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4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伊红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治,从而总结出提高病愈率的方法。方法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共有40名,其中男性患者有26名,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电监护以及镇痛等。结果 40例患者综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顽固性全心衰... 目的通过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的诊治,从而总结出提高病愈率的方法。方法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共有40名,其中男性患者有26名,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电监护以及镇痛等。结果 40例患者综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顽固性全心衰竭,2例死于心室纤颤,抢救成功率90%。结论及时治疗,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治疗之后还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其病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诊治 体会
下载PDF
右心室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赖兆新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RVI合并左室梗塞占94%,单纯性RVI占6%.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28%,窦性心动过缓22%,室颤8%.低血压或休克发生率28%.死...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5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RVI合并左室梗塞占94%,单纯性RVI占6%.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28%,窦性心动过缓22%,室颤8%.低血压或休克发生率28%.死亡率30%,主要死因为难以控制的休克或急性左心衰.结论 RVI常合并其他部位梗塞,心律失常和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心电图V_(3R)~V_(6R)相邻≥2个导联ST段抬高≥1mm是诊断RVI的可靠指标.治疗上重视扩容,慎用血管扩张剂,每天补液量2500~3500ml对多数RVI患者适宜,但个体差异大,应注意过份扩容诱发急性左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诊断 治疗 PVI
下载PDF
急性下、后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3
作者 朱元凤 牛庆琴 《社区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44-45,共2页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下、后壁合并右心室梗塞者相对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以前壁、前侧壁、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下、后壁合并右心室梗塞者相对少见,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右心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房压力增高,高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减低,血压下降.通过对186例心肌梗塞病人(其中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右心室心肌梗塞37例)的观察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病情观察 护理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4
作者 曹道俊 慕春言 郑海军 《中原医刊》 2000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诊断
5
作者 刘月霞 高文丽 田素芝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心电图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特殊性及护理体会
6
作者 张淑凤 王爱菊 史辉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特殊性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护理体会 临床特征 急性左心衰 输液监护 心电图改变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早期心电图诊断
7
作者 孙霁明 王乙妮 《哈尔滨医药》 2001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早期心电图诊断。方法 对14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行全胸导联心电图检查(包括右胸导联,V7-9)。结论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方法。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右心室心肌梗塞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峰 《包头医学》 2009年第2期86-86,共1页
目的:经过对右心室心肌梗塞(RVI)患者的UCG改变及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了解患者心肌受损情况,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方法:对13例患者进行UCG改变及心肌酶谱检查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所观察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心肌酶变化和UCG改变以及临... 目的:经过对右心室心肌梗塞(RVI)患者的UCG改变及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了解患者心肌受损情况,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方法:对13例患者进行UCG改变及心肌酶谱检查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所观察病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心肌酶变化和UCG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结论:UCG改变及心肌酶谱的变化,配合ECG右胸导联是诊断RVI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右心室心肌梗塞
下载PDF
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特点(附36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春来 杨江华 王建旗 《浙江实用医学》 2000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特点 RVMI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RVMI)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征
10
作者 李圆 甘先民 +1 位作者 卢惠芹 陈菊征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8期33-35,共3页
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24例(RVMI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发生的急性心肌梗塞78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糖尿病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发左室下壁梗塞,吸烟、高血压病、心源性休克及死... 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24例(RVMI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发生的急性心肌梗塞78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糖尿病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发左室下壁梗塞,吸烟、高血压病、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RVM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25);心力衰竭(尤为右心衰)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RVMI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VMI组中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改变不典型,右胸导联心电图ST段V_(3R)—V_(5R);至少有一个导联抬高1mm以上有22例,抬高0.5mm有2例。提示:RVMI多伴发于左空下壁梗塞,吸烟、高血压是RVMI的重要因素,RVMI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改变不典型、右胸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是诊断RVMI的有力证据,其易发生心力衰竭(尤为右心衰),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特点。梗塞范围及主要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文中对RVMI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其临床特点发生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衰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22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但晓君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分析 左室梗塞 ARVI 临床表现 总结分析 并存
下载PDF
重症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12
作者 胡光 郭灼林 《继续医学教育》 2002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重症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 多脏器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丽 宋淑云 《当代医学》 2004年第8期57-57,共1页
因右心室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同时多合并有下壁及(或)正后壁心肌梗塞的发生,故右心室心肌梗塞易致误诊或漏诊.加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与左心室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完全不同,治疗措施亦有很大差异,故右心室梗塞的早期诊断... 因右心室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同时多合并有下壁及(或)正后壁心肌梗塞的发生,故右心室心肌梗塞易致误诊或漏诊.加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与左心室心肌梗塞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完全不同,治疗措施亦有很大差异,故右心室梗塞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分析了40例急性右心室梗塞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误漏诊情况,并就其早期诊断进行讨论,旨在进一步增强临床医师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认识并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急性 早期诊断 后壁 下壁 心室 血液动力学 合并 差异 改变
下载PDF
刀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14
作者 邹愿平 黄瑛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25-26,共2页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特殊类其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临床较少见,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怎样做到及早发现,正确处理,对提高RVMIR疗效,降低死亡,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报导确诊为RVMI的4...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个特殊类其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临床较少见,死亡率,在临床工作中,怎样做到及早发现,正确处理,对提高RVMIR疗效,降低死亡,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报导确诊为RVMI的4例病例的诊治过程。望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右心室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疗效及安全性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丹华 曹秋彩 靳楠楠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进行综合治疗,可改善ARVI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治疗体会
16
作者 陈光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5期115-116,共2页
目的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0~2013年我院的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结果本研究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死亡2例,病死... 目的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0~2013年我院的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结果本研究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2.5%。2例死亡患者均死于心力衰竭;其余7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治愈率97.5%。结论临床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使用心电图来进行诊断的效果比较好,通过对患者提供扩容升压治疗效果比较好,血管扩张剂视情况使用,利尿剂和洋地黄不推介使用,此次研究的80例患者经过升压扩容后,症状改善明显,提升了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在补液溶栓疗法时的护理
17
作者 陈群英 阮筱珠 郑红霞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358-359,共2页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溶栓疗法 补液 护理
下载PDF
右心室心肌梗塞死亡1例
18
作者 明昌宝 余红兵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5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死亡 心电图 诊断 心肌酶谱
下载PDF
右心室心肌梗塞1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黄小梅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2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塞 诊断 治疗 合并症
下载PDF
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治疗体会
20
作者 黄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389-389,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研究早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诊断、治疗体会。结果本研究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2.5%...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研究早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诊断、治疗体会。结果本研究8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2.5%。2例死亡患者均死于心力衰竭;其余78例患者治疗后痊愈,治愈率97.5%。结论心电图对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有较大的诊断作用,治疗上要重视扩容升压,血管扩张剂慎用,不用利尿剂及洋地黄药物。80例患者行扩容升压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好转,少数死于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