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右房起搏信号腹臂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的临床对比分析
1
作者 杨丽红 张强 +4 位作者 乔鹏 杨丽萍 杨丽君 于湛 徐金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443-4444,共2页
近年来随着起搏器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起搏器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起搏心电图的表现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分析起搏心电图,首先应识别起搏信号(S信号或S波)。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常有些S波不清,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对同步记录起搏器... 近年来随着起搏器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起搏器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起搏心电图的表现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分析起搏心电图,首先应识别起搏信号(S信号或S波)。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常有些S波不清,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对同步记录起搏器置入患者腹臂导联和常规导联的S波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腹臂导联 常规导联 右房起搏
下载PDF
快速右房起搏制备猪房颤模型及其心肌组织中抗凝血酶测定的研究
2
作者 李飞 张卓琦 +2 位作者 张超群 徐晤 王志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快速右房起搏法制备猪房颤(AF)模型的可靠性及AF易并发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健康家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6只,模型组以闭胸法快速右房起搏建立AF模型并采用程序刺激或Burst刺激进行鉴定,对照组仅植入电极,不予... 目的观察快速右房起搏法制备猪房颤(AF)模型的可靠性及AF易并发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健康家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6只,模型组以闭胸法快速右房起搏建立AF模型并采用程序刺激或Burst刺激进行鉴定,对照组仅植入电极,不予起搏。两组均于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束后迅速开胸取心肌组织,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心肌差异表达蛋白,采用图像分析及质谱法测定抗凝血酶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均成功建立AF模型,且其心肌组织中抗凝血酶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右房起搏法制备猪AF模型稳定可靠;AF易并发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为其心肌组织中抗凝血酶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颤动 快速右房起搏 抗凝血酶
下载PDF
快速右房起搏致猪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燕 韩明华 +3 位作者 王俊红 赵玲 王钰 金醒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通过快速右房起搏建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观察该病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肌重构情况。方法将15头滇南小耳猪,按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起搏1周组、起搏4周组、假手术组,分别采用240次/分快速起搏右房1周、4周和只手术不起搏。... 目的通过快速右房起搏建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观察该病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肌重构情况。方法将15头滇南小耳猪,按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起搏1周组、起搏4周组、假手术组,分别采用240次/分快速起搏右房1周、4周和只手术不起搏。运用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检查测量窦性心律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心脏大体结构变化。经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比较房、室重塑差异。结果起搏1周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左室压力下降高峰速率均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起搏4周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继续恶化,且腔室扩大、室壁变薄,(P<0.01)。心房、心室CVF随起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1)。结论采用快速右房起搏成功制作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证实该病是以严重的左、右室舒缩功能障碍,腔室扩大,室壁变薄,心肌重塑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肌病 动物模型 快速右房起搏 心肌重塑
下载PDF
右房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利与弊
4
作者 沙来买提.沙力 宿燕岗 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3期257-259,共3页
右房(RA)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存在两面性,房室间期(AVI)是其决定因素。因优化方法各异,RA起搏时如何设置最佳AVI尚无定论。RA起搏可能恶化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同步性,而对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尚不明确。现有... 右房(RA)起搏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存在两面性,房室间期(AVI)是其决定因素。因优化方法各异,RA起搏时如何设置最佳AVI尚无定论。RA起搏可能恶化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同步性,而对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尚不明确。现有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提示RA起搏既不能给CRT患者带来长期的临床获益,也不增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右房起搏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室间期
下载PDF
对药物难治性房颤病人行双房起搏、右房起搏和不起搏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赵秋良 陆春雷 张绍良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3期184-184,共1页
文献报道双房起搏可以防止房颤复发,且心房起搏较心室起搏更能减少房颤发作频率。为进一步比较药物难治性房颤病人双房起搏、右房起搏和不起搏的疗效,该文进行了下列随机单盲研究。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 起搏 右房起搏 起搏 疗效评价 治疗
下载PDF
右房起搏固定心率法测量 Q—T 间期的初步观察
6
作者 袁孝如 李军 《起搏与心脏》 1989年第4期193-194,共2页
Q—T 间期可近似地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也是心室综合性电活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资料表明:植物神经对 Q—T 间期有较大影响.当今临床上测量 Q—T 间期的方法是测量 QRS 波的起点到 T 波的终点,一般测量10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称... Q—T 间期可近似地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也是心室综合性电活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资料表明:植物神经对 Q—T 间期有较大影响.当今临床上测量 Q—T 间期的方法是测量 QRS 波的起点到 T 波的终点,一般测量10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称为 Q—Tm.该法常因 T 波在等电位线上没有明确的终点而造成人为的缩短或延长.1920年Bazett 注意到 Q—T 间期随心率变化而改变并提出心率校正公式,即 Q—Tc=Q—Tm/(R-R)<sup>1/2</sup>(R—R 为10个 R—R 的平均).但 Bazett的方法只适用于心率在50~115次/分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生理 右房起搏 固定心率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