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永会 张林 +6 位作者 李梁钢 任瞳 龚志云 王瑶 赵元程 曲帅 姜胜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完成的308例单纯首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创切口(右胸肋间切...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术后早期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完成的308例单纯首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创切口(右胸肋间切口或胸骨上段切口)60例(微创组),常规胸骨正中切口248例(常规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1例,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对患者纳入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大于常规组[分别为(233.00±36.34)min比(215.42±35.57)min,(106.27±27.64)min比(89.13±22.89)min,(84.35±23.02)min比(69.08±21.3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小于常规组[2(2~3)d比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术后当天引流量小于常规组[360(230~520)ml比495(360~6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新发房颤率低于常规组(10%比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微创切口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主动脉瓣置换术,并且术后引流量更少、新发房颤率更低、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右胸肋间切口 骨上段切口 微创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