
作者
程仲霖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30-43,共14页
据说当年欧阳询观索靖书碑,三天三夜才离开,今天恐少有人这样做了。但对书法学习者来讲,对重要碑刻应仔细品味,要让碑上的文字书法走进心里。否则,走马观花,连个模糊的印象大概也保留不了多久。观碑要回避人多嘈杂的时间。周一,应该游...
据说当年欧阳询观索靖书碑,三天三夜才离开,今天恐少有人这样做了。但对书法学习者来讲,对重要碑刻应仔细品味,要让碑上的文字书法走进心里。否则,走马观花,连个模糊的印象大概也保留不了多久。观碑要回避人多嘈杂的时间。周一,应该游人较少吧,我带着《汉碑集释》和有关字帖,踏上高铁,去拜观"孔庙三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这三块碑立于东汉桓、灵时期,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墓碑,而是关于孔庙的有关奏文、事迹等。这个时期政治昏暗,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晨碑
汉魏
陈列馆
《
史晨
前后
碑
》
乙瑛
碑
碑
刻
孔庙
原文传递
题名
《史晨碑》临习指要
1
作者
李沁涵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书法教育》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文摘
《史晨碑》,又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或《史晨前后碑》,是汉代隶书碑刻的代表作之一。碑身高173.5厘米,宽85厘米,厚22.5厘米。此碑两面铭刻,《史晨前碑》(碑阳)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三月,记录了鲁相史晨与长史李谦上奏尚书,奏章内容是关于在鲁国祭祀孔子的场景及对孔子的赞诗。全碑共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
关键词
碑
阳
史晨碑
鲁国
孔子庙
汉灵帝
分类号
G634.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摹《史晨碑》评赏——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二年级学生临摹作业
2
作者
赵欢
机构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书法教育》
2019年第6期99-102,共4页
文摘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坐落在阳澄湖边极具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公立专科院校。学校目前开设专业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师范)及美术、音乐表演(非师范)等。书法专业教学以传统为基础,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关键词
史晨碑
《
史晨碑
》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年级
五年制
分类号
G61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赏析
3
作者
倪文东
机构
不详
出处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1期6-10,共5页
文摘
《史晨碑》两面刻字,统称为《史晨前后碑》。碑阳为《史晨前碑》,全称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庙碑》。前碑为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刻,17行,每行36字,字稍小。后碑为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刻,14行,每行36字,字稍大而肥厚。后碑为追述,虽为后碑,纪年却在先。《史晨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前后碑虽大小粗细稍有出入,但从风格来看,出自一人手笔。《史晨碑》用笔精到,圆润朴茂;笔势开张,波磔分明;结体方正,端庄严谨,后世评为“八分正宗”。
关键词
碑
阳
史晨碑
孔庙
建宁
汉灵帝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晨碑
4
作者
心远
出处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3期43-46,共4页
文摘
东汉隶书。此碑为并刻于一石的两碑。又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立,隶书。前后是以碑之正刻、碑之阴刻而分。碑正刻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世称《史晨前碑》。碑阴刻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世称《史晨后碑》,碑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容为记载当时尊孔、祭孔活动史实。因补垣通沟工程,立市种梓事务,置守吏等乃次第进行,非一时之活动,故在《后碑》“史君飨”三字后至末字前后之差别较大。
关键词
史晨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庙三碑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被引量:
1
5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28-29,共2页
文摘
曲阜有历代碑刻6000余块,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过去主要集中在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尼山等处。1998年成立汉魏碑刻陈列馆,专门陈列曲阜碑刻的精华部分,现存碑刻131块,石雕6尊,历西汉、东汉、曹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各种字体皆备,贯穿整个中国碑刻史。其中有西汉石刻6块,汉魏碑22块,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尤其是"孔庙三碑",声名最远。乙瑛碑、礼器碑。
关键词
史晨碑
礼器
碑
《
史晨
前后
碑
》
孔庙
碑
刻
乙瑛
碑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史晨碑
6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72-75,共4页
文摘
[碑文]碑阳建宁二年[1],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鲁相臣晨[2],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符守[3],得在奎娄[4],周孔旧寓,不能阐弘德政,恢崇壹变,夙夜忧怖,累息屏营[5]。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建宁元年到官,行秋飨,饮酒畔宫,毕,复礼孔子宅,拜谒神坐,仰瞻榱桷[6],俯视几筵,灵所冯依,肃肃犹存,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即自以奉钱,[7]修上案食醊具,以叙小节,不敢空谒。臣伏念孔子,乾坤所挺,西狩获麟,为汉制作。
关键词
建宁
孔子
孔丘(前551-前479)
《
史晨
前后
碑
》
史晨碑
碑
阳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史晨碑》存世早期拓本
7
作者
张深伟
机构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6期92-99,共8页
文摘
本文对《史晨碑》各个较早版本的现存地点、状态、关键字损泐,以及出版状况和个别版本的流转过程作了说明,通过碑文中关键字的损泐对比对版本早晚进行鉴定.并对个别版本,订正讹误,略陈管见,助推对《史晨碑》版本的认知、品鉴与学习.
关键词
《
史晨碑
》
版本
损泐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史晨碑
8
出处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年第10期66-66,共1页
文摘
东汉后期的汉隶作品逐渐走向规范与成熟,《史晨碑》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史晨碑》,又名《史晨前后碑》,两面刻,为记述史晨祭祀扎庙而市。现藏山东曲阜孔庙。
关键词
史晨碑
山东曲阜孔庙
孔子庙
史晨
前后
碑
汉灵帝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怎样临写《礼器碑》
9
作者
张一鸣
机构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
出处
《书法教育》
2022年第7期56-61,共6页
文摘
清代书法家王澍评价《礼器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学习隶书,《礼器碑》是重要的范本之一,此碑气象正大,被奉为隶书之极则。与其他著名的汉代隶书碑刻相比,它不同于《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朴、《孔庙碑》的纵逸、《衡方碑》的严峻、《张迁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丽。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评《礼器碑》为“第一”,称赞它超迈雍雅,若星云在空,万象仰曜。
关键词
临写
史晨碑
郭尚先
隶书
分类号
G634.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瑛碑》
10
作者
心远
出处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3期31-34,共4页
文摘
隶书经过秦时的滥觞、东汉章帝时的发展,至桓、灵帝时达到鼎盛。《乙瑛碑》就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无额。原存山东曲阜孔庙,现置曲阜碑苑。碑文主要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碑中刻有奏请设置百石卒史的公牍和对乙瑛的赞辞。后人对此碑评价颇高。
关键词
乙瑛
碑
《曹全
碑
》
史晨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摹《礼器碑》
11
作者
张善恒
机构
北京市育才学校大兴分校
出处
《书法教育》
2022年第1期42-49,共8页
文摘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韩敕碑》等。该碑高234厘米,宽105厘米,正文共16行,每行36字,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东汉永寿二年(156)立于山东曲阜孔庙,今天仍藏于该处,和《乙瑛碑》《史晨碑》并称为"孔庙三碑"。碑文内容记载了鲁相韩敕因为尊崇孔子,为孔府做了的一系列善举,如修饰宅庙、疏通水道等。
关键词
礼器
碑
史晨碑
孔子庙
孔庙
孔府
分类号
G634.9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礼器碑》技法浅析
12
作者
郭淑慧
机构
北京文汇小学
出处
《书法教育》
2021年第5期80-86,F0004,共8页
文摘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臻完备,章法亦趋稳妥有变。可以说,隶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众多,种类、风格各异,其中以碑刻和摩崖最具代表性。比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以及摩崖刻石《西狭颂》《石门颂》等,都是隶书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东汉的隶书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历来被视为隶书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张迁
碑
》
史晨碑
《西狭颂》
隶书
《曹全
碑
》
《礼器
碑
》
摩崖刻石
华山
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法三要领——逆入、涩行、紧收
13
作者
董文
出处
《美术大观》
1994年第11期44-44,共1页
文摘
鉴赏和评判书法作品,从其基本要素——用笔来说,要看书者在指腕配合下,通过运笔轻重缓急,不同的动势与方向的转换,在纸面上留下的不同性状和质感的线条。这线条无论曲直方圆刚柔虚实,只要具有一定的内涵,即“筋骨血肉”,都会跃动不同性格的生命而产生诱人的个性魅力。美学家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指此而言。线条内涵的丰富与否,个性强弱程度,直接取决于用笔功夫的深浅。而用笔功夫,从共性上讲,常常由“逆入、涩行、紧收”(刘熙载《书慨》)决定,传统书法无不循守着这些要领。此作品用笔圆匀,波磔分明,结体秀润温雅.应该说作者追求的格调是不俗的。率真中似有《曹全碑》、《史晨碑》遗意,间或透露出几分简书的意趣。隶书笔法的基本要领是藏锋逆入、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点画的始末端皆应沉着劲敛。
关键词
曹全
碑
书法作品
回锋
史晨碑
结体
遗意
美学家们
筋骨血肉
个性魅力
强弱程度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风骨笔底参——读王雪樵先生遗墨
14
作者
钟明善
出处
《陕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文摘
浏览中国历代书法遗迹,我常常被妙笔惊人却又没有留姓名的书法家的作品所震惊,又常常为这些书家没有留下姓名深感遗憾。千秋历史,埋没了多少英才啊! 半坡符号,萌芽状态的汉字,书法是那样神秘、奇妙。它们的作者是准?
关键词
历代书法
王雪樵
汉魏
泰山金刚经
中国书法艺术
方笔
结字
乙瑛
碑
史晨碑
礼器
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篆刻家赵海明
15
作者
石木
出处
《今日中国》
1992年第10期60-60,65,共2页
文摘
认识赵海明之前,先看到了他的作品——出版于一九八六年的《海明篆刻》。作品集中那一方方印文,均取材广泛,刀法稳实朴茂,结构章法得体,尤其是那些学习赵之谦印和吴昌硕印的作品,或生动秀丽、或浑厚古朴,显示出相当的功力。作品集中的“后记”是作者自撰的一篇“现代文言文”,
关键词
赵之谦
吴昌硕
赵海
一九
玄秘塔
碑
史晨碑
大韵
明之
求知若渴
创作道路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生里有草书楷书
16
作者
陈姗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14年第10期70-71,共2页
文摘
春风吹来你的气息,暖暖的阳光里的和煦,麦冬花荼一样的开着,散发着甜香,这里仿佛一个香暖的花坞。冬日的午后在阳台小阁里倦倦的写几个毛笔字,阳光笼着我,温暖而轻快的在字里行间流转,墨在砚里闪着金色的光芒。写字的时候心特别静,时间溜得那么快。近来一直在练《史晨碑》,偏爱隶书那种绵里藏针的柔韧感。想起大学时代的那段淡若苦艾的读书岁月,那时候每天都要在教室里雷打不动的写一个小时的毛笔字,练过《乙瑛碑》、《张迁碑》。
关键词
乙瑛
碑
花坞
史晨碑
张迁
碑
苦艾
冬花
大学时代
横撇
爨宝子
碑
字字珠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时俱进,执着追求——宣家鑫的书法之路
17
作者
周志高
机构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出处
《流行色》
2011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文摘
我友家鑫,近日告知在春节期间于上海豫园商城华宝楼艺术馆举办书法展,令人十分欣慰。记得前年,在上海图书馆,他的个人书法展开幕式那天,人山人海,高朋满厅。真、草、隶、篆,各具特色,精彩分呈。尤其是他的隶书,融古铄今,独具风格,是一次成功的记录。
关键词
宣家鑫
上海豫园
史晨碑
石门颂
艺术品投资
结体
篆隶
祖国传统文化
刘小晴
收藏协会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家临名帖——赵冷月节临《汉沛相杨统碑》
18
作者
孙稼阜
机构
不详
出处
《书法》
202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文摘
《汉沛相杨统碑》刻于东汉建宁元年(一六八),与《杨震碑》《繁阳会杨君碑》《杨著碑》统称“四杨碑”。“四杨碑”早佚,无原石拓本传世。此碑隶书一十四行,每行三十五字,额篆书“汉故沛相杨君之碑”二行八字。此碑在东汉碑刻整体格局中,属拙厚浑穆一派,与《礼器碑》《孔庙碑》《史晨碑》《曹全碑》典丽流逸一派风格迥异。
关键词
史晨碑
赵冷月
杨君
名帖
隶书
整体格局
风格迥异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隶书
19
作者
王玲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5X期70-71,共2页
文摘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作为应用工具的身份决定了文字必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加有效、准确地记录语言。春秋战国及至秦汉两朝,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以前繁琐的文字写法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一种新兴的文字应运而生——隶书。隶书的出现完成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字体,取代了篆书一统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
应用工具
古隶
曹全
碑
张迁
碑
书法大家
礼器
碑
清代书法
史晨
前后
碑
石门颂
今体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庙三碑”拜观琐记
20
作者
程仲霖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X期30-43,共14页
文摘
据说当年欧阳询观索靖书碑,三天三夜才离开,今天恐少有人这样做了。但对书法学习者来讲,对重要碑刻应仔细品味,要让碑上的文字书法走进心里。否则,走马观花,连个模糊的印象大概也保留不了多久。观碑要回避人多嘈杂的时间。周一,应该游人较少吧,我带着《汉碑集释》和有关字帖,踏上高铁,去拜观"孔庙三碑"—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这三块碑立于东汉桓、灵时期,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墓碑,而是关于孔庙的有关奏文、事迹等。这个时期政治昏暗,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
关键词
史晨碑
汉魏
陈列馆
《
史晨
前后
碑
》
乙瑛
碑
碑
刻
孔庙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史晨碑》临习指要
李沁涵
《书法教育》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摹《史晨碑》评赏——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二年级学生临摹作业
赵欢
《书法教育》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赏析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史晨碑
心远
《江苏教育》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孔庙三碑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6
史晨碑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7
《史晨碑》存世早期拓本
张深伟
《中国书法》
CSSCI
2020
0
原文传递
8
史晨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
0
原文传递
9
怎样临写《礼器碑》
张一鸣
《书法教育》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乙瑛碑》
心远
《江苏教育》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临摹《礼器碑》
张善恒
《书法教育》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汉《礼器碑》技法浅析
郭淑慧
《书法教育》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笔法三要领——逆入、涩行、紧收
董文
《美术大观》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汉魏风骨笔底参——读王雪樵先生遗墨
钟明善
《陕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青年篆刻家赵海明
石木
《今日中国》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人生里有草书楷书
陈姗
《收藏与投资》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与时俱进,执着追求——宣家鑫的书法之路
周志高
《流行色》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名家临名帖——赵冷月节临《汉沛相杨统碑》
孙稼阜
《书法》
2024
0
原文传递
19
隶书
王玲
《基础教育论坛》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孔庙三碑”拜观琐记
程仲霖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