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0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表现右室大1例
1
作者 刘志兰 《肇庆医学》 2002年第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临床表现 右室大 病例报告 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
2
作者 练菲菲 刘表虎 +3 位作者 纪文艳 丁静 陶善强 杨优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QAS-R)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方法:选取确诊淋巴瘤并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40例。根据化疗周期分为化疗前(T0)、完成2个周期(T1)、完成4个周期(T2)及完成6个周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QAS-R)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方法:选取确诊淋巴瘤并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40例。根据化疗周期分为化疗前(T0)、完成2个周期(T1)、完成4个周期(T2)及完成6个周期(T3)。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三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计算E/A;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Sb)、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Sm)、右室游离壁心尖段应变(Sa),计算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上述参数化疗前后差异。结果:与T0相比,LVEF、E/A在T1、T2和T3无明显差异(P>0.05);与T0相比,RVFWLS、Sb、Sm、RVEF在T1、T2、T3明显降低(P<0.05),Sa、RVFAC在T2、T3明显降低(P<0.05),TAPSE、S’在T3明显降低(P<0.05);与T1相比,RVFWLS、Sb、Sm、Sa、RVEF、FAC在T2、T3明显降低(P<0.05);TAPSE、S’在T3明显降低(P<0.05);与T2相比,RVFWLS、Sb、Sm、Sa、RVEF、TAPSE、FAC、S’在T3明显降低(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RVFWLS、Sb、Sm、Sa、RVEF、RVFAC、TAPSE、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673、-0.628、-0.593、-0.749、-0.468、-0.368、-0.346;RVEF与RVFWLS、Sb、Sm、Sa、RVFAC、TAPSE、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597、0.491、0.544、0.354、0.258、0.257。结论:2D-STI联合QAS-R可以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蒽环类药物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室量化分析系统 右室功能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术后心衰临床观察
3
作者 谭长磊 孙蓉蓉 刘贺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81-684,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肺部超声治疗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用参附注射液。两组均...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肺部超声治疗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用参附注射液。两组均采用床旁肺部超声及下腔静脉超声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肺部超声彗星尾征(ULCs)、症状性心衰的发生率及CCU住院天数,并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CCU住院天数、b线的数目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症状性心力衰竭发生率30.00%,低于对照组的55.00%(P<0.05)。两组治疗前肌酐、LVEF值比较,差别均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酐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P>0.05);对照组治疗后肌酐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肌酐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症状性心衰发生率,减少CCU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 肺部超声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近期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4
作者 陈良川 徐璐 +3 位作者 朱贤关 项学军 郑元喜 乔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76-81,共6页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因房室传导阻滞入住心内科并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左束支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因房室传导阻滞入住心内科并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右室起搏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左束支起搏组(行左束支起搏),各8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1、12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脑钠肽(BNP)、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感知、QRS波时限,以及左心室12节段标准差(Tsd-12-LV)和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与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Ts之差(Ts-LV-RV),左心室充盈时间(LVFT)与RR间期比值(LVFT/RR)及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射线剂量及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传统右室起搏组术后12个月LVEDD和BNP水平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术后12个月BNP水平低于同期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阈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感知能力高于术中和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术中,术后1、12个月QRS波时限水平低于同期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Tsd-12-LV、Ts-LV-RV及LVFT/RR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右室起搏组术后12个月LVFT/RR值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术后12个月Ts-LV-RV值、LVFT/RR值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术后12个月Tsd-12-LV、Ts-LV-RV及LVFT/RR均低于同期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术后1个月Ts-LV-RV值低于同期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长于传统右室起搏组,且射线剂量高于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束支起搏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束支起搏较传统起搏能更好地降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阈值水平,QRS波稳定,能够避免心功能的恶化,保持正常的左心室同步性,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支起搏 传统右室起搏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术致心脏压塞1例
5
作者 张志敏 康亮 +1 位作者 褚庆民 李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4期4653-4656,共4页
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手术中心脏压塞1例的原因,对该病例的心脏压塞特点、临床表现及术中紧急处理流程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和转归并总结紧急处理经验,以期为介入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室性期前收缩 射频消融 心脏压塞
下载PDF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室双出口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方恒晓 《医师在线》 2023年第6期74-76,共3页
右室双出口是一种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疾病,东方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主要是以单室姑息治疗及双室解剖矫治术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及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因为... 右室双出口是一种罕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疾病,东方国家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主要是以单室姑息治疗及双室解剖矫治术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及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因为不同解剖类型右室双出口的手术难度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对于房室瓣功能良好、左右心室发育平衡的右室双出口患者,双心室矫治术是首选治疗策略。因此,本研究对右室双出口分型、临床症状、诊断依据、不同类型右室双出口的术式选择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室矫治术 右室双出口 综述
下载PDF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起搏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石明明 黄贤胜 +6 位作者 王虹 李舒承 王晓晓 王青松 张娜 高海超 梁浩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7期2949-2954,2959,共7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右室间隔起搏(RVSP)相比较的具体优势。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三度AVB于该院住院并具备永久起搏治疗...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与右室间隔起搏(RVSP)相比较的具体优势。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因三度AVB于该院住院并具备永久起搏治疗适应证的患者56例,26例行LBBaP,30例行RVSP,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左心房前后径(LAAD)、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程控仪测定2组患者术中,术后3、6个月心室电极参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LBBaP组患者QRS波宽度窄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阈值、感知、阻抗均在正常范围内,LBBaP组术后无阈值增高现象。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AAD和LVEDD低于RVSP组,LBBaP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高于RV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LBBaP组患者NT-proBNP值低于RVSP组,术后6个月时差别进一步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SP相比,LBBaP是一种更理想且安全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右室间隔起搏
下载PDF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的对比
8
作者 刘靖 林苏华 +2 位作者 李煜 许健 林镇国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中远期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方法以因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入组LBBA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LBBAPhigh组)、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高心室起搏比例...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中远期新发房颤及心功能影响。方法以因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行DDD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入组LBBA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LBBAPhigh组)、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高心室起搏比例组(RVSP-high组)、RVSP低心室起搏比例组(RVSP-low组)。随访内容包括:各随访节点心房频率大于180次/min、持续时间大于1 min且发生自动模式转换(AMS)事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参数、NT-proBNP水平。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新发房颤的时间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对比三组患者半年期心超参数与NTproBNP水平。结果与LBBAP-high组比较,起搏QRS宽度RVSP-low组升高(P<0.01),RVSP-high组升高(P<0.01)。随时间延长,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逐渐增高。三组患者记录到房颤事件共有59例(57%),其中,LBBAP-high组15例(44%)、RVSP-low组11例(38%)、RVSP-high组33例(82%)。RVSP-high组患者新发房颤比率比LBBAP-high组及RVSP-low组显著增高(P<0.01)。以False Discovery Rate(FDR)法进行两两比较:LBBAP-high组和RVSP-high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RVSP-high组和RVSP-low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LBBAP-high组和RVSP-low组组间的窦律保持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起搏比例的右室间隔部起搏(HR=3.004;95%CI:1.615~5.586;P<0.01)、低射血分数(HR=1.029;95%CI:1.004~1.054;P<0.05)及高血压(HR=1.889;95%CI:1.05~3.40;P<0.05)是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高比例的右室间隔部起搏(HR=5.572;95%CI:2.444~12.701;P<0.01)及高血压(HR=2.752;95%CI:1.342~5.642;P<0.05)是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半年随访,与LBBAP-high组(223±63)pg/mL比较,RVSP-high组(752±54)pg/mL的NT-proBNP水平升高(P<0.01);与RVSP-low组(405±48.7)pg/mL组比较,RVSP-high组的NT-proBNP水平升高(P<0.01)。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更为生理性的起搏方式,减少了新发房颤的比例。在这组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未对患者中远期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束支区域起搏 右室间隔部起搏
下载PDF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与右室–肺动脉耦联关系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曦 周平安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934-19941,共8页
显著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会导致右心重塑和功能障碍从而增加死亡率,并且死亡率及发病率与反流分级的增加也显著相关。近年来对于在出现严重右心室功能障碍之前进行早期干预这一观点重新引起临床医生的兴趣,... 显著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会导致右心重塑和功能障碍从而增加死亡率,并且死亡率及发病率与反流分级的增加也显著相关。近年来对于在出现严重右心室功能障碍之前进行早期干预这一观点重新引起临床医生的兴趣,对于三尖瓣反流如何干预以及何时干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与右室功能、肺动脉负荷关系密切,右室功能适应持续增加的后负荷会维持右室–肺动脉耦联状态,而右心室重构不能适应变化的后负荷可导致其解耦联。因此,准确评估适应性向非适应性重构的转变时机对于对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决策、风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 三尖瓣关闭不全 右室–肺动脉耦联 心室功能 右室重构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心脏超声造影诊断右室憩室1例
10
作者 孙丹丹 景香香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74-774,779,共2页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可。体格检查:心率84次/min,血压138/86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浊音界扩大,三尖瓣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完全... 患者男,60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年余,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可。体格检查:心率84次/min,血压138/86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浊音界扩大,三尖瓣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心尖处“囊袋样”无回声区向心尖凸起,颈部宽约6.5 mm,深约37.0 mm,与右室相通,无回声区周边可见心肌组织与右室心肌相连续;CDFI于舒张期见右室腔内血流进入无回声区内,收缩期见无回声区血流进入右室内(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期杂音 心浊音界 三尖瓣区 心房扑动 右室心肌 既往高血压病 舒张期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练菲菲 纪文艳 +3 位作者 丁静 陶善强 杨优 刘表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应用2D-STI技术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室间隔纵向应变(RVSLS);应用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正常对照组与透析组透析前后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VEF与右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后RVEDV、RVESV均增大,LVEF、RVGLS、RVFWLS、RVSLS、TAPSE、FAC、RVEF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透析前比较,透析组透析后RVEDV、RVESV均减小,LVEF、RVGLS、RVFWLS、RVSLS、RVEF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前后RVEDD、S’、TAPSE、F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RVEF与RVGLS、RVFWLS、RVSLS均呈正相关(r=0.683、0.702、0.476,均P<0.05)。结论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在评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二维 右室量化分析 尿毒症 收缩功能 心室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与右室间隔起搏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分析
12
作者 杨洵杰 翁兰 +3 位作者 林姗婴 叶子聪 朱春瑜 林春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9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技术与右室间隔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技术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2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技术与右室间隔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技术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2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或房室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采用LBBP(LBBP组),68例采用RVSP(RVSP组)。记录两组起搏情况,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起搏感知、起搏阻抗)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BBP组患者术中心室感知及心室电极阻抗均较RVS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室起搏阈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BBP组脉冲-左心室达峰时间(stimulus to 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Sti-LVAT)为(70.73±11.85)ms,RVSP组Sti-LVAT时限未检测。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起搏参数结果与术中一致。术后1年时,行超声心动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LBBP组与RVSP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心电图QRS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BBP成功率高,起搏参数理想,未引起严重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感知参数,对LVEF及QRS波宽度的影响较小,可考虑作为高比例起搏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右室间隔起搏 有效性 安全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探讨右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收缩早期切迹在高危型或中高危型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吴汉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收缩早期切迹(ESN)在高危型或中高危型肺栓塞(PE)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61例急性P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肺动脉CTA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高危型或中高危型PE患者的ESN检出率及彩色多普...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收缩早期切迹(ESN)在高危型或中高危型肺栓塞(PE)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61例急性P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肺动脉CTA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高危型或中高危型PE患者的ESN检出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分析联合检测对高危型或中高危型PE的鉴别价值;根据ESN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有ESN组及无ESN组,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结果:高危组ESN检出率高于中高危组[70.83%(17/24)vs 21.62%(8/37),P<0.05]。高危组的RVEDV、RVESV大于中高危组,RVEF小于中高危组[(93.06±3.98)ml、(52.31±5.25)ml、(41.37±5.09)%vs(89.65±4.13)ml、(47.18±5.64)ml、(46.08±5.43)%,P<0.05]。ESN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指标鉴别高危型或中高危型PE的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有ESN组的RVEDV、RVESV大于无ESN组,RVEF小于无ESN组(P<0.05)。结论:高危型PE的右室流出道脉冲多普勒ESN检出率较高,且ESN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高危型或中高危型PE具有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危险分型 右室流出道 脉冲式多普勒超声 收缩早期切迹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俏 王西宇 叶松 《大医生》 2023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肺动脉高压分为对照组(100例,无...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肺动脉高压分为对照组(100例,无肺动脉高压)和研究组(100例,伴发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右室形态指标与右室功能指标,分析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及功能的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右室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游离壁厚度、右室面积变化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右室心肌做功指数及三尖瓣反流峰值压差大于对照组,三尖瓣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右室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形态与功能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老年肺动脉高压 右室形态 右室功能
下载PDF
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效果
15
作者 胡钦 梁洁 +3 位作者 周峰 计承 刘金波 韩卫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右室间隔部起搏,研究组...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右室间隔部起搏,研究组给予左束支区域起搏。比较两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左房前后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BNP)及QRS波群宽度,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左房前后径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房前后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BNP低于术前,QRS波宽长于术前,且研究组BNP高于对照组,QRS波宽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更小,尤其对于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心功能改善更明显,临床效果显著,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间隔部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维拉帕米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陈晓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112-114,共3页
目的:对比维拉帕米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就诊接受门诊治疗的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48例,依据其用药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维拉帕米组(n=30... 目的:对比维拉帕米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就诊接受门诊治疗的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48例,依据其用药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维拉帕米组(n=30)和参松养心胶囊组(n=18)。维拉帕米组患者采用维拉帕米进行治疗,参松养心胶囊组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维拉帕米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松养心胶囊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6)。维拉帕米组有出现头痛及腹部不适的患者各1例,总共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参松养心胶囊组出现肠胀气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8)。两组患者服药期间的AST、ALT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引起的不良反应均较轻,无需停药。结论:将维拉帕米和参松养心胶囊两种药物用于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于参松养心胶囊,进行维拉帕米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对于有维拉帕米禁忌证的患者,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其疗效尚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参松养心胶囊 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防: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还是导管消融?
17
作者 王超 党时鹏 +1 位作者 李库林 王如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正常心肌被脂肪和(或)纤维组织替代的遗传性心肌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右心室,也会累及左心室,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及猝死。目前对ARVC...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正常心肌被脂肪和(或)纤维组织替代的遗传性心肌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右心室,也会累及左心室,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及猝死。目前对ARVC的治疗主要包括运动限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和导管消融。本文主要综述ICD和导管消融在治疗ARVC及预防ARVC患者猝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导管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功能影响的临床对比
18
作者 高任熊 郝胤安黄云达 +1 位作者 姜桂花 普永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26-0131,共6页
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的患者的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2017-1-1到2021-9-30中的86名因病窦综合征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普通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他们包括... 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的患者的左室功能变化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2017-1-1到2021-9-30中的86名因病窦综合征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普通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他们包括了52名男性患者和34名女性患者,其年龄平均值是71.97±12.09岁,这86名患者的基本情况没有显著差异。根据起搏位置的不同,我们把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另一组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我们将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QRS波时间,以及术后1年的左室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 RVSP组与RVAP组相比较,QRS波时间、LVEDD及LVESD值的增加更小(P<0.05),LVEF值的降低更少(P<0.05)。结论 RVSP较RVAP对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可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左室功能 右室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下载PDF
基于Tei指数评价蒽环类药物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心脏毒性的研究
19
作者 陈雪梅 郭品 +3 位作者 钏刘芳 王梓 李雪娇 何文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监测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药物后的心功能,以期得到心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方法按照入组与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白血病患儿,记录其常规心脏超声指标和组织多普勒,并应用TeiS...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监测急性白血病患儿使用蒽环类药物后的心功能,以期得到心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方法按照入组与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白血病患儿,记录其常规心脏超声指标和组织多普勒,并应用TeiS、TeiRL、TeiM和TeiT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用药前实验组常规心脏超声指标中LVEF的均值都在60%以上,FS、SV及EDV均在正常范围,常规指标、TDI和Tei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累积剂量为200和250 mg/m^(2)组的TeiM与用药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和250 mg/m^(2)组与用药前的TeiRL存在显著差异(P<0.05);200和250 mg/m^(2)组与用药前的TeiT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Tei指数可作为白血病患儿应用蒽环类药物后左右心功能的早期改变较敏感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基底段心肌做功指数 右室侧壁基底心肌做功指数 左心心肌做功指数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
20
作者 刘一鸣 吕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需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5例患者分为主动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需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5例患者分为主动组(43例)与被动组(42例)。主动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希氏束起搏治疗,被动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心室起搏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主动组起搏器置入即刻的心室起搏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波幅度、电流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后7 d起搏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起搏电极脱位、起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的下肢制动时间、住院时间、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留置时间均短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其心室起搏参数,增加患者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减少右心尖起搏带来的心室非同步的电激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心室起搏参数 右室心尖部 被动固定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