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传统美术史论的教育培养方法探究
1
作者 宫力 《美术大观》 2016年第1期152-153,共2页
当下高校传统美术史论教育存在的弊端集中在不能解决学科内的实际意义问题,主要表现在论述乏力以及泛论化。本文将其原因归纳为缺乏史学的基本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构架的构成方法、缺乏美术实践三个方面,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传统美术史论 原因 方法 探究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考察与评估——评崔永东新著《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
2
作者 刘家楠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0-85,共6页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一书是司法思想史这一"叙述"方式的首次写作实践,有着学科体系及方法论上的启示,提供了解读传统司法思想并加诸于现代法治实践的诉求。《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以仁道、中道及和谐三观来概括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的意蕴,并以此统领"史论"全书。"清华简"等史料(新材料)、"非人物为中心的多线并行写作"(新方法)、"中国传统司法思想"(新问题)三者结合是本书最大特色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史论 司法思想 法律思想史
下载PDF
越南后黎朝史臣吴士连史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少飞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4期119-134,157,158,共18页
1479年后黎朝史官吴士连在黎文休和潘孚先两部《大越史记》的基础上撰成编年体通史《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此书学习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裁和体例,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思想衡断史事,记述了越地自上古传说时期的鸿庞氏至黎太祖初... 1479年后黎朝史官吴士连在黎文休和潘孚先两部《大越史记》的基础上撰成编年体通史《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此书学习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裁和体例,以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思想衡断史事,记述了越地自上古传说时期的鸿庞氏至黎太祖初年的历史,以“纪”将数千年的史事塑造为连续的整体。吴士连明确了越地的国统起源与正统的延续,越地与中原王朝“各帝一方”,成为兄弟之国。吴士连继承了黎文休的史论传统,以孔子春秋大义以及朱熹的纲常之道论史,形成丰富全面的史论体系,也是朱熹史学思想在越南史学中的第一次运用。吴士连的《大越史记全书》很快产生影响,1511年史馆总裁武琼在其基础上编纂《大越通鉴通考》,1514年黎嵩又据武琼书作《越鉴通考总论》。1665年范公著选择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为基础,结合武琼之作,调整结构与内容,增补黎初及中兴黎朝史事,续编《大越史记全书》至二十三卷。1697年黎僖再增补一卷,刻印《大越史记全书》二十四卷,流传天下。《大越史记全书》十五卷是越南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著作,吴士连的史著和史学思想得到了后世史家的继承与发扬,成为古代越南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史学 吴士连 《大越史记全书》 《资治通鉴纲目》 史论传统
下载PDF
隐匿的对话: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与中国古代文本
4
作者 邱业祥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86-92,共7页
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尽管是一篇纯正的基督教喻道文学,却具有一种充分的中国处境化色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既与传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形成隐秘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批判中的肯定,又与明清文学和故事中的寻亲情节模式... 丁韪良《喻道传》中的《孝子觅父》尽管是一篇纯正的基督教喻道文学,却具有一种充分的中国处境化色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既与传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形成隐秘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批判中的肯定,又与明清文学和故事中的寻亲情节模式构成互文本性的呼应,最后又通过文末的评点“企真子曰”来实现基督教化的转换,将原本用以彰显和训导儒家父系家庭组织中的礼法伦理的中国式寻父故事类推、类比为寻求和爱上帝之心,并在肉身和灵魂二分的基础上将父子血缘亲情和五伦之孝转向超越性的人神之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道传》 《二十四孝》 “寻亲故事” 史论传统 人神之爱
下载PDF
器,道,生活——论传统工艺史论教学中的视界
5
作者 王余烈 《艺术教育》 2006年第6期112-113,共2页
本文作者通过亲历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经历,对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史的目的应该具有怎样的视界进行分析。认为学习工艺史论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生活方式,了解造物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器物、历史经验的可超越... 本文作者通过亲历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经历,对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史的目的应该具有怎样的视界进行分析。认为学习工艺史论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生活方式,了解造物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器物、历史经验的可超越性,认识到重要的是找出规律,找出与今日一以贯之、一脉相承,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建立在与生活相联系的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史论 目的 视界 生活方式 联系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我国艺术学科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张广军 赵莹 《神州》 2013年第15期209-209,共1页
中国艺术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到艺... 中国艺术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到艺术学的高度加以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艺术“艺术史论传统艺术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