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霍山地区丛集地震事件揭示的三条地震断面及其滑动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鑫 万永革 +3 位作者 冯淦 李枭 刘泽民 何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8-1700,共13页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讨论了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地震精定位... 为研究霍山地区丛集地震活动地震断面的几何形状及滑动性质,本文基于安徽地震台网给出的2008年1月—2020年12月霍山区域内小震资料,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讨论了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地震精定位结果计算了区域内三条地震断面(BB′,CC′,DD′)的几何参数(走向、倾角).其次,基于该地区丰富的小震P波初动资料,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反演区域应力场,并结合断层的几何形状确定滑动性质.最后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应力场背景对发震断面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知:(1)BB′断层走向为245.7°,倾角为85.6°,滑动角为167.3°;CC′断层走向为231.4°,倾角为88.5°,滑动角为173.2°;DD′断层走向为49.6°,倾角为87.5°,滑动角为-174.7°,三条地震断面与落儿岭—土地岭滑动性质一致,均为右旋走滑.(2)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区域构造应力场呈明显低倾伏角EW向挤压和SN向拉张;区域应力场在三条断层上产生的相对剪应力及正应力均表明三条断层上的地震事件的发生为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正常应变释放,但受到了预先存在薄弱区的影响.(3)这三条地震断面为磨子潭—晓天断裂的雁列式右旋走滑分支断裂,商城—麻城断裂带和郯庐断裂带南端右行右阶错动拉分推测为其错动的动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定位 断层面估计 综合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场 雁列式右旋走滑断层 拉分构造
下载PDF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近断层强地震动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波 许建东 刘启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83,共15页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区域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沉积等厚度图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传播介质模型;利用哈尔滨工程力...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区域第四纪、新近纪、古近纪沉积等厚度图等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传播介质模型;利用哈尔滨工程力学研究所的近断层强地震动有限元程序和40节点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计算了北京地区震后60s内地表各点的地震动速度时程和峰值速度。为检验模拟结果的质量,我们取2排测点的速度时程和水平向峰值速度等值线图进行了分析,发现计算结果与历史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观测资料吻合良好,说明了我们的模拟结果的可信性和模拟方法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震动 断层 传播介质模型 并行计算 峰值速度 方向性效应 盆地效应
下载PDF
塔北喀拉玉尔滚断裂系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贺电 李江海 李百寿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6,共7页
喀拉玉尔滚断裂系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北系列北西向展布的断裂之一。为了研究喀拉玉尔滚断裂系性质以及对塔北构造格局的影响,通过野外考察以及地震剖面解释,得出喀拉玉尔滚断裂为一条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受挤压-剪切作用,伴生北喀... 喀拉玉尔滚断裂系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塔北系列北西向展布的断裂之一。为了研究喀拉玉尔滚断裂系性质以及对塔北构造格局的影响,通过野外考察以及地震剖面解释,得出喀拉玉尔滚断裂为一条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受挤压-剪切作用,伴生北喀、中喀和南喀3个雁列褶皱以及次级断裂,为典型走滑断裂展布形态。喀拉玉尔滚断裂带由古生界北西向构造带继承演化而来,曾经历古生代强烈挤压构造运动、中生代平静沉积、新生代斜冲运动3期构造作用,形成了现今地表构造样式。喀拉玉尔滚断裂带处在乌什-温宿构造单元和库车-塔北构造单元之间,对两侧变形、差异压缩起到调节作用。喀拉玉尔滚走滑断裂及其伴生构造的发育可能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产生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拉玉尔滚断裂 右旋走滑断层 雁列褶皱 调节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锦州段S型弯曲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晓波 柳屿博 +2 位作者 李强 王晨杰 郭龙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基础上,通过剖面特征与平面特征分析,结合构造圈闭、储层、油气运移和断层侧封等研究,初步探讨了郯庐断裂带锦州段S型弯曲对沙河街组油气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在辽东湾锦州地区表现为NE向延伸的辽西1号... 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基础上,通过剖面特征与平面特征分析,结合构造圈闭、储层、油气运移和断层侧封等研究,初步探讨了郯庐断裂带锦州段S型弯曲对沙河街组油气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在辽东湾锦州地区表现为NE向延伸的辽西1号、辽西2号和辽西3号断层,剖面上呈负花状,平面上以大小不一的S型弯曲沿NE向延伸,整体为右旋走滑断层。S型弯曲可以划分为上升盘左凸型、上升盘右凸型、下降盘左凸型和下降盘右凸型4种类型。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证明锦州地区油气聚集具有明显差异。下降盘右凸型、上升盘左凸型S型弯曲位于右旋走滑断裂压扭区,构造圈闭数量多、面积大,断层侧封性较好,易形成油气富集区。特别是下降盘右凸型S型弯曲,储层厚度大,油源断裂更发育,往往形成高丰度油气富集断块。下降盘左凸型、上升盘右凸型S型弯曲位于右旋走滑断裂张扭区,构造圈闭少,面积小,断层侧封性差,油气难以大规模聚集。该研究对研究区及类似走滑断裂发育地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走滑断层 S型弯曲 凸型 左凸型 油气聚集 郯庐断裂 锦州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