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舟 肖云彬 +5 位作者 左超 向金星 杨美玉 王勋 曾闵 陈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619-623,共5页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VSD合并轻、中度右...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VSD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75例(男40例,女35例)。术中通过造影及TTE检查有无残余分流、新发主动脉瓣反流或原有主动脉瓣反流加重,体表心电图评估介入封堵后是否影响传导系统。术后通过TTE和体表心电图对患儿进行随访,重点观察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和有无心脏传导阻滞。结果 75例患儿平均年龄(51.8±34.6)个月,平均体重(16.7±7.3)kg;嵴内型VSD 31例,膜周型VSD 44例;右冠状瓣脱垂轻度53例,中度22例。其中术前三尖瓣轻度反流3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1例;应用对称型VSD封堵器24例,偏心型VSD封堵器30例,ADOⅡ封堵器21例。术后三尖瓣反流3例(同术前),主动脉瓣轻度反流7例(其中1例同术前),残余漏4例(术后6个月消失),室性早搏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外科取伞并修补VSD后恢复窦性心律),封堵器脱落1例(紧急外科取伞并修补VSD),无左束支传导阻滞、机械性溶血发生。不同程度右冠状瓣脱垂VSD封堵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同类型VSD封堵术后主动脉瓣反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嵴内型VSD与膜周型VSD患儿手术时间[(15.00±12.66)min比(19.68±13.48)min,P=0.028]、辐射剂量[(93.97±51.45)m Gy比(123.93±58.85)m Gy,P=0.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1.20±3.59)mm比(27.45±2.96)mm,P=0.096]、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19.60±2.22)mm比(16.71±1.87)mm,P=0.0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左心室射血分数[(63.85±4.77)%比(66.37±3.05)%,P=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介入封堵治疗合并轻、中度右冠状瓣脱垂VSD是可行的,但仍需长期随访评价其远期疗效,及更大样本量评估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右冠状瓣 介入封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