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蓝荣芳 徐伟 +3 位作者 吉文庆 宋杰 余洪松 徐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6-3698,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化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15例,均因心动过缓在入院后行临时右室心尖部起搏。术后24~48h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永久起搏。分别在两次术后观察心室起搏状态下心电图QRS时限,左右心室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的时间标准差(Ts12SD)。通过上述指标来评估RVSP与RVAP对心室电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结果:与RVAP相比较,RVSP组心电图QRS时限更短(P=0.007),心室收缩同步化指标IVMD,SPWMD,Ts12SD明显优于RVAP(P=0.0009,P=0.0005,P=0.0004)。结论:RVSP较RVAP更有利于保证心室电、机械同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起搏 心室同步化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江红 胡冬青 《甘肃医药》 2009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通过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的起搏,比较其对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8例RVS与RVA起搏患者,术后随访3~5年(平均4±1.6年),分析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电生理学效应,对比其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 目的:通过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的起搏,比较其对心电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68例RVS与RVA起搏患者,术后随访3~5年(平均4±1.6年),分析两种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电生理学效应,对比其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RVS较RVA起搏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LVEF明显高。结论:RVS起搏更符合生理,优于RVA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起搏 心电生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朱林锋 郭春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5例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治疗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5例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治疗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更有利于患者双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极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护理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俊友 张华 +4 位作者 殷泉忠 易桂斌 陆叶 王东升 徐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0.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间隔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下载PDF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经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盛晓东 周建龙 +5 位作者 范韬 金骁琦 金静 陈志贤 郑冠群 祁平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8-409,共2页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观察两组有关手术指标及主动电极组的起搏参数。结果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18.4±7.7 min vs 16.6±6.5 min,P<0.05),起搏QRS波时限则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0.138±0.046 s vs 0.162±0.020 s,P<0.01);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植入后起搏阈值达高峰,15 min后即降至稳定水平(0.78±0.26 Vvs 0.54±0.27 V,P<0.05);主动电极组1例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植入方法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樊济海 巢胜吾 +2 位作者 顾秀莲 王玲 潘瑞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引导丝(A组)在RVOT间隔部起搏术中操控主动固定电极中应用效果。结果起搏阈值、导线电极阻抗无显著差异,感知R波振幅B组较A组低(12.32±3.80mVvs9.28±3.34mV,P=0.037);电极定位操作X线曝光时间A组大于B组(23.29±9.23minvs12.85±5.82min,P=0.002),电极固定次数A组大于B组(2.64±1.22次vs1.62±0.77次,P=0.015)。两组RVOT间隔部定位成功率:A组14/20(70%),B组18/20(90%),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RVOT间隔部失败者均固定于低位间隔部。术后3个月内仅A组1例导线脱位。结论RVOT间隔部电极定位双弯曲指引导丝支撑下操作,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电极固定次数,比单弯曲指引导丝方法更加简单化。两种方法均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右室流出 心室间隔 起搏电极
下载PDF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汪芳 张建军 +3 位作者 金炜 Jackson K Lieberman R 孙宝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 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V vs 0.78±0.09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min vs 13.69±11.37min;17.88±7.23min vs 89.78±3.55min,P均〈0.05)。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被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起搏 安全性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1 位作者 刘烈 吴书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固定电极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26.34±6.54minvs20.86±4.32min,16.78±5.38minvs8.67±4.52min;P均<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15min时较置入即刻的起搏阈值明显下降(0.76±0.21mVvs1.12±0.25mV,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4±0.04msvs0.16±0.03ms,P<0.01)。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6
9
作者 陶四明 张荣华 +4 位作者 李易 洪云飞 杨锋 吕云 李绍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应军 李雪山 +1 位作者 王国军 林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702-703,709,共3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18.76±4.35vs9.03±3.23,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3±0.03vs0.16±0.04,P<0.01)。术后随访1月两组间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 心脏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阳贻红 张古老 +2 位作者 谢东明 廖祥中 周序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136-136,共1页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起搏器治疗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间隔部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心尖部组)两组,观察两组起搏心电图Q...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行起搏器治疗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间隔部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心尖部组)两组,观察两组起搏心电图QRS 波宽度,术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及其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结果:1 例患者因心脏扩大明显主动固定电极固定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失败,改固定至右室心尖部,所有电极导线均植入成功.两组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间隔部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心尖部组偏长(P〈0.05),术后起搏心电图QRS 波宽度,间隔部组较心尖部组较窄,(P〈0.05),随访12 个月两组心功能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两组比较,间隔组更高(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 间隔 主动电极 起搏参数 远期心功能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观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庆军 钱剑峰 +3 位作者 刘峰 茹铁周 潘文 毛家亮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73-775,共3页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RVA组与RVS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对比...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RVA组与RVS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对比观察术前、术后3,6个月差异。并比较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QRS波时限均较自身心律时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VA组起搏QRS时限显著长于RVS组[(158±15)msvs(132±15)ms,P<0.01];RVA组术后3个月随访LVEF,SV,FS,C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59±3)%vs(51±3)%,(79±15)mlvs(71±16)ml,(0.36±0.11)vs(0.31±0.09),(2.5±0.4)L/(min·m2)vs(2.1±0.4)L/(min.m2),均P<0.05];RVS组术后3,6个月随访LVEF,SV,FS,CI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RVS组3,6个月随访LVEF,SV,FS,CI均显著高于同期RV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VS起搏尽可能的保证了心室激动和收缩同步性,实现了比RVA起搏较为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室间隔 右室心尖 血流动力学 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昌兴 徐广马 +6 位作者 刘伶 覃绍明 林虹 伍广伟 韦开福 吴旭斌 林英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12~2009-12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0例(RVS组)与同期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20... 目的比较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12~2009-12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0例(RVS组)与同期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RVA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即刻及术后1个月随访起搏参数RVS组与RV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S组稍长[RVS组为(315±69)s,RVA组为(213±43)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起搏 右心室流出 间隔起搏 起搏参数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肖平 江朔晨 焦鹏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58例),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分数(FS)间的差异;左房功能指标最大左房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测量(LAVmin)、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测量、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的差异;起搏QRS波宽度差异及起搏器植入前后P波离散度(Pd)与P波最大时限(Pmax)的差异。结果 RVA组与RVOT组患者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均较植入前时限有明显延长,但RVA组延长的程度更大(P<0.01);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RVA组LVEF、FS较植入前降低,LVEDD较植入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RVOT组差异显著(P<0.01)。而RVOT组,植入后与植入前相比,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RVOT组左心房客积参数LAVp、LAVmin、LAVmax较RVA组显著缩小(P<0.01),LATEF和LAAEF较术前均有提高,但RVOT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6个月的Pd及P_(mxax)均高于术前,但RVOT组术后显著低于RV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由于起搏位置更接近房室结水平,使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更接近于生理,从而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间隔 右室心尖 起搏 螺旋电极 左心功能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患者二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燕 曹爱芳 +1 位作者 王寿萍 李松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 起搏 护理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电图QRS宽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金明 刘文捷 +2 位作者 吴国盛 林俊敏 林国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 目的观察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e,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起搏参数与QRS波宽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RVOT间隔部起搏和RVA起搏两组,分析两组起搏参数、标Ⅱ导联QRS宽度。结果 RVA组起搏术后3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73.80±5.42)ms,RVOT组为(118.35±3.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心室起搏比率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能保证左心室与右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右室流出 右心室心尖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阳贻红 周爱琴 +2 位作者 谢东明 钟一鸣 廖祥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15-516,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V,R波幅度(10.2±2.5)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直立向上,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右室流出间隔 起搏
下载PDF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导线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18
作者 田美蓉 李莉 +2 位作者 刘晓坤 赵碧琼 耿学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444-1446,共3页
关键词 螺旋电极 起搏 左室流出间隔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汪芳 张建军 +3 位作者 金炜 Jackson K Lieberman R 孙宝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5-95,共1页
目的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男20例,女39例:年龄54-92岁,平均为(75.6±23.8)岁;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力衰竭... 目的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男20例,女39例:年龄54-92岁,平均为(75.6±23.8)岁;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力衰竭者。将其分为两组:被动电极组,30例,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主动电极组和被动电极组即刻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出院后随访的1、3、6个月内的时间电压和置入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心室流出道心间隔部起搏是可行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导线 右室流出 间隔起搏 固定电极 右室心尖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者 临床应用 出院后随访 曝光时间
下载PDF
老年患者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的围术期护理
20
作者 黄霞 臧瓅娜 陈洪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3,共1页
关键词 右室流出间隔 围术期护理 螺旋电极 主动固定 老年患者 起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