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孟文文 梁思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临床基础药物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治疗,对照组实施同部位伪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性经口进食分级(FOI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OIS、M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OIS、MBI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89)。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抑郁,改善患者经口摄食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左侧外侧前额皮层 卒中后吞咽障碍 抑郁
下载PDF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因果性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思思 库逸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7-738,共12页
以往的影像学研究表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缺乏因果性的证据。本研究旨在考察右侧DLPFC的激活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因果关系,并探讨这一关系受到记忆负荷的调节及其神经机制。被试接受经颅直... 以往的影像学研究表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缺乏因果性的证据。本研究旨在考察右侧DLPFC的激活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的因果关系,并探讨这一关系受到记忆负荷的调节及其神经机制。被试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之后完成视觉工作记忆变化检测任务,根据被试在虚假刺激情况下从负荷4到负荷6任务记忆容量的增量将被试分为低记忆增长潜力组(简称低潜力组)和高记忆增长潜力组(简称高潜力组),结果发现正性电刺激右侧DLPFC相对于虚假电刺激显著提升了高潜力组被试在低记忆负荷(负荷4)下的记忆容量及其对应的提取阶段的脑电指标SPCN成分。表明右侧DLPFC在视觉工作记忆的提取阶段发挥重要的因果性作用;正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右侧DLPFC可使工作记忆容量高潜力被试获得更多的脑活动增益,并导致更好的行为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工作记忆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SPCN 记忆潜力
下载PDF
背外侧前额叶在安慰剂效应中的作用:社会情绪调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妹 程思 +2 位作者 李宜伟 李红 张丹丹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3-1073,共11页
为考察安慰剂效应在情绪调节中的脑机制,本研究以社会排斥图片为情绪诱发材料诱发社会疼痛,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激活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观... 为考察安慰剂效应在情绪调节中的脑机制,本研究以社会排斥图片为情绪诱发材料诱发社会疼痛,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激活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观测TMS对安慰剂下调社会疼痛的影响。实验以“TMS组别”(DLPFC组、控制组)为被试间变量,“安慰剂条件”(安慰剂、非安慰剂)为被试内因素。结果发现,DLPFC组(n=50)比控制组(n=50)在安慰剂条件下报告的负性情绪更弱,反映情绪体验强度的晚正成分的波幅也更低,上述组间差异在非安慰剂条件不显著。结果还表明,DLPFC组比控制组更相信安慰剂的效果,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安慰剂。此外相关结果发现,由DLPFC激活导致的安慰剂效应增强可有效降低社交焦虑倾向被试的负性社会情绪。本研究是结合脑调控和脑观测技术探讨安慰剂情绪调节脑机制的首次尝试,研究发现不但揭示了DLPFC在安慰剂调节情绪过程中的重要因果作用,还为临床治疗以情绪失调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脑调控干预的可行性脑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前额 安慰剂效应 社会疼痛 社会排斥 情绪调节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背外侧-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回路异常介导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正直 涂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27-2330,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精神障碍,已成为学习工作失能、自杀等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负担疾病。中国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精神障碍,已成为学习工作失能、自杀等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负担疾病。中国人群中重症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高达6%[1]。重症抑郁症终身患病的概率为17%,其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2]。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外侧前额皮层 腹内侧前额皮层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
下载PDF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基于经颅磁刺激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任维聪 王铭维 +1 位作者 郑志伟 张志杰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057,共7页
将10 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施加于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 DLPFC),探讨该区域在时间加工模型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时间复制任务,通过比较基线和后测条件下时间估计行为的差异,探究高频r TMS离线施加于r DLPFC之后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将10 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施加于右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 DLPFC),探讨该区域在时间加工模型中的作用。实验一采用时间复制任务,通过比较基线和后测条件下时间估计行为的差异,探究高频r TMS离线施加于r DLPFC之后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毫秒和秒两种范围的时距,探究r DLPFC在不同范围的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结果发现r TMS施加于r DLPFC导致对1.5 s高估,对600 ms的估计无显著影响,提示r DLPFC在涉及工作记忆加工过程的秒范围的时间知觉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工作记忆 外侧前额皮质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兴荣 刘希 +1 位作者 任幼红 孙治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观察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05—2021-03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rTMS组给予持续右侧DLPFC区1 Hz rTMS 4周,对照组给予伪... 目的观察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05—2021-03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rTMS组给予持续右侧DLPFC区1 Hz rTMS 4周,对照组给予伪刺激。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HAMD-24、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结果r TMS组治疗后HAMD-24和PSQI评分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可持续到治疗后8周。HAMD各因子中焦虑躯体化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绝望感因子评分改善仅持续4周,其余因子评分改善持续到治疗后8周,而日夜变化因子分值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PSQI各因子中睡眠质量因子、入睡时间因子、睡眠时间因子、睡眠效率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催眠药物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可持续到治疗后8周,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DLPFC区1 Hz r TMS可以改善PD患者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且可持续8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刺激 右侧前额外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对手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作用
7
作者 姜学敏 王钰 孙延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736-3741,共6页
背景:经颅直流电在成瘾行为的矫正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往往行为成瘾都会伴随对特定刺激物习惯性行为的注意偏向,手机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也不例外。目的:试图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手机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以阴极为中心... 背景:经颅直流电在成瘾行为的矫正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往往行为成瘾都会伴随对特定刺激物习惯性行为的注意偏向,手机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也不例外。目的:试图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手机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以阴极为中心极(2 mA,20 min)的刺激,旨在发现对手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招募天津体育学院39名健康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其中手机成瘾组被试21名,非手机成瘾组被试18名。两组被试均对背外侧前额叶进行2 mA阴极为中心极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刺激20 min,采用2×3混合设计,分别从生理指标、行为反应指标、眼动指标等3个方面论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起到干预作用。结果与结论:(1)受试者的心率、血压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2)干预前,手机成瘾组在点探测任务中的反应时长于非手机成瘾组,正确率低于非手机成瘾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干预后手机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缩短、正确率提升,相较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干预前,手机成瘾组与非手机成瘾组在反眼跳任务中的总体注视次数、总体注视时间、注视修正时间、扫视修正时间、朝前的扫视时间、扫视次数等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4)干预后,手机成瘾组的总体注视次数、总体注视时间、注视修正时间、扫视修正时间、朝前的扫视时间、扫视次数等指标相较于干预前均显著改善(P <0.05);(5)提示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对手机成瘾者注意偏向可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外侧前额 注意偏向 手机成瘾 行为反应
下载PDF
rTMS刺激双侧前额叶背外侧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晓颖 雷鸿雁 +2 位作者 张彤 范驰 王瑞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其行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2019-07—2022-06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其行动能力、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2019-07—2022-06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9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行动能力、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和血浆葡萄糖(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步长、步速、转身角速度、PDSS评分以及血清Glu、GA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UPDRS-Ⅲ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给予高频rTMS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行动能力、认知功能以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重复经颅磁刺激 前额 外侧 行动能力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T2DM伴认知灵活性减退患者纹状体-背外侧前额叶皮质通路变化的fMRI观察
9
作者 曹馨予 于瀛 +3 位作者 孙倩 颜林枫 胡博 崔光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41-648,共8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认知灵活性减退患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FC)特征改变及其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2DM伴认知灵活性减退的患者(T2DM+CD)、34例不伴认知灵活性减退的T2DM患者(T2DM-CD)以及31例健康对照(HC)...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认知灵活性减退患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FC)特征改变及其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2DM伴认知灵活性减退的患者(T2DM+CD)、34例不伴认知灵活性减退的T2DM患者(T2DM-CD)以及31例健康对照(HC)。分别对三组受试者使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斯特鲁普色词测验(Stroop)评估认知灵活性及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观察三组受试者认知灵活性差异、双侧(L. and R.)纹状体(ST)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之间FC的差异,然后分析了认知灵活性与ST-dlPFC通路FC之间的相关,最后进一步分析了T2DM患病状态和认知灵活性对FC改变的交互效应。结果:与T2DM-CD患者及HC相比,T2DM+CD患者WCST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以及用时明显增多,而正确应答数明显减少;Stroop中T2DM+CD患者的正确数、字色矛盾正确数以及字色无关正确数均低于HC。T2DM+CD患者L.ST-L.dlPFC、R.ST-L.dlPFC、R.ST-R.dlPFC之间的FC减低,R.ST-R.dlPFC之间的FC减低与认知灵活性量表评分相关,且T2DM患病状态和认知灵活性对FC的改变存在交互效应。结论:ST-dlPFC之间的FC减低是T2DM特异性认知灵活性受损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灵活性 功能连接 纹状体 外侧前额皮质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焦虑状态患者的前额叶背外侧皮层MRS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小俐 郑海荣 +3 位作者 金军 吕贵文 莫信 曹晋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状态,目前对于其发病原因缺乏全面了解,本研究通过MRS技术观察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区域代谢物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焦虑状态患者作为RFCA组,同期纳入年龄、... 目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出现焦虑状态,目前对于其发病原因缺乏全面了解,本研究通过MRS技术观察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区域代谢物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焦虑状态患者作为RFCA组,同期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RFCA组(0.71±0.16)与对照组(0.87±0.14)相比,Cho/Cr比值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22,z=2.364);在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RFCA组(0.73±0.12)与对照组(0.84±0.15)相比,Cho/Cr比值减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9,z=2.304)。其余代谢物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焦虑状态患者双侧前额叶背外侧皮层Cho水平的下降,可能反映病理性焦虑状态神经元的损伤及潜在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焦虑症 磁共振成像 前额外侧皮层
下载PDF
通过对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进行反复经颅磁刺激引发γ震荡活动增强
11
作者 李鹏翻 索琳 +3 位作者 陆林 Barr MS Farzan F Rusjan PM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18-319,共2页
1研究背景 人们对高级认知任务下γ震荡的活性非常感兴趣。γ震荡的产生与调节是由于抑制了以GABA作为神经递质的中间神经网络。最近的研究显示,γ震荡是参与工作记忆的主要神经生理学机制,γ频率范围内的神经元震荡与认知相关。在... 1研究背景 人们对高级认知任务下γ震荡的活性非常感兴趣。γ震荡的产生与调节是由于抑制了以GABA作为神经递质的中间神经网络。最近的研究显示,γ震荡是参与工作记忆的主要神经生理学机制,γ频率范围内的神经元震荡与认知相关。在较高的认知需求下,工作记忆可以使γ震荡增强,特别是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工作记忆是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储存,由于在每天的认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记忆被认为是前额叶执行功能的基础。此外,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证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一直参与调节工作记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皮层 经颅磁刺激 外侧 神经生理学机制 记忆过程 认知需求 引发 反复
下载PDF
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代谢物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仝太山 孙宗琼 +2 位作者 蔡炜 程灶火 赵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代谢物浓度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代谢物浓度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将CID分为伴有轻度认知损害组(CID-MCI)27例、无认知损害组(CID-NI)29例,另入组健康对照(HC)30名。行常规MR及多体素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扫描,分析三组DLPFC的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含胆碱化合物(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Cho)、肌醇(myo-inositol,MI)、谷氨酰胺+谷氨酸(glutamine+glutamate,Glx)和肌酸复合物(total creatine,tCr)绝对浓度。结果3组研究对象MoC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CID-MCI组较CID-NI组和HC组低(P<0.05)。左侧DLPFC中,CID-MCI组Cho、MI浓度高于CID-NI组和HC组(P<0.05),CID-NI组Cho、MI浓度较HC组升高(P<0.05)。右侧DLPFC中,CID-MCI组Cho、MI浓度高于CID-NI组和HC组(P<0.05)。CID患者中,左侧DLPFC区Cho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5,P=0.01),右侧DLPFC区Cho浓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3,P=0.02)。结论部分CID患者MoCA评分降低,CID-MCI患者双侧DLPFC区Cho和MI浓度增加,MoCA评分与双侧DLPFC区Cho浓度水平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 认知损害 磁共振波谱 外侧前额皮质
下载PDF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海波 李国海 +2 位作者 宁厚梅 王冬青 李一云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特点。方法:选择20例双相躁狂发作未服药患者(双相躁狂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其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行1H-MR... 目的:研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的特点。方法:选择20例双相躁狂发作未服药患者(双相躁狂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其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行1H-MRS扫描,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和肌酸(Cr)3种代谢物含量。比较两组代谢物含量,计算NAA/Cr、Glx/Cr值,并对代谢指标与病程及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双相躁狂组左侧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NAA/Cr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双相躁狂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Glx/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Glx/Cr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躁狂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代谢指标与病程及BRMS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能存在背外侧前额叶神经生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躁狂 质子磁共振波谱 外侧前额皮质
下载PDF
背外侧前额叶对主动遗忘负性社会反馈的作用:针对抑郁症的TMS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玉明 李思瑾 +3 位作者 郭田友 谢慧 徐锋 张丹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4-1104,共11页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心境可能源于其抑制功能障碍。患者在主动遗忘负性材料时无法有效调用背外侧前额叶(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等负责抑制控制的额叶脑网络。同时,患者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比对非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更明...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心境可能源于其抑制功能障碍。患者在主动遗忘负性材料时无法有效调用背外侧前额叶(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等负责抑制控制的额叶脑网络。同时,患者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比对非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更明显的认知神经障碍,很难主动遗忘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反馈信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负性社会反馈的主动遗忘能力,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考察抑郁症患者在左侧(n=32)或右侧DLPFC(n=30)被激活后其记忆控制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当患者的DLPFC被TMS激活时,他们对社会拒绝的回忆正确率与健康对照组(n=31)无差异,且TMS激活右侧DLPFC还改善了患者对他人的社会态度。本研究是采用TMS提高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的首次尝试,研究结果不但支持了DLPFC与记忆控制功能的因果关系,还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成瘾等患者的记忆控制缺陷提供了明确的神经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外侧前额 主动遗忘 社会反馈 负性记忆 定向遗忘
下载PDF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继军 朱春燕 +5 位作者 胡楠楠 王卓 方玲 张军 贾娜娜 盘圣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的疗效。方法:61例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30例和伪刺激组31例,分别于rTMS治疗前后进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的疗效。方法:61例青少年网络游戏障碍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30例和伪刺激组31例,分别于rTMS治疗前后进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可视化渴求量表(VAS)评定,并与25名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分析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真刺激组CIAS总分及其他因子分、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真刺激组的CIAS总分、强迫、戒断反应、时间管理因子分、HAMD、HAMA、VAS均显著低于伪刺激组(P<0.05)。所有患者的HAMD评分与CIAS总分及时间管理问题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HAMA评分与CIAS总分、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人际与健康问题及时间管理呈正相关(P<0.05);VAS评分与CIAS总分、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及时间管理问题呈正相关(P<0.05)。结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rTMS有助于改善网络游戏障碍患者的渴求及成瘾行为,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左侧外侧前额 渴求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丘脑背内侧核损毁对帕金森病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玲玲 丁书平 +3 位作者 沈国民 胡志红 任爱红 邓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2-1388,共7页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 PFC)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阐明MD在P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6-羟基多巴胺(6-OHDA)脑内注射损毁黑质致密部(SNc)复制PD大鼠模型,在大鼠脑中注射鹅膏蕈...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 PFC)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阐明MD在P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6-羟基多巴胺(6-OHDA)脑内注射损毁黑质致密部(SNc)复制PD大鼠模型,在大鼠脑中注射鹅膏蕈氨酸(IBO)损毁MD。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c损毁组(PD模型组)、MD损毁组(MD中注射IBO)和SNc+MD联合损毁组(SNc损毁后1周损毁同侧MD),每组6只。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SNc和腹侧被盖区(VTA)中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尼氏染色判断电生理记录点的位置和MD损毁情况。观察各组大鼠m PFC中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放电间隔(ISI)的变异系数和放电形式。结果:注射6-OHDA后,PD模型组大鼠损毁侧SNc中多巴胺神经元完全消失,同侧VTA中多巴胺神经元数较对侧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SNc损毁组大鼠m PF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5),放电形式趋于爆发式活动(P=0.001),平均ISI变异系数增加(P<0.01);MD损毁2周后,SNc损毁组大鼠m PF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爆发式放电增多(P<0.01),平均ISI的变异系数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SNc+MD联合损毁组大鼠m PF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爆发式放电增多(P<0.01),平均ISI的变异系数增加(P<0.01)。结论:MD对m PFC神经元的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MD的功能改变可能是PD病理生理过程中m PFC神经活动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内侧前额皮层 锥体神经元 丘脑内侧核 电生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前额叶皮层、初级视觉皮层及外侧膝状体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孝武 韩学昌 +1 位作者 苗亚飞 邢群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775-5778,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前额叶皮层(PFC)、初级视觉皮层(V1)及外侧膝状体(LGN)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只,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PFC、V1和LGN 3个脑区。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和同等容量...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前额叶皮层(PFC)、初级视觉皮层(V1)及外侧膝状体(LGN)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只,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PFC、V1和LGN 3个脑区。实验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和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并给予4种感觉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比较不同条件下PFC感觉诱发电位。之后,随机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ex(10、30、90μg/kg)、可乐定(Clo:0. 1、0. 2、0. 5 mg/kg)及Dex+Clo(10. 0μg/kg+0. 1 mg/kg、30μg/kg+0. 2 mg/kg、90μg/kg+0. 5 mg/kg),并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记录并比较PFC、V1和LGN 3个区域在不同条件下的视觉诱发电位。结果在PFC,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剂量越大,潜伏期越长,波幅越大;不同剂量Dex对听觉诱发电位的峰值没有明显影响;激光痛觉诱发电位在不同剂量Dex作用下,其N1成分的幅度都明显降低,而N2成分的幅度则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增大。Clo联合Dex时可逆转单独应用Dex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在V1,不同剂量Dex对视觉诱发电位波幅无显著影响,不同剂量Clo在V1对视觉诱发电位也无影响。Dex和Clo对LGN的视觉诱发电位都没有影响。结论 PFC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度随着Dex剂量增加而增大,暗示下丘脑的腹外侧视前区(VLPO)很可能是Dex脑内重要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 右美托咪定 前额皮层 外侧膝状体 初级视觉皮层
下载PDF
网络游戏成瘾以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磊 韩旭 +6 位作者 汪耀 孙雅文 丁伟娜 卫咏芬 戈欣 周滟 许建荣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1-674,共4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技术分析网络游戏成瘾(IGD)被试以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改变。方法选择27例IGD患者(IGD组)和3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以DLPFC为种子点做功能连接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技术分析网络游戏成瘾(IGD)被试以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改变。方法选择27例IGD患者(IGD组)和3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以DLPFC为种子点做功能连接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为感兴趣区,计算功能连接强度与临床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IGD组的左侧梭状回、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中部和左侧中央后回与DLPFC功能连接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右侧枕叶舌回与DLPFC功能连接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值均<0.05,AlphaSim校正)。IGD组左侧梭状回与DLPFC的平均zFC值(表示rsFC强度)与Barratt冲动量表(BIS-11)评分呈正相关(r=0.44,P=0.02)。结论 DLPFC与渴求和成瘾相关,IGD组DLPFC与视听、运动等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存在改变,这些改变可能由长期网络游戏刺激导致。左侧梭状回与DLPFC功能连接的强度可以评价IGD冲动抑制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功能连接 静息态 前额外侧皮质
下载PDF
丘脑背内侧核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玲玲 孙保玉 +4 位作者 邓博 胡志红 任爱红 胡咏梅 闫君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MD损毁组(n=15),MD损毁后2周,采用在体细胞外生物电记录的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以及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变...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MD损毁组(n=15),MD损毁后2周,采用在体细胞外生物电记录的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以及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变异系数以及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损毁MD后,大鼠mPFC中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电形式更趋于爆发式活动;而mPFC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在MD损毁后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放电形式趋向于不规则。结论 MD损毁对大鼠mPFC锥体及中间神经元的电活动均有显著影响,表明MD对mPFC的功能活动可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前额皮层 丘脑内侧核 电生理学 大鼠
下载PDF
膝下前扣带回与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提示抗抑郁早期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强 田水 +5 位作者 汤浩 阎锐 史家波 陈瑜 卢青 姚志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gACC)与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以及与抗抑郁药治疗早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集38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8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基线时脑磁源性静息态数据,并对患者在基线和抗抑郁治疗2周...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gACC)与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功能连接以及与抗抑郁药治疗早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集38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8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基线时脑磁源性静息态数据,并对患者在基线和抗抑郁治疗2周后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计算sgACC与双侧DLPFC的beta波功能连接;将2周后HAMD-17中核心6项(HAMD-6)总分减分率≥50%作为有效组,<50%作为无效组,将功能连接与疗效进行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sgACC与左侧DLPFC(r=-0. 48,P=0. 0064)、右侧DLPFC(r=-0. 54,P=0. 0015)功能连接与HAMD-6减分率负相关; sgACC与双侧DLPFC的功能连接(AUC=0. 868,P=0. 0001,敏感度70. 6%,特异度90. 5%)有助于早期区分治疗是否有效。结论:sgACC与双侧DLPFC基线时beta频段功能连接可提示抗抑郁药治疗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膝下前扣带回 外侧前额 功能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