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环境下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 被引量:4
1
作者 黎林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22期272-273,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数字技术已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承方面存在数字化水平偏低,无非遗数据库、无非遗网站等问题。要提高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应构建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数字技术已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承方面存在数字化水平偏低,无非遗数据库、无非遗网站等问题。要提高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应构建信息数字库;依托实体博物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构建虚拟数字博物馆;利用移动终端App进行传承。同时,对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创新数字传承方式,又要保持其原真性,还要利用好数字技术这把"双刃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传承
下载PDF
广西高校第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 百色学院右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2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右江位于广西西部,是珠江的三大源头之一。右江流域以百色市为中心,涵盖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的百色、广南、兴义等市县的主要区域及越南北部的部分省,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多民族集体智慧成就了右江流域绚丽壮观的“以壮族文化为主... 右江位于广西西部,是珠江的三大源头之一。右江流域以百色市为中心,涵盖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的百色、广南、兴义等市县的主要区域及越南北部的部分省,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多民族集体智慧成就了右江流域绚丽壮观的“以壮族文化为主体,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右江流域 博物馆 广西 学院 高校 少数民族文化 物质文化景观
下载PDF
新时代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3
作者 张艳 苗长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黄河流域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灿烂辉煌,拥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但当前,大部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非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资金不足、主体参与不够、科学技术运用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 黄河流域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灿烂辉煌,拥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但当前,大部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非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资金不足、主体参与不够、科学技术运用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此,需要深入挖掘非遗内涵,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完善“金融+非遗”服务模式,做好资金保障;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公众参与度;依托数字技术塑造黄河非遗多维场景;加快沿线非遗的活化传承,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工程;推动“非遗+”发展,促进非遗多元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活化利用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汾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聂震西 孙舔轲 +2 位作者 侯小萌 赵乐 牛俊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80-387,共8页
客观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354项非遗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分析方法,对汾... 客观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354项非遗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学空间视角,采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指标分析方法,对汾河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非遗类型结构组成不均衡,传统技艺类非遗占比极大,传统体育和曲艺类非遗较为稀缺;(2)汾河流域非遗空间分布为凝聚型,空间分布不均衡,聚集呈现双核结构,即汾河中游的太原六区和下游的侯马、曲沃、新绛一带;(3)汾河流域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形、水文、交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非遗密度大的地区往往具有地势较低、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
5
作者 李东琦 《科技传播》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北流域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内涵,但是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和保护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从代际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传播意识的反...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北流域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内涵,但是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和保护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从代际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传播意识的反差偏见、传受主体的代际断层、传播环境的地理局限和传播效果的代际鸿沟等问题,针对目前嫩江非遗代际传播存在的困境,从政府、传播者和传播媒介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性代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代际传播
下载PDF
基于文旅产业视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以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为例
6
作者 李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淮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文旅产业的视阈下,通过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探讨其起源与艺术形态,以促进...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淮河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文旅产业的视阈下,通过对淮河流域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探讨其起源与艺术形态,以促进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 淮河流域民间美术 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特征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7
作者 赵迎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0期75-77,共3页
黄河文化是指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黄河流域大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为早期人民生活、放牧耕种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黄河成为连接华夏文明融合发展、凝结中华民族共同精... 黄河文化是指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黄河流域大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为早期人民生活、放牧耕种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黄河成为连接华夏文明融合发展、凝结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天然纽带,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自然界相处的经验与智慧,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理念,映射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记。据不完全统计,黄河流域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达7000余项,堪称博大精深。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智慧 华夏文明 中国文化发展 文化理念 历史印记 黄河流域 便利条件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8
作者 刘芬妍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9期28-30,共3页
现探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指出经费不足、传承人才断层以及保护模式单一等问题,强调提高经费利用、完善政策制度、加强传承队伍、推进产业开发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期为黄河流域非遗的可... 现探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指出经费不足、传承人才断层以及保护模式单一等问题,强调提高经费利用、完善政策制度、加强传承队伍、推进产业开发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期为黄河流域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物质文化遗产 模式单一 提供参考 传承队伍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传承人才
下载PDF
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业开发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欣 上官若男 +1 位作者 杨力源 张蕾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2-37,共6页
本研究以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项目、分布和特征进行了分类介绍,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制定了岷江流... 本研究以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项目、分布和特征进行了分类介绍,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制定了岷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策略。这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也可为实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策略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流域 少数民族 体育 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业
下载PDF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燕 宋智梁 +2 位作者 姚大为 张良祥 吴丽华 《辽宁体育科技》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对嫩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传承人的现状和影响传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嫩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传承人
下载PDF
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创新性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婷婷 李虹 +1 位作者 骆雁 刘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17-19,共3页
嫩江流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加强媒介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传播模式;创新传播思路方法,实现非遗有效传播;完善非遗传播内容,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非遗传播水平;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非遗持续发展。
关键词 嫩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播 创新
下载PDF
渭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茂昌 孙杰 胡广军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渭河流域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实地调查,从文化的视角对其传承基础、活动内容和结构特征以及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渭河流域 体育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音乐文化认同:黑龙江流域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蓓 郁正民 佟玉英 《北方音乐》 2014年第2期171-172,共2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所形成的传统理念中,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因其文化的强势影响而在世界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种理念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材编写上,都存在“西方音乐一元化...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所形成的传统理念中,欧洲的古典主义音乐因其文化的强势影响而在世界音乐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种理念的巨大影响下,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材编写上,都存在“西方音乐一元化”的严重倾向,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本民族音乐,特别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程、走出国门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尝试探索黑龙江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音乐文化认同 教育对策
下载PDF
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春辉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9年第6期62-65,共4页
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主要有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传统工艺、民俗节庆、游艺竞技等几大类型。当地对非遗保护主要采取了机制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活动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收藏记录性保护等措施。对该区... 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主要有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传统工艺、民俗节庆、游艺竞技等几大类型。当地对非遗保护主要采取了机制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活动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收藏记录性保护等措施。对该区域非遗类型保护举措进行研究,有利于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以使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而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流域 少数民族 物质文化遗产 类型 保护措施
下载PDF
乌江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原则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伟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9期119-122,共4页
乌江流域文化独特,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确保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保护过程中必须坚持整体性、活态性、开发性、人本性、流域性、联合性,以及保护与教育并重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 乌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原则
下载PDF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永恒 郭溱溱 刘森 《开发研究》 202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厘清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有助于盘活资源分布现状。利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黄河流域70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的... 厘清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有助于盘活资源分布现状。利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黄河流域70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在流域、省域分布上存在差异,整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态势且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结构。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且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特征最为明显,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特征相对较弱。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山西、山东和河南是所有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度核心聚集区,在四川成都和甘肃兰州区域内也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分布。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得知,社会文化层面的政策导向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大,自然地理层面的海拔高度影响次之,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两个维度的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力更为显著。为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水平,应该对其加强整体性保护和利用,以“非遗项目+旅游”的文化产业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差异大 政策导向
下载PDF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4-48,共5页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目前正面临着消亡、濒危、衰退和变异的处境。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当尽快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该区域的非物质文...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目前正面临着消亡、濒危、衰退和变异的处境。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当尽快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 现状 保护建议
下载PDF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现状及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8-51,共4页
清江流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清江流域民族的发展。
关键词 清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活性传承的研究——以广东南江流域跳禾楼习俗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辉 《人文天下》 2015年第12期31-35,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方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活性传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可以通过开展乡土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方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活性传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可以通过开展乡土教育、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教材等方式,积极探索教育模式,重视师资建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得以进入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教育 传承 活性 文化遗产保护 习俗 流域 南江
下载PDF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良品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也是乌江流域发展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工艺、曲艺、服饰和习俗等。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存在着散、旧、失等问题。...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也是乌江流域发展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工艺、曲艺、服饰和习俗等。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存在着散、旧、失等问题。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可采取数字化馆藏、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节庆旅游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 抢救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